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支付業務:用銀聯還是用VISA?

2020-12-11 青年參考

    7月16日,世貿組織發布了「美國訴中國電子支付世貿爭端案」專家組報告。報告中,專家組駁回了美方有關中國銀聯在所有人民幣支付領域壟斷的指控,但指出銀聯的確在某些特定領域,存在壟斷行為。

    當晚,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稱,WTO認定涉案的電子支付服務領域,不屬於中方加入WTO時承諾開放的領域,對WTO的職責中方持保留意見。

    「銀聯主內、VISA主外」格局被打破

    事實上,美國信用卡集團與銀聯的糾葛由來已久。

    2002年,中國銀聯在成立僅3個月後,就加入了美國維薩(VISA)信用卡集團,成為其籤約的收單機構。Visa通過與銀聯合資組建公司,落地中國市場,同時越來越多中國人開始使用帶有「銀聯」、「VISA」標誌的雙幣卡。

    最初幾年,VISA實際擔負起了中國銀行卡市場引路人和培育者的角色。銀聯藉助VISA通道發展海外市場,而VISA看中的,是銀聯背後數億計持卡消費者。

    然而,隨著中國銀聯國際化步伐的加快,兩者關係發生了微妙轉變:與幾年前不同,銀聯目前結算量已緊隨VISA、萬事達之後,排世界第3,而中國國內人民幣清算市場亦被銀聯牢牢把持。

    這個始料未及的結果,讓VISA感受到嚴峻挑戰。

    中央財經大學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在過去人民幣清算業務中,呈現一種「銀聯主內、VISA主外」的局面,但隨著銀聯國際化,格局被打破,港澳和東南亞地區銀聯通道的業務量比VISA大,因此VISA才會心理失衡。

    更重要的是,這種不對等局面並非市場競爭所致,而在於中國決策者對於國內市場的謹慎開放態度。

    經過幾年爭奪,VISA與銀聯之爭早已升級成為中美關於電子支付服務貿易壟斷之爭,爭端核心問題就在於中方清算渠道不開放。

    目前國內所有清算,僅能通過銀聯一家來結算,中國VISA用戶交易需轉至銀聯實現清算。美國認為,人民幣支付卡交易由中國銀聯壟斷,對外國供應商造成歧視,違反了中國開放金融服務業市場的承諾。

    2010年6月,VISA國際組織向全球會員銀行發函要求,從當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國大陸境外受理帶VISA標識的雙幣種信用卡時,無論是刷卡消費還是ATM取現,都不得走中國銀聯清算通道,否則VISA將重罰收單銀行,首次違規將罰款5萬美元。如果收單銀行再犯,每月將罰款2.5萬美元。儘管隨後雙方都曾否認有封殺動作,但矛盾由此公開化。 

    2010年9月,美國貿易代表署就中國電子支付服務措施案,向中方提出磋商請求。雙方磋商未果後,2011年2月11日,美國提請成立專家組,並於7月4日,由世貿組織總幹事拉米指定的專家組,正式開始審理此案。2012年7月16日,這場曠日持久的爭奪戰,終於有了初步裁定。

    面對雙方「各打五十大板」的裁定,銀聯回應稱,「中國銀聯將一如既往,聯合銀行卡產業各方,大力推進銀行卡普及應用,並努力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加強國際合作,不斷滿足國際化的市場需求。」 

    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總經理宗良表示,銀聯在中國的確存在市場份額過於集中、一家獨大的現狀,但「銀聯不存在絕對壟斷」。事實上,當年中國向WTO承諾的開放範圍過於籠統,而具體到銀行業細節中來,雙方本身就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必然會出現爭議。

    「從長遠來看,肯定是要開放的。」

    VISA與銀聯之爭,源頭就在於人民幣清算業務豐厚的利潤。

    央行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各支付系統共處理支付業務155.23億筆,金額1991.90萬億元人民幣,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以每季度兩位數速度持續增長。如此巨大的市場規模,難怪銀聯不肯鬆口,VISA則拼命想要爭奪。

    然而,開放銀行卡結算業務是大勢所趨。除非能推翻該裁決,否則中國將必須改變規定,履行開放業務,給予外資企業與中資企業同等的市場準入機會。

    郭田勇也認為,銀行卡結算業務屬於銀行業務對外開放的一部分,從長遠來看,肯定是要開放的。宗良則表示,電子支付行業的開放,對於中國金融業利弊兼有。

    一方面,VISA在國際上其實擁有很強優勢,銀聯則剛在國際化方面有一些動作,驟然失去政策保護,面臨巨大開放壓力,勢必將會給銀聯「走出去」製造障礙,但這是中國銀行業必須經歷和面對的。

