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科學家預言:粵將逐漸從亞熱帶變熱帶(圖)

2020-12-13 搜狐網

  今年的冬天特別炎熱,廣州石馬村的桃花紛紛提前開花。 駱昌威 攝

  廣東科學家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廣東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區域,而廣州則屬於熱帶北部,如果氣候持續變暖,廣州就有可能變為熱帶中部地區,也就是與現在海南一樣熱。

  記者李立志 通訊員李潔尉

  27.5℃、28℃,這幾天廣州市民正在經歷歷史上最熱的冬天,雖然是風和日麗,但反常的極端天氣的出現讓人們隱隱約約感到一絲不安,而前不久「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專家預測,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已是不爭事實」……這天氣正常嗎?我們的明天會是怎麼樣的?會不會與像非洲一樣熱?昨天記者為此走訪了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等單位的專家,請他們就全球氣候變暖會對廣東產生的影響發表意見。

  最壞情形:與海南一樣熱

  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員黃鎮國說,對廣東而言,氣候變暖導致的最壞的情形就是氣候大亂,這對現有的生態系統、工農業生產、人居環境都會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黃鎮國表示,廣東屬於熱帶和亞熱帶的區域,而廣州則屬於熱帶北部地區,如果氣候持續變暖,廣州就有可能變為熱帶中部地區。也就是與現在海南一樣熱,比這更熱的情形也可能出現。與人類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氣候系統變得更加複雜,俗話說就是「亂了」,比如旱澇災害無規律地頻發,50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洪水水位輕易就在很短的年份中出現等等,甚至會出現生態風險,農業生活受到嚴重的破壞。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有專家表示,氣候變暖也會導致海水溫度升高,將直接或間接地導致海水酸鹼度變化、生物群落組成變小、生物多樣性降低、生物資源衰退等後果,這對於廣東尤其將產生巨大的影響。

  海平面上升讓廣州易澇

  現在人們對氣候變暖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覺得熱,黃鎮國指出,但有很多潛在的威脅人們並沒有注意到,海平面上升就是其中的威脅之一。全球氣候變暖另一個直接後果是海平面上升,聯合國的報告指出,從現在起到2100年,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釐米至59釐米,也就每年最多上升6毫米左右,但廣州的情況卻比這個嚴重多了。黃鎮國與100多位科技人員歷時八年共同參與的一項「海平面上升對廣東沿海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對策」項目,其最終研究成果《廣東海平面變化及其影響與對策》稱,從1990年到2030年,珠江三角洲地區沿海的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大約是每年5毫米,最高可上升30釐米。黃鎮國還說,地勢低平的珠江三角洲屆時將有42%的面積低於海平面,使得當地排水困難而易澇的面積擴大,同時鹹潮入侵距離增大。廣州也是在這個危險的範圍之內,記者問,是否數以百萬計的人口需要遷移成為氣候難民?黃鎮國說,海平面上升可能會加重珠江三角洲的洪水災害,同時風暴潮災害也將加劇。但出現這種極端情況可能性不大,而且人們可以加高堤圍以防止出現海水倒灌。

  另外,對城市排水系統可構成較大威脅。黃鎮國透露說,現在廣州排水系統的基準高度是2.75米,但這個高度現在已經無法滿足,需要抬高高度,不然汙水就沒有辦法排出去。

  氣候變暖是周期性的

  廣州地理研究所另一位專家陳朝輝教授指出,暖冬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危害人的身體健康。他指出,在暖冬,各種病菌、病毒活躍,病蟲害滋生蔓延。資料顯示,蚊子、跳蚤、老鼠等有害動物在暖冬被凍死的機率降低,這些傳染病載體的數量大增,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據了解,蚊子一般都隱藏在潮溼的地下室冬眠,一旦氣溫升高便開始活動,通過電梯、樓道等通道飛入住戶的家中。

  「目前全球氣候變暖最關鍵要弄清楚這是長期性還是周期性的。」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著名植物生態學張經緯教授指出,從考古學的角度分析,河南五千年前有熱帶的大象,但是兩千年後又變得特別冷,「大概200至300年的周期內冷熱氣候不斷交替,因此對氣候變暖不必過於驚慌」。至於生態危機的問題,張經緯教授則表示,氣候變暖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就算到時候廣東的氣候真的和海南島一樣,椰子、菠蘿蜜在廣東生長還要考慮土壤因素,而且這些植物還要和原來本地的植物競爭,通過大自然的一輪挑選。

