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如何步步為營、玩轉網際網路

2020-12-20 市場部網

1990年10月8日,中國內地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光華餐廳在深圳市光華路商業步行街盛大開幕。麥當勞已經進入中國市場25個年頭,2015年10月,麥當勞公布了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報。全球營業一年以上門店的同店營收額增長了4%,麥當勞三季度營收總額為66億美元(約合419.52億元人民幣),其中,麥當勞中國的同店銷售額同比增長26.8%。

如今,麥當勞已經進入中國市場25個年頭。25年,無論是全球還是中國市場都發生著很大變化,中國消費者的改變更是天翻地覆。曾經憑藉著標準化成為商業經典案例的麥當勞,眼下正在面臨去中心化、垂直細分的「網際網路+餐飲」的挑戰,在家庭烹飪、中式快餐、第三方送餐平臺等餐飲O2O新秀的瓜分下,麥當勞的中國市場還能否維持高成長性?在網際網路基因面前,麥當勞如何持續創新?

在此背景下,麥當勞中國CMO須聰接受了《成功營銷》記者的專訪。麥當勞篤定,中國市場仍然是麥當勞全球的重中之重,中國仍然是麥當勞全球開店量最多的市場,三、四、五線市場仍然會持續開店。

2015年,麥當勞不僅向外賣O2O平臺開放自己的產品信息,而且通過數位化營銷、運營社交平臺等方式向90後、00後示好,甚至試圖打通從選餐、預訂、支付到配送的整個網際網路閉環。

「麥當勞要創新,就要冒險。也許會犯錯,但不斷學習成長,因為要讓它永遠年輕。」麥當勞中國CMO須聰告訴《成功營銷》記者,在中國市場,麥當勞見證了二十幾年的發展變遷,麥當勞希望成為一個聯結人與人的紐帶。並為了迎合中國消費者的心理,提出了全新品牌主張「讓我們好在一起」。數位化、個性化和定製化服務將是麥當勞的主要關注點,這三個趨勢不僅體現在市場營銷中,同時還將滲透到全公司的戰略上。

轉變營銷意識,佔領網際網路

須聰介紹,在麥當勞的調研中,與美國消費者相比,中國消費者群體承載著更多的社會化屬性——他們會將麥當勞作為「社交」而不是「快餐」的場所。這給麥當勞營銷更多機會。「麥當勞的微信公眾號有860萬粉絲,參與互動的頻率也非常大。」而隨著電子商務和數位化營銷的興起,麥當勞的營銷重拳也開始向數位化營銷轉變。從2008年奧運會以後,麥當勞就開始和本地市場相結合,進行本地化的營銷舉措。

品牌風向跟隨消費者改變

麥當勞全球的營銷口號是統一的,而中國市場會根據自身屬性調整營銷策略。須聰告訴記者:「快消產品屬性不同於耐用消費品,消費者會快速做出購買決定,它更加日常化,所以宣傳策略一直強調每天的生活都有麥當勞相伴。麥當勞的slogan隨著時代而演變,2010年是『為快樂騰一點空間』,那時的社會大環境是為了工作而拼搏,我們希望讓消費者感受到在激烈競爭中仍然陪在大家身邊。到2014年,品牌slogan改為『讓我們好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曾經的消費者——中國的第一批獨生子女已經步入社會並有了自己的家庭,於是大家可以看到當時的宣傳片裡,更多突出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結。」須聰認為,品牌的調性一定要結合社會場景,再加上準確的品牌定位。而麥當勞作為快餐來說,最大的優勢就是其便捷性,「麥當勞在中國和美國最大的不同是,除了快餐店,還被看作是一個更有社交功能的地方,這也成為了和消費者連接的情感紐帶。」

麥當勞的目標消費群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年輕白領,二是兒童家長,三是學生。如今,這些目標群體大多為80後、90後,他們的生活被網際網路深入滲透著,麥當勞為了更好地宣傳品牌形象,必須把營銷重點轉移到數位化上面。「過去兩年中國的消費市場出現了巨大的變化。我們在深入探索中國消費者的認知與行為後,發現現代消費者喜歡新鮮事物,頗具創造與冒險精神;他們也熱衷於數位化、追求個性化。」麥當勞的營銷重點轉移到網際網路和移動端勢在必行。

