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背古詩如何更有效?研究結果是這樣的

2020-12-17 希言學堂

無論從未來中高考要求,還是從孩子自身發展看,背古詩都是有意義的。那麼,孩子如何背古詩,才能更高效?是理解記憶好,還是死記硬背好?

許多家長肯定都會反對死記硬背,但科學研究的結果卻總是與我們認為的常識不一致。

01理解記憶不現實

有研究發現,兒童只有進入高中時,才具備理解文學名著中多重觀點的能力。一部文學名著,常常隱含沒有明言的觀點,兒童雖然能夠看懂字面上的意思,但卻缺乏理解這些觀點的能力。

即使是成人,在讀同一部文學名著時,也會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我們才會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兒童理解古詩詞時,也是如此。因為古人在詩詞中所運用的語言高度凝練,蘊含的觀點比較深刻,這並非小學生所能理解的。

而且,同一首古詩詞,成人在不同年齡段也會有不同解讀,所以,根本沒必要非要讓孩子理解意思,再去背誦。

02死記硬背很必要

那麼,為什麼許多幼兒園的小朋友,能夠在不理解意思的情況下,快速並大量背誦古詩詞呢?

一方面,是兒童認識發展的結果。兒童時期,自開始說話起,積累了大量的語音基礎,而且記憶力處於最佳時期,幾本繪本、數十首古詩,通常聽過幾遍,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誦出來,儘管有些字不認識或不理解。

這正體現了兒童期記憶力發展的特點。因此,有效地利用這一時期,進行大量的、有效的記憶,對其以後學習很有幫助。既可以刺激相關腦區,又能為未來學習積累知識。

另一方面,與古詩詞獨特的韻律有關。中國的古詩詞講究韻律,就如同音樂一樣,有著獨特的韻律之美。所以,兒童在背誦時,琅琅上口,因而,就更容易記憶。

比如,一首優美的樂曲或一首歌的原本含義,我們常常沒辦法用語言具體描述,但卻可以感受到,甚至許多歌曲,我們可以在不理解歌詞意思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哼唱,這正是藝術的獨特魅力

同樣,古詩詞也是一樣。孩子在背誦時,雖然是死記硬背,但其中的韻律,會讓他們像唱歌一樣,流暢地誦讀出來,有沒有理解原本的意思並不太重要。

當然,後期隨著他們知識積累的增加,以及理解能力的增強,會有不同的感悟和理解。但這種理解,必須以兒童期大量背誦為基礎。

03記憶技巧不適用

或許有些家長認為,兒童背誦古詩詞時,應該運用一些記憶技巧。雖然從表面上,很有道理,但卻關注了記憶表象,卻沒關注到不同年齡段記憶的差異

雖然,許多記憶技巧可以提高記憶力,但像思維導圖、記憶宮殿等方法,對多數孩子來說,是很難掌握的技巧。即使很多成人掌握這些方法,並靈活運用都很難,更別說孩子了,這不現實。

很多時候,人們把專家對於成人的研究成果,隨意地套用在兒童身上,不僅沒能發揮他們的優點,反而做了很多無用功。

兒童期記憶力比成人要好,是共識。從對語言的掌握,就足夠讓很多成人驚嘆。這一時期,要讓孩子去做他們擅長的事,而不是去做成人認為正確的事

兒童期背誦大量古詩詞的好處可以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一方面,可以促進認知發展。科學研究,人的長時記憶容量,幾乎是無限的;人的不同腦區,有相對差異化的功能。通過背誦古詩詞,可以激活孩子與語言相關的腦區,在反覆地刺激下,有助於記憶力的提升,使其自動化水平顯著提高。

比如,有研究發現,有閱讀障礙的兒童,在經過100多個小時密集的閱讀訓練,他們的腦區與優秀閱讀者的腦區活動一樣。

這充分說明,經過有效的練習,對於大腦的發育和認識的發展,有積極的效果。

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必備知識。運用知識最重要的基礎就是記憶。假設隨著孩子的成長,理解能力增強,但如果沒有一定積累,比如從來沒聽過的詩詞,就談不上理解。

而且,孩子在背誦古詩詞的過程中,會在實踐中逐漸摸索出,有自己特點的記憶方法,這些方法同樣可以運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

由此可見,或許對於成人來說,死記硬背不如理解記憶;但對於孩子來說,尤其是小學生,大量的古詩詞「死記硬背」,不僅促進大腦發育,促進認知發展,還是領會記憶方法,豐富人文知識,厚重文學底蘊的基礎

