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染紅了西邊的群峰,看著這層層雪山,不禁有人在天涯的感覺,離家好幾千公裡啊,這也是祖國的差不多最西端了。
縣城裡下班的人群,走在回家的路上。
7月4日上午10點,我們來到縣城南郊的海關聯檢大院,排隊買國際大巴的車票。這車票可真貴,從塔縣到對方口岸sost小鎮,才200多公裡路程,票價居然225元。難道掛了個國際的頭銜,身價就暴漲了?
接下來就是過海關的聯檢,各種手續,檢查籤證行李啥的,又是一番排隊。然後又在大樓後面的停車場等候上車,今天的乘客比較多,有很多參加喀什經貿交易會的巴基斯坦人往回返。有兩輛國際大巴,中國是臥鋪車,巴基斯坦的是普通座位車。司機安排中國乘客優先坐臥鋪車,我們開始還覺得很高興,上車後才發現其實一點也不舒服,髒乎乎的。
折騰了半天,直到下午一點多,大巴終於出發了。從縣城到紅其拉甫口岸,有一百多公裡,好在路況不錯,兩個小時就趕到了。在邊境的武警駐地,又查了一遍證件,然後大巴就開到了口岸的國門處。
對面巴基斯坦的邊境哨所。
從喀什到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的這條公路,就是國際上有名的喀喇崑崙公路,南北穿越喀喇崑崙山脈,全程近1400公裡,中國境內近500公裡。中國境內的路況很好,一進入巴基斯坦,就是很差的砂石路,加上正在修路,到處挖得坑坑窪窪,又顛簸,灰塵又大,我們躺在臥鋪上,不時整個人平飛起來,還不如坐座位舒服哪。
巴基斯坦北部山區喀喇崑崙公路路線圖
山坡上衝下來的碎石堵塞了公路,挖掘機正在開道清理,我們只好耐心等待。
走近一看,開挖掘機的師傅也是中國人。
從紅其拉甫到sost,一百公裡左右的路程,我們走了3個多小時,下午8點半,終於抵達了sost。巴基斯坦和中國有3個小時時差,當地時間是5點半,天色還很亮。sost車站是個大院子,旁邊的平房就是海關和移民局等機構,我們在這裡登記籤證蓋章,這就算正式進入巴基斯坦啦。
辦完手續出來,海關的人員正在抽檢行李,隊友海洋不幸中招,背包被要求打開翻了一遍。輪到我時,工作人員看了看我那個本來是黑色、但現在已經積滿灰塵變成灰白色的馱包,猶豫了一下,還是放過了。
車站外面的公路邊,就是各家小旅館,貴的房間要1千多盧比,我們找了家便宜的三人間,600盧比,算成人民幣合40元左右。隊友去外面的小商店購買當地的電話卡,兌換貨幣。小商店兌換的匯率是1元人民幣換14.7盧比,比我們後來換的要低。當地電力不足,晚上旅館停電,也沒有熱水可以洗澡。
sost小鎮雖然很小,風景可一點也不遜色,四周群山環抱,可以看到高聳的雪山,傍晚時分的日照金山,相當漂亮。
7月5日清晨5點,我們離開sost,往南趕往hunza。我們哥三個的運氣真是不錯,在sost的小旅館,認識了一個在巴基斯坦做生意的中國人小高,正好他今天一大早要運貨往南到gilgit,路過hunza,我們可以搭他的順風車,不用去找當地的中巴車了
從sost往南一個多小時,經過了passu,小村鎮地方不大,周邊也有不少徒步線路。就在passu北邊不遠處,公路西邊有一條很大的batura冰川,冰川前端就在公路旁邊,有徒步路線可走。這條冰川的南側,是連綿的batura峰群,二十多公裡的範圍內,居然密密麻麻擠滿了十多座超過7千米的高峰,最高的近7800米,真是難以想像。
從passu接著往南不遠,就是著名的堰塞湖,當地人管它叫attabad湖。
這個湖的形成,是一場天災的結果。2010年的1月4日,hunza河北側的山體發生巨大的山崩,半座山的垮塌掩埋了山腰的attabad村,有20人遇難。滾滾而下的垮塌山體堵塞了河流,同時衝擊對岸的山體,導致對岸也發生了崩塌。而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堰塞湖,淹沒了兩岸的村莊農田,喀喇崑崙高速公路也在此被切斷。現在這個堰塞湖已接近30公裡長,最深處超過100多米。已經兩年多過去了,湖邊村民的生活還要繼續,往來的擺渡船替代了汽車,成為當地人的重要交通工具。
我們趕到渡口,上了擺渡船,船艙中間堆滿了貨物,擠得滿滿當當,而前艙則寬敞得多。我也沒注意,先是跳進了前艙,才發現前艙坐的都是女士,是女士專區,男士都擠在船頭和後艙,於是趕緊跳回到後艙。這裡男女有別,風俗習慣一定要注意遵守。
擺渡船順著河流慢慢而下,兩岸的村莊雪山,湖邊還有枯死的樹木。
湖的上遊,水質仍比較渾濁,湖面還有不少漂浮物。
兩岸的村莊,設立了幾個臨時的碼頭,村民們在碼頭上招手示意,擺渡船就慢慢開過去接人。
波光粼粼的湖面,倒映著彩船雪山。
河岸邊的小碼頭,當地人正在等待渡船的到來。
上岸的客人,親朋好友很久不見了,先來個熱情的握手擁抱。
順流而下,回望上遊,一排鋸齒狀尖峰高高聳立。
渡船划過平靜的湖面。
湖邊的幽深山谷,高聳的雪山近在咫尺。
繼續前行,兩岸巖壁佇立,頗有點高峽出平湖的意境。
轉過一個大彎,前面就是堰塞湖的最下端,兩岸山體崩塌形成的巨大堰塞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