拜倫: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一個性格很倔強的人

2020-12-11 鄒平聊歷史

19世紀英國偉大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喬治·戈登·拜倫(1783-1824),出身於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童年時隨著被遺棄的母親在蘇格蘭度過一段相當艱難的日子。

這位眉清目秀的少年腿有點跛。家屣的破碎,身體的缺陷,常使他陷入痛苦和憂鬱之中。但是,拜倫是個倔強的孩子,從小就不向厄運低頭,不向邪惡屈服。一天,女僕帶著拜倫在街上散步,一個婦人迎面走來,她被拜倫俊美的外貌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說:「啊!多麼漂亮的孩子!」當她發現拜倫一瘸一瘸地走時,競當面喊起來:「可惜是個玻子!」這粗俗女人的話刺傷了拜倫的自尊心,他朝那女人瞪圓了眼睛,舉起手中的玩具鞭指著她說:「住口!你不覺得你太無禮了嗎?」

過路人向那女人投去責備的目光,那女人灰溜溜地躲開了拜倫進了阿莫敦小學。學校裡有個大塊頭的高年級孩子叫印司,是出了名的調皮大王,考試常得「大鴨蛋」滿不在乎,卻常以欺負小同學取樂次,拜倫站在操場邊看打球,印司走過來,拍拍拜倫的肩膀,命令:「瘸子,上!」拜倫一再推辭,印司火了,「好小子,敬酒不吃吃罰酒,我要你好看!」他找來一隻籃子,強行套在拜倫的一隻腳上,推著拜倫繞場一周。屈辱的淚水順著他的面頰流成一條線,印司的同夥卻跟在後面起鬨。

「印司,總有一天我會讓你趴在地上的!」拜倫憤怒地說。印司哈哈大笑。拜倫天天練習打球、打拳,頑強地參加各項體育活動。不久,拜倫正式向印司發出挑戰,要與他進行拳擊比賽。於是,在學校操場上,一場拳擊比賽開始了。高大的印司看了眼瘦小腿的拜倫,臉上露出不屑的神色。圍觀的人都認為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比賽。開始,印司就有恃無恐地進攻,拜倫每次都靈巧地避開了,兩人相持不下,形成僵局。同學們原先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情來觀看的,這時不由得被這緊張場面吸引住了,連印司的同夥也承認:「這瘸子還真行!」

更多的同學為拜倫喊起「加油!」印司仍是一拳一拳猛擊,拜倫卻像個影子似的圍著印司飄來飄去。漸漸地印司出拳的速度慢了,喘氣粗了,汗水溼透了全身,而拜倫的步伐仍是那麼靈巧。突然,拜倫瞅準一個空當個直拳直搗印司的面部,「噗」地一聲響,印司橫躺在地上,好久也爬不起來。場上爆發出掌聲和尖叫聲。從此,印司再也不敢在學校橫行霸道了。拜倫成了小同學心目中的英雄。

拜倫不但頑強勇敢,也很好學,各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尤其喜歡寫詩。13歲那年,他進了倫敦哈羅中學。他的優美詩篇常常被老師作為典範在班上朗讀,連校長也對他特別青睞,常抽出時間給他講授拉丁語和希臘文。拜倫特殊的才能遭到一些貴族子弟的妒忌,他們在一起商量:「要整整這個瘸子!」

一天清晨,拜倫還在酣睡之中。突然,雙腳感到刺骨般的寒冷,他猛然驚醒,發現是那幾個貴族子弟按住他的雙腳往冷水裡浸。拜倫一下全明白,他怒不可遏地雙腿蹬,踢翻水盆。那幾個同學被拜倫突然的舉動搞得手足無措。趁著他們驚愕的一剎那,拜倫雙手使力,推倒面前兩個。「搞這種陰謀詭計,你們不感到下賤和可悲嗎?!」拜倫憤怒拜倫就是以這種頑強的不妥協精神進行文學創作和走過地說。人生的歷程。

他不但在詩歌中塑造了一系列「反抗、孤獨憂鬱的英雄」形象,對當時歐洲資產階級民主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積極影響,而且他本人投身到這一運動中去,與反動勢力作堅決鬥爭。因此,拜倫贏得了全歐洲進步人土的歡迎和敬重。

