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6日川普支持者衝擊國會大廈之後,自知理虧的川普在承受不了來自各方的重壓,不得不在7日發表聲明,稱「願意在1月20日配合拜登完成權力交接」。很顯然,川普終於低下了他那高傲的頭顱。
不過,鑑於川普煽動支持者衝擊國會大廈,由此而引發的連鎖反應,讓他一夜之間成為了遭美國各界口誅筆伐的「罪人」。甚至,以美國參議院議長佩洛西為首的民主黨人,呼籲國會罷免川普,華盛頓檢察官也發出刑事指控威脅,揚言「不排除指控川普煽動國會騷亂的可能性」。 很顯然,現在的川普不是接受選舉結果就能了事,還有可能在下臺後面臨有罪指控。
因此,有分析認為,川普可能會利用下臺前這段時間,在海外發動一場戰爭,以此來轉移國內對自己不利的輿論焦點。而且,很多分析都認為,川普發動戰爭的目標,非伊朗莫屬。
畢竟,按照美國歷屆總統擺脫危機的一貫手段,發動海外戰爭就是一種最好的選擇。另外,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在中東的軍事動作頻繁不斷,導致中東地區的火藥味越來越濃。
1月7日,美國空軍兩架B-52H戰略轟炸機從本土起飛,目標和前幾次一樣都是中東。更要命的是,中東頻頻出現大事故,先是一艘伊拉克油輪被貼上一枚智能水雷,接著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又扣押一艘韓國油輪。與此同時,在蘇萊曼尼遭美軍暗殺一周年之際,伊朗方面對美國的襲擊威脅更是喧囂塵上。
這所有的一切,正好為川普發動對伊戰爭創造機會。所以,美軍戰略轟炸機直飛中東,原本準備回國休整的美海軍尼米茲號航母,也接到命令返回波斯灣。從美國在中東所展開的這一系列軍事行動來看,川普政府隨時都有可能對伊朗動手。
在這一背景下,伊朗雖然在「為蘇萊曼尼報仇」方面上,顯得咄咄逼人。無奈與美國相比,伊朗本身就不是一個量級上的對手。所以,面對美國有可能的軍事入侵威脅,德黑蘭不得不睜大眼睛緊盯著美國的動作,以防不測。
伊朗多家媒體9日報導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在波斯灣海域展開大規模演習。據悉,此次大規模軍演一共有超過700艘艦艇參與。另外,為防止美國有可能的軍事入侵,伊朗軍隊日前還舉行大規模無人機聯合演習。有分析認為,此舉目的就是展示伊朗有能力確保南部波斯灣海域的安全,並隨時準備好應對敵人的威脅。
很顯然,在當下中東緊張局勢不斷升級、尤其是美國國內發生國會騷亂事件的敏感時刻,伊朗現在最擔心的,是川普政府為了擺脫在國內所面臨的政治危機,會不按常理出牌對伊朗動武。
不過,對伊動武雖說是川普為擺脫危機的一種必然選擇,但問題在於,他能夠調動軍隊發動對伊戰爭嗎?可能性是有,但微乎其微。原因很簡單,川普距離下臺僅有10天時間,而且現在的他幾乎已經身敗名裂,甚至還有可能失去調動軍隊的權力(防止他發動軍事政變)。在這一背景下,川普即便有心,也無力發動一場對伊戰爭了。
由此可見,伊朗方面這時候舉行大規模軍演,阻遏川普政府軍事冒險決心,只是當中的一部分因素。更重要的是,通過展示強硬的對美政策,安撫國內民眾在蘇萊曼尼被殺一周年的憤怒情緒,以此來減輕德黑蘭當局在「報復美國」方面的壓力。畢竟,在這種敏感時刻,伊朗斷不敢輕易對美國進行任何形式的報復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