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全球變暖的趨勢,研究人員已預測地球熱帶將會不斷擴張,但最新研究顯示,熱帶區域擴張的速度超過預期。近日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公布一項最新研究報告稱,地球熱帶正在向兩極推進,20多年來已向北向南各推進至少2.5個緯度,到達南北緯26度,推進了約280公裡。
近幾年來,廣東與全球一樣均處於不斷升溫的進程中,那麼廣東熱帶的範圍是否有所擴展?記者從廣東資深氣候專家處獲悉,根據廣東省氣象局對近30年來廣東氣候變化的比較分析,廣東熱帶範圍亦不斷擴大,22℃等值線由西南部向北移到了中部地區。目前只有茂名、雷州半島等地列入北熱帶,但按現時的升溫速度,預計到2020年,廣州、潮州等地均將進入北熱帶範圍,全省約1/3地區可能從南亞熱帶變為北熱帶。
雷州有望「升」為中熱帶
根據廣東省氣象部門對1975-1980年和2001-2006年廣東省年平均氣溫分布的比較,22℃的等值線由西南部向北移到了中部地區,向北約移動了兩個緯度。從1975-1980年廣東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上可見,22.5℃以上氣溫的市縣僅僅為包括茂名在內的西南地區,但到了2001-2006年,廣東年均氣溫在22.5℃以上的區域約為前者的三四倍,擴大到粵西的信宜、陽江、恩平、羅定,中部的廣州、順德、中山、東莞、珠海、深圳,及東部的汕尾、汕頭、潮州等地。
目前,我省主要分為北熱帶、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其中大部分地區屬於南亞熱帶地區,中亞熱帶主要分布在北部,約佔全省1/4面積,而北熱帶只有西南部的雷州半島和茂名、吳川、電白部分地區。不過,據廣東省氣象局年中發布的《廣東氣候變化評估報告》預計,如果按照現在的升溫速度,由於熱量增加、氣候帶北移,到2020年,現在的雷州半島南部有望由北熱帶升級為中熱帶,陽西以東沿海將由目前的南亞熱帶升級為北熱帶。
我省農業結構或被迫調整
科學家指出,熱帶快速擴張對地球生態環境影響深遠,這將導致出現越來越多的風暴天氣,現有的乾旱區域可能因此變得更加乾旱,「地球上的農業資源和水資源也將受到巨大影響。」
氣候專家表示,熱帶範圍擴大對農業而言,意味著以前只能在西南部種植的部分農作物,比如椰子,現在在南部沿海都可能種植,或許再過十年,甚至在全省都可以種植,廣東農業結構布局將要作相應的調整。
氣候專家稱,農業可能是對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的部門之一,氣候變暖將導致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增加,產量波動更大,而由於氣候變暖帶來的蟲源和病源增大,農業成本和投資將大幅度增加。
今冬氣溫將比常年偏暖
在過去100年中,全球平均地表氣溫升高了0.74±0.18℃,我國是全球氣候變暖特徵最顯著的國家之一,2006年為最暖年份。廣東省年平均氣溫自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振蕩上升,90年代後期以來,升溫速度明顯加快,2006年平均氣溫列近53年的第3高位,年平均氣溫尤其是冬季平均氣溫具有明顯的變暖趨勢,2000年至2006年已經出現了5個暖冬。
省氣候中心副主任呂勇平接受採訪時說,儘管入秋以來冷空氣南下廣東的次數頻繁,廣州在11月底氣溫低至7.9℃也是近10年來少見,但有關數據顯示,入秋以來,廣東省平均氣溫仍然比常年同期偏高0.6℃,雖然現在還很難下結論說今冬一定是暖冬,但預計今冬氣溫應繼續比常年偏暖。
■名詞解釋
什麼是熱帶?
地球上的五帶實際上是根據天文因素劃分的,即按照地球公轉時地軸與軌道面存在傾角而導致太陽直射點在赤道南北徘徊的這一特性劃分。一般而言,熱帶是指地球上南緯23.5度和北緯23.5度之間的區域。但實際上,熱帶的範圍因為地形、季風等影響,又有所調整。具體到北半球來講,熱帶又分為南熱帶、中熱帶、北熱帶三部分,亞熱帶也分為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