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一小時|@河北人 今晚8點30分,請大家自覺關燈1小時!

2020-12-16 河北新聞網

今天晚上8點30分記得要關燈一個小時。

因為今晚是舉行「地球一小時」的時間。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全球性節能活動,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期間熄燈一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表明對全球共同抵禦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全球肆虐、東非蝗災、澳洲大火.....這些災難再次讓全人類確切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所以今年的地球一小時的主題為:「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讓我們用行動,超越這一小時!

● 杜絕野味陋習,與自然萬物和諧共處,讓生活更美

》第一類:無證野味

除豬、牛、羊、雞、鴨、鵝、魚等常見家養動物以外,不常見的動物被搬上了餐桌,就要懷疑可能是野味。這些野生獸類經常出現在野味市場,不能吃:野豬、野兔、黃麂/麂子、狍子、竹鼠、果子狸、豬獾、狗獾、老鼠、旱獺等。

野生鳥類不能食用,常出現在野味市場的有:麻雀(各類小型林鳥去毛後以麻雀之名售賣)、斑鳩(俗名野鴿子)、野雞、野鴨、大雁、禾花雀(原是黃胸鵐,瀕危後,以慄鵐、普通朱雀、灰頭鵐、黃眉鵐、小鵐等冒充)、猛禽(老鷹、貓頭鷹)、鷺鳥(白鷺、夜鷺)、白胸苦惡鳥(白面雞)、燕雀(俗名虎皮燕)、白腰朱頂雀(蘇巧)、雲雀、竹雞等。

野生兩爬類同樣都不能吃,常出現的有:各種蛇類、青蛙、蟾蜍(俗名蛤蟆、燻拉斯)等。

》第二類:有證野味

一些所謂合法養殖的野生動物,表面上不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但普遍存在野外獲取種源,或證件合法但來源非法的「盜獵洗白」問題。這些物種包含:雁鴨類、鷺鳥、蛇類、果子狸等。

此外,梅花鹿、藍孔雀、大鯢(娃娃魚)、鱷魚(皮革養殖行業廢物利用)、狐狸(皮草養殖行業廢物利用)等,雖然已經實現了人工繁殖,但其進入餐廳,未必符合動物檢疫管理辦法,存在食品衛生安全隱患,仍然不建議食用!

還有一些物種,例如蛇、竹鼠、獾,冠以「養殖」之名,容易產生迷惑,到底能不能吃?沒有證據表明,養殖野味能夠緩解同一物種的野外盜獵生存壓力,養殖野味催生的消費市場,反而很可能加重野外捕捉。因此,一定不要迷信所謂人工養殖的野味。

●我們能做的一些環保小事

》 改變消費習慣,減少一次性塑料使用,讓自然更美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簡稱《意見》),其中對一次性塑料餐具提出了新要求: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內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星巴克、麥當勞、喜茶等多家連鎖餐飲品牌均表示,目前正在研究並密切關註上述最新政策的內容。多位消費者都願意身體力行支持「減塑」環保。

除餐飲住宿業外,各機關單位也積極跟進,倡導推廣使用鋼筆或更換筆芯循環利用等措施,對一次性塑料消費用品說「不」的行動正如火如荼推進。

》減少食物浪費,選擇可持續生產食材,讓身心更美

避免過度食用

過度食用又被稱為「代謝性食物浪費」,指的是攝入超過營養需求的食物,這種飲食習慣會導致超重和肥胖的發生。

代表性的膳食指南是:「達到並保持健康的體重,要進行身體活動,選擇適量的營養食物,以滿足能量需求」。

減少加工、包裝食品的消費

超加工食品含有高卡路裡,精製糖,飽和脂肪和鹽,過度加工食品不僅會促進肥胖,還會對我們的環境構成巨大威脅,這不僅體現在食物的製造和分配過程,還在於它們的處置方式。據統計,食品包裝(瓶子,容器,包裝紙)佔包裝廢物總量的近三分之二。

