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廣東1/3地區或入北熱帶 將使地球更「暴躁」

2020-12-13 南方新聞網
相關新聞:

  根據全球變暖的趨勢,研究人員已預測地球熱帶將會不斷擴張,但最新研究顯示,熱帶區域擴張的速度超過預期。近日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公布一項最新研究報告稱,地球熱帶正在向兩極推進,20多年來已向北向南各推進至少2.5個緯度,到達南北緯26度,推進了約280公裡。

  近幾年來,廣東與全球一樣均處於不斷升溫的進程中,那麼廣東熱帶的範圍是否有所擴展?記者從廣東資深氣候專家處獲悉,根據廣東省氣象局對近30年來廣東氣候變化的比較分析,廣東熱帶範圍亦不斷擴大,22℃等值線由西南部向北移到了中部地區。目前只有茂名、雷州半島等地列入北熱帶,但按現時的升溫速度,預計到2020年,廣州、潮州等地均將進入北熱帶範圍,全省約1/3地區可能從南亞熱帶變為北熱帶。

  雷州有望「升」為中熱帶

  根據廣東省氣象部門對1975-1980年和2001-2006年廣東省年平均氣溫分布的比較,22℃的等值線由西南部向北移到了中部地區,向北約移動了兩個緯度。從1975-1980年廣東年平均氣溫分布圖上可見,22.5℃以上氣溫的市縣僅僅為包括茂名在內的西南地區,但到了2001-2006年,廣東年均氣溫在22.5℃以上的區域約為前者的三四倍,擴大到粵西的信宜、陽江、恩平、羅定,中部的廣州、順德、中山、東莞、珠海、深圳,及東部的汕尾、汕頭、潮州等地。

  目前,我省主要分為北熱帶、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其中大部分地區屬於南亞熱帶地區,中亞熱帶主要分布在北部,約佔全省1/4面積,而北熱帶只有西南部的雷州半島和茂名、吳川、電白部分地區。不過,據廣東省氣象局年中發布的《廣東氣候變化評估報告》預計,如果按照現在的升溫速度,由於熱量增加、氣候帶北移,到2020年,現在的雷州半島南部有望由北熱帶升級為中熱帶,陽西以東沿海將由目前的南亞熱帶升級為北熱帶。

  我省農業結構或被迫調整

  科學家指出,熱帶快速擴張對地球生態環境影響深遠,這將導致出現越來越多的風暴天氣,現有的乾旱區域可能因此變得更加乾旱,「地球上的農業資源和水資源也將受到巨大影響。」

  氣候專家表示,熱帶範圍擴大對農業而言,意味著以前只能在西南部種植的部分農作物,比如椰子,現在在南部沿海都可能種植,或許再過十年,甚至在全省都可以種植,廣東農業結構布局將要作相應的調整。

  氣候專家稱,農業可能是對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的部門之一,氣候變暖將導致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增加,產量波動更大,而由於氣候變暖帶來的蟲源和病源增大,農業成本和投資將大幅度增加。

  今冬氣溫將比常年偏暖

  在過去100年中,全球平均地表氣溫升高了0.74±0.18℃,我國是全球氣候變暖特徵最顯著的國家之一,2006年為最暖年份。廣東省年平均氣溫自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振蕩上升,90年代後期以來,升溫速度明顯加快,2006年平均氣溫列近53年的第3高位,年平均氣溫尤其是冬季平均氣溫具有明顯的變暖趨勢,2000年至2006年已經出現了5個暖冬。

  省氣候中心副主任呂勇平接受採訪時說,儘管入秋以來冷空氣南下廣東的次數頻繁,廣州在11月底氣溫低至7.9℃也是近10年來少見,但有關數據顯示,入秋以來,廣東省平均氣溫仍然比常年同期偏高0.6℃,雖然現在還很難下結論說今冬一定是暖冬,但預計今冬氣溫應繼續比常年偏暖。

  ■名詞解釋

  什麼是熱帶?

  地球上的五帶實際上是根據天文因素劃分的,即按照地球公轉時地軸與軌道面存在傾角而導致太陽直射點在赤道南北徘徊的這一特性劃分。一般而言,熱帶是指地球上南緯23.5度和北緯23.5度之間的區域。但實際上,熱帶的範圍因為地形、季風等影響,又有所調整。具體到北半球來講,熱帶又分為南熱帶、中熱帶、北熱帶三部分,亞熱帶也分為南亞熱帶、中亞熱帶、北亞熱帶三部分。

