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兩岸關係與「九二共識」相合則旺

2020-12-12 中國新聞網

馬英九:兩岸關係與「九二共識」相合則旺

2015-05-18 20:46:4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臺北5月18日電(記者 黃少華 鄭巧)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18日說,過去逾20年來的發展,很明顯的,兩岸關係如果跟「九二共識」相合則旺、相離則傷、相反則蕩。

  1992年,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在函電往來中達成了體現一個中國意涵的「九二共識」。

  在任職將滿7周年之際,馬英九18日在臺北會見媒體記者。

  談及兩岸關係,馬英九歷數了「九二共識」達成以來兩岸關係的曲折發展,提到1993年順利舉行兩會領導人「汪辜會談」;1995年李登輝訪美,兩岸緊張關係不斷攀升;1999年李登輝放出「兩國論」主張,使得雙方關係又遭遇很大阻礙等。

  他指出,「兩國論」真的是對臺灣的傷害非常大,因為「兩國論」是黑箱作業,沒有人知道,包括當時陸委會主委蘇起等人都完全不知道。

  馬英九說,「歷史很清楚,歷史的經驗、歷史的教訓也很清楚」。任何政治人物在處理兩岸關係時,都不能忽略這一段,也希望大家把這個狀況搞清楚。

  他肯定不久前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大陸行強調「九二共識」的重要性。他說,「九二共識」,並非空口亂說,看過去逾20幾年來的發展,兩岸關係如果與「九二共識」相合,則會很興旺。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日前稱要維持現狀。馬英九說,他「一方面感覺到很欣慰,二方面也感覺到很納悶」。如果「現狀真的這麼不堪」,為什麼要維持。也許在野黨覺得兩岸政策不重要,臺灣對內政策才重要,「如果她這樣想的話,她一定會付出代價」,因為臺灣跟大陸的關係已經密切到一個程度。

  馬英九表示,現在大家都覺得支持這個現狀,因為視之為當然,不覺得有什麼不好,而且很方便;可是一旦有改變,民眾馬上有感覺。(完)

