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縣臺塔村:「農家樂」樂農家

2020-12-23 每日甘肅

臨夏縣臺塔村:「農家樂」樂農家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葛學忠

今年5月初,臨夏縣漠泥溝鄉臺塔村12社農民馬克力木,在自家院落開起了農家院,52歲的他自此告別了外出打工生涯,過上了嚮往的生活:再用不著離開家鄉,在家門口也能掙到錢了。

往年開春時節,馬克力木出門打工。6月春暖花開,他再回家,在3畝山坡地上務勞莊稼,忙完農活後,再次踏上東莞打工的路。

漠泥溝,山清水秀,山坳間熙熙攘攘的,是自駕休閒的遊人。

活到老了,馬克力木覺得生活越來越「有滋有味」。漠泥溝像他這樣經營農家院的村民有12戶,都是精準扶貧戶,其中不乏年輕人。農家院拴住心,他們留在了村子裡。

在臺塔村,農家院是村民眼裡時興的字眼。這幾年馬克力木家,在住房安全達標提升、人居環境提升等政策的幫扶下,從原來的土坯房住進了漂亮的新房。對比翻天覆地的變化,馬克力木深有感觸。

「農家院剛開張一星期,就接待了6撥客人,我們吃什麼,給客人做什麼。他們喜歡得很。」涼拌蕨菜、鹿角菜等山野菜,就地取材,爆炒草芽雞、青椒洋芋片、雲花饃,家常飯菜,土色土香,深受客人青睞。

「我小時候沒念過書,在外打工27年,也沒掙到錢,一直想著開個自己的店,這個夢竟然在山裡實現了!多虧了現在的好政策。」馬克裡木在送客人時講,「如今通村道路修好了,村民們環保意識增強了,好日子有了新奔頭。」

臺塔村61歲的馬一蘇夫,全家7口人,兒子兒媳到馬集鎮張羅小吃店,得知縣上發展農家院後,小兩口又回到村裡,用鄉村旅遊扶貧項目獎補的1萬元資金,辦起了農家院。記得那天傍晚,他們家迎來了第一桌客人。27歲的馬麥來牙,跟丈夫在廚房裡忙活,爆炒草芽雞和蔥花漿水面,熱鍋上菜,贏得了顧客的讚美。「今天客人們消費了600多元。」馬麥來牙心滿意足。

「山裡不允許生火起灶、扔垃圾,自帶食物進山,牛羊如果吃了塑膠袋、塑料瓶,可就麻煩了。」馬一蘇夫說。

躋身為鄉村旅遊村,臺塔村只用了一年時間。對於村裡的變化,上了年紀的村民最清楚不過。村裡的青壯勞力大多外出打工了,村裡留守的都是老人、孩子和婦女。

如何帶領村民脫貧,是漠泥溝鄉黨委、政府最上心的事。鄉黨委書記韓國義介紹:全鄉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常年在外從事餐飲業,其中拉麵是近幾年凸顯的優勢產業。現在村民借惠農富農政策,辦起了農家院。

據悉,今年臨夏縣旅遊扶貧項目打造的60家農家院中,漠泥溝鄉就有12家,集中在山水環抱的臺塔村、姬家村、何家村。鄉上統一製作了農家院門頭,民居煥然一新。鄉上分管旅遊扶貧的幫扶幹部馬鵬,每天跑前忙後,在農家院發展過程中沒少操心。開業前,鄉上在臺塔村舉辦了農家院烹飪技術培訓班,對從業人員進行了系統培訓。

