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遭遇貸款騙局 損失數千令吉

2020-12-25 中國僑網

馬來西亞華人遭遇貸款騙局 損失數千令吉

  中國僑網8月7日電 據馬來西亞光華網報導,原想貸款給妻子做個小本生意,卻沒想到墜入騙局,華人王先生借不到錢反而被騙走數千令吉。

  事主是現年36歲的王先生,來自甲郊瓜拉雙溪峇汝,為一名汽車技術人員。他於今年7月24日下午1時許,接獲一名自稱來自柔佛一家信貸公司女性員工的來電,詢問他是否有需要借錢。他說,對方聲稱其資料是來自另一家借貸公司,回想本身曾在晉巷一家信貸公司借過錢,因此開始相信對方。

  「當時恰好也正想找一筆錢給妻子在家裡製作糕點來賣,補貼家用,我便把3個月的薪水單和身份證副本,通過whatsapp(社交軟體)發給對方,10分鐘後便告知我的借貸已經通過,總共借貸1萬令吉,利息為5.5%,每個月償還879令吉,供期為1年。」

  「我當下好奇怎會那麼快,對方即發來批准信給我作證,並要我先匯款600令吉作為手續費,當晚7時30份左右,我便到銀行匯了錢。」

  隔日該女子又致電告知,由於他有拖欠汽車貸款幾期,為了擔保其借貸,對方要求匯款1500令吉作為抵押,若3個月後車期沒問題,這筆款項會退還。

  他於是向老闆娘借薪匯出這筆款項,以為沒問題了,怎知該女子再來電要求先償還3個月的供期,這筆錢則會以回扣方式退給他,他再向老闆娘借薪匯款,再匯2640令吉過去。

  「一直到傍晚約7時40分,對方再來電要求我必須購買保險才可以發出貸款,我第三次向老闆娘借薪2040令吉,再度匯錢過去,沒多久接到1名男子來電,對方聲稱是發出貸款的負責人。」

  「他指我的名字多年前曾在泰國被盜用開戶口洗黑錢,若要證明我沒涉及此事和身在馬來西亞,必須匯款5000令吉作證,我開始懷疑,也沒有能力再給錢,對方反而叫我去跟高利貸借錢,否則他無法發出貸款給我。」

  王建祥說,該男子叫他去借高利貸這句話,一語驚醒了夢中人,他懷疑自己受騙,於是前往報案,之後也向馬六甲公正黨地方政府事務局主任林祥和求助。

  為了借這筆錢,王建祥反而上當被騙走6780令吉,至於向老闆娘的借薪,他獲得通融,以每個月的薪金扣除1500令吉,分期攤還。

  針對此事,林祥和嘗試聯絡有關女子和男子,已經無法被聯繫上,並且在查詢有關貸款公司的背景時,發現註冊地址是在檳州,唯託人查詢並沒有這家公司的存在,相信是一家空殼公司。

