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村薯菜套複種助農增收

2020-12-16 綏化新聞網

  東北網綏化4月23日訊(李潔然 史可 特約記者 董立雪)近日,在蘭西縣蘭西鎮向陽村的一片耕地裡筆者看到,很多村民正在忙著栽種馬鈴薯,挖坑、栽植、培土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據向陽村黨支部書記徐文武介紹,為了幫助村民尋找增收渠道,2008年他就開始嘗試薯菜複種,技術成熟後,2010年開始帶領村民進行集體種植。第一年每畝地的純收入近2000元。

  經過8年的發展,如今薯菜套複種已經成了向陽村增收的王牌產業,全村3500畝耕地幾乎全部種植了馬鈴薯,馬鈴薯合作社社員已發展到440戶,除了本村300多戶社員,還吸引了附近村屯的130多戶農民帶地加入了合作社。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由2009年的不足3600元增長到近3萬元。

  薯菜套複種的增收點在哪裡,徐文武算了一筆經濟帳:薯菜套複種就是在馬鈴薯收穫後,套種菠菜、香菜、白菜和白露蔥等蔬菜。因馬鈴薯收穫較早,倒出土地還能種植一茬或者兩茬蔬菜。每畝馬鈴薯最低可收穫4000斤,好的地塊能收穫5000斤,每斤馬鈴薯按最低0.8元的價格出售,收入就在3200元~4000元。複種白菜每畝產量平均2萬斤,好的時候能產到2.5萬斤,秋白菜價格按最低每斤0.2元錢計算,一茬白菜也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如果白菜價格達到四五角錢,那麼收入又會成倍增長。徐文武說,我們搞薯菜套複種,最不好的年頭畝收入也能有2000多元的純收入。

  「合作社發展到今天,全村百姓都參與了進來,經營管理上實行入股分紅,薯菜成熟後統一銷售,馬鈴薯有固定客商上門收購,秋白菜由綏化、蘭西周邊酸菜場進行消化,最近我又聯繫了泡菜加工企業,銷售有了更穩定的保障。」徐文武說。

  徐文武告訴筆者,在他的帶動下村裡200畝以上馬鈴薯種植大戶達到10多戶。全村70%的農戶家裡都買了轎車,很多家庭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在外面經商創業年收入超百萬的有20多戶。

  為了把薯菜套複種繼續做大做強,徐文武組織村裡投資88萬元建起2棟溫室和4棟大棚,方便了馬鈴薯催芽和蔬菜育秧。徐文武告訴筆者,村裡從3月3日就開始給馬鈴薯催芽,現已移栽下地,6月末就可以成熟銷售。

  如今的向陽村為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把抓好復播作物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措施,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提高土地複種指數,增加土地單位面積效益。