    另一方面,隨著市場膨脹和國內金融服務企業競爭力的提高,壟斷會造成效率低下和消費者利益受損,進一步開放市場,可形成競爭局面,使市場更規範和公平,提高金融業服務於其他經濟部門的能力。同時,開放後的中國銀聯也可更多開展與外資、民資有關的業務,加快國際化進程。

    宗良表示,對於發卡銀行來說,要走到國際上去,必須藉助VISA強大的網絡,才能發展到更多地方;而作為電子服務提供商,提出使用自己的通道要求,也有一定合理成分。

    他以中行卡為例,稱該卡上同時有兩種標誌,既是VISA卡,也是銀聯卡,跨境交易既屬於國際業務,也直接涉及人民幣轉換業務。從具體細節操作層面而言,對於銀行,很難界定應該怎樣處理。但可確定的是,這一操作不應完全由公司選擇,不能捆綁業務,而應交給市場選擇。

    即便拿到「門票」,VISA在華也不容易

    獲得準入「門票」後,VISA是否就能如願,順利進入中國市場?這裡恐怕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裁決中國應給予國外企業市場準入機會與國民待遇同時,WTO專家組還認定,包括VISA在內的外國服務提供商要想在中國設立商業實體,必須滿足中方服務貿易的先決條件。比如有3年外幣業務經營經驗,以及連續兩年盈利等。

    各方專家認為,單是「連續兩年盈利」這一個條件,VISA就很難滿足:投入一套清算系統成本很高,加上若VISA想在中國發人民幣卡,肯定不是銀聯對手,如果只做外幣,業務量會很小。這樣就會造成投入大而收穫小的被動局面。

    宗良表示,在國內沒有商業實體存在的情況下,VISA、萬事達等國際卡想要通過跨境交易,把人民幣業務包含進來,更是非常困難。銀行在選擇電子支付服務提供商時,必然會考慮這一點。

    更重要的是,他表示,由於涉及客戶信息、數據以及私人材料,而且人民幣支付清算產業涉及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即使要開放,也要循序漸進地開放,不可能一蹴而就。

    「中國金融業在全世界長期處於偏弱境地,尤其是在期貨及其相關領域。」宗良說,「一旦有了海外交易,資金一出境,信息就暴露在全世界,尤其是少數發達國家的監控下。為了維護國家金融安全,人民幣清算業務必須擁有自己的渠道。」

    在宗良看來,一國支付清算體系,相當於貨幣基礎設施。美國通過VISA實現對全球的支付壟斷,而中國依託銀聯,建立與人民幣有關的結算支付體系。「清算系統涉及到金融安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輕易放開。」郭田勇說,「產業如何發展,結構怎麼調整,主動權還是在國家手裡,不可能被外邊力量主導。」

