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

2020-11-09 徐老遊

9月18日,離開江油,北上回北京,路過陝西,盤桓五日。

第一站漢中,在勉縣定軍山下拜謁武候墓。公元234年,諸葛亮第五次伐魏時,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蜀漢朝廷按其遺命,歸葬於定軍山下。儘管有明顯的修葺痕跡,但整個陵園古木參天,古意十足。

武侯祠位於勉縣城郊,周圍新建了諸葛古城,免費都缺乏遊客的地方居然收門票,時值正午,又開始下雨,於是放棄,回勉縣縣城,午飯當地小吃菜豆腐節節,晚飯棒棒面,都很合口。晚上住在勉縣。

19日離開勉縣,穿越秦嶺來到寶雞中國青銅器博物院。

寶雞的幾個縣一直都有青銅重器出土,尤其是晚清四大國寶的出土,更加奠定了寶雞在國內青銅器之鄉的地位。博物院是中國最大的青銅器博物館,館藏文物12000餘件(組),其中一級文物120餘件,藏品太豐富了,走馬觀花還看了兩個小時,確實值得一看。除了青銅器,一批宋代石刻活靈活現,非常精美,印象深刻。

遺憾的是管理水平還需要大幅提高。新館建築很氣派,原本一二三層內部全部連通且有電梯,不知為何一定要人為攔截分開,參觀完二樓的展覽必須出來,登臺階上三樓重新辦理入館手續。眼看著推輪椅帶老人來的觀眾非常困難,工作人員似乎視而不見。


離開寶雞,來到40公裡外的鳳翔縣,鳳翔是秦國時期的國都雍州,是秦始皇加冕之地,還是蘇東坡出仕後工作三年的地方。

先逛城郊的泥塑村,不知為何導航給導到了村裡,其實就在國道旁,高高豎起的泥塑很遠就能看到。很難抵禦那些萌萌的泥塑動物的誘惑,一條長長的街,家家都做泥塑,可以看到他們都在試圖創新,推出新的產品和設計,不過我還是覺得那些傳統作品最耐看。十幾年前就從西安買回過很多鳳翔泥塑,這次還是沒忍住買了一個馬勺臉譜。

傍晚來到東湖公園。東湖和鳳翔的歷史一樣悠久,周文王時叫做「飲鳳池」。北宋蘇東坡在鳳翔府任籤書判官時,倡導修築擴建飲鳳池,植細柳,栽蓮藕,修築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等秀麗的亭臺樓榭,改名為東湖,延續至今,已經有近千年歷史。在修鳳翔東湖之後二十年,蘇東坡又在杭州修建了西湖,因而東湖可以算作是西湖的姐姐。

如今的東湖新修了雄偉的南門以及巨大的廣場,中央立一座巨大的蘇軾立像。得益於蘇東坡的影響,歷代官府都對東湖有所保護和修葺,基本保留了歷史風貌。


20日,一早離開鳳翔,雨中走國道到達岐山,沒想到的是岐山是個乾淨、精緻的小縣城,雨中更是舒適。縣政府是現在已經很少見的上世紀那種古老的辦公樓,樓前乾淨整潔,停車位免費開放,比起那些佔地巨大新奇雄偉的新建政府大樓,看到這樣古老樸素的政府辦公樓,反倒讓人踏實很多。

停好車,四處溜達找地方吃早飯,結果發現岐山人當紅早飯是麵皮,並不是臊子麵,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剛剛開門的飯館,還好有臊子麵,終於在岐山吃上了岐山臊子麵。岐山臊子麵在我心目中是可以位列北方湯麵第一位的。

城中太平寺塔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圍剛剛建好一片仿古商業街太平市,其中有一條咥街,咥讀音為dié,是陝西關中、河西走廊一帶的方言土音,是吃的一種方式,吃至極致為之咥。下次來,可以在這裡咥個痛快了。