  他將協助事主向警方跟進此事,並且呼籲民眾,若逼不得已要借貸,務必通過合法的信貸公司或金融機構,避免錢沒借到,反而破財。

【責任編輯:李明陽】

相關焦點

  • 360手機衛士:華裔女子身陷「澳門騙局」 陌生電話騙走59萬令吉
    與此同時,馬來西亞近期又曝出多起「澳門騙局」,一名華裔女教師身陷電話詐騙,被騙走59萬令吉。電話詐騙逐漸蔓延海外,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提醒廣大海外留學生、華人華僑警惕陌生來電,千萬別被騙子牽著鼻子走!
  • 疫情影響,馬來西亞紡織業或損失20億令吉
    一個月內估計損失約20億令吉營業額。  據了解,馬來西亞原定於3月18日至31日在全國實施為期兩周的「行動限制令」,以更好防控疫情傳播。主要措施包括:禁止宗教、體育、文化等群體性活動,禁止出入境,所有學校停課、除必要公共服務機構外,所有政府及私立辦公場所關閉等。近日,馬來西亞又宣布延長「行動限制令」兩周至4月28日。根據疫情地圖實時數據報告資料,馬來西亞現有確診新型冠狀病毒人數2041名(4月22日截止)。
  • 馬來西亞華裔女子遭遇網戀騙局 被騙走160萬令吉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中國僑網4月25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近日,馬來西亞一名62歲華裔女性網上交友,不慎墜入情網,並誤信「男友」將為她帶來大批美元的愛情包裹,結果慘遭「男友」騙走160萬令吉。據了解,該受害女性是汽車代理公司的高層。
  • 馬來西亞驚爆特大投資騙局不少中國人被拉下水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王高飛):在馬來西亞,提起JJPTR公司,幾乎無人不曉。然而,這家原本風生水起的外匯投資公司日前傳出崩盤危機,帳戶損失高達8億元人民幣。消息曝出,投資者才發現打著「解救普通人」旗號的JJPTR有可能是個騙局,這突如其來的消息讓很多投資者難以接受,但也有不少人聲稱依然相信公司創辦人李宗聖。JJPTR為何能吸來這麼多資金?
  • 馬來西亞3華人積蓄被騙光 養女一個舉動暴露自己
    圖源:馬來西亞《東方日報》海外網9月23日電 近日,馬來西亞一起針對華裔老人的詐騙案引起公憤:3名華人姐弟近4年來頻頻接到同一神秘「律師」來電,稱他們在老街的地產出了問題需付現金「消災」,老人信以為真花光畢生積蓄,事後發現竟是養女設計的騙局。
  • 今年前6個月馬來西亞旅遊業損失超100億美元
    據越通社駐雅加達記者報導,2020年前6個月,馬來西亞的旅遊業因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損失了450億令吉(約合105億美元)。馬來西亞旅遊、藝術及文化部部長南希·舒克裡(Nancy Shukri)表示,受影響最大領域包括酒店業、餐飲業、藝術、娛樂和休閒活動,以人為本的產業,是受創最重的經濟領域,她認為,旅遊業的復甦是整個經濟領域中最後一個復甦的領域。
  • 「殺豬盤」騙局泛濫:細數那些讓加拿大華人上當的騙局都有啥
    2,換匯騙局換匯是華人中最常見的騙局,雖然各大媒體一再提醒,仍然有人接連上當!近日,有網友A爆料,因需兌換5000加元,他幾經周轉找到了換匯人進行交易。截止到2018年下半年,至少有60000加拿大人稱遭遇了CRA的電話詐騙,被騙金額超過1000萬加元!這也是加拿大歷史上最大的網絡電話詐騙類型之一。除了CRA電話騙局,大家最常接到的電話騙局還有聲稱自己是DHL工作人員的電話!
  • 馬來西亞徵旅遊稅外國人每間客房10令吉
    最新決定是,所有的酒店不分星級,一律向外國旅客徵收每間房10令吉旅遊稅,近期會宣布落實日期。民宿、甘榜住宿等小型住宿則會得到豁免。(吉隆坡綜合訊)馬來西亞政府向入住酒店的遊客徵收旅遊稅的措施又有變卦,最新決定是不分星級,酒店一律向外國旅客徵收每間客房10令吉的旅遊稅,而馬來西亞人則可豁免。馬來西亞旅遊及文化部長納茲裡昨天在國會下議院宣布,政府在聽取民意後決定豁免國人繳付旅遊稅。
  • 華人男子在馬來西亞賣無牌藥油被罰款!為求情稱自己又老又窮
    最近,馬來西亞一名華人中年男子開店鋪賣無牌藥油一案法庭宣布了審判結果,根據判決,該男子面臨著3000令吉(約人民幣5116元)的罰款。據悉,馬來西亞衛生部藥劑局執法人員是在2018年10月20日當天,前往這名華人男子的店面進行查封的,在這起行動中執法人員查獲了68瓶外敷藥油和64瓶口服營養藥丸,這些產品屬於未註冊產品,均不合法。
  • 華人社區再現騙局!受害者多為留學生
    墨爾本的的澳洲環球熱氣球公司因微信景點騙局,而蒙受損失。(《雪梨先驅晨報》圖片)疫中本已舉步維艱的旅遊運營商,如今禍不單行:有詐騙分子瞄準華人社群,在微信(Wechat)平臺上假借兜售一些熱門景點折扣門票之名,行詐騙之實。近幾個月以來,這類針對華人的景點門票騙案再度猖獗。
  • 馬來西亞亞庇華人熟食店生意一落千丈 夾縫中求存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海外網12月29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曾經是亞庇華人老百姓覓食主要場所的亞庇中央菜市場熟食中心,幾乎快被「時代洪流」所淹沒,只剩下2、3個華人食檔在苦苦掙扎求存,主要客源更從華人變成非穆斯林土著。