  珠三角被淹可能性並不大

  陳朝輝教授表示,從遠期上看,廣東有可能會像海南島一樣熱。他同時指出,這種說法尚未有定論。他介紹,在歷史上,海南島的熱帶氣候還延伸到河南,而西伯利亞地區也發現了只在熱帶生物生存的猛獁的跡象。而對海平面上升,陳教授也表示,不必過於在意,他就認為,珠三角海平面上升,珠三角被淹可能性並不大。

  28℃ 廣州昨天繼續「發燒」

  今天冷空氣將越過南嶺 廣州氣溫將下降2℃

  本報訊(記者葉卡斯通訊員黃忠、智昕、晴雨)昨天羊城繼續發熱,最高氣溫28℃,突破了歷史上2月上旬的氣溫最高記錄。今天北方冷空氣越過南嶺,廣州氣溫大約下降2℃左右,局部將有小雨。

  昨天,廣東有些地方氣溫再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廣州市氣溫達到28℃,突破了1966年2月3日和今年2月7日27.5℃的歷史最高記錄,突破歷史記錄的還有恩平(29.6℃,比1962年2月10日的歷史同期最高值高0.6℃)、臺山(29.2℃,比1965年2月10日的歷史同期最高值高1.0℃)、番禺(27.7℃,比8日剛創造的記錄高0.1℃)等地,從化最高氣溫達28.3℃,平了1965年2月10日創下的2月上旬最高記錄。

  氣象臺預計,下周一和周二,粵西和粵北的西部多雲,早晨部分地區有霧,其餘地區晴天到多雲。下周三起,有中等偏弱冷空氣從東路影響廣東,中北部有一次中雨降水過程,局部大雨;東南部有小到中雨;西南部多雲間陰天,有小雨。年廿九到年三十,多雲間陰天,北部有分散小雨,其餘地區局部小雨。

  另據氣象臺預報,春節前影響我國的冷空氣勢力較弱,大部分地區氣溫將比常年同期偏高2℃左右,其中華北、華南等地的部分地區氣溫偏高3℃以上。13日到17日,南方地區自西向東將出現一次較大範圍的雨(雪)天氣過程。