相關焦點

  • 拜倫: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一個性格很倔強的人
    19世紀英國偉大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喬治·戈登·拜倫(1783-1824),出身於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童年時隨著被遺棄的母親在蘇格蘭度過一段相當艱難的日子。這位眉清目秀的少年腿有點跛。家屣的破碎,身體的缺陷,常使他陷入痛苦和憂鬱之中。
  •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及其書信選
    《拜倫書信選》中譯本在世界文學史上,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喬治·戈登·拜倫勳爵(一七八八-一八二四)無疑是最令人喜愛的作家之一。他的激情,他的美貌,他的才華,甚至包括他的風流韻事,都深深吸引和傾倒了無數人。歌德毫不吝惜地對他大加稱讚(見《歌德談話錄》),伍爾夫在文章和日記中也表達了對他的無限愛慕。亨利·詹姆斯還以他為原型創作了一篇小說(《阿斯彭文稿》),雖然和他關係不大。這部《拜倫書信選》(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所編譯的信件,包含各方面的內容。
  • 英國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的生平事跡
    ——拜倫喬治·戈登·拜倫是十九世紀英國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離經叛道的個人式英雄主義者,他個人的成長故事比任何一部小說都要精彩百倍,他的詩歌又給他的成長經歷增添了幾分名氣,他是一個為理想奮鬥不息的狂熱份子,厭惡女人但又離不開女人,狂躁症患者的典型分裂式人格他的父親被稱為「瘋子傑克」
  • 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及其書信選
    《拜倫書信選》中譯本在世界文學史上,英國浪漫主義詩人,喬治·戈登·拜倫勳爵(一七八八-一八二四)無疑是最令人喜愛的作家之一。他的激情,他的美貌,他的才華,甚至包括他的風流韻事,都深深吸引和傾倒了無數人。歌德毫不吝惜地對他大加稱讚(見《歌德談話錄》),伍爾夫在文章和日記中也表達了對他的無限愛慕。亨利·詹姆斯還以他為原型創作了一篇小說(《阿斯彭文稿》),雖然和他關係不大。這部《拜倫書信選》(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所編譯的信件,包含各方面的內容。
  • 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的故居:目光所及之處皆是風景!
    熟悉英國文學的朋友們一定聽過這位英國詩人: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ryon)。他的作品有很多經典的語句,至今仍廣為流傳:「你宛若一場天國的綺夢,塵世的愛情不配去攀求。」「我不會為了你捨棄世界。
  • 拜倫詩歌三首!感受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才情和神思!
    拜倫與同為浪漫主義詩人的雪萊相互賞識,構成了英國詩歌歷史上的雙劍合璧,同時也被魯迅先生高度評價,足以說明其詩作及人格的光輝是不可磨滅的,為人們所熟知的《唐璜》正是其長篇敘事抒情詩之一,而「拜倫式英雄」也成了一種獨特的人物形象。
  • 浪漫主義詩人拜倫,雖一生坎坷,但卻從在追求真愛的路上止步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講的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拜倫1788年1月22日出生於倫敦一間被租用的簡陋房子裡。父母都出自沒落貴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並對此很敏感。十歲時,拜倫家族的世襲爵位及產業(紐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為拜倫第六世勳爵。1801年,為了同拜倫的貴族地位和身份相稱,家裡決定送他到一所素有名望的學校——哈羅公學就讀。
  • 英國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的生平事跡
    ——拜倫喬治·戈登·拜倫是十九世紀英國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離經叛道的個人式英雄主義者,他個人的成長故事比任何一部小說都要精彩百倍,他的詩歌又給他的成長經歷增添了幾分名氣,他是一個為理想奮鬥不息的狂熱份子,厭惡女人但又離不開女人,狂躁症患者的典型分裂式人格他的父親被稱為「瘋子傑克」
  • 拜倫和雪萊:兩位傳奇性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
    導語:18世紀末期,一股叛逆的風潮席捲了整個歐洲,這就是浪漫主義。他推翻了古典主義對於歐洲文壇的統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便是雪萊和拜倫。他們是詩人嗎?是的,但是他們不僅僅是詩人。 他們是戰士、是英雄,他們將詩歌作為武器,鼓舞人民從壓迫與剝削中站起來。
  • 拜倫和雪萊:兩位傳奇性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