相關焦點

  • 蘭西薯菜套複種效益增10倍
    黑龍江日報7月29日訊 在蘭西縣蘭西鎮向陽村薯菜套複種園區,伴隨著機器的轟鳴聲,土地裡的馬鈴薯翻滾出來,農民們緊隨其後,撿起、裝箱,一顆顆鮮嫩的「金豆豆」映襯著農民豐收的笑臉。正在地裡收馬鈴薯的向陽村村民徐文國高興地說。近年來,蘭西縣著力調優農業種植結構,把提高土地利用率作為重點,大力發展薯菜套複種的種植模式,並成立了蘭西鎮向陽馬鈴薯種植合作社,積極引導農民規模種植早馬鈴薯與秋菜,兩茬作物實現兩次收益,使土地產出效益達到最大化,拉動農民大幅增收。
  • 粉象生活扶貧助農 推動臨安天目山小香薯走向全國
    粉象生活扶貧再行動,此次粉象生活「一地一品 萬象助農」助農扶貧活動走進臨安天目山小香薯基地,幫助當地農特產找到良好銷路,走向全國,讓當地農產品通過社交電商平臺取得長足發展。讓當地老百姓真正能夠通過種植農特產過上經濟充裕的幸福生活。
  • 河北灤州:特色種植助農冬閒增收
    新華社照片,唐山(河北) ,2020年12月18日 河北灤州:特色種植助農冬閒增收 12月18日,河北省灤州市榛子鎮水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在大棚內採收香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新華社照片,唐山(河北) ,2020年12月18日 河北灤州:特色種植助農冬閒增收 12月18日,河北省灤州市榛子鎮水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在大棚內採收香菇。
  • 黑龍江富錦:「扶貧牛」助農增收
    近年來,為保障貧困群體持續穩定增收,黑龍江省富錦市長安鎮探索「合作社+貧困戶」增收路子,通過發展代養扶貧牛項目來促農增收,動員32戶貧困戶入股成裕養牛專業合作社,通過抱團養牛助農增收。
  • 雲南景谷: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
    魔芋產業助農脫貧增收近年來,雲南景谷縣依託景谷興邁農業有限公司,採取「公司+專業合作社+村委+科研單位+基地+農戶」的模式,產業化發展魔芋,魔芋產業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和村民增收致富的重點產業,帶動作用明顯可見。
  • 南充「體彩+公益」助農增收「益」起聚力走進白堡村
    四川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南充分中心莊林致辭2020年12月2日,四川省體育彩票管理中心南充分中心、南充市網際網路聯合會、南充市運動協會和南充市戶外公益協會攜手開展了南充「體彩+公益」 脫貧攻堅、助農增收「益」起聚力走進白堡村以購代捐助農活動。
  • 黔西縣金碧鎮:林下養雞 助農增收
    黔西縣金碧鎮:林下養雞 助農增收 發布時間:2020-10-13 12:04:30      來源:畢節日報
  • 【新華社】牡丹江林口:大鵝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新華社】牡丹江林口:大鵝養殖助農脫貧增收 2020-08-13 21:0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增收!大慶市肇源縣這裡的村民麥收後複種白菜效益高
    近年來,肇源縣福興鄉在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的基礎上,又積極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引導農民種植小麥、白菜,通過「麥菜複種」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今年,福興鄉擴大」麥菜複種」面積,2000畝的耕地上「飄起」了麥浪,隨後又「拱出」了菜苗。
  • 雲南祥雲:多舉措助下莊鎮群眾增收
    祥雲縣多舉措助下莊鎮群眾增收今年以來,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下莊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目標,採取黨組織牽頭,「黨總支+合作社+產業大戶+種植戶」的發展模式,在努力提升烤菸種植水平上做好大文章,紮實推進晚秋豌豆產業種植,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 開平市供銷社實施「分揀中心+冷庫」實現錯峰銷售助農增收
    開平市供銷社下屬的金雞供銷中心社金農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發揮支農生力軍作用,充分利用領辦的農副產品加工分揀中心和冷庫設施,實現錯峰銷售,開啟助農增收之路。截至目前,該合作社共收購香芋南瓜16萬斤,辣椒360噸,矮茄210噸,助農增收額達68萬元。  該合作社的農副產品加工分揀中心位於赤水鎮沙洲圩,服務範圍輻射周邊3000多畝的農田,加工分揀中心內設2座冷庫,體積達200立方米,庫容量約15噸。
  • 助農戶增收
    而在國家政府精準扶貧項目的大力扶持下,越來越多地區的農特產品也有機會登上各大電商平臺,從深山高原河海邁向城市的餐桌。創新型社交電商平臺粉象生活積極響應國家扶貧號召,結合自身的全品類供應鏈渠道優勢以及社群資源,著力打造網際網路+社交電商+產銷三位一體的扶貧閉環,確保精準、專業、有效的推動貧困地區農特產品「上行」,解決農特產品無銷路、賣不出好價錢和農民增收困難等問題。
  • 紅河屏邊白河鎮:生態轉型助農增收
    近年來,紅河州屏邊縣白河鎮堅持走生態轉型助農增收之路,逐步通過發展芒果、檸檬、荔枝等木本作物種植,替代傳統的香蕉、菠蘿等草本作物種植,探索出一條兼具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可複製、可推廣的助農增收之路。如今,種下的芒果和檸檬樹開始掛果,村民們經過苦心鑽研,又在果樹下套種了南瓜、西瓜等短平快的作物,實現了產業的「以短養長」,芒果、檸檬種植產業成為大水農業發展、農村興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 那羅村:中藥材種苗繁育助農增收
    近日,筆者在鐘山區汪家寨鎮那羅村1000萬株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了解到,依託當地獨特的氣候、土壤條件,那羅村引進貴州鑫禾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白芨、滇黃精、滇重樓等中藥材種植,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特色產業,進一步拓寬了當地村民增收渠道。
  • 林下套種小香薯,「套出」致富新路子
    原來,李正信、李世東父子是村裡的沙棘種植大戶,去年在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的引導下,嘗試著在自己的沙棘地裡套種了10畝地的小香薯。期間,縣農業農村局的技術人員還到他這來實地指導,沒想到喜獲成功,今年他又套種了50畝地小香薯,在不影響果樹生產的前提下就能帶來增收。
  • 【網絡公益項目】遵化「板慄直播基地」助農增收
    【網絡公益項目】遵化「板慄直播基地」助農增收 2020-12-03 18: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威坪鎮德堯白桃「雲採摘」直播活動助農增收
    威坪鎮德堯白桃「雲採摘」直播活動助農增收 2020-07-22 19: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薯小農場」為扶貧助農注入新活力
    「我和孩子一起來認領這塊香薯田,希望能在收穫生態綠色農產品的同時讓孩子真切感受付出才有回報,也為精準扶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日前,市民劉先生帶著孩子來到白龍山街道三門村「香薯助農」黨員愛心農場,認領了一塊屬於自己的「香薯小農場」。
  • 「加工分揀中心+冷庫」延長農產品保質期限 錯峰銷售開啟助農增收...
    開平市供銷社下屬的金雞鎮金農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發揮支農生力軍作用,充分利用領辦的農副產品加工分揀中心和冷庫設施,實現錯峰銷售,開啟助農增收之路。截至目前,該社助農增收達68萬元。金雞鎮金農蔬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農副產品加工分揀中心服務範圍輻射周邊3000多畝農田,內設2座冷庫,體積達200立方米,庫容量約15噸。
  • 東營區黃河路街道景屋村大棚蔬菜助農增收
    東營區黃河路街道景屋村大棚蔬菜助農增收 2014-05-07 17:01:00    作者:李欣 康瑞祥   來源:大眾網東營頻道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東營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