藉助社交網站,進行中國本土化營銷

2015年是麥當勞社會化營銷舉措頻出的一年:面向理工科用戶的圓周率日(πDay)3.14元特惠價買派、面向遊戲玩家的《魔獸世界》的角色扮演、「我創我味來」(Create YourTaste)項目、為中國消費者量身訂造「摩登中國風」新品、「我就喜歡24」(imlovinit24)全球創意聯動等活動,差不多每個月,麥當勞中國都會面向年輕人開展網際網路營銷。這背後是麥當勞非常重視中國社交媒體的營銷策略,通過社交媒體上消費者與品牌的互動不斷塑造著未來的品牌。

須聰告訴記者,麥當勞微信公眾號粉絲有860多萬,「如果品牌的公眾號非常有趣,消費者就不會把它當成一個正在宣講營銷的媒介,而是它當做一個人來溝通。」

麥當勞認為內容是驅動社交媒體對話的首要因素,因此找到受歡迎的漫畫家和插畫師,與他們一起圍繞「讓我們好在一起」的品牌主題共同創造內容,用消費者最喜歡的方式來講品牌的信息,而合作的很多插畫和漫畫家本來也是麥當勞的粉絲,這種「共同創造」有別於傳統的廣告創意,麥當勞也給予這些漫畫家和插畫師足夠的空間,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元素、喜好來進行創作。須聰特別強調,合作需要的不是「控制」,而是「激發」。

通過線上優惠券打造傳播性事件

英敏特諮詢研究分析數據表示,在網絡上,家常烹飪正在風行,越來越多的移動應用和社交媒體紛紛推出各式幫助消費者在家做飯的服務和分享專業餐廳菜譜的平臺。在線下,從快餐消費頻率上看,34%的快餐消費者常一周吃幾次中式快餐,而僅有28%的消費者喜歡一個月吃幾次洋快餐。

「過去一年,麥當勞跟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阿里、騰訊、百度、新浪都有合作。」須聰舉了個例子,櫻花甜筒新品上市後,百度地圖會向跑步者隨機推送信息:「你有一個櫻花甜筒,要領取嗎?」在導航幫助下,如果15分鐘內可以到達麥當勞甜品站,用戶就可以免費領取1個櫻花甜筒——這背後是地圖的移動定位技術。

須聰認為,數字營銷影響的不止是傳播形式,麥當勞電子優惠券也可以藉助數字營銷快速地促成消費。這樣的營銷,麥當勞也進行了相關探索。「麥當勞的業態跟大多數其他的行業其實還是不太一樣,是一個高頻率低數額的消費行為——每個消費者每次的平均用餐花費大概在30元左右,但是相對於其他行業,購買行為的發生頻率很高。所以優惠券是一種剛性需求,也是可以快速提高數字營銷效果的。」優惠券對於麥當勞來說並不僅僅是純銷售意義上的存在,還可以吸引到消費者的注意力。尤其是麥當勞經常要推出新品,但是很多新品的周期很短,所以需要用最快的方式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到這些新的產品,藉助優惠券,成為一個傳播性事件,製造出更好的營銷效果。

轉變營銷手法,落地移動端支付

2015年是移動端支付遍地開花的一年,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便捷性,還讓商家對消費者的特徵有了更具象的形象描繪。須聰告訴《成功營銷》記者,「2016年,麥當勞將繼續以『讓我們好在一起』品牌主張與消費者溝通,隨著生活形態變化,不斷更新產品與服務。我們已在主要城市餐廳安裝自助點餐機,消費者可以通過流暢的觸屏便捷、輕鬆地完成點餐、支付步驟;我們與支付寶、微信合作,計劃在2016年推進手機支付功能覆蓋全國主要城市;利用網際網路技術實現手機點餐——到店取餐等。利用數位化技術及數位化的品牌溝通方式,將能為消費者省去大量排隊等候的時間,與消費者產生更親密的連結,提升消費體驗。」

麥當勞宣布,自2015年12月3日起,北京地區230餘家麥當勞餐廳將全面接入微信支付,這已經是第三個全面覆蓋的城市。預計2016年一季度將覆蓋全國2200多家麥當勞餐廳。須聰告訴記者,與微信支付合作能為用戶帶來更多便利。「未來,我們還將以『公眾號+微信支付』為核心,並藉助O2O背後的大數據了解消費者的行為,為顧客提供超越支付的更多便捷服務和個性化體驗。」

