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荒島蛻變成璀璨的「東海明珠」椒江大陳島揚起全域旅遊新風帆

2020-08-07 台州抽屜
昔日荒島蛻變成璀璨的「東海明珠」椒江大陳島揚起全域旅遊新風帆

下大陳島俯瞰圖。(受訪者供圖)

昔日荒島蛻變成璀璨的「東海明珠」椒江大陳島揚起全域旅遊新風帆

【鄉村名片】

大陳島,一個富有傳奇色彩的著名島嶼,隸屬於椒江區大陳鎮,位於椒江區東南52公裡的東海海上,由「上大陳島」(面積7平方公裡)和「下大陳島」(面積4.89平方公裡)組成。

大陳島是國家一級漁港、省級森林公園和省海釣基地,島周海域是浙江省第三大漁場,素有「東海明珠」之稱。島上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獨特,適宜度假、旅遊觀光和尋訪史跡。

記者採風

完善設施,點亮生活幸福底色

7月16日上午,記者從椒江七號碼頭登船,不到一個半小時,就來到了大陳島。一下船,映入眼帘的就是氣派的「大陳島」門頭,現代化的碼頭上遊人如織,寬敞的遊客中心門前,公交車排列得整整齊齊,小販推著裝滿漁獲的推車,大聲叫賣……

沿著寬闊的馬路一路前行,就來到了島上最繁華的商業街——梅花灣。街道兩側有飯店、超市、民宿,也有各種特產代售點,記者甚至還看到了一家奶茶店。

「近幾年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島上的商店也多了起來。」開車的司機是土生土長的大陳人,他介紹:「以前這裡只有一條爛泥路,幾座破房子,現在連酒吧都有了。」

駛過梅花灣,記者來到了墾荒老人劉興發與蘇嬌女夫婦家。他們家在一片嶄新的公寓樓裡,鄰居都是老墾荒隊員。進門是簡單的兩室一廳格局,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熱水器等現代化家電一應俱全。「家裡就我跟老頭子兩個人住。」蘇嬌女說,「兒女都叫我搬去跟他們住,但我們在島上住了一輩子,已經習慣了,離不開了。」

蘇嬌女告訴記者,自己今年77歲,18歲時響應號召來到大陳島墾荒,在島上度過將近60年,見證了這座荒島的滄桑變化。

「以前的生活是真的苦,連電都沒有,到了晚上只能點著煤油燈幹活。」談起往事,蘇嬌女一臉感慨,她說那時候島上連自來水都沒有,居民喝的和用的水,都要走很遠的路,去山上的水庫挑回來。

對於現在一按開關就有電,一擰水龍頭就出水的生活,蘇嬌女非常滿意。白天侍弄幾畝種著瓜果蔬菜的田地,晚上吃完飯,她和丈夫會一起出去散散步。她喜歡跟老街坊們聊聊天,丈夫喜歡跟遠道而來的遊客談談見聞,日子過得安寧又舒適。

產業裂變,帶動百姓增收致富

離開蘇嬌女家,汽車沿著盤山公路一路飛馳,不久就來到了雞籠頭景區。大陳漁場是中國四大漁場之一,盛產魚、蝦、貝、藻等各類海產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大黃魚。而這裡,就是台州廣源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源漁業」)的黃魚養殖基地。

據了解,廣源漁業年產大黃魚1200噸,擁有單體3.5萬平方米的放養式大網箱,總體養殖面積12萬平方米的大黃魚養殖基地。目前,大陳鎮可養殖大黃魚600萬尾,年產量達3000噸,年產值3億元左右。

陳大伯今年65歲,是島上的老漁民,也是廣源漁業的第一批員工。「4歲的時候,我就跟著爸媽來大陳島了。」陳大伯原本是黃巖人,這大半輩子,他捕過魚,結過漁網,也養過海帶。後來年紀大了,過不了風裡來雨裡去的捕魚生活,正好廣源漁業招人,他就來了。「現在雖然也累,但比以前好多了,不用長期漂在海上,收入也固定。」陳大伯說。