》請收下這份低碳tips,居家、戶外都能聰明節能

室內家居

臥室

空間利用:密閉空間固定牆拆換作可自由調節角度的移動門,在書房、會議室、展覽室之間隨意切換,提升空間利用率。用櫥櫃、壁床的設計改變戶型缺陷,收起床板就可以騰出超大空間。

利用舊家具:二手捐贈的沙發、書櫃、茶几等經過簡單翻新就能獲得新生,延續使用周期的同時更使房間更具設計感。

廚房

廢水回收:洗菜、洗衣機的水可重複利用,成為馬桶清潔的水源。

抽油煙機:結合空間特點,選擇翻蓋式下吸油煙機,節省空間又不影響使用效果和採光面積。

一級能效:節能冰箱的耗電量是老舊冰箱的約十分之一,高效降低碳排放量。

衛生間

廢水回收:生活廢水經過簡單過濾用於馬桶衝廁,減少新鮮水的消耗。

一級能效熱水器:減少大功率熱水器的耗電量。

節水花灑:出水口的獨到設計可汙垢自潔,噴頭可切換檔位,穩定水壓,保障淋浴的舒適感。

通勤和上學

拒絕一次性杯:自帶運動水杯、保溫杯,可隨時搭配茶葉、果片、中藥飲片等隨衝隨泡,增添飲水趣味。減少塑料、紙材的損耗。

拒絕塑料吸管:直飲補水,或將飲品倒出至自備杯具。

自備餐具:自備可多次重複利用的勺子、筷子等餐具,更加乾淨衛生。減免吃外賣時的一次性餐具。

雙面列印:提高紙材利用率,節省辦公空間,廢紙積攢定期回收可製成再生紙產品。

隨手關燈:最後離開工位時關閉電燈、空調、飲水機、電視等開關電源,降低不必要碳排放。

低碳出行:步行、騎車上班,或搭乘公共運輸工具出行,規避路面擁堵導致的遲到。除能夠節省下一大筆日常開支的消費外,還能一定程度鍛鍊身體,喚醒身體機能。

室內恆溫:夏季空調溫度不低於26℃,冬季暖風溫度不高於20℃,減少空調耗電量,延長空調使用壽命。恆定的空調溫度設置能夠縮小室內外溫差,保障人體舒適度,緩解由於室內乾燥帶來的體表不適症狀。

戶外運動

垃圾分類:簡單三類垃圾:剩食、瓶罐、塑料包裝及餐具等。主動配合志願者、垃圾桶外側提示標語進行垃圾分類投放。

少量多次:在補給站少量多次取用食物,不要浪費。

隨身攜帶垃圾/塑膠袋:戶外產生垃圾隨身攜帶,不隨意丟棄,積攢可回收物品分類投放。

跨越不同時區和文化, 「地球一小時」令世界團結起來,讓我們一同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為地球發聲!

(河北新聞網綜合WWF世界自然基金會、自然之友、揚子晚報、新浪財經等,編輯楊雅婷)

