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的婚姻形式悄然興起!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2020-12-21 EMBA

圖:圖蟲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形式,當地人俗稱「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

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有何利弊?

獨生子女家庭之選

所謂的兩頭婚,既不是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男女雙方兩頭皆是婚娶婚嫁,夫妻兩頭走。兩頭婚的家庭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選擇兩頭婚的多是江浙農村的獨生子女。「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杭嘉湖地區,我接觸的案件當事人,集中在杭州市周邊的九堡、臨平、餘杭一帶,多為村轉社區的地方,還有就是湖州地區,兩頭婚現象非常普遍。」浙江順博律師事務所律師杜鵬介紹說,「可以說,兩頭婚是獨生子女家庭的正常需求。」

在杜鵬看來,兩頭婚是「招上門女婿」的更優解。

杜鵬解釋說,以往招上門的女婿會存在這樣的心理——「反正孩子不跟我姓,這個家也沒有我的份,我到這裡只不過是完成生殖繁衍任務而已。」在這種心態下,久而久之,上門女婿對家庭的責任感越來越淡薄。而且通常情況下,招上門女婿家庭一般是女方經濟條件優於男方或者女方家庭涉及拆遷,招女婿家庭中不少家庭對招進門的男性存在一定防範和歧視。所以,無論從上述哪一點來看,都會造成上門女婿家庭後期的不穩固。

而兩頭婚則能有效避免這種情況。因為兩頭婚中,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這種形式相較純粹的招上門女婿,對男方的心理壓力影響比較小,也就更能讓男方產生對家庭的認同感和責任感。「我個人認為,兩頭婚比較妥善地解決了男女雙方的實際需要和心理需求。」杜鵬說。

除此之外,兩頭婚家庭還有一個顯著特點——未完全從各自的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即和一方的父母長期共同生活或者在兩方父母處輪流居住。

「『兩家拼拼』的主要原因是現代工作和生活節奏過快,很多小夫妻自顧不暇,根本沒有時間照顧子女,再加上目前保姆行業的不成熟,他們只能依靠父母。」浙江諾力亞律師事務所副主任、省律協婚姻與家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楊慧麗說。

「還有部分小夫妻,因為自幼是被原生家庭龐大的獨生子女,原生家庭條件也相對較好,獨立生活能力差,所以對原生家庭有非常大的依賴性。」楊慧麗補充說。

利大還是弊大?

「我覺得,這種『不來不去』的兩頭婚應該是新形勢下的一種探索,這種探索蠻好,有利於家庭的穩固和諧。」浙江思偉律師事務所律師、杭州市婦女維權與法律援助志願團的志願者楊紅如是說。

經過研究兩頭婚的內涵和表現形式,楊紅總結了其幾大優勢。

「首先,兩頭婚家庭商定好生育兩個小孩,是積極響應了國家的生育政策,有利於緩解社會的老齡化。

再比如,沒有彩禮和陪嫁門檻,男方和女方的經濟壓力都會減輕。相對而言,可以提高年輕人的結婚意願。

再者,生育兩個小孩既隨父姓又隨母姓,避免了姓氏和撫養方面的紛爭。」

楊紅還表示,「獨生子女成家後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大多數獨生子女的父母是樂於接受的。」

然而,兩頭婚並不是百利而無一害。

「和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雖好,但兩頭婚家庭的獨立性會弱,小家庭的完整性也必定會受到影響,年輕夫妻的親密度也會受到影響。」楊慧麗說。「而且現實中我們接觸到的案例,兩頭婚家庭會因為誰家都不能少、不能輸,從而發生爭執。比如有的男方不願多在女方家住,怕住得時間多一點會有入贅之嫌。」

「有些是可以調和的,但有些矛盾不好調和,甚至會引發離婚。」杜鵬說。事實上,哪個孩子跟誰姓,有「對賭」成分在。如果生育的二孩性別一致,則皆大歡喜,但生育的二孩中有一胎為女孩,且隨男方姓氏為女孩時,則有可能造成男方的心態失衡。

