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美食達人bonnie包子!
螺螄粉對於柳州來人來說可不單單是只為了填飽肚子的一碗米粉而已,更多吃的是一種味道、一種情懷、一份記憶。
農曆新年正在已倒計時的方式向我們靠近,家裡購置的年貨都差不多了嗎?包子也趕著快遞休息前,在網上購置了最後一波年貨。不知道大家購置的年貨清單裡,有沒有一種速食方便食品,喜歡的人是隔三岔五就要吃一次,不喜歡的人是聞到氣味就要退避三舍。沒錯,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美食就是廣西柳州螺螄粉。
柳州市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這裡三江四合,抱城如壺,又稱龍城。這裡的人們自古以水稻作為主食,喜歡吃米粉。各個米粉攤遍布大街小巷,多種吃法花樣百出,燙粉、煮粉、炒粉、卷粉、濾粉都能在這裡安家落戶,然而最受歡迎的還是本地一道以酸、辣、臭聞名的小吃,它的味道具有極高的辨識度,使人一見難忘。
螺螄粉起源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柳州夜市,只有三四十年的歷史,卻因口味濃重而聲名遠播,本地傳說吃螺螄粉會上癮,有「不食螺螄粉,枉為柳州人的說法」。
柳州螺螄粉的口感比一般米粉筋道,是柳州特製的陳年米做出來的。它所使用的不是當日的鮮米粉,而是特質的幹切粉,生產這種米粉還有特定的配方,大米和澱粉還有部分的小米,它的口感比較爽滑,吃起來彈彈的,那種彈性一般米粉它是達不到的。這種特質的幹米粉,下鍋前要用溫水泡發,比起鮮米粉質地柔韌,富有彈性,更適應螺螄粉香辣的濃湯。
說到螺螄粉,很多人一直會質疑,螺螄粉裡根本沒有螺螄啊?其實這和魚香肉絲沒有魚是一個道理。螺螄粉裡看不到螺螄,不少人以為螺螄粉有名無實,其實螺螄粉的湯頭必須要用石螺熬製。柳州水系豐富,自古就盛產螺螄,螺螄粉裡的螺螄是石螺,這種石螺以苔蘚等水生食物為食,個頭不大有獨特的螺腥味,螺螄粉獨特的味道就是來自石螺的香氣。要做出一碗好的螺絲湯底要分好幾步,首先是生螺直接煲湯,主要是得到它的鮮味,然後再炒螺提香,再加上酸筍、鮮辣椒和幹辣椒沙姜等十餘種香料,不僅能去腥還能提香。炒好的螺放進湯裡,熬煮一個小時,充分熬煮出香味,再加入筒骨湯一起熬,筒骨湯鮮味比較濃鬱,能突出螺的香味和鮮味。
酸筍是螺螄粉必備的配菜,吃不慣的人說它有一股臭餿味兒。這種酸筍是用廣西特產的赤竹筍或麻竹筍,酸筍那股特別的味道,其實並未添加額外的配料,是泡進山泉水裡與老酸水配比自然發酵而成的。剛出壇的時候,氣味完全不衝,帶點微微的酸味和筍的清香。製作的時候取一尺、一吃二左右的筍,它是最嫩的,水分多口感嫩,採挖後必須要在6消失內剝下筍殼,放入罈子,否則就會腐敗變質。在柳州本地,螺螄粉店的食材周轉比較快,筍通常都會在新鮮的時候被吃完,也就沒什麼變臭的機會。我們現在大部分吃到的非本地螺螄粉和袋裝螺螄粉,為了大批量生產酸筍,發酵時通常要加入醋精,並且讓酸筍在高溫下快速成熟,這會導致一部分筍過分發酵,再加上長途運輸,可想而知這股濃鬱到令人上頭的味道是怎麼來的了吧!
螺螄粉需要配以青菜、酸筍、腐竹、花生、黃花菜等配料,酸筍是帶水的,黃花菜也是水煮的、木耳是爆炒的,花生和腐竹是油炸的。傳統的螺螄粉沒有肉,如果想吃的更講究一點,還可以在標準的螺螄粉之上,添加豪華的葷菜配料:比較常見的有滷蛋、滷鴨掌、滷豬蹄。
很多人可能都覺得一碗螺螄粉的靈魂是湯底和酸筍,但是在我眼裡,這碗粉裡的一切都是禁得起推敲和拿捏的,換言之就是都是主角。因為這些配料的好壞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嗦粉的體驗。腐竹和花生是不是炸得夠透夠酥脆、豆角夠不夠新鮮、青蔥夠不夠水靈,這些都是一碗粉的關鍵所在。
有個性的美食,才會令人印象深刻。現如今,螺螄粉的火爆已經感染了許多人,雖然我們不管是在店鋪裡還是在家裡吃完螺螄粉後,身上總飄了淡淡的螺螄粉酸臭味,不過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對它的熱愛。美食,就是具備這樣的特殊魅力,無論它的味道會在身邊留存多久,但是這粉一口下去可也就管不了那麼多了。所以,還在等什麼,還不趕緊下單去煮一碗螺螄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