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心山水外,歸去田園間
南雄珠璣鎮的珠璣古巷聞名遐邇
可你是否知道
在南雄珠璣鎮有這麼一個地方
藍天白雲飄,青山綠水蕩
一帶清流環繞,水聲潺潺,屋舍儼然
五色稻田疇稻葉齊,日光穿樹曉煙低
展現在眼前的是這樣一幅讓人心曠神怡
如痴似醉的畫卷
......
這便是粵北南雄珠璣鎮靈潭村
寄心小院網紅民宿鄉野畫境
寄心小院民宿,究竟吸引去打卡的是什麼?
有人說,民宿就是達不到星級酒店標準的旅館,換個說法好聽而已。可我不這樣認為,它真正吸引我的是「家」的體驗,是呈現不同生活的可能性,是某種生活實質的展現。它可以粗礪、可以不完善,但它必須真實、有生命力、有靈魂。
來到寄心小院民宿,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兩旁種滿叫不出名字的花、草與竹子,小徑的盡頭是用石頭堆起來的圍牆,圍牆上掛著樸實的「寄心小院」的民宿名。
進入院子,看到的是一片很大的綠草地,院子內現代風格和自然鄉村的樸素融合的小院建築,給人全身心的放鬆。它不是用「美」物給人壓力,而是真誠的地發出生活的邀請,讓你去體驗,去放鬆享受。
民宿共有29間客房,每間客房各有特色。室內設計摒除了多餘的裝飾,質樸的水泥牆壁,原木家具,落地窗,榻榻米茶座與房子的建築風格融為一體,寬敞而又明亮。
與家人坐在茶桌上,品一口茶,看一片綠,享受著鄉野的慢生活。
在大大的落地窗前,看閒適的鄉村美景。
草地間玩耍萌發的歡樂,恍惚間似乎回到了歡快的童年。
夜幕降臨,在鋪滿花瓣的浴缸裡泡個熱水澡,除去一天的疲憊。
民宿不遠處,有座石拱橋,站在橋上看風景,小橋、流水、古樹、人家構成一幅詩意田園的畫面。
沿著小河邊隨意走走逛逛,稻田間、田埂上、花叢間享受難得的田園風光,最是愜意不過了。
登上有幾棵榕樹的小觀景臺,一眼望去,開闊的田野,寄心小院山水懷抱在青山、田園、池塘、河流與果園之中,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展示出一幅田園與生態,人文與自然和諧共融的精美畫卷。
嘗鄉村美食
玩累了一天,吃上一口寄心小院原汁鄉野可口飯菜,田間採摘的樸素的食材,農家阿姨自然而用心的烹飪,美食從來不需要太多的華麗,幸福也從來源自於心。
靈潭村素有「腐竹之鄉」之稱,有400多年的腐竹生產歷史。靈潭村盛產黃豆,村民自種的黃豆顆粒飽滿,色澤黃亮,做出來的腐竹豆香濃鬱。
磨漿、濾漿、煮漿,然後起膜、挑膜,再晾曬,是靈潭手工製作腐竹的工序,雖然耗時費力,但這就是靈潭腐竹400多年來的堅持!營養、美味又健康的靈潭腐竹,濃縮了歷史和時光的精華品質地道的靈潭腐竹,不再只是村民餐桌上的平常小菜,它早已成了遊客饋贈親友、打包手信產品的香膜膜。
品紅色文化
靈潭村擁有「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國家森林鄉村」之稱,地處梅關古道、珠璣古巷兩大旅遊景區中間位置,是南粵古驛道重要站點,也是革命運動的策源地,紅色文化豐富,曾湧現出如鍾蛟蟠等革命先驅。1928年2月12日,中共南雄縣委在靈潭村鴛鴦圍內召開會議,會議決定第二天晚上舉行武裝大暴動;抗日英烈鍾蛟蟠,是南雄走完長徵的3人之一,於1939年9月去延安匯報工作時不幸遭日軍飛機轟炸而犧牲;1940年至1944年間,廣東陸軍總醫院在此駐紮,見證救死扶傷的烽火歲月。
鍾蛟蟠1899年4月11日生於靈潭村恆豐村小組,1927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晉察冀軍區政治部宣傳部副部長,參加過廣州起義、水口戰役、平型關戰役、長徵、抗戰等重要活動,1939年遭敵機轟炸不幸犧牲,後被評為抗日英烈。
靈潭村現存鍾蛟蟠故居,外牆留存有南雄境內最大的一幅紅軍標語,總長33.5米,內容為「歡迎白軍士兵過來當紅軍」,是水口戰役期間鍾蛟蟠親筆所寫 ,是極其珍貴的革命文物,見證了當年紅軍在南雄的戰鬥歷程。
金秋十月
秋高氣爽,氣溫也恰到好處
跟著這些線路出遊,你可以
尋找「鄉村美學」的田園生活
遠離城市的喧囂
在自然的田園裡尋找內心的富足
入住別具特色的民宿
嘆享直擊心田的農家飯香
品閱紅色南雄,每一處駐足
都是一個永恆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