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英國偉大的積極浪漫主義詩人喬治·戈登·拜倫(1783-1824),出身於一個古老的貴族家庭,童年時隨著被遺棄的母親在蘇格蘭度過一段相當艱難的日子。
這位眉清目秀的少年腿有點跛。家屣的破碎,身體的缺陷,常使他陷入痛苦和憂鬱之中。但是,拜倫是個倔強的孩子,從小就不向厄運低頭,不向邪惡屈服。一天,女僕帶著拜倫在街上散步,一個婦人迎面走來,她被拜倫俊美的外貌吸引住了,情不自禁地說:「啊!多麼漂亮的孩子!」當她發現拜倫一瘸一瘸地走時,競當面喊起來:「可惜是個玻子!」這粗俗女人的話刺傷了拜倫的自尊心,他朝那女人瞪圓了眼睛,舉起手中的玩具鞭指著她說:「住口!你不覺得你太無禮了嗎?」
過路人向那女人投去責備的目光,那女人灰溜溜地躲開了拜倫進了阿莫敦小學。學校裡有個大塊頭的高年級孩子叫印司,是出了名的調皮大王,考試常得「大鴨蛋」滿不在乎,卻常以欺負小同學取樂次,拜倫站在操場邊看打球,印司走過來,拍拍拜倫的肩膀,命令:「瘸子,上!」拜倫一再推辭,印司火了,「好小子,敬酒不吃吃罰酒,我要你好看!」他找來一隻籃子,強行套在拜倫的一隻腳上,推著拜倫繞場一周。屈辱的淚水順著他的面頰流成一條線,印司的同夥卻跟在後面起鬨。
「印司,總有一天我會讓你趴在地上的!」拜倫憤怒地說。印司哈哈大笑。拜倫天天練習打球、打拳,頑強地參加各項體育活動。不久,拜倫正式向印司發出挑戰,要與他進行拳擊比賽。於是,在學校操場上,一場拳擊比賽開始了。高大的印司看了眼瘦小腿的拜倫,臉上露出不屑的神色。圍觀的人都認為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比賽。開始,印司就有恃無恐地進攻,拜倫每次都靈巧地避開了,兩人相持不下,形成僵局。同學們原先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情來觀看的,這時不由得被這緊張場面吸引住了,連印司的同夥也承認:「這瘸子還真行!」
更多的同學為拜倫喊起「加油!」印司仍是一拳一拳猛擊,拜倫卻像個影子似的圍著印司飄來飄去。漸漸地印司出拳的速度慢了,喘氣粗了,汗水溼透了全身,而拜倫的步伐仍是那麼靈巧。突然,拜倫瞅準一個空當個直拳直搗印司的面部,「噗」地一聲響,印司橫躺在地上,好久也爬不起來。場上爆發出掌聲和尖叫聲。從此,印司再也不敢在學校橫行霸道了。拜倫成了小同學心目中的英雄。
拜倫不但頑強勇敢,也很好學,各科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尤其喜歡寫詩。13歲那年,他進了倫敦哈羅中學。他的優美詩篇常常被老師作為典範在班上朗讀,連校長也對他特別青睞,常抽出時間給他講授拉丁語和希臘文。拜倫特殊的才能遭到一些貴族子弟的妒忌,他們在一起商量:「要整整這個瘸子!」
一天清晨,拜倫還在酣睡之中。突然,雙腳感到刺骨般的寒冷,他猛然驚醒,發現是那幾個貴族子弟按住他的雙腳往冷水裡浸。拜倫一下全明白,他怒不可遏地雙腿蹬,踢翻水盆。那幾個同學被拜倫突然的舉動搞得手足無措。趁著他們驚愕的一剎那,拜倫雙手使力,推倒面前兩個。「搞這種陰謀詭計,你們不感到下賤和可悲嗎?!」拜倫憤怒拜倫就是以這種頑強的不妥協精神進行文學創作和走過地說。人生的歷程。
他不但在詩歌中塑造了一系列「反抗、孤獨憂鬱的英雄」形象,對當時歐洲資產階級民主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積極影響,而且他本人投身到這一運動中去,與反動勢力作堅決鬥爭。因此,拜倫贏得了全歐洲進步人土的歡迎和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