漠泥溝旅遊扶貧重錘響鼓,加快了群眾脫貧攻堅步伐。

相關焦點

  • 隴南:「農家樂」樂農家
    近年來,隴南市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各風景區和縣區近郊的「農家樂」成了旅遊新亮點,「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幹農家活、上農家玩」受到省內外遊客的青睞。目前,該市發展農家樂600多戶,從業人員4800多人,每年接待遊客超過100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近億元。
  • 種農莊 樂農家——慈王農莊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創業增收
    種農莊 樂農家——慈王農莊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創業增收 2020-04-22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那些藏在巷子深處的農家味道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大大小小的景區周圍興起了農家樂。而整天被城市裡林立的高樓大廈浸泡著的人,在快節奏的工作生活之餘,身心疲憊之時總喜歡約上三五知己到鄰近的農家院休閒一下。 臨夏的農家樂,歷史悠久,生態自然,多彩風情。在臨夏生活了這麼久,你知道那些藏在巷子深處的農家樂嗎?
  • 樂在農家⑦ | 寧國市桃園客棧農家樂:地道鄉村美食,就是這個味兒!
    樂在農家⑦ | 寧國市桃園客棧農家樂:地道鄉村美食,就是這個味兒!今天,萱姐姐繼續帶大家「逛吃逛吃」,尋找咱們宣城最棒的農家美味!07萱姐姐逛吃小隊出發啦!寧國市桃園客棧農家樂寧國市方塘鄉潘茶村生態優美,人文景觀薈萃,是皖南川藏線北入口。
  • 歸園田居—阿克蘇塔村
    久居阿克蘇,要問離阿克蘇比較近又好玩的去處,好多小夥伴會不約而同地推薦塔村。塔村-全名(塔格拉克村),位於阿克蘇地區溫宿縣天山託木爾峰山腳下,距離溫宿縣城75公裡,因海拔較高,氣溫比城區低近15℃左右,成為遊客遠離城市喧囂、安享寧靜的好去處。
  • 哈巴河縣:樺林深處農家樂
    因為中午來了兩批遊客,直到下午4時左右,他的農家樂才漸漸安靜下來。  12月的村莊一片寧靜。夏日裡潺潺的小河,變得寂靜無聲;雪中的白樺林,落盡了樹葉。陽光更加燦爛,和農家樂紅紅火火的生意一樣,給木哈買提一家帶來好心情。  今年53歲的木哈買提是新疆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庫勒拜鎮喀英德阿熱勒村村民。該村距哈巴河縣城20多公裡,緊靠國家4A級旅遊景區——白樺林景區。
  • 「樂」出農家新氣象——信義鎮秦家崖村杏園農家樂發展側記
    炎炎夏日,或攜妻帶子,或邀朋請友,在信義鎮秦家崖村杏園農家樂裡,飽享樹林叢中絲絲涼風帶來的愜意;吃自助燒烤、嘗農家美味、對酒當歌,放鬆緊繃得心弦,盡享田園生活帶來的無窮樂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離石區越來越多的城鎮居民在緊張的工作之餘,將目光投向農村,尋求一種有別於城市的靜謐、安逸、健康的休閒方式。得天獨厚的地域、自然風光、人文歷史優勢,近年來,「農家樂」在信義鎮的沿河村莊逐漸熱鬧起來,並成為該鎮農村中的一道靚麗風景。
  • 初秋走進花兒的故鄉臨夏
    8月28日上午,今日頭條抖音達人團隊「花兒臨夏我的家」踩線團走進臨夏和政松鳴巖景區。松鳴巖可謂是植物王國,中國花兒傳承基地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裡民風淳樸、氣候溼潤、雨量充沛、林草種類繁多,是觀光、休閒、娛樂、避暑乘涼的絕佳場所。
  • 走進塔村,帶你領略邊疆民族鄉村獨特風光美景
    今年,一個叫「塔村」的旅遊景點的各類美景照片,曾一度在阿克蘇人的微信朋友圈、抖音等新媒體瘋傳,吸引了大批當地和外地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就是阿克蘇地區溫宿縣柯柯牙鎮塔格拉克村,地處新疆託木爾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山腳,阿克蘇人也叫她平臺子,因海拔較高,氣溫比城區低了近15℃左右,成為夏季遊客遠離城市喧囂、享受寧靜的避暑勝地。
  • 農家樂,樂中不能忘憂
    今年的國慶與中秋重合,長達8天的假期,樂瘋了幾多家庭。疫情後的國人旅遊欲求集中爆發,黃金周國內消費井噴,各地的農家樂生意異常紅火。在享受鄉村美景美食和身心放鬆的同時,也看到了一些不太好的新聞,有說農家樂變成了「農家哭」的,有說曾經火爆農家樂,如今成片倒閉的,不禁引人深思。
  • 「新疆好網民 傳遞正能量」馬蘭:農家樂裡樂農家