一個孩子僅會背3首詩,和一個能背誦300首詩的孩子相比,在學習上的表現一定是不同的。

相關焦點

  • 有效利用孩子碎片時間,輕鬆學會100首古詩,你可以這樣做
    [彩虹]短短幾月,孩子自學古詩「百餘首」從孩子牙牙學語開始,很多父母都會給孩子做語言啟蒙,其中有一種方式,就是教孩子背古詩,駱賓王的《鵝》,李白的《靜夜思》、孟浩然的《春曉》算得上是點單率最高的詩篇了。
  • 當「古詩」遇上「遊戲」,撞出思維火花!幼兒古詩這樣啟蒙才有效
    說來挺慚愧,如果不是孩子的突發奇想,我根本無法聯想起這首詩;而人生幾十年,所學的古詩基本為了應付考試,如果此刻出題考我背一背古詩,恐怕除了「窗前明月光」就是「兩個黃鸝鳴翠柳」吧。「學完就忘,學了不能致用」,這或許是很多人學習古詩的硬傷。
  • 從小背古詩的孩子,以下優勢很明顯,將來學習差不了
    記得我小時候,我家周圍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教孩子念詩、背詩,可現在不少家長都覺得,小孩讀不懂詩,背了也沒用。甚至還有人說:小孩子背古詩是「填鴨教育」,會「傷害」孩子的大腦!而從小背古詩的孩子,接觸了更多優美的詞句,積累下的漢語語感會更好。這樣的孩子,將來不僅語文學得更好,只要是帶漢字的書,他都能更快的理解。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如果你也是這樣想就錯了,學習古詩對於孩子的幫助和影響是巨大的,甚至關乎到未來。古詩對孩子有多重要?我國教育家尹建莉老師說:「背古詩滋養長大的孩子,他們得到的不僅是文採和詩情,實際上也成為被生活和命運多一份垂青的人。」可以說,故事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根據哈佛研究表明:孩子從小讀古詩,對大腦有這4個「隱形好處」!
  • 背誦古詩太乏味,怎麼都背不會?4個方法,讓3歲孩子也能輕鬆背詩
    每個家長都經歷過上學的時期,要問這其中什麼最難記憶,背古詩應該算其中一種了。尤其到如今,家長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教孩子背古詩也就演變成一種挑戰了。等第二天再問他的時候,發現孩子有一句都背不出來了,就只知道作者姓李,弄得帥帥的媽媽哭笑不得,不知道怎麼辦了。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才能讓孩子輕輕鬆鬆的閱讀和背誦古詩呢?
  • 小學教材古詩文猛增87%:讓孩子死記硬背古詩,到底是對是錯?
    小學一年級課本就有古詩詞,據悉小學六個年級、12冊語文教材中古詩文的數量達到了129篇,相比原來的教材數量猛增了87%。當時我我就很好奇地查了一下,現在的語文古詩文佔比到底有多大?結果發現,在高考試卷中古詩文已經成為重點拉分項。
  • 中考高考孩子古詩文閱讀理解不會,只怕你沒讓孩子在一年級就背詩
    一年級學生每天被要求背一首古詩,這種死背的方法是否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古詩文理解能力?小徐老師常年從事語文教學,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任何知識的積累最初都源自機械性死記硬背,再隨著知識和閱歷的增加來慢慢理解。因此,小徐老師非常贊成一年級學生誦背古詩的能力培養。
  •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背古詩?入讀清華的武亦姝就是最好的答案
    所以說,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背古詩?入讀清華的武亦姝就已經是最好的答案了。因為從小背古詩,這3個「隱形的好處」完全可以讓孩子的學習更輕鬆。 讓孩子從小背古詩,就是在讓古詩融入在孩子的生活中,這樣孩子才不會乍一接觸古詩覺得晦澀難懂,提不起興趣。
  • 長大後又不需要古詩,那從小讓孩子背古詩還有啥意義?
    學習古詩文言文的重要性1、文化的傳承不可否認的一點是,我們現在的語言體系跟古代的詩詞文言文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如果我們在上學的時候沒有進行過大量的古詩文言文學習,那麼我們成年後就很難看得懂古代的書籍,更不用說體會其中文化精神了。
  • 如何幫助孩子輕鬆高效地背誦古詩
    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對於低年級學生詩歌教育的要求是,「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但對於幾歲的孩子們來說,古詩詞卻又遙遠而抽象,如何幫助孩子們克服畏難情緒,引導他們感受古詩之美?
  • 思維導圖學古詩,解決孩子聽不懂、讀不通、背不會的學習難題
