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天特別炎熱,廣州石馬村的桃花紛紛提前開花。 駱昌威 攝
廣東科學家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廣東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區域,而廣州則屬於熱帶北部,如果氣候持續變暖,廣州就有可能變為熱帶中部地區,也就是與現在海南一樣熱。
記者李立志 通訊員李潔尉
27.5℃、28℃,這幾天廣州市民正在經歷歷史上最熱的冬天,雖然是風和日麗,但反常的極端天氣的出現讓人們隱隱約約感到一絲不安,而前不久「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專家預測,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已是不爭事實」……這天氣正常嗎?我們的明天會是怎麼樣的?會不會與像非洲一樣熱?昨天記者為此走訪了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請他們就全球氣候變暖會對廣東產生的影響發表意見。
最壞情形:與海南一樣熱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黃鎮國說,對廣東而言,氣候變暖導致的最壞的情形就是氣候大亂,這對現有的生態系統、工農業生產、人居環境都會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黃鎮國表示,廣東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區域,而廣州則屬於熱帶北部地區,如果氣候持續變暖,廣州就有可能變為熱帶中部地區。也就是與現在海南一樣熱,比這更熱的情形也可能出現。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氣候系統變得更加複雜,俗話說就是「亂了」,比如旱澇災害無規律地頻發,50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洪水水位輕易就在很短的年份中出現等等,甚至會出現生態風險,農業生活受到嚴重的破壞。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有專家表示,氣候變暖也會導致海水溫度升高,將直接或間接地導致海水酸鹼度變化、生物群落組成變小、生物多樣性降低、生物資源衰退等後果,這對於廣東尤其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海平面上升讓廣州易澇
現在人們對氣候變暖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覺得熱,黃鎮國指出,但有很多潛在的威脅人們並沒有注意到,海平面上升就是其中的威脅之一。全球氣候變暖另一個直接後果是海平面上升,聯合國的報告指出,從現在起到2100年,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釐米至59釐米,也就每年最多上升6毫米左右,但廣州的情況卻比這個嚴重多了。黃鎮國與100多位科技人員歷時八年共同參與的一項「海平面上升對廣東沿海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項目,其最終研究成果《廣東海平面變化及其影響與對策》稱,從1990年到2030年,珠江三角洲地區沿海的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大約是每年5毫米,最高可上升30釐米。黃鎮國還說,地勢低平的珠江三角洲屆時將有42%的面積低於海平面,使得當地排水困難而易澇的面積擴大,同時鹹潮入侵距離增大。廣州也是在這個危險的範圍之內,記者問,是否數以百萬計的人口需要遷移成為氣候難民?黃鎮國說,海平面上升可能會加重珠江三角洲的洪水災害,同時風暴潮災害也將加劇。但出現這種極端情況可能性不大,而且人們可以加高堤圍以防止出現海水倒灌。
另外,對城市排水系統可構成較大威脅。黃鎮國透露說,現在廣州排水系統的基準高度是2.75米,但這個高度現在已經無法滿足,需要抬高高度,不然汙水就沒有辦法排出去。
氣候變暖是周期性的
廣州地理研究所另一位專家陳朝輝教授指出,暖冬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危害人的身體健康。他指出,在暖冬,各種病菌、病毒活躍,病蟲害滋生蔓延。資料顯示,蚊子、跳蚤、老鼠等有害動物在暖冬被凍死的機率降低,這些傳染病載體的數量大增,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據了解,蚊子一般都隱藏在潮溼的地下室冬眠,一旦氣溫升高便開始活動,通過電梯、樓道等通道飛入住戶的家中。
「目前全球氣候變暖最關鍵要弄清楚這是長期性還是周期性的。」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著名植物生態學張經緯教授指出,從考古學的角度分析,河南五千年前有熱帶的大象,但是兩千年後又變得特別冷,「大概200至300年的周期內冷熱氣候不斷交替,因此對氣候變暖不必過於驚慌」。至於生態危機的問題,張經緯教授則表示,氣候變暖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就算到時候廣東的氣候真的和海南島一樣,椰子、菠蘿蜜在廣東生長還要考慮土壤因素,而且這些植物還要和原來本地的植物競爭,通過大自然的一輪挑選。
珠三角被淹可能性並不大
陳朝輝教授表示,從遠期上看,廣東有可能會像海南島一樣熱。他同時指出,這種說法尚未有定論。他介紹,在歷史上,海南島的熱帶氣候還延伸到河南,而西伯利亞地區也發現了只在熱帶生物生存的猛獁的跡象。而對海平面上升,陳教授也表示,不必過於在意,他就認為,珠三角海平面上升,珠三角被淹可能性並不大。
28℃ 廣州昨天繼續「發燒」
今天冷空氣將越過南嶺 廣州氣溫將下降2℃
本報訊(記者葉卡斯通訊員黃忠、智昕、晴雨)昨天羊城繼續發熱,最高氣溫28℃,突破了歷史上2月上旬的氣溫最高記錄。今天北方冷空氣越過南嶺,廣州氣溫大約下降2℃左右,局部將有小雨。
昨天,廣東有些地方氣溫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廣州市氣溫達到28℃,突破了1966年2月3日和今年2月7日27.5℃的歷史最高記錄,突破歷史記錄的還有恩平(29.6℃,比1962年2月10日的歷史同期最高值高0.6℃)、臺山(29.2℃,比1965年2月10日的歷史同期最高值高1.0℃)、番禺(27.7℃,比8日剛創造的記錄高0.1℃)等地,從化最高氣溫達28.3℃,平了1965年2月10日創下的2月上旬最高記錄。
氣象臺預計,下周一和周二,粵西和粵北的西部多雲,早晨部分地區有霧,其餘地區晴天到多雲。下周三起,有中等偏弱冷空氣從東路影響廣東,中北部有一次中雨降水過程,局部大雨;東南部有小到中雨;西南部多雲間陰天,有小雨。年廿九到年三十,多雲間陰天,北部有分散小雨,其餘地區局部小雨。
另據氣象臺預報,春節前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較弱,大部分地區氣溫將比常年同期偏高2℃左右,其中華北、華南等地的部分地區氣溫偏高3℃以上。13日到17日,南方地區自西向東將出現一次較大範圍的雨(雪)天氣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