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網訊(記者 辛源):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西安市聚焦脫貧成果鞏固提升,突出產業、就業、金融、科技、文化「五大扶貧」,立足動態監測、穩定增收、志智雙扶「三個著力點」,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貧困群眾「兩不愁」質量水平明顯提升,「三保障」突出問題總體解決,全市29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在東大街道凱強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草莓園。隨著奶油草莓進入採摘旺季,這兩天村民們都開始忙碌起來。楊兔兔是東大街道慶鎮村的在冊貧困戶之一,家裡還有一個無勞動能力的愛人和正在讀書的孫女,一家生活很困難。直到兩年前,他將家裡的1.5畝土地進行了流轉,並在合作社草莓園擁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現在不僅脫貧了,還學會了種草莓的手藝,日子越過越好。
凱強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的法人王強說,五年前,在浙江草莓種植技術人員的指導下,他開始與村民一起種植草莓。經過四年發展,慶鎮村的草莓種植面積已經達到300畝,年產值逾1500萬,增加就業崗位300個,直接帶動農民增收900多萬元,幫助東大街道4個村的10戶在冊貧困戶實現脫貧摘帽。
在臨潼區穆寨街辦扶貧工廠 村民們正在忙著給農產品進行包裝
穆寨街辦採取「社區工廠+村集體合作社+農戶+訂單種植」的形式,收購當地生產的農副產品,再由社區工廠進行收購、儲藏、深加工、包裝、銷售。有效解決當地農產品銷路不暢、生產不規範、產業鏈不能有效延伸等問題。村裡貧困戶也在這裡找到了工作,有了一份穩定的收入。
現在,扶貧工廠累計解決了有勞動能力的移民搬遷戶和貧困戶200多人的就業問題,2020年實現銷售571萬。拓展了陝西華潤萬家超市62家,扶貧專櫃10家,陝西人人樂超市38家,扶貧專櫃6家,青海華潤萬家超市7家。
西安市持續推進「十百千萬」產業扶貧工程,讓每個貧困村都有主導產業,每個貧困戶都有增收產品,形成了以大帶小、大小互促的產業扶貧格局。持續開展「十送」「大調研、大走訪」等活動,用心用情用力,進一步拉近與群眾的感情、增強了信任。
全市還積極推廣「聯村黨委+脫貧攻堅」模式,實施培養鄉村振興戰略領軍人才「雛雁工程」,公開選拔農村優秀年輕人才的鄉村振興領軍隊伍。堅持把消費扶貧與解決城市「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問題相結合,打通扶貧產品生產、流通、銷售3個環節,強力推進消費扶貧工作。
據統計,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西安市累計實現73721戶250414人脫貧,29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縣周至縣順利摘帽。2020年,全市373戶1141人邊緣易致貧戶致貧風險全部消除,517戶1770人脫貧不穩定戶返貧風險全部消除,貧困人口實現動態「清零」。西安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純收入,已由2015年的3788元,增加到2020年的12613元,增長8825元、年均增幅27.2%。貧困人口全部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19930名建檔立卡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無一人輟學;2364處農村供水設施確保飲水安全全覆蓋、水質水量雙達標;9149戶貧困群眾通過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解決了安全住房問題,貧困群眾基本民生得到有效保障。
編輯:劉輝
【來源:西安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