須聰說,原來消費者到麥當勞的店裡消費,只能知道每一個消費者的消費金額,卻不能為用戶畫像。但是現在通過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平臺背後的大數據,統計用戶購買習慣之後,可以幫助麥當勞為用戶帶來更多的精準描畫,這是原來所不能做到的,這也是促成精準營銷的一個途徑。讓消費者行之有效地接受新品推廣,最重要的是自然而然地推薦給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不是強加給消費者。比如「當數據分析發現這個用戶是偏好薯條產品的消費者時,有了該品類新品或者促銷活動的時候就能向其推薦。這所帶來的營銷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這樣的數據分析在未來的平臺上都可以實現。」

移動端支付以便捷、高效的特點滿足了消費者在快節奏生活下對便利性的需求,還省去了找現金、沒有零錢的煩擾,同時,微信、支付寶等平臺在大用戶量的基礎上提供支付及卡券功能,可以很快地將相關優惠信息傳遞給消費者。行動支付和麥當勞的合作,有助於提升就餐高峰期的點餐率,也有望加速實現O2O閉環。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9月,麥當勞中國與微信支付宣布雙方在數位化用餐體驗方面進行全面合作,麥當勞上海的172家餐廳率先接入微信支付;11月17日,全球首個麥當勞微信支付旗艦店落地廣州。

轉變營銷格局,打通外賣O2O的閉環

根據麥當勞的觀察,對於線下的零售商來說,中國消費者更積極主動,願意通過線上的方式獲取資訊。中國消費者在線下實體店的時候,在線上與品牌進行互動的意願非常強烈。

須聰認為,不僅是營銷舉措,從線上營銷到線下實現購買的O2O閉環,麥當勞也要邁開步伐。

2015年起,主打懶人經濟、海量補貼的「送餐上門」開始大規模走進中國家庭。在網際網路營銷時代,「低價——流量」的互相強化成為外賣O2O平臺的新玩法。網絡訂餐行業正在衝擊線下傳統餐飲市場。7月1日,外賣O2O平臺「餓了麼」迎來了一個大塊頭店家——麥當勞。這家「年過六十」的跨國餐飲巨頭放下身段,史無前例地向一家成立不到七年的網際網路公司,開放自己的產品信息。須聰告訴記者,麥當勞現在與最大的四個外賣平臺都有對接——餓了麼、美團,口碑外賣和百度外賣。

「數位化和網際網路思維所帶來一個更大的變化是,營銷部門要做一件事情,需要跨越各個部門的環節更多了。以登錄外賣第三方平臺為例,我們要打通多個環節,這個看似簡單步驟實際上非常複雜。」麥當勞之前一直在用自己的送餐平臺,通過電話或者在app就可以點餐。打通第三方外賣平臺背後的複雜程度難以想像,首先要在技術平臺上對接進入點餐系統,再分配到門店去;然後還牽扯到配送資源配置,品質追求,客服等等。

在須聰看來,與第三方外賣平臺進行合作值得推進,並不是因為競爭對手也在做。「最主要的原因是,第一,整個市場環境裡面消費者的生活狀態在改變,中國消費者被電子商務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影響非常大,消費者的習慣發生了轉變。」

這背後是麥當勞的商業模式裡最大的核心競爭力——一直隨著消費者環境變化,陪伴在消費者身邊,滿足消費者需求,「以前很多人疑惑麥當勞為什麼要開24小時,所有店鋪都關門了麥當勞卻一直在營業。現在消費者在夜間急需解決一頓飯時,首先就會想起麥當勞,這是培育市場的成果。在2015年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享受第三方外賣平臺帶來的便利,如果不及時跟上這個腳步,就沒有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除了與第三方平臺進行合作、在微博、微信上進行社會化營銷,據須聰透露,2016年麥當勞會推自己的手機APP,並將成為「智能餐廳」的接入口。須聰認為,快餐作為高頻次的消費,非常容易打通線上和線下對接,一舉完成很多營銷理論所說的閉環。而通過麥當勞自身APP的抓取用戶信息,會對消費者進行更具體的描象,達成精準營銷。

