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戰時期,由於蔣介石麾下兵力不足,因此只能講平漢線戰場交給剛剛組建不久的討逆軍第三軍團負責,而前線總指揮正是後來引發一片爭議的何成濬。
民國討逆軍第三軍團是一支幾乎完全由雜牌部隊組建而成的軍團,戰鬥力可想而知,而何成濬的軍事指揮能力更是公認的奇差無比,蔣介石此舉令很多人茫然不解。
早在北伐戰爭時期開始,民國各地的雜牌部隊便養成了蛇鼠兩端的混世習慣,只要能夠保全自己並獲得足夠的利益,隨時隨地都可能「良禽擇木而棲」。
雖然蔣介石因為資金較為充裕的原因,吸引了一大批雜牌部隊依附,但是這些人往往是左右逢源,一邊接受蔣介石撥付的軍餉,一邊和反蔣聯盟暗中聯繫。
因此蔣介石為了防止這些雜牌部隊在緊要關頭臨陣倒戈,決定啟用一直備受爭議的何成濬到前線督導戰事。
何成濬是辛亥革命時期的元老,曾是清末秀才且在張之洞的資助下留學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但是何成濬的軍事指揮能力並不強,可以說是文不成武不就。
不過何成濬有一個很大的優點,那便是人際交往能力非常強,而且與蔣介石之間的淵源極深,在蔣介石與上海從商時便關係緊密。
北伐戰爭前後在蔣介石麾下有三人主要負責拉攏和離間等事務,三人並稱「三雪」,而何成濬便是「三雪」中影響力最大的何雪公。
此外何成濬雖然數次擔任前線總指揮等職務,但是其麾下並沒有嫡系部隊,何成濬也有意不染指軍權,因此蔣介石對其十分信任。
蔣介石任命何成濬負責平漢線戰事,可以說是對其寄予厚望,而何成濬抵達之後卻並沒有召集各部修築防禦工事,而是下令全力籌辦「花車」事宜。
當時何成濬的指揮部位於漯河車站,該地是豫南地區的交通和商業樞紐,因此各類物資十分充裕,無論是軍糧還是彈藥都可以源源不斷地送往前線。
但是何成濬卻表示這些東西都只是「土貨」,他所要的貨物必須是精品,無論是山珍海味還是美酒雪茄,都來者不拒。
很快何成濬便要求時任兵站總監的餘鵬飛將運送糧草的列車騰空一輛,在武漢等地大肆採購各類奢侈用品,甚至還選調了數千佳麗一同運往漯河。
隨後何成濬又在漯河購置了一套佔地極廣的院落,將送來的物資悉數搬入,再將數千佳麗胡亂分給各雜牌部隊的大小軍頭,邀請眾人一齊搬入院內居住。
在何成濬精心布置的院落之中,吃喝玩樂各色設施應有盡有,就連做飯的廚子都是何成濬特意從漢口高薪聘請的中外名廚。
何成濬要求廚房終日不停的製作各種糕點和宴席,以流水席招待慕名而來的各級將領,而美酒雪茄等更是全天不限量供應。
原本何成濬在雜牌部隊內部的威望就極高,民國討逆軍第三軍團中大半人馬都是何成濬出面拉攏,再如此招待各部將領,何成濬在漯河幾乎到了一呼百應的程度。
有了何成濬的出面,原本因為馮玉祥、閻錫山重金收買而人心浮動的民國討逆軍第三軍團很快便穩定下來,何成濬又開始大肆封官許願。
當時雜牌軍首領徐源泉收到了一份來自馮玉祥的委任書,任命徐源泉為第十八路軍總指揮,而當天這份任命書就被徐源泉交給了何成濬。
不久之後,在何成濬的運作之下,蔣介石下令委任徐源泉為民國討逆軍第十六路軍總指揮,眾人對何成濬心服口服,就連與之對峙的西北軍都開始有人暗中投奔。
何成濬對於西北軍眾將也一視同仁,絕口不提立場之事,只要前往漯河便邀請其進入院內共同享樂,一時之間原本劍拔弩張的平漢線變得無比平和,再無大戰爆發。
參考資料:《蔣介石傳》、《中國近代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