相關焦點

  • 廣東大東山和天井山:熱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巖石上寫著「廣東第一峰」的題字。  山與雲 林與水峽谷與山村  在清遠陽山縣東北部盤亙著大東山山脈和天井山山脈,是廣東高峰林立的地方,這裡的山峰多在海拔1000米以上,高達1902米的石坑崆和1888米的石韭嶺遙遙相望,形成了廣東最高的一組群山,形成中國熱帶與亞熱帶的地理分界線。
  • 熱帶亞熱帶地區綠色建築技術論壇在廣東東莞開幕
    圖為開幕現場 李映民 攝中新網東莞12月3日電(李映民 李純)第九屆熱帶、亞熱帶(夏熱冬暖)地區綠色建築技術論壇3日在廣東東莞開幕。熱帶、亞熱帶(夏熱冬暖)地區綠色建築技術論壇自2010在廣東深圳舉辦以來,已經成為探討綠色建築共性問題,推動地域綠色建築發展的國際交流平臺。此後又分別在新加坡、馬來西亞、中國澳門、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成功舉辦。
  • 專家:廣州可能從亞熱帶氣候轉向熱帶氣候
    專家:廣州可能從亞熱帶氣候轉向熱帶氣候 2008年01月01日 09:16 來源:新快網-新快報 廣東天文學會有關專家昨日對全年廣州氣候下了這樣的判語。  據廣東天文學會分析,2007年,廣州全年平均氣溫超過23攝氏度,為廣州自有氣溫觀測記錄以來第三個年平均氣溫超過23攝氏度的年份。2007年,廣州除了4月份氣溫稍偏低外,其餘的月份都全部偏高,這是十分罕見的。資料顯示,從1997年開始,廣州年平均氣溫不但高於22攝氏度,而且每年都高於以往連續30年的年平均氣溫值。
  • 2020年廣東1/3地區或入北熱帶 將使地球更「暴躁」
    記者從廣東資深氣候專家處獲悉,根據廣東省氣象局對近30年來廣東氣候變化的比較分析,廣東熱帶範圍亦不斷擴大,22℃等值線由西南部向北移到了中部地區。目前只有茂名、雷州半島等地列入北熱帶,但按現時的升溫速度,預計到2020年,廣州、潮州等地均將進入北熱帶範圍,全省約1/3地區可能從南亞熱帶變為北熱帶。
  • 廣州有可能從亞熱帶氣候轉向熱帶氣候
    預計今天仍有冷空氣補充南下,全省各地北風呼呼,1月1~2日各地的氣溫還將繼續下降,全省天氣晴冷,空氣乾燥,海面有7~8級陣風9級的偏北大風。    2日,粵北和粵西的北部有2~4℃的低溫和霜凍(冰凍)天氣,山區的氣溫會更低。展望3日,廣東仍然維持晴冷天氣。    廣州未來三日晴天,今日6~17℃,早晚寒冷,白天暖和宜人。
  • 霍金曾經提出三個預言,第二個逐漸出現,願另外兩個永遠只是預言
    文/晨星霍金曾提出三個預言,第二個逐漸出現,願另外兩個永遠只是預言!科學技術與科學理論是這個世界進步文明的基礎,而無數推動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科學理論,則是由無數科學家們所發現與創造的,各領域的科學家在自己的相關崗位上貢獻著自己的智慧與力量,他們辛勤的付出與智慧,改變了我們的世界,使得人類文明得以快速的發展與進步。
  • 南極曾是亞熱帶?遍布森林,居住古老生命,那它的冰是怎麼來的?
    在赤道周邊的都是熱帶,而往北半球和南半球兩邊逐漸向外分散,就會變得越來越冷。北極和南極是兩個極點,也是全球最冷的地方。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兩大最冷極地之中的一個——南極洲。在我們的常識裡,南極洲冰天雪地。挪威人曾在1967年初的時候,觀測到南極洲最低竟有零下94.5攝氏度。
  • 素有「粵東屏障 粵閩咽喉」之稱廣東汕頭的南澳島,你去過嗎?
    自然之門:位於汕頭市南澳島東端的青澳灣,景點級別AAAA南澳島是廣東全省距離臺灣省最近點,距高雄162海裡,處於高雄、廈門、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點,地理位置獨特,處於粵、閩、臺三省交界海面,距西太平洋國際主航線7海裡,素有「粵東屏障 粵閩咽喉」之稱。
  • 《推背圖》如何預言?黃河清,聖人出,如今黃河已逐漸變清澈!
    「黃河清,聖人出」,《推背圖》怎麼預言? 最近,黃河變清,引起多方注意。該地方官不奏則已,倘亦有似此具奏者,再將此意,明降諭旨,以示朕敬天勤政,以實不以文至意,將此先諭明與知之。」 以後不許再打這種歌功頌德的報告了。上梁正了下梁就不歪。 不過,乾隆53年(1788)的這一次「河清」,也就成為中國歷史記載中的最後一次了。
  • 我國首個熱帶亞熱帶植物種質資源庫在廣州建成
    新華社廣州6月29日電(記者梁鋼華)記者從中科院華南植物園獲悉,由該園承擔的「廣東省熱帶亞熱帶植物種質資源庫」日前在廣州通過了專家組驗收,這標誌著我國首個熱帶亞熱帶植物種質資源庫已正式建成。    據介紹,該熱帶亞熱帶植物種質資源庫建設項目是在廣東省科技廳和廣州市科技局的聯合資助下於2005年初立項的。