到達銅川,一直下雨,只能去博物館了。銅川是古耀州,耀州窯博物館在三十公裡外古耀州窯吳堡窯址附近,展品豐富,布展專業紮實,很驚喜,遠超預期,是我看過的這類專業博物館中最好的。


晚飯耀州疙瘩,窩窩面,非常好吃!耀州疙瘩其實就是小餃子,一個人可以輕鬆吃上七八十個。老舍先生當年途經耀州,吃了鹹湯面,盛讚「小小耀縣,竟有北京飯店」。如今盛傳「不吃鹹湯面,不算到耀縣」。當地人習慣以鹹湯面作早飯,第二天早飯特意找了附近小店吃鹹湯面,有點類似蘭州牛肉麵,的確偏鹹。三樣小吃都非常棒,我最喜歡窩窩面。


21日終於來到了延安,打卡第一批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的最後一個沒有到達的地方。從楊家嶺到棗園,一步步地看到了成長和壯大!一個抗戰,發展得真快啊。從照片上可以明顯地看出,經過八年抗戰,從最初的的消瘦變得臉色紅潤起來,所有人都胖了不少。延安人民做出了不小的犧牲。不管怎麼說,在那些抗日的艱苦歲月裡,共產黨的確抓住了機會,做大做強了。從今天的眼光看,棗園宛如風水極佳的別墅莊園。

老家延安的朋友建議我去延安新城看看,他告訴我新城從楊家嶺山頂開始,平了33個山頭,耗資4000億,市委市政府都在新城。第二天離開延安時特意穿過新城,的確很平很大,巨大的政府大樓,巨大的廣場,巨大的房地產項目,我心中納悶,延安有這麼多人嗎?作為地級政府所在地能夠吸引下屬區縣人口嗎?

延安的情況不太清楚,我所知道的榆林和山西那些發家的煤老闆首先選擇的並不是所在地級市,而是去省會和北京買房子。我想,中國也不缺延安這樣的大城市,到底有多大必要非要平山填溝造新城呢?當然,誰也不能剝奪延安政府代表延安人民追求幸福擁有自己的天安門廣場和長安街的權利。


離開延安,來到綏德,綏德素有「秦漢名邦」、「天下名州」之美譽。扶蘇墓、蒙恬墓都在綏德。綏德還是石雕之城,號稱石獅王國,我們先到了依山勢而建的石魂廣場,各種手法的石雕石獅,毫不古板,非常富有創意,古老與現代融合,充分體現了綏德石雕藝人的聰明才智,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公共市政項目。

在綏德路邊橋頭隨處可見石雕,天下第一樓石牌坊氣勢恢宏,繁複精美,時任縣長寫的碑記樸實無華、情真意切。最喜歡路邊的三十里舖石雕。


蒙恬墓位於綏德縣第一中學校園內,前面建了蒙恬公園。只剩下一個大土堆。據傳蒙恬含恨死後,部下將士無不悲憤痛切,將其遺體葬於綏德城西大理河畔,數千萬將士用戰袍兜土成墓,狀似山丘。

秦二世而亡,除了胡亥趙高,李斯是最大的幫兇。倘若李斯不存私心,公子扶蘇繼位,歷史應當會有另一種面目。但也不會有太大的不同,因為秦制已經確立,秦始皇給所有有野心的中國人心中埋下了一顆中國心皇帝夢的種子,待到市儈流氓沛縣劉邦戰勝了楚國貴族項羽登上皇位,中國歷史就徹底跌入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改朝換代死循環, 直到最後的闖王和貴黨,詭異的是,李自成失敗是因為外族清軍入侵,貴黨成功卻得益於日本入侵。

而歐洲的封建制一直延續到中世紀末,國王皇帝從來都不是一兩個人私下決定,而是由貴族集團選擇,很多時候甚至找來外國人當國王,前提是必須有王族血統,貴族和平民互不摻和,從沒有農民起義想當國王並取得成功。

