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老漢臭嘴惹怒狐仙,自己丟了性命,還連累了家人

2021-01-10 小於品詩說文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都是臭嘴惹的禍》,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060期,如果您喜歡,敬請您的關注。

人們常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世人皆喜歡聽好話,所以說,這說話自古至今都是一門大學問。會說的,善言善語,可以廣結人緣,化幹戈為玉帛;而不會說的,那就口無遮攔,極容易惹禍上身。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則故事,講的就是這麼一個人,平時說話有如茅坑裡的石頭,是又臭又硬,他這嘴天生就跟好話有仇一般,得罪人不說,就連「仙家」他也不放過。這不,因為這一張臭嘴,終於遭遇了災禍,害得自己丟了性命,連同家人也跟著一起倒了黴。

你說這人可氣不可氣!

好了,文白咱們就嘮這麼多,故事情節也不多透了,大家還是來聽完整的故事吧!

話說古時候有個村子叫留莊村,村裡有一個五十多歲的老漢,本名叫什麼已經不知道了,不過村裡的人都管他叫「張老臭」。大家之所以叫他「老臭」,是因為這人嘴太臭,說別人一句好話,仿佛吃了天大的虧似的,所以大家才給他起了這麼個響亮的外號,而且不只是在本村,就連附近的十裡八村都知道留莊有這麼一號人物叫「老臭」

要說他能這麼出名,那還是因為一件臭嘴的事件,那年他去參加鄰村的一場婚禮。那新娘子是百裡挑一的大美人,嘴角上長著一粒點漆般的美人痣。大家都誇這新娘長得美,唯獨老臭借著酒勁來了這麼一句「美什麼美啊,嘴角都長痔瘡了,還美呢。」這話一出口,新娘子的娘家人當場就不幹了,在場的人不論怎麼勸阻也沒能攔住,將他拖出去給爆捶了一頓。

老臭這嘴雖臭,可家境還算不錯,擁有良田五十畝,而且還是村裡一等一的好地。他平時有個習慣,喜歡坐在地頭的老榆樹下,美滋滋地看著他那五十畝高產的莊稼。這一年他種了滿滿的高粱,而且長勢相當不錯,老臭依舊每日坐在老榆樹下,抽著菸袋鍋子,期盼著它們早日成熟,好能開鐮收割,賣個好價錢。

有一天,從高粱地裡突然鑽出來一個怪物,那怪物直立著身子還穿著人類的衣裳,一張俊俏的人臉,身後卻拖著一條火紅火紅的大尾巴,而且這怪物的腳離地能有三寸多高,它並不是在走,而是飄著來到老臭跟前的。只見它對著老臭深深地鞠了一躬,笑容可掬地問老臭:「大哥,您看我像啥?」

想想民間傳說裡,動物修行到一定階段是要來找人討封的,若能得到一句好話,便有助於它的修行,若得一句壞話,那便會毀了它的道行,估計這隻怪物也是來找人討好話的。

只可惜啊,這怪物千不該萬不該,他就不該找老臭來討封。老臭那是什麼嘴啊,只見他指著怪物哈哈大笑,說道:「就你這樣子,你還好意思問我你像啥?我看你就像個滾糞球的屎殼郎似的,哈哈哈哈。」老臭拍手頓足,笑的是前仰後合。

那怪物聽了老臭的話,在原地愣了半響,它本是來討封的,怎麼也不會想到會碰見這麼個人,隨後它一聲沒吭的,拖著火紅的大尾巴又鑽回了那一望無際的高粱地裡。

當天晚上的後半夜,老臭在家裡睡得正香,院子裡突然傳來一陣騷亂。他一驚而起,透過窗子往外一瞅,月光下自家的院子裡進來了好多的土匪,個個都是紅盔綠甲,手裡拿著刀槍棍棒,揮動著手上的傢伙,吵吵嚷嚷的要打劫。

老臭不僅嘴臭出名,那捨命不舍財的勁頭也是遠近聞名的。只見他跳起身子,大吼一聲,順勢從牆上摘下砍高粱的砍刀,開門就衝了出去,老臭面對滿院子的土匪,竟是絲毫不覺得畏懼,且異常勇猛的衝到土匪群裡進行廝殺,可土匪太多了,砍倒一排又上來一排,前僕後繼、視死如歸。

老臭砍紅了眼,一邊叫喊著,一邊奮不顧身地砍殺著,土匪的鮮血濺得他渾身都溼漉漉的。這樣的廝殺吶喊,也驚醒了他的家人,老伴、兒子和兒媳婦一起來到了院子裡,他們被眼前的景象嚇呆了,在他們眼中,滿院子都是高粱,而且更多的高粱還在源源不斷地往院門裡擁。而老臭呢,置身於高粱叢中,瘋了一般揮舞著砍刀拼命的砍著這些高粱。