在廣源漁業,有不少員工都是陳大伯這樣的老漁民。「以前島上的人都是漁民,沒有其他營生,現在大多都轉行了。」陳大伯告訴記者,隨著島上旅遊業的發展,鄰居們有的開起了飯店,有的把自己家裝修一新開起了民宿,還有的則為島上商家和企業打工。

「以前島上的人一直往陸地跑,我認識的人越來越少。最近幾年島上發展越來越好,有些人又回來了,還有一些外地人也到島上定居,日子開始有盼頭了。」陳大伯迎著夕陽,望向遠處波光粼粼的海面。

講述

高標準打造大陳島紅色旅遊區

大陳鎮副鎮長 葉敏

我是2014年來到島上的,那時候島上還是以漁業為主,旅遊業剛剛起步,全年遊客加起來不過三四萬人次,基礎設施不完善,很多人家沒通自來水,連路燈都沒有。這幾年,大陳島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今年6月,上大陳島的烏沙頭景區建設完成,開始對外試運營;總投資額1.7億元的大陳島綜合碼頭項目已經開建,待八九月份建成後,可容納1000噸位船舶停靠;自來水戶戶通、煤氣站建設極大便利了居民生活;農村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建設也已經完成,汙水經處理後達到一級排放標準。

旅遊產業的發展,給島上帶來了「活氣」。2019年,大陳島全年旅遊人次達到15萬,旺季時一天最多有800人登島,來回上下大陳島的輪渡從一天一班加到一天三班,約40家民宿在上下大陳島落地。

眼下,大陳島正緊抓發展黃金機遇期,島上處處呈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當前共實施推進大陳島建設項目56個,投資總額約20.5億元。未來5年內,還將謀劃實施大陳島水咀頭古村修復、大陳島九曲花街等20餘個項目,總投資概算近百億元。