來源:河北新聞網綜合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地球一小時,請您關燈請留意你的電燈關燈=保衛地球
    地球一小時2010年的目標:全球6000多個城市、超過10億人參與活動,政府、企業、社區積極加入,讓「地球一小時」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環保行動……[詳細] 北京·故宮博物院今晚8:30,作為中國最重要的歷史性地標之一的故宮博物院,「地球一小時」活動關燈。
  • 地球一小時丨 除了關燈一小時,你還應該知道這些
    如果問你,知道「地球一小時」嗎?你肯定很自信的說,當然知道;如果再問,你知道這個活動的由來和意義嗎?你的回答可能僅僅是「關燈一小時」來節能環保。這個回答的確沒有錯誤,但是不全面,下面小天就帶大家更全面地了解這個活動本身及其之外的知識。
  • 今晚9點,別忘了關燈一小時哦!為什麼呢?看這裡
    大家都知道今天(6月21日)是夏至,但你知道今晚9點在全亞洲有一個統一的行動嗎?夏至日也是「亞洲熄燈日」。為什麼這個節日選在「夏至日」?為啥要在今天熄燈?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個節日的來歷和做法。活動始於2008年,旨在倡議亞洲的各個城市熄燈一小時(晚上9點-10點),藉此來引起人們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的重視,同時倡導人們選擇節能減排、愛護環境、敞開心靈、親善人際關係的生活方式。為什麼選在「夏至日」熄燈一小時?因為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一天,選在這一天是提醒人們儘量利用大自然的光亮和能量,減少電能的消耗,節能減排,低碳生活。
  • 地球一小時:環保不止一小時,除了關燈你還能做這些!
    #地球一小時活動是每年三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今年的地球一小時行動將於今天晚上(3月28日)的20:30分開始。從一個小小的關燈動作開始,地球一小時逐漸成為了一個席捲全球、家喻戶曉的環保運動。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它、走進它、參與它。01 什麼是地球一小時?
  • 首爾將參與「地球一小時」 南山塔關燈倡導節能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3月27日消息,首爾市政府27日表示,為配合今年「地球一小時」活動,南山塔和63大廈等首爾地標性建築物將從29日晚8時30分-9時30分關燈。據了解,首爾市的65萬多個建築將一同參與「地球一小時」活動。此外,首爾廣場、光華門廣場、清溪廣場等地還將舉行一系列的演出活動。
  • 關燈!「地球一小時」
    昨晚,從北京奧林匹克塔遠眺國家體育場(鳥巢)和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地球一小時」活動開始前後對比圖。「地球一小時」由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通過提倡個人、社會、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熄燈一小時,讓全球民眾深刻思考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激發保護地球的責任感。2019年是「地球一小時」進入中國的第11年。據測算,此次鳥巢熄燈一小時可以節電一千餘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一噸。
  • 鳥巢水立方明晚關燈一小時
    ■WWF北京辦事處的工作人員並不是很多■攝影/北青報記者 王曉溪  (北青報記者 3月27日報導)明天晚上8點30分至9點30分,北京的地標建築鳥巢、水立方以及眾多高樓大廈、居民家庭都將熄滅燈光一小時,目前參加的國內外城市已經達到了
  • 左右地球 中山萬科2011關燈一小時活動
    「2011年地球一小時」——左右地球活動播報3.22——這一周開始改變,「地球一小時」是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全球性公益活動,該項目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後一周的周六夜晚自願關燈一小時,以提高公眾節能意識,倡導低碳生活方式,鼓勵全社會對氣候變暖帶來的挑戰採取積極的環保行動。活動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應對氣候變化的公益行動。
  • 地球一小時,除了關燈,我們還能做什麼?
    「地球一小時」是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全球規模最大的環保公益運動。「地球一小時」又稱「關燈一小時」,在每年的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舉行。隨著活動的不斷發展,內容形式也從當初的「關燈一小時」擴展到各個環保內容方面,如減少塑料垃圾,選擇綠色出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3月28日「地球一小時」,除了關燈,我們還能夠做什麼?
  • 鬥魚TV「地球一小時」公益活動關燈直播
