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OC:2018年馬來西亞棕櫚油平均價格預計為2410令吉/噸

2020-12-25 生意社

生意社08月09日訊

  吉隆坡8月8日消息:馬來西亞棕櫚油委員會(MPOC)發布的報告顯示,2018年馬來西亞棕櫚油平均價格預計為每噸2410令吉,約合591美元,較2017年的平均價格下跌約14%。

  2018年初,馬來西亞棕櫚油價格曾經高於2500令吉/噸,但是隨後振蕩下行。周三,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的基準10月毛棕櫚油期約報收2258令吉/噸。

  MPOC預計2018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為2030萬噸,高於2017年的1992萬噸,因為單產改善。2018年下半年棕櫚油產量預期增加,因為10月和11月產量將進入高產期。

  MPOC預計2018年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為1765萬噸,高於2017年的1656萬噸,造成年底庫存為280萬噸,這將是2000年以來的同期最高。

  MPOC是一家政府組織,旨在推廣馬來西亞棕櫚油。MPOC的產量預測數據高於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的預測,後者預計2018年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為1990萬噸,比2017年減少2萬噸,因為降雨不足造成棕果串減少。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預計2018年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量為1740萬噸,高於2017年的1656萬噸,因為下半年價格下跌。2018年12月底棕櫚油庫存預計為199萬噸。