同時,實踐表明,兩頭婚家中的孩子都叫爺爺奶奶,而取消掉外公外婆的稱謂,會讓孩子分不清親輩關係。另外,家庭中出現異姓兄弟姐妹,也會降低孩子對兄弟姐妹的認同感。更有甚者,在養育過程中,「爺爺奶奶」會有意或無意地更偏愛隨自己姓氏的小孩。

楊慧麗表示,「偏心情況會影響孩子之間的感情,也會讓孩子很難融入自己的家庭。這更多地需要小夫妻去疏導,儘量讓原生家庭的父母做到不要偏心。」

杜鵬和楊紅認為,兩頭婚總體上是利大於弊。但楊慧麗則持相反觀點。她認為兩頭婚的原生家庭父母或多或少尚未脫離中國的傳統家庭模式,希望自己的姓氏可以延續。

消失還是普及?

「兩頭婚這種社會現象是在計劃生育政策下,獨生子女家庭催生的一種產物。」杜鵬認為,今後這種形式會跟招上門女婿一樣,依然存在,但不會成為普遍現象。由於生育政策的調整,越來越多的二孩家庭出現後,很多家庭對此方面的需求會下降。需求下降,兩頭婚現象自然會減少。「我個人認為,就目前而言,未來二三十年,大的傳統隨父姓的格局不會改變。」

「我也認為,兩頭婚是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也必然會隨著社會的發展逐漸減少,甚至可能會消失。一方面,全面二孩開放,一個家庭的子女增多,就沒有了兩家去拼拼的需要。另一方面,社會服務業發展尤其是家政行業的專業化規範化,教育培訓行業尤其是幼兒培訓的完善和發展,以及未成年人各項保護政策的出臺,都會刺激和鼓勵小夫妻從原生家庭中獨立出來。」楊慧麗說。

而楊紅對此持積極樂觀態度。「我覺得未來這種形式可能會增多,我甚至希望它能成為一種主流形式。」在楊紅看來,隨著教育的普及以及文明素養的提升,人們對婚姻姓氏的態度會越來越開明,這會衝淡人們對于姓氏傳承的「執拗」。

記者注意到,「人們對婚姻姓氏的態度會越來越開明」,是三位律師不約而同提到的共通點。兩頭婚究竟何去何從,還需交由時間去驗證。

網友評論

對於「兩頭婚」,有不少網友認為,女方需要生兩個孩子「很累」。

@威力旺卡:生兩個,好累啊

@_Hpelen_:所以男的現在啥都不用出,照樣有一個跟自己姓的孩子,還能多得一個不跟自己姓的孩子。比以前出房車彩禮得一個自己姓的孩子還要划算

也有網友指出,其所知道的兩頭婚跟媒體報導有出入:

@張青南:兩頭婚是指兩家並一家,小兩口是住在一起的,不是分別住在各種父母家!!!

@felting兵:啥玩意,還各自居住在父母家,明明是兩家並一家,小兩口自己住一塊,經常性的去兩家父母住而已

@purplexxxxxxxx:莫名其妙的新聞, 我是浙江人,這個很常見,大部分存在於雙方都是獨生子女(我們那裡不認為一定要把女孩嫁出去 也捨不得女兒 也因為現在經濟都不錯 所以才有這種形式)婚後也不一定非要生兩個!一般都是小夫妻自己商量!而且婚後不管住哪裡,也沒有各住各家好吧!

評論中還有很多兩頭婚當事人現身說法:

@木偶_puppet:蘇州早就這樣了,我就是兩頭住我老公和我都是獨生子女,我們家就生了一個孩子跟我老公姓的,也有生兩個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的或者生一個直接跟媽媽姓,這些都是提前商量好的。住的話也是兩邊都住住。也有直接買房單獨住不和爸媽住的。

@叮叮貓兒飛:我跟我老公就是這樣啊不娶不嫁,我不要他彩禮不帶嫁妝,我們離開彼此的大家組成一個新的家庭 ,老大跟他姓老二跟我姓。

@芥末在忙著獨自生活:身處杭州餘杭,這裡這種兩家並並真的很多,有的兩家很計較, 隨不同姓小孩也會區分對待。

結婚率仍在下降

根據《結婚產業觀察》整理民政部11月6日發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各省社會服務統計數據」: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登記結婚的人數共有589.42萬對,離婚人數267萬對。

