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單商場將進行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全面改造。2020年起將通過三年的時間,對商場進行全面升級,打造以5G基站為基礎,無線互聯為手段的高科技、高體驗、高融合智慧商業。
西單有太多北京人的回憶,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北京人心中八成都有這種默契:逛商場就去西單、逛大樓就去王府井、逛市場就去東安、逛大街就去前門……可見在那個年代,西單商場是橫掃整條西單北街的存在,是西單的代名詞。
西單商場明年起全面升級
三年後的西單商場,無論身在任何位置,都能切身感受到中國元素與北京符號。伴隨著外立面和內部的重新裝修,西單商場將分三期調整經營業態。
第一期經營調整時間為2020年4月至9月,主要調整商場附屬樓(含食堂)及後院,突出品質生活。
第二期經營調整時間為2021年4月至9月,經營調整重點是商場北樓及北樓外立面,突出活力動感。
第三期經營調整時間為2022年4月至9月,經營調整重點是南樓及南樓外立面,突出經典時尚。
西單商場—「小攤兒」變出大百貨
建於1932年的西單商場,最初只有三道街巷,賣貨的大半是攤商,主要是幾家賣豆腐腦、豆汁、爆肚的小吃棚子,還有幾處雜技場、書館和相聲場。1937年,大火燒毀商場的一半。後來雖然將其修復,但因商戶們資金短缺,加上經營作風不好,解放前商場一直沒有興旺起來。生意不好做,很多商戶就停業了。場內一些空房,有的變成企業的倉庫、宿舍或食堂,有的變成攤商的住家,煤球爐子、小孩尿布經常攔住顧客去路。直到50年代公私合營,西單商場才被改造成一個綜合性的商場,由五個專業商場組成。
第一商場包括西單食品店,專售腊味、海味、鮮貨等。1956年重新修建的西單商場開始營業,顧客們在第一商場西單食品店裡購買糕點和糖果;第二商場專賣書籍;第三商場經營風味小吃,還設有一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的門市部和雜耍場;第四商場經營特種手工藝品;第五商場為百貨部,則把過去分散在各個商場的百貨攤全部集中起來,統一經營。就這樣,西單商場從「破爛攤」搖身一變成了,有吃、有喝、有穿、有戴、有娛樂場所的大百貨。
西單商場的「業務」
即便這樣,比起高樓華蓋的百貨大樓來說,貨棚式的西單商場還是顯得有些「先天不足」。70年代,西單商場「重病纏身」,地基下沉,牆體裂縫,磚塊酥碎、雨天頂部多處漏雨,地面腳踩泥漿。重建商場迫在眉睫,可按當時的「家底兒」,只能發動職工自己幹,條件別提多艱苦了。光說拆除原樓體,就得靠人用十幾磅的大錘和鋼釺一塊一塊地往下「啃」,一天下來手、臂痛得端不住飯碗,只能用筷子插著饅頭吃。經過整整6年,新西單商場大樓終於拔地而起,大家都說它是一座「爭氣樓」。如今,在繁榮的西單北大街,西單商場的光芒似乎被大悅城、漢光、老佛爺這些更加年輕的百貨商城給淹了。但是好幾十年前,西單商場可是橫掃整條街的存在!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