老臭的老伴當場就被嚇暈了,兒媳婦見事不好,將婆婆拖回了屋裡。老臭的兒子呢,膽子大點,看著老臭如此,他大聲的喊道:「爹爹,快別砍了,那些都是高粱,這是有人施法術呢,快回屋吧。」

老臭心裡那個氣呀,畢竟他看見的事物和別人的不同啊,在別人眼裡,這些擁進門的都是高粱,而在他眼前,都是拿著刀槍的土匪,他心裡嘀咕道:「這臭小子,當真睡昏了眼嗎?說他們是什麼高粱,難道老子連高粱和人都分不清了嗎?」

不過他心裡氣歸氣,他家可就兒子這麼一根獨苗,可千萬不能受了什麼傷害,再加上他砍殺了這一陣,他對自己獨自戰勝這幫土匪有了充足的信心,於是忙裡偷閒地衝著兒子吼了聲:「你快回屋躲起來,老子一人就能收拾了這幫壞蛋。」老臭的砍刀揮舞得呼呼聲響,月光下刀影重重,兒子想上前拉他又不敢近身,只能站在臺階上,看著老爹干著急。

天亮了,晨光撒下之際,老臭揮刀砍倒了最後一個土匪,同時他也耗盡了自己所有的精氣神,哇的噴出一口鮮血,一頭栽倒在滿院的高粱稈中,就這樣一命嗚呼了。

就在這一晚上,老臭在自家院子裡把自家種的那五十畝高粱全都砍了,他那五十畝良田之內只剩下光禿禿的一片土地和上面遍布的寸把高的秸稈。

老臭死的不明不白,全家人痛哭了一場,兒子和老伴開始為老臭操辦喪事。出殯那天親朋好友以及村裡的男女老少幾乎都來了,老臭家請人套了幾輛大車拉著棺材和祭品來到墳前。

按照當地的習俗,棺材下葬填土,需要在墳前焚燒紙糊的祭品,有人剛把那些紙做的牛馬、童男童女、瓦房家具點著,給老臭家拉車的那幾匹牛馬身上突然就著起了火來,人群中幾個七八歲的童男童女身上也開始著火,不遠處的村裡老臭家的瓦房也著起了大火。人們拼命扑打牲口和孩子身上的火,可卻怎麼也撲不滅。

人群中有人意識到了什麼,他搶過一把鐵鍬,跳起來連撲帶打把那些燃燒著的祭品都給撲滅了,神奇的事發生了,那些紙做的祭品火剛滅,牲口和孩子們身上的火連老臭家裡的火也隨之熄滅了,可孩子和牲口還是被燒傷了。

這下村民們憤怒了,人群中有人喊道:「他家的人施妖法,老臭的死和他家高粱沒了就很蹊蹺,如今又上演了這麼一出,肯定是他們在使壞。」

有人這麼一說,那是群情激憤,村民們一擁而上,揪住老臭的兒子打了一頓,隨後老臭家的房子也被憤怒的村民給扒了,老臭一家遺屬在家鄉實在是呆不下去了,只好背井離鄉去逃荒了。

然而,他們誰也不知道,自家遭遇這種災禍竟是老臭的一張臭嘴惹的禍。那天來討封的是一隻修煉了千年的狐仙,好不容易修成了人行,前來找人討封,卻遇到了老臭這張無德的臭嘴,一句話就毀了狐仙的道行,把它打回了原形,您說它能不找老臭報仇嗎!

本故事完!

到此這篇《都是臭嘴惹的禍》的故事就講完了,一個人的品德好不好,從他的言行確實是能看得出來的,要是品德好,又那會來得那麼多損人的話語呢。要說這人吶,還是嘴上留德的好,免得嘴給身子惹禍,受些皮肉之苦還好些,因此丟了性命連累了家人可就划不來了!

本故事部分素材取自網絡,如您也有故事題材需要分享,不妨私信與我留言。故事我來講,故事大家聽,我們爭取將每一篇好故事分享給每一個人!