相關焦點

  • 地質地球所等揭示末次冰期東亞熱帶地區千年尺度季節性乾旱事件
    1997年,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與德國國家地球科學研究中心合作,對湖光巖瑪珥湖進行了鑽探(圖1)。地質地球所研究員呂厚遠團隊與雲南師範大學合作,基於22個AMS14C測年結果,獲得了湖光巖瑪珥湖B孔6萬年以來的兩組高解析度、彼此獨立的氣候-植被代用指標記錄。
  • 2020年廣東熱帶氣旋偏多偏少?專家:登陸或嚴重影響最多5個
    根據對2019年的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氣旋監測來看,總計是出現了29個颱風,而2020年已經過了3個月了,雖然出現不少的颱風胚胎,編碼已經到了93W,但是並沒有出現任何一個颱風
  • 海南地處熱帶還是亞熱帶?為什麼有人說熱帶地區的經濟都不發達?
    由於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所以當遙遠的太陽以近似平行光的太陽輻射照到地球上時,在不同的緯度,太陽輻射與地面的夾角就不同,所獲得的的太陽輻射能量也就不同,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總體上「由赤道地區往兩極地區遞減」。
  • 暴躁3月要發威!強大的冷空氣在醞釀,短袖要拿,厚衣服也不能收
    2005年3月10-12日,強烈寒潮長驅直下,南方一夜之間幾乎從夏到冬,雪一直下到溫州,冰粒一直下到福州乃至廣州北郊。2005年312寒潮中溫州的積雪,來自颱風論壇2005年312寒潮中花都出現冰粒,媒體予以報導今年也沒有什麼特殊,只不過更暖一些,水汽更多一些。因此這個3月,尤其是上半月,肯定是暴躁的,氣溫是大起大落的,雨雪是連綿不絕的。
  • 熱帶地區無世界級強國及新加坡是熱帶地區唯一發達國家
    一,熱帶地區無世界級強國。 熱帶地區地處赤道兩側,位於南北緯23°26′之間的熱帶,面積佔全球總面積的39.8%。特點是全年高溫,變幅很小。 但熱帶地區吸收了大量的光熱資源,作物生長周期短,單位面積淨生產力高。
  • 博覽地球上熱帶地區奇花異草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亂花迷眼
    帶娃遊記之十一:博覽地球上熱帶地區奇花異草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亂花迷眼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位於勐臘勐侖鎮,距景洪市有65公裡左右的車程。景洪市東郊有個西雙版納原始森林公園,和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不是一個地方。
  • PNAS:植矽體分析揭示出末次冰期東亞熱帶地區千年尺度季節性乾旱事件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呂厚遠研究員團隊與國內同行合作,通過對中國廣東湛江湖光巖瑪珥湖約6萬年來的植矽體和花粉分析發現,在末次冰期存在7次千年尺度季節性乾旱事件,它們主要與熱帶東-西太平洋海表溫度(SST)梯度變化有關。研究認為,湖光巖地區季節性降水減少可能由熱帶太平洋緯向SST(西/東)梯度增加引起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WPSH)西移和北半球Hadley環流加強所導致。
  • 中央氣象臺; 南海熱帶低壓北移,華南局地將有大暴雨
    中央氣象臺; 南海熱帶低壓北移,華南局地將有大暴雨 中央氣象臺今日18時繼續發布熱帶低壓預報,預計將於3日夜間到4日白天發展為今年第4號颱風(熱帶風暴級),並逐漸向海南島東南部一帶沿海靠近。
  • 2020年是氣候拐點?北大西洋有個區持續5年變冷,地球或入小冰河
    根據《自然氣候變化》雜誌報告指出,科學家們發現我們地球有一個地方不僅沒有變熱範圍變冷了。什麼情況?地球是在醞釀小冰河時期嗎?2020年真是氣候拐點嗎?這是什麼情況?我們來看看。當它減弱的時候,墨西哥灣以北的「熱帶地區」向歐洲海岸帶走了高溫地表水,將其交換為由「冰融化」所提供的冷淡水。所以這就導致這少部分地區冷水積累,而根據科學報告指出,隨著溫度的升高,海水變得更加活躍,它繼續變化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
  • 廣東擬營建熱帶季雨林4590畝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林蔭)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廣東以區域生態功能恢復為目標,在修復受損的自然生態系統時,修復因自然系統損壞而導致的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損害。啟動實施《廣東省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規劃(2016-2025年)》,重點開展基幹林帶人工造林、災損基幹林帶修復、老化基幹林帶更新造林、困難立地造林和退塘還林工作。
  • 廣東科學家預言:粵將逐漸從亞熱帶變熱帶(圖)
    駱昌威 攝  廣東科學家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廣東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區域,而廣州則屬於熱帶北部,如果氣候持續變暖,廣州就有可能變為熱帶中部地區,也就是與現在海南一樣熱。  黃鎮國表示,廣東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區域,而廣州則屬於熱帶北部地區,如果氣候持續變暖,廣州就有可能變為熱帶中部地區。也就是與現在海南一樣熱,比這更熱的情形也可能出現。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氣候系統變得更加複雜,俗話說就是「亂了」,比如旱澇災害無規律地頻發,50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洪水水位輕易就在很短的年份中出現等等,甚至會出現生態風險,農業生活受到嚴重的破壞。