來源:中國台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探訪浙江大陳島:從「海上荒島」到「東海明珠」
    中新社台州12月10日電 題:探訪浙江大陳島:從「海上荒島」到「東海明珠」作者 範宇斌浙江省台州列島106個大小的島嶼散落在東海之上,大陳島是其中頗具傳奇色彩的一個。1955年,大陳島結束戰亂,迎來歷史轉折點。
  • 大陳島告別長達11年的「計劃停電」,讓東海明珠更璀璨
    大陳島告別長達11年的「計劃停電」,讓東海明珠更璀璨 2020-12-09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書寫「東海明珠」新傳奇|新時代大陳島高速發展簡記
    這個設計年通過能力為客20.7萬人次、貨5.2萬噸的新碼頭,預計今年完成前期報批,並爭取開工建設。這意味著,可停靠1000噸位船舶的大陳島客貨運碼頭時代即將到來。滄海桑田60餘載,荒島變「東海明珠」的傳奇上,又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上世紀80年代建成300噸級的陸島交通碼頭,直至即將新增現代化高噸位兩用碼頭,不斷跨越提升的碼頭時代,正如大陳島高潮迭起的發展徵程。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大陳島:荒島新生的傳奇
    央廣網台州5月8日消息(記者李佳)東海之濱,在距離浙江台州市椒江區東南29海裡的海面上,有一座傳奇小島——大陳島,60多年來滄桑巨變,滿目瘡痍的荒島變身為「東海明珠」。4月中旬,記者從浙江台州市椒江七號碼頭出發,乘坐「東鎮山」號客輪在海上航行了兩個多小時到達大陳島,開始了蹲點採訪,探究荒島新生的傳奇。
  • 「東海明珠」大陳島60年變遷記
    」到「東海明珠」今天(12月18日)《中國新聞》刊發《昔日荒島60年建成東海明珠》60餘載「海上荒島」變「東海明珠」1955年,大陳島結束戰亂,迎來歷史轉折點。近日,記者探訪大陳島,對話大陳人,看他們如何把一無所有的「海上荒島」建設成美麗的「東海明珠」。漫步海島老街,1956年首批上島的「拓荒者」在土壤貧瘠、淡水匱乏、颱風肆虐的荒島栽下棵棵樹苗,一甲子過後,早已亭亭如蓋。「走路高低不平,夜裡電燈不明,急事電話不靈,遇風航船常停,生活單調苦悶,環境艱苦冷清。」
  • 大陳島發出英雄帖:來「東海明珠」開民宿,當掌柜
    大陳島發出英雄帖:來「東海明珠」淘金,開民宿當掌柜!崔江劍 攝這裡,是東海明珠。大陳島位於浙江省台州灣東南海面上,由上下大陳、一江山島等共29個島嶼和83個島礁組成,陸域面積14.6平方公裡。島上常年綠色蔥蔥,森林覆蓋率60%以上,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素有「東海明珠」的美譽。
  • 大陳島成功獲評省級旅遊度假區:以「工匠精神」築夢「海上桃源」
    這對於椒江區推進全域旅遊,打造海上休閒旅遊島,促進海洋旅遊提檔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在椒江旅遊的快速發展中,海洋旅遊異軍突起,成為一大亮點。日前召開的全市旅遊發展大會,勾勒出台州全域旅遊發展的新藍圖。包括椒江區大陳島在內的四個景區成為我市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重點培育對象。會上,椒江區區長林金榮籤下了「軍令狀」:要加快推進旅遊業轉型升級,全力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東海明珠」挺立一座「精神燈塔」——追尋浙江台州大陳島墾荒精神
    新華社杭州4月29日電 題:「東海明珠」挺立一座「精神燈塔」——追尋浙江台州大陳島墾荒精神  新華社記者王俊祿  浙江椒江海門碼頭向東29海裡,大陳島如一顆明珠,閃耀東海。但人們從未忘記,這座海島從原本的滿目瘡痍,到如今的「東海明珠」,背後是一代代墾荒者的奮鬥足跡。
  • 僑浙好地方(18)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台州椒江大陳島
    三是「大陳墾荒」,一部撼人心魄的創業歷史,1956年至1960年,共5批467名青年墾荒隊員響應團中央號召上島墾荒,創造了將荒島變成「東海明珠」的美麗傳奇。▲蔣經國長孫蔣友松參訪大陳島▲祖籍大陳島的臺灣茂德國際集團董事長、東森電視臺總裁張高祥攜夫人一行到大陳島參觀祖輩生活地▲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僑聯副主席、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吳晶上島視察▲2018年,香港椒江同鄉會骨幹成員參觀大陳島三是兩岸青年互訪互動。
  • 大陳島:全域旅遊興海島
    「東鎮山」號是椒江往返大陳島的客船之一,載客量478座。而在2006年,大陳島往返大陸的是載客量不足200座的「慶達」號。十幾年來,客船的變遷折射出大陳島旅遊產業的不斷發展。2006年8月29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大陳島視察工作時指出,要加強旅遊規劃,謀定而動,有序開發,努力把大陳島的旅遊做大,做出品牌。