相關焦點

  • VISA與銀聯由師徒變對手 銀聯海外擴張威脅VISA
    供圖/CFP 帶有VISA和銀聯標誌的雙幣種信用卡在境外使用時將不再能走銀聯通道。VISA國際組織日前向全球會員銀行發函要求,從今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國海外(包括香港、澳門、臺灣)受理帶VISA標識的內地雙幣種信用卡時,不論是刷卡消費還是ATM取現,都只能使用VISA的支付網絡。
  • VISA封堵中國銀聯境外通道_財經_鳳凰網
    微博觀點 中國經營報:《VISA在利益上吃了虧 封堵中國銀聯境外通道》http://url.t.ifeng.com/1kxm 程惠建:VISA與銀聯之爭耐人尋味。當初人家指望租借境外渠道,以求中國境內人民幣業務。誰知,銀聯倒是實現了借船出海,而VISA的人民幣業務卻夙夢難圓。
  • 銀聯、VISA、萬事達到底有啥區別?
    很多小夥伴在申請信用卡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疑惑:銀聯、visa、萬事達,它們仨到底有什麼區別?!  從地域上來說,銀聯是中國的卡組織,VISA和萬事達都是美國的卡組織。目前國內的銀行卡按照打頭數字的不同分別歸屬不同銀行卡組織,以「4」 字打頭的銀行卡屬於VISA卡組織,以「5」字打頭的屬於萬事達,以「62」、「60」、「9」打頭的屬於中國銀聯,而「62」、「60」打頭的銀聯卡是符合國際標準的銀聯標準卡,可以在國外使用,這也是中國銀聯近年來的主打卡片。
  • 信用卡境外刷刷刷 銀聯、VISA、萬事達該怎麼選?
    據金投信用卡小編了解,現在很多小夥伴在申請信用卡的時候都會有一個疑惑:銀聯、VISA、萬事達它們仨之間到底有什麼區別?!我們該怎麼選擇?!別著急,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幫大家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信用卡。 1、銀聯卡、VISA卡和萬事達卡各指什麼?
  • 網購用花旗人民幣信用卡 享銀聯在線支付立減優惠
    續「62兒童消費節」之後,銀聯在線支付強勢優惠活動再度來襲,在2014年6月30日至7月31日期間,持卡人持花旗人民幣信用卡通過「銀聯在線支付」渠道交易(卡號支付及登錄支付),即可享受單筆消費滿188元立減30元的優惠。
  • 理財- 銀聯二維碼支付怎麼用銀聯二維碼支付費率是多少?
    近年來,各家機構爭相推出支付產品,可謂令人應接不暇。而可以實現各家機構二維碼支付互聯互通的銀聯雲閃付二維碼產品則重新聚焦了市場的目光。那麼,銀聯二維碼支付怎麼用,銀聯二維碼支付費率是多少呢?銀聯二維碼支付怎麼用?銀聯二維碼支付怎麼用呢?
  • 信用卡只帶VISA但沒有銀聯標誌在中國能刷嗎?
    首先,visa(維薩)和Master(萬事達)是兩大國際信用卡品牌。 其次,如果大家要在中國使用信用卡,通常都會看到一個銀聯標誌。因為我們的結算貨幣是人民幣。所以,如果走人民幣通道一般都是通過銀聯。 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手上持有的信用卡有銀聯標識,同時有其他無論是visa,Master,JCB等標誌的話,在中國國內可以使用,而且刷的是人民幣。 這也就是我們最通常說的信用卡。
  • 給中國銀聯、支付寶敲黑板啦!看國外巨頭VISA,MasterCard和PayPal...
    在業內看來,從商業模式和業務主營來看,上述「國際巨頭」可以說是中國銀聯和支付寶在諸多方面對標的「競品」。無獨有偶,中國銀聯,尤其是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當前正在金融科技出海的「國際化」戰略,以及行動支付的市場上戰尤酣;而上述巨頭的新財年戰略中,也均重點關注起:行動支付,金融科技和亞太新興市場。
  • 銀聯國慶用卡提示:境外刷卡走銀聯通道划算
    國慶長假即將來臨,中國銀聯昨日發布了五點用卡提示,提醒廣大持卡人提高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理智消費,安心支付。至於境外刷卡消費,銀聯表示,在境外開通銀聯卡受理業務的國家和地區,刷卡時一定要提醒收銀員走銀聯網絡進行結算,這樣可免收佔刷卡金額1%至2%的貨幣轉換費。
  • 中國銀聯發布《銀聯網絡非銀行支付機構業務評價辦法》
    中國銀聯業務管理委員會銀聯業管委[2017]6號  關於發布《銀聯網絡非銀行支付機構業務評價辦法》的函  各成員機構:  為引導和鼓勵加入中國銀聯網絡的非銀行支付機構(以下簡稱「支付機構」)合規有序開展銀聯卡業務
  • 聯手兩家臺灣銀行 中國銀聯拓展網上支付業務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藍彬珍 中國銀聯正加緊臺灣市場拓展步伐。4月,中國銀聯分別與臺灣兩家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以下簡稱「中國信託」)和臺新銀行籤署了合作備忘錄。除了擴大銀聯卡受理面外,銀聯欲與臺灣金融機構合作開展網上支付等創新業務。