    自從孩子上小學以來,古詩詞的背誦就成為一大難題。簡單來說,就是他很容易背了上句,忘了下句,又或者是背得斷斷續續,讓人聽著就著急。每當這時候,我就會忍不住問孩子:「老師給你們講這首古詩了嗎?」孩子回答得很肯定,說:「講了,講完了。」我一看,確實,書上還有孩子寫的筆記。不過,也正是因為老師講過,而孩子的這種表現才更讓人憂慮。因為在我看來,他並沒有真正的懂得古詩的意思。若是懂得一首古詩真正講了什麼,那麼背誦時就不會這麼生硬。明明老師講完了,為什麼孩子還是學不會呢?
  • 為什麼讓孩子背古詩?看她就知道了
    為什麼讓孩子背古詩?看她就知道了武亦姝的母校復旦附中的語文教研組長黃榮華老師表示:武亦姝取得這樣的成績與她個人對古典文學的愛好和長期積累有關。她的走紅,正反襯出當前基礎教育中的古詩文教育還有很大的改進和上升空間。
  • 大語文時代,還在硬背唐詩?思維導圖學古詩:理解更重要
    之前提到「古詩」爸爸媽媽第一個想法就是:先背了再說。但在我這位教師朋友眼中,古詩用來背就太浪費了。因為在語文學習中,如果古詩學得好,它就能成為一座橋梁,串聯文化素養、閱讀和寫作等方方面面,讓孩子的語文實現質的飛躍。
  •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背古詩?學者葉嘉瑩,用親身經歷告訴你
    她生於北京的一個書香世家,是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專家。 從小讓孩子背誦古詩,在孩子心裡埋下美的種子。 二、提高成績 教育部對中小學生的中文課本進行了改革。最大的變化是古代詩歌數量的大幅增加。 與原始教科書相比,小學古代詩詞和古代散文的增幅高達80%。
  • 推薦10首早教古詩,練習孩子發音吐字,鍛鍊孩子記憶力和想像力
    古典詩詞研究大家葉嘉瑩先生說:詩,讓人心靈不死。從小讓孩子接觸古詩詞,就等於贏在了起跑線上, 今後無論是學習還是閱讀,都會手到擒來奠定了基礎。古詩詞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呢?孩子閱讀理解能力更強孩子小時候有豐富的想像力,古詩詞中的意境,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想像力,還能夠加深他對於孩子的理解,這對他們未來學習時很有幫助的,懂得如何去抓住文章中的關鍵詞,增強閱讀理解能力。
  • 小學必背古詩——詠柳
    古詩的枯燥,相信也是很多孩子們的煩惱。但是,在這個「語文為王」的時代,語文是越來越受重視,而古詩則佔據了語文的3/1,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不會作詩也會吟」,可知,不理解的記憶容易遺忘,機械背詩,不僅在默寫時容易寫錯字,更會讓自己錯過那些溫暖、凝練、觸動人心的感情。 圖中還有彩蛋你看出來了麼?
  • 「背古詩贏餐券」多多益善
    河南師範大學食堂進行背古詩贏餐券活動,學生抽籤正確背誦古詩、論語或者詩經,就能得到免費霸王餐劵,實在讓人興奮,這次活動也吸引了很多學生的參與,效果極好。餐廳魏經理接受採訪時,表示此舉是從央視《中國詩詞大會》得到啟發。
  • 最新部編版小學語文1-6年級必背古詩文,和孩子一起挑戰100首古詩
    如果你認真觀察,就會發現,進入小學三年級後,"語文課本"中的"古詩"兩首變為"古詩"三首了,所以可以看出,對小學生的"古詩詞'要求也"越來越高",需要"背誦記憶"的也越來越多,作為家長,我們能背誦幾首呢?是不是覺得有些還是比較難呢?
  • 古詩不用背,聽完自然會<家裡有孩子的,請收藏
    不少孩子和家長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背誦古詩詞究竟有什麼意義? 知乎上有個答案一語道破(知友@言葉之庭): 古詩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們的存在是古人活過的證明,是生命燃燒後留下的痕跡。
  • 推薦10首早教古詩,幫娃練習發音吐字,鍛鍊孩子記憶力和想像力
    影響二:鍛鍊孩子的語感,無形中就增強了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在國外有一位心理學家robot做了一項研究,他讓2-3歲的孩子從小就背誦一種陌生語言,背了大概2年左右就不讓他們背了。同時孩子6歲前背的古詩越多,那麼詞彙量以及文學素養也就越強,這對孩子未來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影響四:增強記憶力孩子的記憶力並非天生就好,而是需要通過不斷地練習,逐步增強,孩子在背誦古詩的過程中,大腦會根據背誦的次數來形成一種永久式記憶,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小時候背的古詩現在一提還能背下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