    憑藉地理優勢,村民紛紛在自家門口辦起了農家樂,村民馬蘭就是其中之一。這幾年,馬蘭一家靠勤勞的雙手逐漸擺脫貧困。2014年,她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在各項政策扶持下成功脫貧。2019年,她辦起了農家樂,成為村裡的致富帶頭人。「上學有『教育補貼』,姥姥有低保,開農家樂有創業貸款,每年還有冷庫分紅,我們家能有現在的生活,全靠黨和政府的好政策。」
  • 「我和我的家鄉」臨夏市折橋村——「農家樂」的大產業
    臨夏市折橋村——「農家樂」的大產業折橋村古樸的小巷。每一處小小的空間,都反映出折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馬易布拉黑麥正在清掃烤饃饃的模具。餐具上印有折橋村統一標識。冬日的清晨,陽光顯得有些矜持,透過悠閒的雲朵,照進了一座農家小院。
  • 「外媒看臨夏」美麗鄉村丨臨夏州臨夏縣錢家村 農村版的「八坊十三巷」
    提起臨夏縣北塬鎮錢家村,雖然在臨夏市「5公裡圈」內,但在2013年以前,那裡就是一片荒灘邊坡地,交通極為不便。但現在你去臨夏縣,當地人會推薦你去錢家村看看,沿途綠樹成蔭、亭臺錯落、曲徑通幽,村內白牆青瓦,農家樂的美食也極具誘惑力,有著「臨夏縣的八坊十三巷」「天上街市」之美譽。
  • 農家樂為什麼不樂了?
    農家樂其實就是鄉村風格的餐館。一種是周邊有點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什麼的,滿足了城裡人閒暇之餘下鄉溜達散心的願望。另一種就是在景區內或景區周邊附近的觀光旅遊的伴生業態。諸此種種,農家樂自然樂不起來。農家沒有了,那還有農家樂。再說這樂不起來的,多半其實是偽農家。
  • 龍固鎮東居農家樂
    聯繫人:劉棟聯繫電話:15061705008手機:地址:中國江蘇省徐州市沛縣龍固鎮鎮東居農家樂簡介龍固鎮鎮東居農家樂位於大沙河綠色長堤南岸徐濟公路北,鎮東新村東部,是一個餐飲、休閒、會晤的好去處。為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以「品味農家
  • 甘肅臨夏:拉麵村裡拉麵香
    漠泥溝鄉是國家六盤山片區集中連片特困縣和「三區三州」政策扶持重點縣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臨夏縣的一個鄉鎮,全鄉6個村均為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382戶6944人。至2019年底,全鄉整體脫貧。清晨六點半,天還未明,漠泥溝鄉臺塔村26歲的村民馬麥來牙便匆忙起床,快速洗漱完畢,為老人和孩子準備好早飯後,拿起白色的廚師工裝出門了。自2020年1月3日起,她又有了一個新身份——漠泥溝鄉第三期拉麵培訓班學員。馬麥來牙和來自漠泥溝鄉6 個村63個社的88位村民,將在前川村文化廣場接受為期20天的拉麵培訓。
  • 【省媒看臨夏】農家樂裡喜事多——從折橋村看臨夏市鄉村旅遊建設
    【省媒看臨夏】農家樂裡喜事多——從折橋村看臨夏市鄉村旅遊建設 2020-12-22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花兒臨夏 在河之州】走進太子山下的「綠色明珠」
    臨夏州文旅精品薈——臨夏縣篇臨夏縣位於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結合部,在其境內可以飽覽兩大高原壯美秀麗的自然風光。作為臨夏縣的西南屏障,太子山從東向西分布著十多個大峽谷,大小河流奔騰其間,形成了大灣灘、三岔溝、槐樹關、關灘等10多處知名森林風景區及上百處未開發的幽谷勝境。
  • 樂遊農家 富了村民——卓尼縣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紀實
    樂遊農家 富了村民——卓尼縣發展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紀實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俞樹紅卓尼縣重視用先進示範典型引路來打造示範村,帶動更多村民發展鄉村旅遊嘗到了甜頭,為鄉村振興創出了一條新路子。力賽村組長楊拉目九介紹,全村57戶人,現在48戶開農家樂,人手不夠時,僱傭外村務工人員50多名,這裡的村民靠農家樂擺脫了貧窮,過上了小康日子。走進「田園力賽第一家」——洮賽農家樂,主人楊貴平正在招呼遊玩的客人。
  • 臨夏人喝茶媲美廣州人?大西北的「三泡臺」很特色,邊喝茶邊吃肉
    三泡臺是用菊花、桂圓、葡萄乾、小棗、荔枝幹、優質冰糖為佐料配製而成。不論是在蘭州,還是臨夏,當地人喜歡一邊享用美食,一邊喝著「三泡臺」,具有解膩之功效。據說,整個西北地區,最會喝「三泡臺」的地方就在臨夏。當地人認為用雪水和泉水沏茶最佳,在品味各類美食的同時,得一口一口地慢飲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