從綏德到米脂,先帶夫人參觀山地窯洞四合院代表~姜氏莊園,姜氏莊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因地點比較偏僻,很少有遊客,滿目荒草和斑駁,十多年前來過一次,似乎更破敗了。而這裡竟是從前一位同事的外婆家,歷史如此夢幻,令人唏噓不已。

從姜氏莊園回米脂縣途中地圖顯示有杜聿明故居,導航過去,來到一個很小的岔路口沒有任何指示牌,路實在太窄,只好作罷。姜氏莊園作為全國重點文物尚且如此,杜聿明故居的情況可想而知。

縣城裡的李自成行宮,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名盤龍山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初建為真武廟。清順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令其侄李過返鄉,將真武廟原址擴建為李自成行宮,並將馬鞍山改稱盤龍山。

都說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一直以為李自成是綏德人,原來是地道米脂人,還有杜聿明也是米脂人。

行宮最裡面居然還有一個米脂婆姨史跡展,多為某某夫人。和李自成生平展一樣只重宣傳,少專業史料,俗不可耐。毛澤東1935年到陝北後,在他的談話裡和文章中都引用過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這一諺語。那時米脂中學的不少女學生,畢業後即奔赴延安,她們之中大部分和共產黨各級軍政人員結了婚。全國解放後,這些軍政人員,有的成了將軍,有的成了省級或中央級領導,因此,米脂又有「丈人縣」的戲稱。

倒是露天擺放的綏德出土的一批漢石刻畫像非常精美,用玻璃罩著反光無法拍照。真正的文物擺在外面,大殿裡卻用來做無謂的宣傳。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這一諺語,來源於三國時的貂嬋和呂布,傳說天下美人貂嬋是米脂人,才貌雙全的呂布是綏德人。然而,真正細數歷史人物,似乎倒是米脂的漢子比綏德還要多一些。