本文為民間小故事,筆者只以故事明真理,以故事詮釋世間真諦,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如您喜歡本故事,還請您用您那細嫩的小手,溫柔地給它點個小贊,要是您覺得故事還不錯,那麼請您幫忙分享給更多的人聽,感謝各位的支持!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我的父親是狐仙
    我讀過大學是一個無神論者,受過高等教育,但是家裡發生的事情連我自己也解釋不了了。所以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不信就當我娛樂了。第一次我見到的時候,他自我介紹說,他跟我爸是兄弟,他們一共兄弟三個人,我爸排行老三,還說了我爸的法號,然後跟我說看我這一身黃澄澄的毛,長得多好,邊說邊驕傲的拍著自己的膀子,還沒等他驕傲完,就被我媽狠狠的掐了一下(當時我媽以為我爸開玩笑),估計給他掐疼了,他說我媽你夠狠。。。
  • 民間故事:狐仙騙子
    民間故事:狐仙騙子清朝雍正年間,湖南邵陽有個叫鍾達的小商人,家住東平鎮不遠的村子裡。他前些年娶了鄰村一個姓王的姑娘,夫妻二人很是恩愛。兩人都很勤勞,丈夫做小生意,在幾個鄉鎮之間來回奔走,經常幾天才回家一趟,而妻子則在家中養蠶。
  • 民間故事:轉世狐仙
    民間故事:轉世狐仙清朝康熙年間,寶雞青峰山下的村子裡,有個叫柳清的農民。青峰山是一座巍峨雄壯的大山,連接著綿延萬裡的秦嶺山脈。村裡老人們說,這山裡有神仙妖魔,以前還有修仙者從青峰山白日飛升。傳說雖然神奇,但真見過神仙的卻沒幾個,柳清對此也半信半疑。柳清閒時會到山中打獵,畢竟靠山吃山,村裡人家中的肉食,大多都是從山裡獲取的。
  • 民間故事:狐仙兄妹
    民間故事:狐仙兄妹明朝洪武年間,武夷山下的一個村子裡,有個叫鄧文的秀才。鄧文雖然是一介書生,但性子一點不柔弱,自幼學了些騎射功夫,若不是父母阻擋,他一直都想去投軍的,他認為自己從軍,定然可以當上將軍。家人都勸他山裡兇險,萬一碰著了豺狼虎豹,怕是性命難保。可有一次,鄧秀才入山兩天未歸,家人都急得如熱鍋螞蟻之時,他卻拖著一頭數百斤重的吊額大虎回來,這著實驚住了村中人。此後他去哪,父母也不再擔心了。這天,鄧文又進入山中射獵遊玩。時正春光如畫,他遊賞風景,不覺進入了大山深處。夜月初上之時,才發覺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 民間故事|狐仙之死
    民間故事|狐仙之死清朝順治年間,重慶府有個叫許武的年輕人。他自幼沒有父母,與哥哥許文相依為命。許文9歲就到玉山鎮的酒樓做雜工,每天起早摸黑,就是為讓弟弟能夠活下去,兄弟二人感情極深。許武16歲時,玉山鎮來了幾輛大馬車,拉著許多值錢的物品。
  • 民間故事:狐仙與化形草
    民間故事:化形草東昌府的周嶽,他過門不足三月的妻子惠蓮回娘家,五天未歸,他便去嶽家打聽,結果妻子根本沒至娘家。周嶽急了,沿著回娘家的山路,來來回回搜尋不下十遭,也沒發現一絲痕跡。周嶽心急如火,卻又無可奈何。轉眼三天過去,這天他順著山路到附近山裡尋找。
  • 民間故事:絕戶屋子拆出了事,老漢:不知深淺,這屋子也拆?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鄉野雜談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二十年前,秋末。天氣微涼,平靜的小山村,突然傳來聲聲哀嚎,是誰出事了嗎?
  • 民間故事|狐仙抗日
    民間故事|狐仙抗日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抗戰時期,日本兵在中國大地上,犯下滔天罪行,全國人民都英勇抗戰,保護我們的美麗家園,最終將鬼子們打得狼狽而逃,滾回了老家。就算傳說中的狐仙,也不例外,踴躍投入抗日。牛鬼蛇神、妖魔鬼怪也是我華夏大地上的一分子,面對敵寇入侵,保衛家國,無人能夠例外。
  • 民間故事:老漢發現兒子變了,對著月亮唱歌,得知原因他很感動
    說完,還給了常老漢一個擁抱。 常老漢像被蜂子蜇了一口,一把推開,不自然地笑笑,說道:「別像個娘們似的。還沒有吃飯吧,我去給你做飯。」趕緊到廚房裡做飯去了。 時間一長,常老漢發現常材用變了,心思變得細了,知道噓寒問暖了,懂得疼人了,常常和常老漢坐在一起閒話家常。
  • 民間故事:老漢遷墳,棺木下8米處挖出2隻大蛤蟆,老漢敗家人癲瘋