  • 東海明珠,浙江台州大陳島
    大陳島,被稱為東海明珠。行政上隸屬於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區大陳鎮,大陳島由「上大陳島」和「下大陳島」組成,同屬台州列島。下大陳島是大陳鎮的駐在地。我們乘坐的東鎮山號輪渡首先在上大陳靠岸,於是我們決定在上大陳逗留半天,吹吹海風,看看山海風光。客運中心有旅遊觀光車,環島遊25元一人。
  • 大陳島發出英雄帖:來「東海明珠」開民宿,當掌柜
    大陳島發出英雄帖:來「東海明珠」淘金,開民宿當掌柜!崔江劍 攝這裡,是東海明珠。大陳島位於浙江省台州灣東南海面上,由上下大陳、一江山島等共29個島嶼和83個島礁組成,陸域面積14.6平方公裡。島上常年綠色蔥蔥,森林覆蓋率60%以上,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素有「東海明珠」的美譽。
  • 大陳島發出英雄帖:來「東海明珠」開民宿,當掌柜
    大陳島發出英雄帖:來「東海明珠」淘金,開民宿當掌柜!崔江劍 攝這裡,是東海明珠。大陳島位於浙江省台州灣東南海面上,由上下大陳、一江山島等共29個島嶼和83個島礁組成,陸域面積14.6平方公裡。島上常年綠色蔥蔥,森林覆蓋率60%以上,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素有「東海明珠」的美譽。下大陳這裡,已「一床難求」。
  • 大陳島發出英雄帖:來「東海明珠」開民宿,當掌柜!
    大陳島發出英雄帖:來「東海明珠」淘金開民宿當掌柜!▷拍攝by 崔江劍大陳島位於浙江省台州灣東南海面上,由上下大陳、一江山島等共29個島嶼和83個島礁組成,陸域面積14.6平方公裡。島上常年綠色蔥蔥,森林覆蓋率60%以上,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素有「東海明珠」的美譽。
  • 李躍旗調研大陳島:堅持墾荒精神立心,堅定走好新時代墾荒路
    、綠水青山,大陳島這顆「東海明珠」橫臥在萬頃碧波之中,島上群眾及老墾荒隊員的生活是李躍旗最掛念的事。我們不能忘記老墾荒隊員所作出的貢獻,要堅持以墾荒精神立心,促進大陳島墾荒精神代代相傳,在推進新時代新墾荒的徵程上勇於擔當、主動作為,續寫新的墾荒故事。大陳鎮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向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如何開好局、起好步,李躍旗最關切的是島上的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
  • 天台山、一江山島、大陳島攝影之旅
    下午乘船赴【下大陳島】,一個富有傳奇色彩著名島嶼,素有「東海明珠」之稱大陳島,碉堡、水牢、戰壕、坑道等戰爭遺址是國民黨軍隊戰敗後,離開大陸前最後的戰役戰場的歷史見證。【甲午巖】以造型雄奇見長,素有「東海第一大盆景」之美譽。甲午巖海岸為炮兵陣地,戰壕交叉,現遺蹟猶存。刺激的索橋、浪漫的燈塔、陡峭的飛虎崖。
  • 我的家鄉有一座美麗的島,大陳島
    從椒江七號碼頭乘坐客輪出發,約一個小時就能到達(29海裡)。我們地處東海,近海海水都是黃色的,沒多久駛出外海就能瞧見碧藍海水,遼闊的海面上漁船和郵輪來回不斷,天空海鳥盤旋捕食,島嶼連綿不絕,旅途絲毫不乏悶。
  • 浙江大陳島轉型升級路:從靠海吃海到全域旅遊
    浙江大陳島轉型升級路:從靠海吃海到全域旅遊 央廣網2019-05-14 20:25:15 閱讀(1222)
  • 台州大陳島打造避暑勝地 大陳開發大有可為
    前天,「美麗浙東·全域旅遊惠民行」聯合採訪團在台州大陳島上碰到從杭州來避暑的遊客張阿姨,聽到她對大陳島居住環境讚不絕口。大陳島,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島嶼,在全域旅遊思路指引下日新月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nbsp&nbsp&nbsp&nbsp大陳島位於台州市椒江區東部,由上、下大陳等29個島嶼組成,總面積14.6平方公裡。
  • 一群老人,在台州大陳島上安了新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朱麗珍通訊員 翁穎/文 葉曉光/攝63年前,一群風華正茂的青年墾荒志願者踏上台州市椒江區東南50多公裡的大陳島,漫漫墾荒徵程自此開始幾十年來,他們拋灑青春與熱血,把一座荒島鑄就成了一顆閃耀東海的璀璨明珠。數百名墾荒隊員們歷經歲月逐漸老去,他們的晚年生活讓人牽掛。11月27日下午,「大陳島聖奧老年之家」正式揭牌,將為老人們帶去溫暖。「阿婆,今天戴上這個紅圍巾可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