相關焦點

  • 馬英九:兩岸關係與「九二共識」相合則旺
    馬英九:兩岸關係與「九二共識」相合則旺 2015-05-18 20:46:45年來的發展,很明顯的,兩岸關係如果跟「九二共識」相合則旺、相離則傷、相反則蕩。
  • 兩岸關係與"九二共識" 相合則旺相反則蕩
    據新華社臺北6月26日電 臺灣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26日表示,兩岸關係與「九二共識」相合則旺,相離則傷
  • 兩岸不是「兩國」關係! 馬英九:我從來不稱大陸為「中國」
    【環球網綜合報導】近來,國民黨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多次強調堅持「九二共識」的立場,在島內引發不小關注。5日,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東吳大學進行兩岸關係相關議題講座時,再次闡述了「九二共識」的內涵,並強調兩岸不是「兩國」關係,自己也從來不稱大陸為「中國」。
  • 為什麼說「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
    「九二共識」體現了兩岸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基本態度和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對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對話協商、發展兩岸關係,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九二共識」是兩會商談的前提。「九二共識」達成後,「汪辜會談」順利舉行。馬英九2008年上臺執政,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兩會立即恢復制度性協商,籤署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等23項協議。
  • 兩岸舉辦「習馬會」紀念活動,國臺辦主任:「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
    為了紀念這一歷史性時刻,「馬英九基金會」7日下午舉辦研討會,國民黨前主席吳敦義和朱立倫出席。馬英九在會上表示,相較多買武器、多找「友邦」,兩岸不要想用軍事解決問題,要走政治途徑謀和,重啟被關閉的兩岸和平大橋,但如果不主張一個中國,看不出有這個機會。他說,「習馬會」就是肯定「九二共識」是雙方共同政治基礎與建立互信的基礎。
  • 馬英九呼籲通過「九二共識」重啟「兩岸和平大橋」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臺北11月7日電 時值兩岸領導人歷史性會晤5周年,臺當局前領導人馬英九7日在臺北表示,期待回歸「九二共識」正道,重啟被關閉的「兩岸和平大橋」。  綜合中央社、聯合新聞網、ETtoday新聞雲等臺媒報導,馬英九基金會當日舉行「習馬會」5周年研討會,馬英九發言表示,兩岸領導人會晤不是歷史的偶然,而是兩岸建立了共同的政治基礎,累積了足夠的政治互信後,才成為可能。當初「搭橋」,是希望讓建立互信的兩岸領導人都可由此通往和平大道。相信歷史不會忘記這些努力。  他坦言,當前兩岸關係越來越惡化,緊張態勢持續升級,令人憂心。
  • 馬英九喊話蔡英文:要下定決心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可共榮
    6月11日,出席2018第五屆「兩岸經濟論壇」的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向蔡英文當局喊話稱,必須改善兩岸關係,恢復兩岸互信,因為兩岸關係倒退對(臺灣)無論哪個行業都造成非常大的困擾。馬英九 資料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馬英九致辭表示,本來兩岸可以共存共榮,現在變成好像是仇人一樣。他認為,蔡英文當局要下定決心,「做一個髮夾彎」接受「九二共識」,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儘快跟大陸協商,並且趕快通過兩岸服貿協議,進行貨貿協議協商,臺灣就可以加入區域經濟整合,幫助經濟成長。
  • 疫情過後兩岸關係走向如何?馬英九強調「九二共識」重要性:不能丟!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羅智強主持的「未來沙龍」昨晚(21日)首播,邀請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和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出席。對於疫情過後的兩岸關係,馬英九強調「九二共識」並未過時,不能丟掉。馬英九表示,現在有些年輕人聽到「九二共識」就怕了,但沒有「九二共識」要怎麼恢復過去和平的情況?
  • 痛心臺巴「斷交」 馬英九重申:回到「九二共識」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昨天在花蓮針對臺灣時局發表看法,對於臺灣現今經濟疲弱、兩岸關係緊張,痛心近來與巴拿馬中斷107年的外事關係「其實是可以避免的」,重申必須回到「九二共識」的架構下,爭取臺灣國際活動的空間,穩健務實修補兩岸關係。
  • 特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和打破僵局的解方
    親歷「九二共識」達成過程及見證「九二共識」引領兩岸關係發展的有關人士近期受訪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緩解當前緊張局勢、打破兩岸僵局的解方。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與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舉行歷史性會晤。這次會晤是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裡程碑,標誌兩岸關係發展到了新高度,書寫了兩岸關係歷史性一頁,開闢了兩岸關係發展新空間。海協會會長張志軍時任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
  • 馬英九:九二共識是大陸對臺政策定海神針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今天下午在一場演講會上表示,「九二共識」是大陸對臺政策的定海神針,也是大陸對臺政策底線,更是臺灣爭取彈性最大限度,對臺灣利遠大於弊,馬英九執政八年人民對兩岸關係的支持,與蔡英文執政人民對兩岸政策的抱怨,即可見一斑。
  • 馬英九深刻闡述"九二共識"意義:是兩廂情願
    華夏經緯網4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今天說,「九二共識」對臺灣最大的意義,就是找到雙方可以接受的政治基礎,且是兩廂情願,不是一廂情願。    據報導,馬英九上午視導臺灣方面大陸委員會,由「國安會」秘書長高華柱、「行政院長」毛治國、陸委會負責人夏立言等人陪同。
  • 金溥聰重申「九二共識」 批蔡英文兩岸政策善變
    馬英九競選連任辦公室執行長金溥聰。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馬英九競選連任辦公室執行長金溥聰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重申「九二共識」,認為兩岸必須在此基礎上才有務實解決問題的空間。
  • 雷倩:「九二共識」含三段論 兩岸各取所需
    ,在過去這段時間中間,兩岸各取所需了,在臺灣比較強調的是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在大陸比較強調的是九二共識未來謀求統一,也就是反對臺獨。鳳凰衛視10月30日《寰宇大戰略》,以下為文字實錄:邱震海:很尖銳,他說你們沒有做好準備,對兩岸關係的未來沒有什麼根本的設想,我先問他。張亞中:不是未來沒有做好準備,現在是這樣。邱震海:他不是搞智庫研究的,有沒有做好準備,亞中這種批評對不對,到底?
  • 臺海觀瀾 | 馬英九為什麼力挺「九二共識」
    臺美關係如此緊密,幾乎全臺灣都歡欣鼓舞,而馬英九和極少數人則憂心忡忡。馬英九的憂心,除了美國不可靠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在他看來,如果有一天大陸被迫採取非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首戰即終戰」。時間太短,美國即使想幫助臺灣,也無計可施。這種情況對臺灣而言,就是滅頂之災。「首戰即終戰」這個說法經馬英九發表之後,引起蔡英文一方的激烈反應。
  • 特稿:「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和打破僵局的解方
    親歷「九二共識」達成過程及見證「九二共識」引領兩岸關係發展的有關人士近期受訪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緩解當前緊張局勢、打破兩岸僵局的解方。受訪人士指出,「九二共識」構建了兩岸關係發展的共同政治基礎,直接促成了1993年4月「汪辜會談」成功舉行,推動兩岸關係邁出歷史性重要一步,對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建立制度化協商與聯繫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
  • 馬英九:韓國瑜支持「九二共識」,盼民眾一同「下架民進黨」
    馬英九:韓國瑜支持「九二共識」,盼民眾一同「下架民進黨」 馬英九呼籲支持韓國瑜,稱韓支持「九二共識」,並盼大家一同「下架民進黨」。綜合中時電子報、聯合報等臺媒消息,19日晚,馬英九現場火力全開,向臺下群眾說,希望大家為了韓國瑜和臺南「藍委」候選人,一同「下架民進黨」。
  • 馬英九:「九二共識」可以讓臺海不會發生戰爭
    國民黨全代會今登場,黨中央提出兩岸論述,主張基於臺灣地區現行「憲法」的「九二共識」延續兩岸互動,尋求互動方式的與時俱進。馬英九上午受訪稱,這本來就是「九二共識」的內涵,也就是「一中各表」。「一中各表」就是一個婉轉接受的方式,「九二共識」可以讓臺海不會發生戰爭。
  • 2012兩岸關鍵詞之一:歷久彌新的「九二共識」
    2012年即將過去,如果要為過去這一年的兩岸關係發展尋找一些關鍵詞的話,我們認為,「九二共識」無疑是當之無愧的一個。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在即將過去的一年,「九二共識」始終貫穿於島內選舉、政爭與兩岸關係發展的全過程。   20年前兩岸海協和海基兩會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的「九二共識」。
  • 兩岸統一才是必然趨勢,必須堅持「九二共識」
    有相關人士指出,「九二共識」是兩岸構造共同政治的前提,「九二共識」直接促成了「汪辜會談」的成功,推動了兩岸關係的發展,對兩岸的交流和合作有著重要作用。歷史上的「九二共識」都經歷了什麼?「九二共識」作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條件,在最近這段時間,民進黨屢次拒絕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因為民進黨的這種做法,島內宣稱「九二共識」已經「過氣」的聲音越來越多,而對於對「九二共識」有所見證和經歷的人,「九二共識」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無可替代的,而如今的兩岸關係,更加需要「九二共識」來「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