此外,2019年,中國內地結婚登記對數為947.1萬對,較去年下降6.3%,2019年內地的結婚率為6.6‰。

從數據可以看出目前一個趨勢,結婚率在下降,離婚率在上升。

造成目前結婚率和結婚人數逐年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適婚年齡人口比例下降和社會晚婚趨勢顯著。人口的出生率,從1990年的21.06‰,逐步下滑到1999年的14.85‰,而當下這部分人口正好進入適婚年齡。鑑於這個階段人口基數明顯低於前期水平,導致適婚人口總數也出現同等下滑。

【延申閱讀】這屆95後,拒絕被彩禮「潛規則」綁架

婚姻問題中,彩禮是常被討論的一項議題。上述「兩頭婚」中,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是一種全新的形式。而現實中,據中新經緯,多名受訪者表示,父母在彩禮問題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談戀愛時,97年出生的吳小喵就和男友協商過彩禮的問題。「我們廈門翔安那一塊的彩禮『均價』大約是在10萬元到20萬元之間。以前我兩個姐姐結婚的時候,都是按彩禮12.8萬元,另外加3萬元『習俗費』。我也是按照姐姐們的規矩來定,一共是15.8萬元。」她說。

男友是山東濟寧人,兩家彩禮的習俗有偏差。「他們那邊的習俗是彩禮在10萬元以內,但是女方要陪嫁一輛20萬元的車,就是會給更多的嫁妝,給女兒面子和底氣。而在廈門,就是彩禮拿了多少,再等額作為嫁妝。」

商量過後,男方家庭給吳小喵表態說,一切按廈門的習俗來。男方的媽媽還告訴她:「你是無價的,給兒子娶一個好媳婦花多少錢都沒關係。」同時,自己的父母對彩禮的態度也很寬容,認為如果男方家庭有困難,彩禮也可以不要。

雙方父母的通透讓吳小喵感動。「如果父母想要新人過得幸福,就不要在彩禮上『埋雷』。假如雙方真的就彩禮砍價,那婚後也會是一個心結。」

「彩禮實則是雙方家庭的博弈。」同為97年的嘉怡也發出這樣的感慨。她從小在廣東小縣城裡長大,也一直生活在提倡禮數的宗族文化氛圍中。因此,自打她有了「不要彩禮以減少矛盾」的念頭後,也會擔心得不到雙方父母的認可。

畢業到北京工作後,從身邊人的經歷裡,趙可慢慢理解了彩禮的意義,「對女性來說可能是一種婚前的保障。在現實的情況下,也很可能是對兩個人未來生活的投資。」

至於自己是否需要彩禮,趙可還是認為自己並不看重。「更看重另一半是不是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以後和父母的觀念產生衝突,這件事情應該是必然的,沒有辦法不衝突。要想該怎麼解決這個衝突,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努力賺錢吧。」趙可還打趣說,「也很慶幸,相對而言,父母已經到了拗不過我的年齡了。」

誰來給彩禮「鬆綁」?

在微博平臺,有關「結婚有必要要彩禮嗎」「該不該因彩禮放棄結婚」等與「彩禮」相關的話題,閱讀量已累計數億。

吳小喵覺得,其實很多女生並不是真看中男方能給多少彩禮,而且從給彩禮的態度和處理方法來印證一下自己是否受重視。

事實上,關於彩禮的金額,各地的標準不一。之所以蒙上「天價」陰影,或與某些地區動輒幾十萬的金額和因此引起的糾紛相關。

在搜索平臺輸入「彩禮」關鍵詞後,「網友被XX萬彩禮壓垮」「離婚後因彩禮鬧上法庭」等新聞層出不窮。近年來,隨著「天價彩禮」的事例頻頻發生,有關部門也數次發布意見,扼制此等現象的擴散。

2020年5月,民政部印發《關於開展婚俗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將開展對天價彩禮、鋪張浪費等不正之風的整治;2019年10月,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 建設文明鄉風的指導意見》,也強調抵制天價彩禮。