    民間故事:民間故事:老漢遷墳遇怪事,棺木下8米挖出2隻蛤蟆精。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52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開場詩:你拍一我拍二,咱倆一起丟手絹。你拍三我拍四,大夥一起聽故事!念罷一首開場詩,咱今天的這則民間故事就要開講了。說實話,您能來捧我的場,實屬小田之榮幸!我很開心,您請上座!前天小田寫了一篇風水李老爺子給人家看宅子的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荒村狐仙
    吳雄聽得一愣,還真給他唬住了,忙問道士何故。道士說,你身上妖氣滾滾,最近一年,可接觸了什麼陌生人?吳雄連連搖頭,他一直住在村裡,頂多就隔三差五去山裡打打獵,哪見過什麼陌生人啊。吳雄感覺自己身體也很好啊,就疑心道士想騙錢。道士兩隻發綠的眼睛瞅著他,讓他再好好想想。
  • 老漢偷獵水獺,差點丟了性命,水獺的團隊精神不容忽視
    胡老漢伏在岸邊,屏住呼吸,等待著時機。也是怪了,過了很久,也不見水獺露面。難道水獺算定今天有危險?胡老漢耐心地等著,一直等到快要中午的時候,才看見一隻水獺露出了頭,胡老漢飛快地撒下漁網。可是水草太多,擋著漁網下沉的速度,水獺潛入水中跑了。 不一會,黑水潭四周的水裡,露出好幾顆水獺的頭,胡老漢數了數,七隻成年水獺,還有兩隻小水獺。
  • 民間故事:狐仙拜乾娘
    新聊齋:狐仙拜乾娘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明朝萬曆年間,在河南南陽,住有一個瞎婆婆,人稱盲婆。自從夫妻倆搬進盲婆的府邸,他倒也勤快,每天出去找活幹,累到天黑才回來,賺來的銀子全交給阿翠,偶爾還買點衣服食物給盲婆。阿翠則跟盲婆學會了織布,婆女倆一邊聊天一邊幹活,其樂融融。
  • 民間故事:狐仙奇緣
    就這樣曾良牽著馬,少女騎著馬,兩人慢慢走了大概兩刻鐘來到了村子,曾良把姑娘安頓在自己家裡,來到隔壁張大娘的家門前。但不知為何,敲了半天的門也沒有見張大娘開門,一般這個時候張大娘是還沒有歇息的,但看張大娘家裡的燈光還亮著。又喊了幾聲,也沒有人回應,曾良無奈,只好回到家中,跟少女說明了情況,靦腆地說道:「如若姑娘不棄,你住我的房間,我今晚上住大廳。」
  • 民間故事:狐仙白四小姐
    江州的崔憶白,相貌堂堂,他的父親早年過世,鄉人都一直在說他的父親早年和狐仙相戀,生下的他,所以並不受別人待見,甚至誤解。憶白在叔父家長大,他曾私下向叔父問過自己的身世,他的叔父總回答說,休要聽他人胡言,你的父母只是過世得早罷了!
  • 民間的狐仙信仰與崇拜
    民間的狐仙信仰與崇拜 劉漢傑《百科知識》 由陳凱歌導演的賀歲奇幻鉅制《妖貓傳》今日起(12月22日)在全國公映。這部影片自籌備開拍以來就備受矚目,電影中既有人們熟知的唐玄宗和楊玉環,也有妖貓、幻術、奇案等。
  • 聊齋民間故事——吳老漢
    村中有一人吳老漢,年近四十,還是光棍一條,以前倒也娶過妻,但無奈家中太過貧窮,妻子忍受不住,跟著別人跑了。若說吳老漢為什麼窮?也是村中一奇談,吳老漢最初跟著村民去神女江上捕魚,租了船,買了網,興致勃勃的去了,第一天,沒捕到一條魚,第二天,丟了網,第三天,翻了船,家中本就貧寒,僅有的一點家財,都賠給了那租船的。
  • 神秘的中國民間信仰 狐仙崇拜
    還說「唐初已來,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飲與人同之。事者非一主。當時有諺曰:『無狐魅,不成村。』(出《朝野僉載》)」又說「善蠱魅,使人迷惑失智,千歲即與天通,為天狐。」發展到明清,民間關於狐的傳說到了高峰。這也體現到民間文藝裡,《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和《子不語》這三部筆記小說就有大量關於狐的故事。在《封神演義》裡,迷惑紂王,斷送錦繡江山的妲己乃是借體成形的千年狐狸。
  • 民間故事:張老漢救下一隻黃鼬,它幫老漢兒子湊齊學費,善有善報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3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某村子裡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之前,先說道說道我對黃鼠狼的見解吧!
  • 古時民間五大家仙狐仙 黃仙 白仙 柳仙 灰仙
    大家應該都聽過黃鼠狼給雞拜年的民間故事,黃鼠狼呢在古代民間呢就被列為五大家仙之一,歷來被民間百姓所供奉。那你們知道民間五大家仙是什麼嗎? 「五大仙」被民間百姓供奉。「五大仙」又叫「五大家」或「五顯財神」,分別指:狐仙(狐狸)、黃仙(黃鼠狼)、白仙(刺蝟)、柳仙(蛇)和灰仙(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