    導語:18世紀末期,一股叛逆的風潮席捲了整個歐洲,這就是浪漫主義。他推翻了古典主義對於歐洲文壇的統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便是雪萊和拜倫。他們是詩人嗎?是的,但是他們不僅僅是詩人。雪萊:他的死亡是世界的損失1792年,在英國的一戶貴族家庭中,一位未來的著名浪漫主義詩人誕生了,他就是波西·比希·雪萊。他從小就在貴族學校學習,但是這個時期的教育被教會緊緊地握在手中,而雪萊對教會進行的蒙昧主義教育感到不滿。
  • 英國詩人拜倫故居鄉村別墅待售,僅50萬! 美景環繞,擁有自己的瞭望...
    英國向來不缺名人故居,也不缺景色優美的鄉村別墅,但今天小編要帶大家看的是一套集偉大名人和美景環繞的鄉村元素於一身,但價格還非常親民的家庭別墅。這套名為「TheArchway」的別墅,位於距離諾丁漢市中心約6英裡的「拜倫伯爵」故居NewsteadAbbey莊園共300英畝風景如畫的院內,是一棟整體為英國國家二級保護建築的一部分。
  • 大詩人拜倫的荒淫一生
    今天的故事的男主角喬治·戈登·拜倫浪漫主義文學泰鬥英國大詩人相信大家就算沒讀過他的《唐璜》圖文無關拜倫犯沒犯過雞姦罪我不知道,不過女人都讓你一個人啪了,用屁股想都知道得罪了不少人啊。珀西·比希·雪萊英國著名作家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和雪萊同為英國大詩人,而且還是親密無間的好朋友。有多親密?
  • 浪漫主義文學發端於德國,為何英國盛產浪漫主義詩人?
    整理 | 張進浪漫主義文學發端於當時頗為落後的德國,但其精神卻在英國被發揚到極致。在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催發下,英國出現一眾出色的浪漫主義詩人。從農民詩人彭斯、布萊克發端,經華茲華斯、柯爾律治的興盛時期,到拜倫、雪萊、濟慈的鼎盛時代,七位詩人用各自的不同生命經驗與不羈才華寫下數量可觀的經典詩歌文本,成為英國詩歌史上熠熠生輝的代表性詩人,猶如一片燦爛星雲。本篇選擇其中五位詩人。詩歌中文版經上海譯文出版社授權摘錄於《英國詩選》。
  • 拜倫詩歌三首!感受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才情和神思!
    拜倫與同為浪漫主義詩人的雪萊相互賞識,構成了英國詩歌歷史上的雙劍合璧,同時也被魯迅先生高度評價,足以說明其詩作及人格的光輝是不可磨滅的,為人們所熟知的《唐璜》正是其長篇敘事抒情詩之一,而「拜倫式英雄」也成了一種獨特的人物形象。
  • 讀詩|從布萊克到濟慈,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星雲
    浪漫主義文學發端於當時頗為落後的德國,但其精神卻在英國被發揚到極致。在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催發下,英國出現一眾出色的浪漫主義詩人。從農民詩人彭斯、布萊克發端,經華茲華斯、柯爾律治的興盛時期,到拜倫、雪萊、濟慈的鼎盛時代,七位詩人勇各自不同的生命經驗與不羈才華寫下數量可觀的經典詩歌文本,成為英國詩歌史上熠熠生輝的代表性詩人,猶如一片燦爛星雲。我們選擇了其中五位詩人。詩歌中文版經上海譯文出版社授權摘錄於《英國詩選》。
  • 讀拜倫與雪萊(上)
    關於財富,吳曉波是這麼說的:「金錢讓人喪失的,無非是他原本就沒有真正擁有的,而金錢讓人擁有的,卻是人並非與生俱有的從容和沉重。金錢會讓深刻的人更深刻,讓淺薄的人更淺薄。」詩人裡爾克問羅丹:「如何能夠尋找到一個要素,足以表達自己的一切?」
  • 她是詩人拜倫的女兒,也是史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是電腦程式的創始人
    一、她的父親是英國著名詩人,母親的虎媽式教育讓她失去童年 「連自己國家都不會愛的人,是什麼都不會愛的。」 看到這句話是不是覺得有點眼熟?沒錯這就是我們在學生時期就看見過的詩人名言,這個詩人就叫拜倫。
  • 董元奔‖現實必須打碎·未來是這樣的:拜倫與雪萊的浪漫主義
    (圖片:十九世紀英國風光)1822年7月,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雪萊(1792-1822)在流亡義大利期間於斯貝齊亞的海上不幸溺亡,雪萊的摯友——當時同樣流亡義大利的另一位英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1788-1824)匆匆趕到火葬場參加雪萊的葬禮,從火化爐中搶救出雪萊的心臟,並以雪萊的遺囑執行人身份宣布永遠保存這顆心臟,他認為未來的世界需要雪萊的靈魂。
  • 浪漫主義詩人拜倫,雖一生坎坷,但卻從在追求真愛的路上止步
    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講的是英國19世紀初期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拜倫。拜倫1788年1月22日出生於倫敦一間被租用的簡陋房子裡。父母都出自沒落貴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並對此很敏感。十歲時,拜倫家族的世襲爵位及產業(紐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為拜倫第六世勳爵。1801年,為了同拜倫的貴族地位和身份相稱,家裡決定送他到一所素有名望的學校——哈羅公學就讀。
  • 她是詩人拜倫的女兒,也是歷史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電腦程式的創始人
    一、她的父親是英國著名詩人,母親的虎媽式教育讓她失去童年 「連自己國家都不會愛的人,是什麼都不會愛的。」 看到這句話是不是覺得有點眼熟?沒錯這就是我們在學生時期就看見過的詩人名言,這個詩人就叫拜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