而彩禮新規如何落實,關鍵還是在人。

合理控制彩禮的金額、將彩禮用於兩個人未來的生活上,成為多數受訪者認為應提倡的做法。

來源: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姚改改、新浪微博、結婚產業觀察、前瞻產業研究院

相關焦點

  • 江浙一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中國婦女報微信公號12月20日消息,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江浙一帶悄然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 兩頭婚什麼意思?和傳統婚姻有何不同?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  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  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 江浙興起「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到底對誰最好?
    近年來,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被稱之為「兩頭婚」,被當地人俗稱為「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而這種婚姻是什麼樣的呢?
  • 鳳凰男承諾頭胎隨父姓二胎隨母姓,孩子出生後卻反悔,被妻子打臉
    近日,一則「江浙興起兩頭婚」的新聞,引發熱議。所謂「兩頭婚」,是指男不娶女不嫁,也不屬於入贅的一種新的婚姻模式。實行「兩頭婚」的一般是獨生子女家庭。他們會事先約定好,生育兩個小孩,頭胎隨父姓,二胎隨母姓。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兩頭婚」到底應不應該提倡?
    兩頭婚是指一種新型的婚姻模式,在浙江等地悄然興起。這種婚姻雙方公平,不是屬於男娶女嫁,當然也不屬於倒插門。其實這種的形式跟倒插門也差不多,但是有些家庭最害怕倒插門的姑爺是個懶漢,也就是說結婚男方的心裡是我沒出錢,我沒買房,以後孩子也不跟我的姓,家裡的錢也不是我的,那我沒必要多努力。這樣的姑爺的責任感很弱,久而久之就會造成夫妻的不和諧。 但是兩頭婚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男方不用出彩禮,女方不用陪嫁,孩子生兩個每個人一個,這樣男生也有歸屬感。
  • 男不娶女不嫁,孩子隨父姓也隨母姓,「兩頭婚」到底應不應提倡?
    兩頭婚是指一種新型的婚姻模式,在浙江等地悄然興起。這種婚姻雙方公平,不是屬於男娶女嫁,當然也不屬於倒插門。夫妻結婚之後一般還是跟沒結婚之前一樣各住各家,生孩子呢也是生兩個,第一個跟爸爸姓,第二個跟媽媽姓,而且沒有外公外婆這個說法,統稱爺爺奶奶。在浙江等地,這種婚姻形式已經成為了獨生子女家庭必選的。
  • 倆孩子分開撫養,分別隨父姓與隨母姓,婚後各住各家的「兩頭婚」你...
    近年來,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小夫妻成家後依舊與雙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們一般會生育兩個小孩,第一個隨父姓,由男方撫養為主,第二個隨母姓,由女方撫養為主。在兩頭婚家庭裡,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家住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的小西和丈夫小爭,都是「85後」的獨生子女,兩人於2016年結婚。
  • 不付彩禮不置嫁妝,大娃隨父姓,二娃隨母姓,看起來很合理卻引起大...
    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裡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 結婚了還可以住娘家,孩子分別隨父姓隨母姓,這種現象上熱搜!
    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裡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 不付彩禮不置嫁妝,大娃隨父姓,二娃隨母姓,看起來很合理卻引起大風波
