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
一周熱點資訊 全景展現香港
大灣區之聲和香港特區政府駐京辦
邀請您關注《每周聽香港》
魅力Hong Kong 秀
林鄭月娥:正研究讓身處內地香港居民豁免返港後的強制檢疫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6日表示,香港特區政府正在研究讓一些身處內地的香港居民,可以率先豁免返港後的14天強制檢疫,方便他們做其他的工作、複診及探親等。她指出,這項工作目前正在加緊進行,有進一步落實的消息會再向公眾交代。
張建宗:望與立法會議員良好溝通與合作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4日在網誌中表示,特區政府正積極與內地和澳門商討利用「健康碼」便利通關,但香港要等疫情穩定下來才能落實此安排。張建宗表示,行政長官將於10月14日發表施政報告。未來一年,特區政府會一如既往與不同政黨及背景的議員保持良好溝通,衷誠合作,多做實事,求同存異,減少內耗,一同務實地為市民謀福祉,為香港未來發展共籌謀,讓香港重新起動,重拾以往的光芒。
陳肇始:香港將制定更精準策略應對下一波疫情
香港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6日出席第七十一屆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委員會年會視像會議。她在會上表示,特區政府正積極檢視現行措施、整合所得的經驗、加強應對能力,以及制定更精準及具針對性的策略應對下一波疫情。
香港第二期「保就業」計劃約1.92萬名僱主獲首批工資補貼
香港特區政府7日公布,「保就業」計劃第二期工資補貼首批約有1.92萬名僱主,涉及約68億港元工資補貼,承諾受薪僱員人數超過27萬。「保就業」計劃秘書處也已透過電郵及手機短訊通知第三批超過2.2萬名成功申請「保就業」計劃第二期工資補貼的僱主,涉及工資補貼約131億港元,承諾受薪僱員人數近56萬。
香港公布首份病毒性肝炎行動計劃
香港8日公布首份病毒性肝炎行動計劃,訂下未來數年在預防及控制肝炎工作的整體策略及具體行動計劃,務求在2030年或之前消除病毒性肝炎帶來的公共衛生威脅。
香港金髮局:數字貨幣及跨境理財通將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香港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區景麟8日出席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年度論壇時指出,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當跨境理財通及數字人民幣推出,香港將在人民幣國際化上扮演更重要角色。
香港再度發行通脹掛鈎債券
香港金融管理局5日宣布,香港將在2020年11月16日發行新一批通脹掛鈎債券,目標發行規模為100億港元,可根據市場反應提高至150億港元。新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所設置的最低利率保證達到了以往的兩倍水平,即2%。這是香港時隔4年再度發行通脹掛鈎債券。
港交所開市前時段優化措施將實施
香港交易所5日宣布,香港證券市場開市前時段的多項優化措施於19日實施。本次主要的優化措施包括引入分兩個階段的價格限制,防止開市前時段內價格過度波動,當中第一階段的價格限制為有關證券開市前時段參考價的±15%;調整證券涵蓋範圍,與收市競價交易時段劃一;加設隨機競價對盤;整個開市前時段內容允許輸入競價限價盤;容許價格不低於開市前時段參考價的賣空盤;以及披露更多市場數據,提升市場透明度。
香港特區政府與喬治亞籤訂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5日代表香港特區政府籤署與喬治亞的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標誌著特區政府在拓展香港的稅收協定網絡方面繼續取得成果。
普及電動車!香港環境諮詢委員會探討首份「路線圖」
香港環境諮詢委員會(環諮會)5日舉行會議,討論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內容包括資助20億港元給合資格現有私人住宅樓宇停車場安裝基礎設施,方便車主安裝充電器;資助8000萬港元給約40輛電動公共小巴,進行為期12個月的試驗等。
閃亮耀香江
香港舉辦展覽呈現印藝和版畫圖像多元面向
今年適逢香港文化博物館和香港版畫工作室成立二十周年,兩者共同籌劃的香港版畫圖像藝術展和香港印藝傳奇展覽於10月7日至明年2月22日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
作品《藍調裡的漣漪》
早在1930年代,香港藝術家已經投入版畫創作,藉助雙手與印版材料的互動,創造出萬象紛繁的圖像世界。不同年代的藝術家或以版畫圖像反映社會百態、或以色彩與抽象圖案叩問文化的新路向,或採用新科技、新技法開拓版畫圖像的新領域。時至今日,藝術家依然鍾情於版畫製作過程的考究、油墨與紙張的質感。他們的作品是香港生活的反映,更是當代文化轉變的思考。
據主辦方介紹,香港版畫圖像藝術展以20條問題作為引子,通過20組藝術作品來回應,從而反映版畫圖像藝術的多元面向。這些於上世紀40年代至2020年創作的作品既展示香港版畫創作的流變,也探索與版畫概念相關的圖像藝術,包括藝術家將版畫與攝影、動畫等融合而創作的跨媒介作品。
水中舞之二十三
平版:無水石版 香港文化博物館藏
在計算機排版及柯色印刷尚未出現的年代,你能否想像到書本、海報或其他印刷品,究竟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字裡圖間──香港印藝傳奇」展覽展示了活字印刷和平版石印這兩種傳統印藝在香港的起源和發展歷程。展覽除了展現快將失傳的印刷技巧以外,也介紹年輕設計師如何以創意為活字及活版印刷帶來全新面貌,設計出新一代的印刷品。
該展覽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當時的「香港字」被譽為是最美的中文活字,遠銷海外各國。而平版石印則於1826年傳到中國,因製作時間比雕版木刻短,而且成本比活字印刷便宜,在短短數十年間被廣泛採用。1930年代,五彩石印海報盛行,以仔細分色、製版、套色施印技術,把讀者從單線勾勒的世界帶至豐富多彩的觀感世界。時至今天,平版石印發展成柯式印刷,成為印刷業的主流;活字印藝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少年輕一代探索傳統印藝與現代設計結合的可能性,為傳統工藝注入新生命。
香港版畫工作室行政總監馮浩然說,這次展覽展示了香港圖像藝術工作者嘗試探索,尋求突破的努力。他期待展覽能夠引起參觀者對印藝文化和圖像藝術的興趣,從而引發更多關注和討論。此次展覽籌備時間超過4年。展覽的開幕是階段性的小結,也是另一階段的起點。香港版畫工作室希望未來承接目前的研究成果,專注發展印藝傳承和文化交流的推廣工作。
1960年代德國生產的「海德堡風喉照鏡印刷機」,在20世紀中葉的香港活版印刷鋪中常見,現於香港版畫工作室,仍可正常運作。
互動環節
今年是香港文化博物館和香港版畫工作室成立多少周年?
A. 十五周年 B. 二十周年
上期《每周聽香港》互動環節:
近日,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的香港國際時尚匯展,是什麼領域的年度盛事?
A. 時裝
B. 珠寶
答案公布:A. 時裝
歡迎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大灣區之聲」並參與互動答題,輸入「每周聽香港+問題答案」,您將有機會獲得精美禮物。
《每周聽香港》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之聲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共同製作,並聯合內蒙古廣播電視臺、河北廣播電視臺、遼寧廣播電視臺、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天津廣播電視臺、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山東廣播電視臺、寧夏廣播電視臺、甘肅省廣播電視總臺九家省級廣播電視臺同步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