  • 廣東地區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影響 氣溫將繼續上升
    南方網訊 在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南粵像被燃燒起來一樣。悠悠暑假,炎炎夏日,放假了的學生朋友外出旅遊、運動記得要多喝水,做好防曬措施。  衛星雲圖顯示,昨天(4日)下午,長江中下遊、華南上空,除少部分地方有分散性的降水雲系外,大部分地方都是晴空無雲天氣。
  • 熱帶地區最後的一些冰川將在十年內消失
    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科學家一直在監測過去幾十年來不斷縮小的冰川,以確定它們的損失速度。在1988年11月3日(左)和2017年12月5日(右)對紐幾內亞Puncak Jaya冰原拍攝的照片進行對比。圖為1988年11月3日,Puncak Jaya冰原的圖像,圖片版權:NASA/EO考慮到地理因素,這些冰原非常罕見。事實上在熱帶地區,最近的冰川冰在非洲的肯亞山發現了11,200公裡(6900英裡)。
  • 為什麼南亞地區的「熱帶季風氣候」,會分布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
    由於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來自太陽的太陽輻射又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平行光,當太陽輻射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時候,不同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就會不同,總體而言年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由赤道往兩極遞減」。也就說,從緯度角度來看,年太陽輻射能的分布規律為從低緯往高緯遞減,按照熱量的高低,我們可以把全球的熱量帶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等。
  • 2020年地球要告訴什麼?
    2020年已經過去了一半,就是這短短的半年,地球發生了很多,它想要告訴我們什麼?澳大利亞大火,地球開始自救模式2019年9月,澳大利出現了百年一遇的山火,由於天氣乾燥以及沒有得到極高的重視,火勢難以控制,其產生的濃煙籠罩了整個澳大利,以及整個澳洲大陸。很多城市天空都呈現橙色。
  • 除了海南,中國還有哪些熱帶地區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位於熱帶的海南,太陽終年可以直射大地,這裡並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冬季。除了海南,中國還有哪些熱帶地區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圖/圖蟲·創意來自印度洋的溼和暖,在雅魯藏布大峽谷底部,造就了地球上最北的熱帶季雨林。和西藏似乎完全不搭邊的香蕉、芭蕉、菠蘿等熱帶水果,在這裡都可以見到。
  • 熱帶亞熱帶地區綠色建築技術論壇在廣東東莞開幕
    圖為開幕現場 李映民 攝中新網東莞12月3日電(李映民 李純)第九屆熱帶、亞熱帶(夏熱冬暖)地區綠色建築技術論壇3日在廣東東莞開幕。30多位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綠色建築權威專家,通過1場主旨報告,2場專題研討論壇,2條綠建項目參觀線路,共同推動地域綠色建築發展。熱帶、亞熱帶(夏熱冬暖)地區綠色建築技術論壇自2010在廣東深圳舉辦以來,已經成為探討綠色建築共性問題,推動地域綠色建築發展的國際交流平臺。此後又分別在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澳門、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成功舉辦。
  • 強熱帶風暴"北冕"在廣東陽西溪頭鎮沿海地區登陸
    新華社快訊:「北冕」6日下午先後擦過上川島、海陵島,並於晚上7時45分在廣東陽西縣溪頭鎮沿海地區登陸。 強熱帶風暴「北冕」登陸廣東陽西縣溪頭鎮    新華社廣州8月6日電(記者 徐清揚)今年第9號強熱帶風暴於6日19時45分在廣東陽西縣溪頭鎮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登陸後強度已減弱。
  • 南海熱帶低壓將發展加強 華南南部將出現強降雨
    南海熱帶低壓將發展加強 華南南部將出現強降雨  一、冷空氣影響華北東北地區  昨日,全國降水較弱,內蒙古東北部、黑龍江西北部出現降雨(雪)或雨夾雪,降水量有2~12毫米。
  • 那些年他們常提起的「副熱帶高壓」
    圖片來自網絡  什麼是副熱帶高壓?  副熱帶高壓,它的形成原理並不複雜,太陽輻射和地球自轉產生的地轉偏向力是其背後主要的兩大推手。由於赤道地區太陽輻射強烈,導致該地區的空氣上升,到高空後就會向極地方向流動;而地球自轉產生的地轉偏向力使得氣流不斷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隨著緯度的升高,地轉偏向力就越大,致使在副熱帶地區(北緯30度附近),氣流基本變成了自西向東流動,並對後續空氣進行阻礙;使得該地區上空空氣聚集且被迫下沉,於是便產生了副熱帶高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