2015年,麥當勞已經打通了數字營銷的線上線下環節,相信在2016年的中國市場會看到一個更得心應手、創新並敢於冒險的麥當勞。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加盟開奶茶店如何玩轉」網際網路+奶茶」
    這是一個網際網路時代,衣有淘寶、京東;食有餓了麼、美團;住有攜程;行有滴滴、Uber;可見網際網路已經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改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我們一個小小的奶茶店如何玩轉」網際網路+奶茶」呢?----那我們來看一個真實案例.
  • 麥當勞與支付寶:大數據探路「網際網路+餐飲」
    今日,全球零售食品服務業龍頭麥當勞與支付寶達成合作,將在麥當勞中國2,100多家餐廳逐步支持支付寶支付,並進駐支付寶「商家」頻道。更為重要的是,雙方將在數據層面展開深度合作,利用大數據打造線下餐飲向「網際網路+」升級的標杆案例。
  • 為啥全聚德、麥當勞、海底撈們才是網際網路餐飲公司
    餐飲行業是網際網路思維擴散到全社會的發源地,也是重災區。近幾年,一批舉著網際網路思維大旗的餐飲品牌出現了,黃太吉煎餅、西少爺肉夾饃、伏牛堂米粉……它們成為了餐飲業裡的「顯學」,餐飲巨頭們似乎成了轉身緩慢的大象。殊不知,這些經歷多次技術變革的巨頭們一旦反應過來,擁抱變化,大象也可以跳舞。
  • 創意大佬麥當勞如何玩轉戶外廣告
    說起戶外廣告,一定得說一說大佬麥當勞,它是出了名的愛玩戶外廣告。麥當勞的戶外廣告作品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優,有許多案例獲得過廣告大獎。他家的戶外廣告總是將自身品牌和產品特性體現得淋漓盡致,海報設計充滿創意,耐人尋味。所以,燒腦君特將麥當勞近幾年的戶外廣告做了一次分類整理,供大家參考學習。
  • 景區運營者如何玩轉網際網路+?
    「網際網路+旅遊」正在迅速成為旅遊熱點,而圍繞網際網路如何通過技術為旅遊賦能,也成為了每一個文旅從業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欄目 |文旅商業故事領域 |景區空間維度:「網際網路+旅遊」應藉助科技重新定義遊覽空間理想模式狀態下,「網際網路+旅遊」應當做到空間、時間與人間的協和統一,追求「五感具備,一鍵直達,溫情服務」,確切地通過網際網路科技賦能,讓旅遊成為大眾旅遊時代的常態化生活,讓旅遊變得更有溫度。
  • 今日關注 | 政策利好,玩轉「網際網路+旅遊」依舊長路漫漫
    今日關注 | 政策利好,玩轉「網際網路+旅遊」依舊長路漫漫 2020-12-16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麥當勞是如何一步步勾引你進店消費的?
    3· 麥當勞是如何設置店內廣告的?4· 為什麼餐廳裡坐滿漂亮女性,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由郭富城、楊千嬅領銜主演的電影《麥路人》。這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講述了一群陌生人在快餐店內留宿相遇,相互扶持的故事。而從電影名稱《麥路人》就不難看出,故事發生的快餐店,正是我們所熟悉的麥當勞。
  • 麥當勞也搞自助餐?麥當勞未來智慧概念餐廳登陸北京
    不排隊不帶包、手機提前訂餐、自助自創漢堡、服務員送餐到桌、桌邊隨時充電、全新互動遊戲……在進入中國市場25年之後,麥當勞真的「變」了。1月27日,麥當勞全球第二家——中國內地首家未來智慧概念餐廳在北京王府井正式開幕。走進麥當勞北京王府井餐廳,現代化感十足的裝修已讓人感覺煥然一新,大面積的落地玻璃窗使得空間顯得更為通透、開放。
  • 180ai助力麥當勞帶你玩轉盛夏「榮耀」季
    180ai助力麥當勞帶你玩轉盛夏「榮耀」季 跨界玩不停的麥當勞,是今年王者榮耀「五五開黑節」的首席合作夥伴
  • 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等「洋快餐」如何玩轉VR/AR?