  • 馬來西亞第二家園凍結!馬來西亞永居紅卡移民優勢更大!
    通用貨幣馬來西亞令吉,1馬來西亞令吉≈1.67元人民幣,1美元≈4.1馬來西亞令吉。 大馬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國家,其經濟在20世紀90年代突飛猛進,為亞洲四小虎之一,已成為亞洲地區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興工業國家和世界新興市場經濟體。
  • 馬來西亞亞航淨虧2.83億令吉引發可能破產傳言 安永關注其持續經營...
    《聯合早報》7月9日報導:馬來西亞廉價航空亞洲航空(亞航)集團2019年財報淨虧逾2.8億令吉(約9144萬新元),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逾18億令吉,加上亞航股票昨天上午停止交易半天。31日的今年首季由盈轉虧,淨虧損額達8億零384萬5000令吉。
  • 在陌陌上他遭遇網貸廣告騙局
    廣告發布平臺對廣告的真實性負有審查義務,如果審查不嚴,導致出現虛假廣告,那麼廣告平臺需要承擔連帶責任,用戶可以向平臺提起訴訟,要求賠償損失  「就是因為陌陌推送的廣告,讓我被騙了一萬三千元,半年過去了,直到現在都沒能挽回損失
  • MPOC:2018年馬來西亞棕櫚油平均價格預計為2410令吉/噸
    生意社08月09日訊   吉隆坡8月8日消息:馬來西亞棕櫚油委員會(MPOC)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馬來西亞棕櫚油平均價格預計為每噸2410令吉,約合591美元,較2017年的平均價格下跌約14%。  2018年初,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曾經高於2500令吉/噸,但是隨後振蕩下行。
  • 奧克蘭發生砸車盜竊案 華人損失數千紐西蘭元
    一位名叫Louis的華人在附近上班,平日裡將車停在該停車場,結果車窗被砸,損失物品價值數千紐西蘭元。該停車場位於奧克蘭最中心區域,停車場內也安裝有攝像頭。根據Louis提供的照片顯示,他的車正常停靠在停車場的車位中,車尾靠牆,小偷將後車窗砸碎,竊取了車內的物品。
  • 支付寶新騙局,防不勝防,會用淘寶的都看看,他們都在馬來西亞!
    近日,一種新的支付寶騙局迅速席捲中國市場,這種騙局是什麼呢!偽造連結!一聽到這個詞,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偽造連結算什麼東西,能騙的到我嗎?答案還真是,據小編調查統計,因淘寶轉支付寶偽造連結被騙的大學生們已有數千之多,也就是說騙子用這種方法成功騙取了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民幣。然而,他們騙子所損失的,僅僅是一個又一個沒用的微信號而已!那麼這種騙局究竟如何呢?當我們打開一些社交軟體,搜索淘寶賣家,會發現一些人想要別人給自己的店鋪刷單。
  • 海外華人不得不防的常見騙局
    騙局無處不在,針對海外華人的騙局更是層出不窮,防不勝防,不少身在海外的華人華僑、留學生屢屢上當。 為此,小編盤點了以下常見騙局,幫你識破套路,不給騙子可乘之機。
  • 馬來西亞柔佛12個華人新村獲撥款 提升基本設施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9月27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柔佛州麻坡縣12個華人新村已獲批為數140萬令吉撥款,作為各新村提升與維修小型基本設施,以及舉辦社區活動的費用。麻坡新村發展官陳鈴鈴2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披露,麻坡縣共有12個華人新村,各社區管委會所提出的14項申請皆獲得批准,至少一個新村有一筆撥款進行所需的項目。她表示,那是今年內的第一輪撥款項目,供提升或維修各新村的小型基建,包括道路及溝渠。此外,一些新村尚有申請撥款充作舉辦社區活動經費。
  • 馬來西亞華裔女子誤信網絡貸款 被騙1.85萬林吉特
    中新網11月5日電 據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導,馬來西亞金馬侖冷力一名26歲華裔女保險經紀日前誤墜網絡貸款騙局,未借到5萬林吉特私人貸款,反而被騙走18500林吉特。彭亨州警察總部商業罪案調查組主任華茲爾披露,女事主較早時被一則網絡貸款廣告所吸引,於10月15日在金馬侖冷力住處通過線上申請一筆高達5萬林吉特的私人貸款。對方通知女事主有關4.88%利息的私人貸款申請已經獲批,同時她必須支付1500林吉特的「預定金」,以便讓該財務公司提出5萬林吉特予女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