李自成紀念館中有毛澤東手跡「陝西人的驕傲」,我倒覺得,若論陝西人的驕傲,有的是漢子,李自成恐怕難以排進前十。

遺憾的是,在綏德米脂,沒有看到英俊的漢子,也沒有看到漂亮的婆姨,大概年輕的婆姨漢子們都外出打工,淹沒在人海中了吧。



相關焦點

  •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米脂的糧食為何能養出細膩白嫩的美人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米脂的糧食為何能養出細膩白嫩的美人近年來,小米得到的關注越來越多了,因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越來越好,因不節制飲食而肥胖的人群越來越多,所以需要減肥的人也就越來越多。在陝北,流傳著一句古老民諺:「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米脂的女人是出了名的美,究其原因,是因為常年吃小米,皮膚才養得白白嫩嫩。小米是五穀中最養人的,小米不需精製,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1以及各種微量元素,並且容易消化,是營養學家推薦食用的五穀之一。米脂小米,其顆粒圓大,色澤金黃,粘糯爽口,清香四溢。穀子作物適應性廣,耐乾旱脊薄,抗逆性強,比較穩產高產。
  • 米脂婆姨綏德漢,千溝萬壑大舞臺,陝北行5
    再不了解陝北的人,但可能也聽說過「米脂婆姨綏德漢,清澗石板神府炭」的民謠。如果頭一句屬於人文描述,後一句就是物產特色了。據說貂蟬是米脂的,呂布是綏德的,這兒的女人美男人帥那就是自然而然的囉。這首讚美陝北人傑地靈的民謠傳播力很強,陝北人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 「米脂的婆姨」中國有名的美人縣,當地女人膚白貌美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陝西有名的美人縣。這個地方去過的人有很多,不知道的人也有很多。陝西流傳一句甚廣的俚語: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據說,歷史上著名的美人貂蟬就是米脂人,而英雄呂布就是綏德人,於是就這句話就被人們草率的覺得是娶了美人英雄之意。
  • 「我要上全運」2020陝西榆林背婆姨大賽全城招募
    挖掘「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特色文化內涵與價值。同時將藉助國際交流平臺,挖掘更多特色鮮明、參與度高、趣味性強的群眾文化體育賽事,將賽事打造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國際知名品牌賽事,為陝西體育的追趕超越,為陝西體育產業的做大做強,做出應有的貢獻,也為第十四屆全運會在陝西舉辦營造熱烈氛圍。
  • 陝北有個地方叫米脂
    米脂是個縣,是隸屬於榆林市的,位於榆林南部,旁邊是子洲和綏德縣。米脂,陝北話讀作:而普通話是:mǐ zhī ,這裡脂應該是一聲,可有些陝西的電視主持人讀mǐ zhǐ。米脂婆姨在陝北地區,流傳很廣的一句話:「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陝北話中,稱結過婚的女子為婆姨,米脂的婆姨是美麗漂亮的。
  • 米脂的女人真的很美嗎?現場求證!結果令人驚訝!
    對於「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此話,筆者一直很好奇,特此到米脂一遊。米脂縣位於榆林市南部,有8鎮1街206村,總人口約22.3萬,其中農業人口約16.8萬人。米脂是陝北地區唯一榮獲「中國千年古縣」稱號的縣,古稱「銀州」,因「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素有「美人縣」之美譽,米脂嗩吶是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綠色生態小米、蘋果非常出名,境內巖鹽佔全國總儲量的17%,是榆林市鹽化工基地。筆者到達米脂縣城的時候剛好碰到拍攝秀(上圖),大飽了一頓眼福。
  • 【文化綏德】關公廟•關公崇拜與綏德漢
    關公崇釋的盛行是與綏德百姓崇尚武功崇尚英雄,和千百年來形成的「綏德漢」人文情結相吻合分不開的。綏德和陝北其它地區一樣,歷史上大部分時間處在刀光劍影、腥風血雨的戰爭籠罩下,百姓常常受兵匪的侵害。武功成為人們防身自衛、守護家園必不可少的技藝,也成為爭取功名,改變自身和家族命運的一種手段,武功又常常和英雄聯結在一起。代代傳承,崇尚武功和崇尚英雄形成綏德人文文化的一大特色。
  • 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2)
    版權歸自遊人文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繫作者由於司機的不信用,從黨氏莊園回來,我們錯過了火車,於是打個車直接往米脂走。到達米脂已是晚飯時間,小夥伴找了一家吃的,雖是濃濃的80年代風格,但味道還不錯,只是一直問要不要小米粥,謝絕幾次後,說免費的不要嗎?不要不要,就要吃米飯,結果米飯好難吃,後悔啊!
  • 天下第一美人縣,中國小米之鄉——陝西米脂