    下面,就讓我們細數一下洋快餐是如何用VR/AR技術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若能為國內本土餐飲企業提供一絲營銷靈感,不勝榮幸。麥當勞:360度虛擬實境視頻服務,滿足你的偷窺欲與老對手肯德基的AR營銷路線不同,麥當勞選擇了VR。用戶在帶上VR設備後,就能通過一段360度全景視頻觀看來自其他地區的麥當勞景象。在視頻場景中,用戶就能走進一間麥當勞餐廳,周圍人來人往,用戶會被指引到電子點餐機器前進行點餐,出餐後跟隨者服務生的腳步走到你的座位,看著所點的食物。
  • 麥當勞不敵外賣O2O平臺 欲借網際網路逆襲是否為時已晚?
    進駐中國25年之後,麥當勞第一次把食譜制定權「授權」給顧客,並鼓勵用戶給自己的「專屬漢堡」命名、合影並上傳到社交媒體。此前憑藉「標準化」入選商業經典案例的麥當勞,眼下正在面臨去中心化、垂直細分的「網際網路+餐飲」的挑戰。在家庭烹飪、中式快餐、獨立快餐等餐飲O2O(線上到線下)新秀的瓜分下,麥當勞的中國市場還能否維持高成長性?
  • 從紛爭到「賣情懷」 漢堡王如何玩轉價值營銷
    從紛爭到「賣情懷」 漢堡王如何玩轉價值營銷 2017-03-13隻是這次,它的火不是因為與老對手麥當勞的高水平「撕逼」,而是因為一次公開「徵友」——尋找Burger Queen。3月8日女人節,當Burger Queen揭曉時,不管是線上還是漢堡王線下實體門店,都被一種自信、積極的正能量包圍,俘獲億萬消費者,拔得「3·8節」借勢營銷頭籌。而在成功背後,是漢堡王玩轉價值營銷的高超技巧。
  • 入局網際網路創意產品 晨光文具如何玩轉這筆生意?
    為拓展新業務,近幾年晨光文具開始入局網際網路創意產品,並在推出《梵谷系列》筆記本、《one檯曆》等文創產品的同時,將銷售渠道覆蓋至線上線下。但文創產品研發需要大量資金投入,與此同時,具備成熟經驗的研發團隊以及產品研發效率也同樣重要,晨光文具如何玩轉這筆生意探店 定位中高端紅黑色的M&G招牌幾乎已經成為每個「80後」、「90後」中學時代記憶的一部分。
  • 麥當勞之父為什麼不是麥當勞?
    那麼,麥當勞如何從一家默默無聞的汽車餐廳,做到世界餐飲巨頭的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從歷史的迷霧中,從發展過程的關鍵環節,把握創新的奧秘,探尋那些魔鬼般的真實細節。細節一:推銷的本質到底是什麼?這可是1940年的汽車餐館,這個效率放在現在也可以被稱作神速了吧,那麥當勞到底是如何實現如此高效的工作效率的?他們是如何設計出這一套系統的?就不需要反覆試錯和測試嗎?不需要多次迭代和改版嗎?當然需要!
  • 在麥當勞「本土化」的過程中,中信做了什麼?-虎嗅網
    從股份上來看,麥當勞全球保留了新公司20%的股權,佔據金拱門董事會中的一個席位,其餘六席中,中信四席,凱雷兩席。但以特許經營人的身份來說,話語權依然足夠大。「從戰略意圖來講,股權的改變是讓中國更加獨立,但從品牌定位、品牌性格,尤其是在黃金標準方面,全球還是會嚴格控制的,中國區會在執行層面看如何更好地實現本土化。」
  • 麥當勞,開理髮店了!去剪個「金拱門」髮型吧
    從小到大 麥當勞,似乎一直都 陪伴在我們身邊 小時候,一頓麥當勞 就能讓人快樂一整天 讀書時,總喜歡和小夥伴 在麥當勞趕作業
  • 快餐巨頭麥當勞如何完成O2O彎道超車?
    網際網路興起後,麥當勞積極拓展線上業務,並利用社交媒體強化企業品牌滲透。2013年後,移動網際網路迅速崛起,麥當勞因勢利導,快速投入移動端合作及獨立APP上線。在移動端數據積累和精準營銷層面,麥當勞不斷完善移動端使用場景,在全球範圍內積極部署行動支付、無線Wi-Fi及無線充電設備,其在日本的電子優惠券業務已成為快餐連鎖企業的O2O經典案例。
  • 社會的麥當勞化已成為趨勢
    □苗曉霞  前些年我反覆在讀喬治(美國)的一本小書《社會的麥當勞化》,書中講到社會上的多種麥當勞化現象。這本書是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的,距今已經十七年。
  • 麥當勞如何殺雞(圖)
    點擊進入>>>   1月10日《西安晚報》消息,作為全球快餐業的「龍頭老大」,麥當勞近來卻有點不太走運。在「老家」美國,反肥胖組織盯上了它,認為它是導致年輕人「發福」的罪魁禍首;而在英國,動物保護組織也不肯放過麥當勞,指責它殺雞的方法太殘忍,這不,逼得麥當勞將毒氣室都用上了。
  • 看國外如何玩轉光伏+網際網路
    看國外如何玩轉光伏+網際網路 2016-01-06 來源:本站編輯   在一個研究員腦子裡有嚴格的「引用」邏輯不足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