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博大精深,其有著別具特色的魅力,因中國歷史悠久,漢字逐漸演變完善,並在人與人溝通的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想像一下,若是人沒有名字,恐怕交流就會成為障礙,甚至鬧出笑話。姓氏是從父輩那裡繼承的,大多數人的名字都是由長輩取的。據史料記載,中國的姓氏多達5662個。在這些姓氏之中,有些姓氏十分好聽,名字很容易讓人記住,可有三個姓氏在取名時難如登天,甚至可能導致孩子無法登記戶口。
無論才華如何,在使用這三個姓氏取名時都會感到頭痛不已,手足無措,將這三個姓氏與其他字搭配起來,猶如在斥責他人,很容易讓他人產生誤解,甚至讓後輩產生更換姓氏的想法。
第一個姓氏是「苟」,其傳承於黃帝的姓氏,由「姬」姓發展演變,最終成為此姓。在秦漢兩朝,姓苟的人多達三十萬,由此可見該姓在歷史中的地位,只不過這些人多聚集在一個地方。
雖然這個姓氏較為出名,卻並沒有被列入《百家姓》之中。其中的原因可能與它的發音是分不開的,這個姓與一個動物的發音一樣,其便是狗。以這個姓氏取名,無論配上的名字多麼優雅,都會讓人覺得不舒服。因此,有些人在登記戶口時,將自己的姓氏更改,「苟」姓逐漸演變成為「敬」姓。
第二個姓氏為「死」,很多人沒有聽說過這個姓氏。這也難怪,其是鮮卑族的姓氏,具有悠久的歷史,早在隋唐時期,鮮卑族為了得到漢族的認可,將自己族內的姓氏改為漢姓,「死」姓由此而來。後來,這些更改姓氏的鮮卑族人逐漸融入社會,與漢族成為一體,姓「死」的鮮卑族人也在其中。只不過以此為姓的人數量較少,不過數千人,雖然分布在各個地區,但仍舊集中在北方一帶。
這個姓氏在中國是十分避諱的,很少有人願意沾染晦氣,因此姓「死」的人也在不斷更改姓氏,這也使得此姓之人越來越少,甚至在未來的某一天該姓氏可能消失。
第三個姓氏是「操」,這個字本來是沒什麼的。只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當今社會這個字本身有著罵人的含義。以「操」為姓的人分布在天南海北,多在南方地區,北方地區以此為姓的人較少。在歷史中,甚至還出現過姓「操」的名人。這樣的名人並不是一兩個,數量較多。時至今日,據統計,姓「操」的人多達上萬人,只不過很少有人會以先輩的歷史為榮,提到自己的姓氏時,難免有些尷尬。
以「操」取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讓很多長輩犯了愁,無論怎麼為孩子命名,在被叫到時都會感覺被罵了,很多人也在糾結是否更改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