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這三枚硬幣,竟賣出一套房子的價格!翻翻你家有沒有
面值8分的硬幣賣出了73.6萬元人民幣!
就在前幾日結束的北京誠軒春季拍賣會
「古錢、銀錠、機制幣」專場中
第二套人民幣硬分幣「農作物」
拍出了73.6萬元的天價
而「工農學」硬分幣也拍出了64.4萬元的高價▼
花幾分錢買糖是不少70、80後的童年記憶,但隨著時間推移,硬分幣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如今漸漸成了錢幣收藏中的熱點。
硬分幣「農作物」、「工農學」是什麼?
我國從1955年起就開始發行鋁製的壹分幣和伍分幣,從1956年起開始發行貳分幣,在以後的幾十年中,這三種面值的分幣也不是每年都發行,相對而言,壹分幣的年號最多,貳分幣其次,伍分幣最少。
此次拍出73.6萬天價的是1975年第二版人民幣硬分幣——「農作物」硬分幣,為鋁合金材質,正面圖案由國徽、「中華人民共和國」漢字和數字1975組成。▼
背面圖案,1分為大豆、水壩;2分為棉花、工廠;5分為麥穗、拖拉機。面值「壹分」、「貳分」、「伍分」置於圖案中央位置,在大寫面值上方同時寫有數字面值。▼
而另外3枚「工農學」硬分幣也被拍出了64.4萬元的高價,這套硬幣正面圖案為天安門,圖案上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號,下方是數字1975和麥穗齒輪。▼
背面圖案,1分為紅小兵,2分為女社員,5分為鋼鐵工人,圖案右下方是數字面值,左上方為漢語拼音書寫的面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硬分幣「農作物」、「工農學」為何能拍出如此高價
據悉,這兩套硬分幣原本計劃試鑄審批通過後就正式發行,然而,由於當時各方面的壓力造成審批時未能通過,當時試鑄的樣幣許多都已銷毀,只留下來極少一部分。兩者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是中國特殊歷史時期的文物級藏品,表現出的稀缺性與珍貴性是不言而喻的。
值得一提的是,「工農學」硬分幣在銷毀時因種種原因流出了極少數的試鑄樣幣。
在去年的北京誠軒2016年春季拍賣會錢幣郵品中國現代鑄幣部分專場拍賣中,1975年第二版人民幣硬分幣「工農學」鋁質試樣2套6枚最後的成交價格為253萬元人民幣(含佣金價),成為錢幣專場的標王。
與此次兩套硬分幣「農作物」、「工農學」不同的是,此前拍出的硬分幣「工農學」是試樣幣。
所謂人民幣樣幣,一部分是貨幣發行機構在貨幣流通管理中使用的一種標準樣本;另一部分是在貨幣設計、研製、試生產和上報審批過程中使用的試驗樣品。
試樣幣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流通人民幣。按照相關管理規定,試樣幣都不應該也不可能在市場上出現。但由於某些人為因素或管理上的疏漏,其中的極少部分樣幣已流入錢幣市場。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使這些已經流入市場的樣幣更顯珍貴,成為收藏家不惜重金爭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