    天下第一美人縣,中國小米之鄉——陝西米脂千年古縣米脂古稱「銀州」,現為榆林市下轄縣,地處黃土高原腹部,位於榆林市中東部,北承榆陽區,南接綏德,東靠佳縣,西鄰橫山、子洲。米脂小米的發展及榮譽:根據米脂縣誌記載:「米脂城以地有米脂水
  • 陝北米脂(1)·米脂婆姨何處尋?
    在陝北民諺中,「銅吳堡、鐵佳洲」說的是城,「清澗的石板,瓦窯溝的炭」說的是物,唯有「米脂婆姨綏德漢」才說到了人,資源是天然的,城池可以規劃,但是人要出名則需多種因素的共同造就。《米脂縣誌》上說:「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故以名城。」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如脂小米滋養下的米脂婆姨,面若桃花、勤勞勇敢,幾百年間成為聞名全國的IP。
  • 陝北之遊的未解之謎:為什麼綏德四十里舖沒有羊肉麵?
    在陝西,有一句民諺深入人心:「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四十里舖的羊肉麵。這個發現真讓人意外,畢竟,四十里舖羊肉麵的名聲在陝西真的是太大了,一時間,我都懷疑自己來的是不是四十里舖鎮的街道
  • 貂蟬故裡陝西米脂縣
    米脂窯洞米脂位於陝西省北部,榆林市南部,無定河中遊,東鄰佳縣,南接綏德,北界榆林,西連子洲、橫山。縣境最早出現的行政建制是西漢的獨樂縣,至今兩千餘年。米脂城建於北宋,金末元初設置米脂縣,距現在760多年,「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得名。
  • 陝西榆林一縣城,號稱千年古縣,還是美女貂蟬的故鄉!
    近日,陝西榆林一縣城因一起案件引發網友熱議,案件是這樣的,一位28歲的年輕人,趁著學生放學的空檔,在學校大門口附近的巷子裡持刀行兇,造成19名學生受傷,7人死亡的慘劇,目前,這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控制,據說,是因為該嫌疑人在上學期間受到學生的欺負,因此,蓄意報復,但可笑的是,該嫌犯從此學校已畢業多年
  • 陝西米脂縣,盛產美女的地方,風景獨好,就是太窮了
    沒錯,擁有這麼好聽的名字的縣城,剛好位於陝西和山西的交界,中間就隔著一條河,那就是就是黃河,米脂位於黃河以西,所以以前這裡叫「河西之地」。米脂是陰陽非常調和的一個縣。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裡盛產美女,那麼除了美女多,這裡也盛產皇帝,據史料這樣記載:夏太祖李繼遷,963年出生,銀州(今陝西米脂縣)人,党項族,大宋銀州防禦使李光儼之子。
  • 延榆高鐵:延安~綏德~米脂~榆林,價值高、沿途景點也不少
    延榆高速鐵路(Yanan-Yulin High speed Railway):延榆高鐵,自延安引出,向北經甘谷驛,延川、清澗北、綏德西、米脂、魚河南至榆林南,線路全長234公裡,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中包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 陝西這個縣是出美人的地方,名字來源於上古時期的一個傳說
    陝西有句名言,「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意思是說米脂是個出美人的地方。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米脂的山水滋養這裡的人民,那麼米脂這個名字是如何來的呢?貂蟬故鄉——米脂傳說盤古開天闢地,造就了萬物。米脂這個地方是五龍氏部落的領地,卻好像被盤古遺忘了一般。
  • 走一道黃土塬,聽一段歷史故事,賞絕美石雕,關於我的綏德記憶
    ,我們都知道榆林古稱上郡,到了明代又叫延綏鎮,而當時的中心就是在綏德,所以說陝北歷史看榆林,榆林歷史看綏德。綏德的名氣在陝北可不小,就是沒來過綏德也聽說過「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這樣的說法,米脂的美女好理解,這裡是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貂蟬的故裡
  • 陝西原來還藏了個「小韓城」,古街、美食比韓城還撩人,你去過嗎
    有故事的韓城,有味道的旅程,韓城可以說是代表了陝西古城最美的樣子。然後,黃小黃前段時間去了一座古城,發現它也有著可以媲美韓城的古街和美食,甚至比韓城還要有特色,它便是榆林市米脂縣的米脂古城。很多人都知道「米脂婆姨綏德漢」,甚至知道米脂有李自成行宮,卻不知道米脂還有一座古城。這是因為米脂古城藏得太隱蔽了,它在縣城東南角,已經沒有城牆,只剩下一座北門,周圍都是現代建築,古城被嚴嚴實實地遮起來了,從街面上根本看不到它的蹤跡。
  • 陝西原來還藏了個「小韓城」!古街、美食比韓城還撩人,你去過嗎
    有故事的韓城,有味道的旅程,韓城可以說是代表了陝西古城最美的樣子,然而,黃小黃前段時間去了一座古城,發現它也有著可以媲美韓城的古街和美食,甚至比韓城還要有特色,它便是榆林市米脂縣的米脂古城。很多人都知道「米脂婆姨綏德漢」,甚至知道米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