    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裡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 江浙流行的「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兩個孩各隨一姓,你怎麼看
    如何看待江浙地區興起的「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一孩隨父姓由男方撫養,二孩隨母姓由女方撫養?這個問題,其實要分為三個小問題來回答:為什麼會興起兩頭婚?兩頭婚有何利弊?不難想像,經濟越發達的地區這種情況越嚴重,表現在婚姻上一般就三種形式,嫁入豪門、當上門女婿、兩頭婚。雙方家族門當戶對,誰都不願為對方放棄自己家族的接力跑,就會出現兩頭婚。江浙地區大量出現兩頭婚,從好的一面來看,這也表明當地的貧富差距不算很大,門當戶對是普遍現象。
  • 隨父姓還是隨母姓,影響孩子歸宿感,甚至影響孩子的教育和發展
    進入新世紀以來,孩子出生後隨父姓還是隨母姓的問題,經常產生爭執,甚至發生家庭衝突。有的家庭還出現了夫妻雙方兩個家族勢力的較量,甚至直接導致夫妻離婚、家庭解體。事實上,在歷史上,孩子隨父姓和隨母姓都普遍存在過。
  • 復旦教授構想:子隨父姓女隨母姓 體現男女平等
    ,女隨母姓」原則,讓女兒繼承媽媽的姓。假如女兒隨母姓,就能把線粒體DNA的遺傳路徑保留在姓氏中,讓人們找到自己的母系祖先。   盧教授指出,姓氏對遺傳學研究非常重要,由於「子女隨父姓」的習俗延續了幾千年,如採取「女隨母姓」,追尋母系祖先就不會那麼困難了。   有望進一步實現男女平等   除了遺傳學依據,盧大儒還提出,「子隨父姓,女隨母姓」能進步實現男女平等。
  • 不付彩禮不置嫁妝,大娃隨父姓二娃隨母姓,你怎麼看?
    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裡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 這是近些年在江浙一帶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
  • 爸爸姓「獨」為取名發愁,媽媽想孩子隨母姓,奶奶一張嘴媳婦樂了
    老公姓「獨」不好取名,老婆要寶寶隨她姓,婆婆取一名,兒媳樂了小倪和丈夫在認識2年後就走進了婚姻的殿堂,婚後也是非常的恩愛,就在前不久小倪就生下了一個「小棉襖」,這讓全家人都非常高興,但是在高興之餘,又有一個難題迎面而來,那就是給孩子起名字的問題,這甚至是差點引起了家庭矛盾。
  • 子隨父姓最為合理,子隨母姓離婚率極高,不要讓孩子承受心靈傷害
    前兩天剛寫了篇名叫《孩子隨母親姓,如同在婚姻上安裝「定時炸彈」》的文章。沒料想今兒的熱搜,就上演了夫妻為爭奪頭胎孩子跟誰姓的問題鬧上了法院。網友@琦謌個人表示「說白了,這不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的問題,而是隨父姓還是隨外公姓的問題(因為母親的姓繫於外公),是不折不扣的男人與男人之間的爭鬥,母親在這當真不過是女方家的一個爭鬥「法器」罷了,如果因為爭奪冠姓權造成離婚,受傷最深的無疑是隨母姓的孩子,如若隨了母姓(外公姓)導致離婚,男方可能會主動放棄孩子。
  • 「兩頭婚」男不娶女不嫁引熱議,女方:我為什麼給你生孩子?
    為了避免婚姻影響到自己的利益,越來越多的人懂得在婚姻中權衡利弊,所謂的愛情也不再像從前那樣純粹。於是江浙一帶就開始興起「兩頭婚」,即為男不娶女不嫁,孩子歲父姓也隨母姓。當一對情侶組成夫妻之後,他們不需要住在一起,可以各住各家。
  • 孩子為什麼要隨父姓?父姓制度的起源,是孩子歸屬權的平衡
    男人無法確定孩子是不是自己的,但他們希望別人知道孩子是自己的,那怎麼辦?給孩子打上一個專屬標誌就是了。從這個角度來看,隨父姓是男女對孩子歸屬不平等的補償大家好,今天是育兒內容的第26期(主頁視頻版更精彩哦!),我是善於剖析孩子問題,還能給問題父母答疑解惑的淅淅爸。今天想跟大家聊聊「孩子跟誰姓」的問題。
  • 男不娶女不嫁,最近流行的「兩頭婚」~你怎麼看?
    而且,兩個家庭商定,小夫妻共生育兩個小孩,按照出生順序,一胎跟男方姓,二胎跟女方姓。家庭裡也沒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對爸爸媽媽的父母都叫爺爺奶奶。這是近些年在當地悄然興起的一種新的婚姻形式——兩頭婚。即當地人俗稱的「不來不去」「不進不出」「不嫁不娶」「兩家拼拼」,男方無須付彩禮,女方也無須陪嫁妝,雙方均沒有嫁娶之意,且都有隨自己姓氏的孩子,意味著「我家不是嫁女兒,你家也不是娶媳婦」,這種婚姻既不屬於男娶女嫁,也不屬於女招男入贅。「兩頭婚」也登上了熱搜榜。在網友評論中,不少網友對此持積極看法:這種形式並非近年出現,90年代時在蘇南、浙北等地區就都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