    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鬥魚TV「地球一小時」公益活動關燈直播的介紹,以下新聞是由廠商鬥魚tv提供的,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為大家帶來幫助​。        3月16日,鬥魚TV官方微博發出號召,邀請全平臺共同參與3月19日「地球一小時」公益活動,眾多著名主播鼎力支持,一起「關燈直播66′6″」。
  • 讓我們今晚8:30一起在線為地球發聲|2020地球一小時
    原標題:2020年「地球一小時」實現數位化的團結 | 讓我們3月28日晚8:30一起在線為地球發聲3月27日,綠會國際部收到了「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活動主辦方就2020年「地球一小時」活動發布的新聞稿
  • 世界地球日關燈1小時 全臺碳排放減少近2萬公斤
    世界地球日關燈1小時 全臺碳排放減少近2萬公斤 2008年04月23日 14: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地球一小時:除了熄燈,我們還能怎樣給地球減負?
    「地球一小時」活動是世界自然基金會於2007年發起的一個全球活動,號召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後一個星期六的晚上8時30分至9時30分關閉不必要的電源,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除了熄燈一小時,日常生活中,我們還能做些什麼來給地球減負呢?
  • 江蘇一大學倡環保創意展現「地球熄燈一小時」
    利用兩幢樓的部分燈光,通過開、關燈形式形成了「E.1h」的字樣,以示對「地球熄燈一小時」活動的支持。 張茜  攝    圖為同學們用螢光棒將「地球一小時,我們在行動」每個字「圈」了起來,倡環保。   當晚7點30分左右,揚州大學廣陵學院宿舍樓的室內燈相繼熄滅,相比以往,此次學院並沒有關閉所有的室內燈,而是利用兩幢樓的部分燈光,通過開、關燈形式形成了「E.1h」的字樣, 「E。」是地球Earth的縮寫,「1h」是one hour的縮寫,以示對「地球熄燈一小時」活動的支持。「這種形式我們還是第一次看見,有很強烈的視覺效應,既新穎又有意義,很不錯。」在宿舍樓下觀看的小徐同學說道。
  • 你如何看待關燈一小時這一環保行動?
    大家都知道,從2007年開始每年的3.31日是我們的世界地球日,倡導關燈一小時這個活動來號召人們要記得環保,那麼為什麼要關燈一小時呢?關燈一小時真的節能嗎?據統計,2007年,「地球一小時」啟動的第一年,澳大利亞雪梨設定了降低5%能耗的目標;去年3月31日僅雪梨節省的電能,就足夠20萬臺電視機使用1個小時,相當於一小時內路上少跑了48613輛汽車,節能減排效果顯著。
  • 世界熄燈日 全臺慈濟青年推「宿舍熄燈一小時」活動
    將帶動近百間學校、近萬名學生,在校園舉辦44場活動,宣導「宿舍熄燈一小時」關心地球環境,同時推動省水、省電、省時、省油、省錢的「五省運動」,邀約人人當「省長」,讓環保落實在生活習慣中。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從2007年起在澳洲發起「Earth Hour」關燈一小時活動,藉由「熄燈」的動作讓大地休養生息一小時,進而省思人類是否帶給地球過多的負擔。
  • 地球熄燈一小時 3月28日晚「熄燈地圖」初定
    ……  北京的鳥巢、水立方,香港的維多利亞港灣,南京的玄武湖等各地地標都將在3月28日晚上8點半關燈。  163幢大樓、71個社區、15所高校和27所中小學承諾參加  「這一周裡,"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已經成為一個熱點。
  • 地球一小時2019主題關燈時間是什麼時候?地球一小時活動意義
    2019年地球一小時將在3月30日與公眾繼續相約在晚上8:30。去年,有超過180 個國家和地區積極地響應「地球一小時」活動。  隨著全球環境治理相關議題的變化和發展,地球一小時在中國的主題從最初的關注氣候變化,逐漸延伸到公眾日常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今年,隨著由中國主辦的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大會逐漸臨近,生物多樣性已成為全球最為矚目的環保議題。
  • "地球一小時"各地在行動 青島電視塔整晚熄燈
    記者 高亮   北京故宮博物院、巴黎艾菲爾鐵塔 、紐約帝國大廈、倫敦巨眼摩天輪、雪梨歌劇院……115個國家的2000多個城市,今夜都將熄燈一小時,只為喚起公眾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關注;青島電視塔、五四廣場、音樂廣場等十餘家旅遊景點,島城的不少商場、幼兒園、社區也將在今晚關燈一小時,全面擁抱黑夜。
  • 地球一小時活動由來及2018年地球一小時幾月幾號 地球一小時發展歷程
    活動由來「地球一小時」也稱「關燈一小時中國地球1小時宣傳活動 」,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在2007年向全球發出的一項倡議:呼籲個人、社區、企業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後一個星期六20:30-21:30期間熄燈一小時,以此來激發人們對保護地球的責任感,以及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的思考,表明對全球共同抵禦氣候變暖行動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