  (文章來源:MPOC)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生意社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生意社;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dana@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棕櫚油委員會(MPOC)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黃霍輝:後期棕櫚油...
    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周曉雅)12月22日,在第15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上,馬來西亞棕櫚油委員會(MPOC)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黃霍輝以「棕櫚油在後疫情的供需平衡」為主題發表演講。
  • 馬來西亞棕櫚油日評:豆油走低,棕櫚油下跌
    周一,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櫚油期貨市場下跌,結束了過去三個交易日的漲勢,追隨亞洲電子盤交易中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豆油市場的跌勢。  截至收盤,棕櫚油期貨下跌30令吉到39令吉不等,其中基準3月毛棕櫚油期約下跌39令吉,報收3405令吉/噸。
  • 馬來西亞棕櫚油日評:印尼供應增加,生物燃料政策推遲,棕櫚油下跌
    周四,馬來西亞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櫚油期貨市場下跌,結束六個交易日的漲勢,因為印尼棕櫚油庫存增幅超過預期,市場擔心印尼生物柴油項目推遲。  截至收盤,棕櫚油期貨下跌5令吉到68令吉不等,其中基準3月毛棕櫚油期約下跌60令吉或1.55%,報收3817令吉/噸,約合每噸945.97美元。  當天基準期約的交易區間在3800令吉到3884令吉。
  • 馬來西亞棕櫚油行業概述
    與我們觀念中的規模化擴張趨勢背道而馳;因為2004年以來棕櫚油需求旺盛,價格持續維持高位,棕櫚樹的種植收益要遠遠高於其他作物,導致馬來西亞農戶選擇轉種棕櫚樹,從而使得散戶佔比增加的速度大幅提高。圖7:馬來西亞下遊棕櫚油相關部門(噸)數據來源:公開數據,興證期貨研發部從產能利用率看,棕櫚果壓榨和油脂化工處於高位、全年平均在85%以上,而精煉企業和棕櫚仁壓榨的產能利用率全年維持70%左右。
  • 11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可能降至十六年來新低
    證券(CGS-CIMB)研究公司的調查結果顯示,由於產量下降,11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預計降至154萬噸,比10月份下降2%,創下2004年以來的最低值   11月馬來西亞毛棕櫚油產量預計為155萬噸,環比下降10.4%。
  • 油訊- 研究機構:毛棕櫚油價格預計上漲,因庫存將進一步下滑 - 中國...
    CGS-CIMB:棕櫚油價格上漲可能導致需求受到調配外媒12月16日消息:上周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為156.5萬噸,比10月底減少0.58%。銀河-聯昌證券(CGS-CIMB)研究公司分析師Ivy Ng和Nagulan Ravi表示,她們曾預計11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為154萬噸,環比下降2%,同比下降32%。從歷史上看,11月底棕櫚油庫存通常增長,因為進入季節性高產期。事實上,過去10年裡,11月底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平均為230萬噸,平均環比增長3.5%。
  • 馬來西亞棕櫚油利空消息打壓棕櫚油價格
    來源:方正中期期貨作者: 朱瑤 今日國內棕櫚油價格再度大幅下行,主力合約05跌破6000元/噸的關口,收盤報價5920元/噸。棕櫚油價格近期的不斷下行,一方面是前期快速的上漲使得技術面上需要進行調整;二是近期馬來一系列消息均利空棕櫚油的走勢。
  • 馬來西亞展開「愛我棕油」運動,鼓勵家庭主婦用棕櫚油烹飪
    據馬來西亞媒體報導:由於歐洲國家抵制棕櫚油,因此馬來西亞政府展開「愛我棕油」運動,最近國會議員還促請餐飲業者響應支持,以自強捍衛國家;不過,本地餐飲業者表示他們早已採用棕櫚油烹煮,因此「愛我棕油」運動的作用也不大。
  • 印度恢復購買馬來西亞棕櫚油
    「由於進口減少,印度港口庫存大幅下降,」一位在新加坡銷售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的交易員表示。Refinitiv彙編的船舶跟蹤數據顯示,印度2020年前4個月的棕櫚油進口總量比2019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降至111萬噸。
  • 2019/20年度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將降至三年來的最低
    華盛頓3月12日消息:美國農業部發布的3月份全球農業產量報告顯示,2019/20年度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預計為1900萬噸,比上月預測值低4%,比上年減少9%。油棕收穫面積預計為535萬公頃,與上月預測值相一致,不過比上年增加1%。單產預計為每公頃3.55噸,比上月預測值低4%,比上年減少10%。2019/20年度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將是2016/17年度以來的最低。
  • 馬來棕櫚油4月末庫存站上200萬噸 需求利空坐實價格拐點在哪?
    本次馬棕庫存數據站上200萬噸高位,此前主流機構給出的預估是190萬噸左右,最悲觀的MPOA給出的預估值也只是逼近200萬噸,一度打壓馬棕07合約跌至1939令吉/噸,此次MPOB的數據將此利空坐實,帶動12日午後開盤BMD馬盤直線低開下挫。後市來看,疫情下食用需求減少且短時間難以恢復,以及低油價下生柴需求縮水仍是拖累棕櫚油需求端難現起色的砝碼,行情轉機需關注近期產量端給出機會。
  • 棕櫚油期貨走新高 貿易商相機而動
    據南華期貨研究所統計數據顯示,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從2008年的1726萬噸增長至2019年2100萬噸左右。同期,印尼產量從2050萬噸,增長至2019年的4300萬噸。印尼和馬來西亞產量佔全球產量約85%,佔全球出口量近90%,近幾年棕櫚油的供應壓力主要來自印尼產量的快速增長。由於價格便宜,全球棕櫚油的需求也在穩步增長。
  • 馬來西亞徵旅遊稅外國人每間客房10令吉
    (吉隆坡綜合訊)馬來西亞政府向入住酒店的遊客徵收旅遊稅的措施又有變卦,最新決定是不分星級,酒店一律向外國旅客徵收每間客房10令吉的旅遊稅,而馬來西亞人則可豁免。馬來西亞旅遊及文化部長納茲裡昨天在國會下議院宣布,政府在聽取民意後決定豁免國人繳付旅遊稅。
  • 棕櫚油緣何持續上行?
    「一方面,印尼或將下調2021年生物柴油配額制850萬千升,目前計劃是920萬千升;另一方面,國內港口食用棕櫚油庫存已經連續5周增加。截至12月11日,全國港口食用棕櫚油庫存55.62萬噸,去年同期是71.33萬噸。目前棕櫚油庫存的回升主要是天氣不斷轉涼,棕櫚油消費放緩,市場預計12月份24度棕櫚油進口量在50萬—60萬噸,預計後期棕櫚油庫存繼續回升。」她說。
  • 馬來西亞豁免棕櫚種植不受活動限令的影響,棕櫚油或維持低位運行
    多頭主力持倉量為13.02萬手,空頭主力持倉量為14.7萬手,分別佔總持倉量的33.25%、37.52%,空頭主力持倉量略佔優勢。 2020年3月19日,棕櫚油倉單量310張,相當於3100噸。倉單規模較小,參考意義不大。 由於棕櫚油市場出現進口倒掛現象,海外採購意願下降,導致棕櫚油庫存連續4周下滑。
  • 棕櫚油11月供需數據早已揭示,價格瘋狂後的因果
    棕櫚油期價再度飆升 油脂板塊今年下半年是絕地反擊,棕櫚油更是節節攀升更創出新高6880,在這一場飛漲的狂歡中讓我們看看基本面上的變化 11月17日 馬來西亞種植園和商品部(MPIC)公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馬來西亞沙巴州新鮮棕櫚果的平均單產為每公頃
  • 馬來西亞棕櫚樹重播工作難以向小型種植園主推行
    中國園林網11月4日消息:馬來西亞種植園行業及商品部長表示,該國棕櫚樹重播項目可以幫助減少毛棕櫚油產量50萬噸,但是小型種植園主目前不願砍伐油棕櫚樹。
  • 2020年棕櫚油較難延續2019年的喜人漲勢
    然而縱觀2020年,棕櫚油產量增速仍將放緩,但需求端生物柴油炒作空間有限,因此2020年棕櫚油較難延續2019年的喜人漲勢。表為近幾年全球棕櫚油產量變化產量繼續削減USDA最新報告數據顯示,全球棕櫚油主產國印尼2019/2020年度棕櫚油產量為430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150萬噸;而另一主產國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為2100萬噸,較上年度僅增加20萬噸。
  • 棕櫚油:產量小增出口下滑 產地8月延續累庫
    僅從模型數據來看,馬來西亞全年產量預計為1955萬噸,較去年減少30萬噸,減幅1.6%。10月進入季節性減產周期,下半年的產量處於歷史同期偏低區間,不過較2019年有所恢復。預計下半年產量由去年1007萬噸增至1050萬噸,同比增幅4%,作為對比,上半年受到去年乾旱影響較去年減產74萬噸至905萬噸,減產幅度達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