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網訊(記者 周曉雅)12月22日,在第15屆國際油脂油料大會上,馬來西亞棕櫚油委員會(MPOC)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黃霍輝以「棕櫚油在後疫情的供需平衡」為主題發表演講。
他表示,就供應情況看,過去10年裡全球棕櫚油產量以平均5.4%的增長率增加,這期間,增幅以印尼產量為主,年均增加7.7%,2019年全球棕櫚油產量更是達7650萬噸,增長2.4%。
不過2020年,全球棕櫚油產量遭遇欠收問題。黃霍輝認為,2020年棕櫚油增產放緩已成事實,預計產量達7420萬噸,主要原因是印尼和馬來西亞兩國同時減產,兩國分別較去年降低4.5%與1.6%。
「國家政策等因素影響下,生產國收割面積增幅下降;同時,乾旱、樹齡及人工短缺影響單產;此外,前幾年棕櫚油價低位徘徊,影響了小農戶及種植園收益,造成多數小農戶降低甚至停止施肥,也使一些小園坵缺乏資金去修路,從而果串沒有得到及時收割,這也給棕櫚油質量和產出帶來影響。」他說。
更進一步來看,黃霍輝表示,因為種植面積有限的拓展,以及翻種活動,預計 2021年,全球棕櫚油產量預計只增長330萬噸,達7840萬噸,同時,明年將開啟一段棕櫚油產量低增長的時代。「目前,馬來西亞和印尼兩國都有相當大面積的老化棕櫚樹,其中,馬來西亞老樹在種植總面積中佔比高達30%,印尼則佔24%,需要積極翻種來保持棕櫚油產量的增速。而翻種意味著供應的增長會短暫受影響,由於需要挪用部分資金,翻種也意味著種植公司缺少資金在拓展種植面積上做工作。」
他分析,針對馬來西亞,每年1.8%的翻種面積意味著減少了110萬公噸的棕櫚油產量,而印尼每年1.0%的翻種面積意味著減少了150萬公噸的棕櫚油產量。「兩國相加,意味著將在4—5年內每年減少200萬—250萬公噸的棕櫚油產出。」
從需求情況來看,黃霍輝則表示,受到疫情的影響,棕櫚油在食品及生物柴油兩個領域的使用都雙雙受到打擊,使得棕櫚油整體需求量低迷,預計全球棕櫚油需求量降低約4%。
「雖然印尼生物柴油B30計劃按原定執行,避免棕櫚油需求量大降,但因為出口市場受到影響,印尼棕櫚生柴產量也比去年低。」其中,就全球生物柴油的產量情況,他表示,主要生產國除了印尼之外,歐盟、阿根廷、馬來西亞等國產量明顯降低,新冠疫情及原油價格大跌是影響生物柴油產量主要原因。
展望明年需求情況,黃霍輝認為,隨著棕櫚油產量有所復甦,且新冠疫情逐漸得到控制,預計2021年消費量將會微漲1.8%或者136萬噸,但相比於產量的預計增幅,需求增幅預估值較低,主要考慮到大豆產量在今明年會有明顯的大漲,棕櫚油需求量或將受影響。
「但因為年初庫存比較低,整體庫銷比將會和今年一樣,支撐著棕櫚油價格。」
在他看來,後期棕櫚油價走勢需要關注拉尼娜對南美大豆產量的影響,預計棕櫚油價格會在2021年一季度繼續攀升或在現有的高位橫向波動,然後在南美大豆入市時開始調整下行至今年的低位。
責任編輯:李國雷
《期貨日報》社有限公司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