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春季,一直在關注這裡的「梨花節」,那裡的「桃花節」,印象最深的還數一年一度的洛陽「牡丹節」,卻很少注意我們的周圍,就在昨天,是周末,愛人上班,我正好不忙,是難得的休閒時光,有道是: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就打算給心靈放個假,準備走出屋子出去欣賞四月的美景,走到小區門口,幾株牡丹爭相開放,有花蕾怒放的,也有含苞待放的,有白的、紅的、粉的,真如「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東京城」感覺,真是有景不在路遠,到處都是美麗,我就放棄再出去的想法,對這裡的花叢各個角度瞎照一通,發到微信中也挺有一番景致。
一個周末哪裡也沒有去,無論是在愛人那裡,還是回到家中,其實還有一種花,始終存在心中,有一種獨特的情感,她讓我一直在小區欣賞,它就是梧桐花,特別是回到家,家外面的一排梧桐樹又開花了,很少觀察這一叢叢紫色的花蕾,也吐著芳香的氣息,它們同樣也靜靜的盛開在春天裡。聞著梧桐花的馨香,讀著紫色的浪漫,感受花開的情懷。我情不自禁眯上了眼睛,好似時光倒流,隨著這馨香讓我想起這一排的大樹也是自己親自帶人栽種下的,具體哪年記得不很清楚,只記得是那年三月學雷鋒活動,帶領一幫青年人栽植。同樣也會勾起自己浪漫童真的年代,沒有任何煩擾,坐在梧桐樹下開心地笑著,感受著那種溫馨、悠閒、甜蜜。
小時候,由於大人們都在忙自己永遠也忙不完的事,比自己大的姐姐哥哥都要幫大人幹家務活,很少有人顧及身體瘦弱的我,就把我託付給年邁的奶奶照顧,兒時老家的院子是我玩耍的天地,院中有核桃樹、楊樹、椿樹、洋槐樹,門口有梧桐、……可兒時的我最喜歡村子的那些古老的梧桐樹,記憶中那些樹都高大魁梧,要幾個人環抱著才能抱得過來,高擎著翡翠般的碧綠巨傘,「一株青玉立,千葉綠雲委」形容它再合適不過,我喜愛它寬闊而碧綠的葉子,筆直的軀幹和梧桐花開散發出來的清香,鄉裡人叫它笨桐。春天的時候,滿樹都是紫色的小喇叭,落花的聲音噼裡啪啦,像下雨一樣。花兒的底部是嫩白色的,舔著甜甜的,不像現在那種泡桐。
每年春天,梧桐花都要開,我和小夥伴在樹下撿起一個個梧桐花,聞著它的香,用嘴吸吸花根的小管,嘗一嘗花的甜,花的香,在梧桐樹下「拐房子」,頂牛、做遊戲,女孩子跳繩、踢鍵子、砸沙包……玩得不亦樂乎。那時我們童真無邪,那時我們思想單純,那時我們盼望著快快長大,我們的歌聲、我們的笑聲,總飛到很遠很遠。夏日的夜晚,梧桐樹下,一張涼蓆,一把蒲扇,我會伴著奶奶的常常講自己和爺爺以前有趣的事和一個個美麗的神話故事進入夢鄉,大人也告訴我梧桐樹有靈性,能「知閏」、「知秋」。說它每條枝上,平年生12葉,一邊有6葉,而在閏年則生13葉。曾經和奶奶一起數著葉片,欣喜的發現它的不同。秋天,「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早上和大人一起掃落葉,一同感受秋的到來,探索大自然的神奇。
以後學習、工作,轉眼間離開老家已經三十多年了,老家的大梧桐樹已經伐了,好在我們院子裡還有這些大樹,最近物業也做了調研準備伐掉一些樹木,內心真有些不舍,看著這些梧桐樹,自然會想起奶奶,同樣也會想起兒時的玩伴、童年的趣事、村裡善良的老人以及純樸的鄉鄰,常常湧上心頭,揮之不去、釋之不開。
寫於2017年4月17日
【作者介紹】
劉平安,男,漢族,筆名:清泉東風,1965年出生,籍貫:陝西省,中國共產黨黨員。現是陝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渭南市作協、詩書協會、蒲城縣青年作協會員。所寫文章主要以散文隨筆和生活感悟為多,喜歡以正能量傳遞企業和身邊發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