  • 信用卡還款用銀聯在線支付免手續費再送話費
    記者了解到,如今越來越多的持卡人習慣於通過網際網路為信用卡還款,例如使用銀聯在線支付還款,持卡人只需輕點滑鼠,足不出戶即可完成,還可享受活動優惠。近日,銀聯在線支付為回饋廣大持卡人,開展了新一輪信用卡還款促銷活動。即日起至8月5日,持卡人登錄銀聯在線支付官網(Online.unionpay.com),使用信用卡還款業務,即可參加幸運抽獎,有機會贏iPad mini和50元話費。
  • 「搬空」日本大丸百貨 銀聯用一個簡訊支付搞掂
    這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三個:國內的人在哪裡看國外商家的商品;國內的人支付人民幣,國外的商家怎麼變成外幣;國外的商家怎麼把貨給到國內的消費者;Paypal的創始人馬斯克——就是那個後面搞特斯拉,成功發射獵鷹火箭的天才——想到的辦法是用電子郵件,將付款連結發給付款人,點開郵件後即可完成付款。中國銀聯的小夥伴們現在也沿用了這個方案。銀聯國際推出銀聯連結支付(UnionPay PaybyLink)服務,對接香港、東南亞、美國等市場多家銀聯POS機構旗下上百家商戶。
  • 選卡須知:銀聯、VISA和萬事達的區別
    境外消費時,如果到了非美元地區時,可儘量使用當地貨幣結算,回國後再以人民幣兌換當地貨幣還款。如果使用美元結算,則需要收取當地貨幣兌換美元,人民幣兌換美元的雙重貨幣兌換手續費。  同時如果能夠使用銀聯渠道消費則儘量選擇銀聯渠道,這樣可以節省一筆不小的貨幣轉換費,比單純的VISA卡或萬事達卡更適合中國的小夥伴們使用。
  • visa卡和銀聯卡有什麼區別
    下面金投信用卡小編來為卡友們介紹一下visa卡和銀聯卡有什麼區別。visa國際組織日前向全球會員銀行發函要求,今年8月1日起,凡是在中國內地境外受理帶visa標識的雙幣種信用卡時,不論是刷卡消費還是ATM取現,都不得走中國銀聯的清算通道,否則visa將重罰收單銀行。習慣於持帶visa標識的雙幣種信用卡在海外刷卡的消費者可有麻煩了。
  • 中國銀聯在韓國開通跨境行動支付業務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9日訊(記者 吳菁)據韓聯社報導,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光顧韓國,本周三,總部位於中國上海的銀聯國際在韓國開通了跨境行動支付業務。  10月8日,銀聯國際與韓國最大免稅店之一的新羅免稅店籤署了開通銀聯卡跨境行動支付業務的合作協議,新羅成為境外第一家開通此業務的商戶。持卡人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下載新羅免稅店APP即能選購商品並用銀聯卡完成支付。但協議的財務條款並未透露。
  • 境外血拼刷銀聯還是刷VISA? 境外旅遊刷卡指南
    消費者在境外刷卡時往往只考慮刷VISA還是刷銀聯,然而在選擇VISA或銀聯以前其實還有關鍵一步,就是選擇外幣交易還是本幣交易,然而關於這一點,並不為多數人所了解。所謂外幣交易或本幣交易,對於持有中國信用卡的人來說,就是選擇用什麼錢買東西。
  • 銀行卡收單業務違規!中付支付、銀聯商務旗下支付機構合計領9萬元...
    來源: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中付支付、銀聯金融均存在銀行收單業務違規的情況,此外銀聯金融還未按規定辦理高級管理人員變更事項。近日,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深圳市銀聯金融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聯金融」)與中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付支付」)合計領央行9萬元罰單。具體來看,銀聯金融因存在超出核准範圍開展銀行卡收單業務、未按規定辦理高級管理人員變更事項的違法行為,被央行深圳中心支行罰款6萬元。
  • 聯手2家臺灣銀行 中國銀聯拓展網上支付業務
    4月,中國銀聯分別與臺灣兩家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以下簡稱「中國信託」)和臺新銀行籤署了合作備忘錄。除了擴大銀聯卡受理面外,銀聯欲與臺灣金融機構合作開展網上支付等創新業務。  根據銀聯方面介紹,臺新銀行是臺灣首家可從事銀聯卡網絡收單業務的銀行,即將為銀聯卡持卡人提供網上跨境支付服務,提升用卡便利性。
  • Visa和銀聯「交惡」幕後全揭秘(八)
    該人士稱,就這件事情來看,事實上,Visa等國際卡組織完全用不著因為短期利益而"大動幹戈",應該通過相關渠道不斷反映、爭取。"作為銀聯,在提高其國際化業務水準的同時,應有應對國際市場競爭的心理準備。"BIN號銀行卡卡號的前6位是用來表示發卡銀行(機構)的,稱為發卡行識別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