  • 海南地處熱帶還是亞熱帶?為什麼有人說熱帶地區的經濟都不發達?
    根據太陽直射點的移動以及極晝極夜的分布情況,我們來劃分地球的五帶,位於南北緯23.5°之間的地區,一年中有太陽直射現象,稱為「熱帶」;南北緯66.5°以外的地區,一年中有極晝極夜現象,稱為「寒帶」,具體劃分為「北寒帶」和「南寒帶」兩部分。
  • 第一預言《推背圖》第54象:「黃河清,聖人出」,黃河正在變清澈
    「預言」二字,看起來是非常神秘的字眼,也有的人將其看作是虛幻,甚至還有的人本能覺得預言本身就是故弄玄虛。但在我國的歷史上,就出現過很多的預言大師,比如說姜子牙,也有很多關於預言的著作,比如著名的燒餅歌。但要說最著名的一本預言書,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唐代李淳風和袁天罡撰寫的道教典籍——《推背圖》。
  • 非洲科學家拉響警報!地球將形成「第五大洋」,瑪雅預言或成真?
    非洲科學家拉響警報!地球將形成「第五大洋」,瑪雅預言或成真?近期,非洲的科學家發現,在非洲的東部,已經出現了一條大裂縫,並且這條裂縫的規模正在不斷的擴大,科學家通過計算,未來的衣索比亞的阿爾法州將會成為第五大洋的海岸線,因為地殼的運動,非洲有可能將會被一分為二。當然,地殼的運動對我們來說的影響還是很小的,就算能夠形成第五大洋,那也是幾十幾百萬年之後了。
  • 印度的熱帶季風氣候為什麼在北回歸線以北?
    熱帶季風性氣候與熱帶雨林、熱帶稀樹草原氣候是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這裡終年太陽高度角高,太陽輻射強烈,氣溫較高,降水量豐富。對於熱帶季風氣候來說稍有不同,一年可分為乾濕兩季,降水呈現明顯的季風性。
  • 他是備受爭議的科學家,曾預言無線電,最後一個預言細思極恐!
    科學的發展總是存在爭議的,雖然如今人類的科技事業到達了一個嶄新的高度,但在科學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出現了一些存在爭議的科學家。科學家是帶領我們認識世界的領路人,他們擁有著高超的智慧和迅速的行動力,有些科學家所提出的理念,在如今的我們看來都十分前衛,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科學家,有人把他叫做「瘋子」,有人把他稱作「神」。特斯拉的一生這位科學家便是極具爭議的尼古拉特斯拉。
  • 偉大科學家霍金,所預言的地球災難,最近的也就是2023年,太可怕
    2018年3月14日,一條消息使得科學界陷入了低沉,偉大的物理學家霍金在這一天去世了,這位身殘志堅的科學家,在自己76歲的時候去世了。並且全球各界人士為之哀悼。畢業於牛津大學的他,還沒患病就已經取得了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這樣的成就本可以之後大展宏圖,誰知在風華正茂的21歲便身患殘疾,當時醫生認為這樣的疾病僅僅可以再活兩年,但是霍金沒有向自己的命運低頭,而是不斷的開發自己的思想,一心投入自己的研究事業,最終打破了醫生們的預言。
  • 它具有獨特的熱帶海濱特色,園中還種植國內外熱帶、亞熱帶植物
    萬綠園位於海南省海口市龍華區東部,具有獨特的熱帶海濱特色和生態風景園林特色,將藍天、綠水、原野、現代化高樓融為一體,以熱帶雨林觀賞植物為主,還種植國內外熱帶、亞熱帶觀賞植物,充分體現熱帶風光、海濱特色、國際性旅遊景點的特點。
  • 亞熱帶照葉林附近的「奇怪」植物!
    亞熱帶是指熱帶的南北地區到溫帶的邊緣。它的氣候具有熱帶和溫帶的過渡特徵。大致有3種類型:溼潤亞熱帶森林氣候、地中海氣候和亞熱帶沙漠氣候。由於氣候的不同,這裡有不同的植被和植物。照葉林不同於熱帶雨林所謂照葉林,是亞熱帶地區的重要森林之一。
  • 測試人工智慧時,這表現嚇壞所有的人,科學家:霍金預言或將成真
    提到人工智慧大家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害怕人工智慧變得不可操控,這對我們人類來說就是一場災害了,所以人工智慧的研發必須小心謹慎,每一次人工智慧技術獲得突破了之後,總是讓科學家們又開心又感覺到害怕,特別是測試人工智慧時,這表現嚇壞所有的人,科學家:霍金預言或將成真!
  • 我國無人機在雲南拍下這張照片,科學家嘆息:瑪雅預言或將成真?
    我國無人機在雲南拍下這張照片,科學家嘆息:瑪雅預言或將成真?無人機是21世紀以來的一項很出色的發明,儘管首創國家並不是我們中國,但卻是中國將無人機技術給發展到如今的高度的。中國的大疆無人機也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一個壟斷全球的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