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聯發布《銀聯網絡非銀行支付機構業務評價辦法》

2020-12-24 中國電子銀行網

  中國銀聯業務管理委員會銀聯業管委[2017]6號

  關於發布《銀聯網絡非銀行支付機構業務評價辦法》的函

  各成員機構:

  為引導和鼓勵加入中國銀聯網絡的非銀行支付機構(以下簡稱「支付機構」)合規有序開展銀聯卡業務,防範風險,加強合作,促進發展,中國銀聯第五屆業務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業管委」)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銀聯網絡非銀行支付機構業務評價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現予以發布實施,有關事項函告如下:

  一、請各支付機構及時將《辦法》轉發所轄分支機構,並組織做好培訓和學習工作。

  二、業管委秘書處將於近期組織支付機構業務評價工作,屆時相關評價細化要求、評價標準等內容將函告各支付機構,請各支付機構按照函告內容準備相應材料,積極參加評價工作。評價工作開展過程中如有疑問,請及時反饋業管委秘書處。

  中國銀聯業管委秘書處2017年07月03日印發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引導和鼓勵加入中國銀聯網絡的非銀行支付機構(以下簡稱「支付機構」)合規有序開展銀聯卡業務,防範風險,加強合作,促進發展,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支付機構業務評價是指中國銀聯業務管理委員會秘書處(以下簡稱「業管委秘書處」)組織相關評審方,根據本辦法規定,對支付機構進行綜合評價。

  第三條評價原則

  (一)客觀公正原則。依據支付機構的業務管理、市場合作、風險防控等客觀數據對其進行評價,客觀公正反映支付機構的真實情況。

  (二)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原則。綜合支付機構各方面客觀數據等定量因素及合規情況、合作情況等定性因素對支付機構進行綜合評價。

  第二章評價組織

  第四條支付機構業務評價工作由業管委秘書處組織銀聯總分公司、成員機構、外部專家等相關評審方,通過指標模型評分、審議評分等方式開展。

  第五條評價工作原則上每年開展一次。涉及的財務、業務,市場、技術等數據和情況原則上以上一自然年度的信息為準。支付機構發生嚴重違規、重大風險、併購重組等情況時,業管委秘書處對評價結果進行動態調整。

  第六條每年評價工作開展前,業管委秘書處向支付機構告知評價流程、評價指標,列明支付機構需提交的材料清單、時間節點和其他需支付機構支持的工作等要點內容。

  第三章評價指標

  第七條評價指標包括但不限於監督管理、入網運營市場合作、跨境業務、風險防控、業務規範等類別。

  監督管理包括監管機構處罰、媒體負面曝光、被銀聯譴責通報等。

  入網運營包括交易上送合規、差錯爭議執行、非標價格商戶註冊等。

  市場合作包括支付機構業務規模、支持銀聯重點項目情況、與銀聯合作情況等。

  跨境業務包括是否可以受理境外銀聯卡、是否通過銀聯國際進行跨境交易轉接、是否遵守跨境差錯規則等。

  風險防控包括清算風險管理、帳戶信息安全管理、收單風險管理,反洗錢管理等。

  業務規範包括交易信息完整真實性、收單業務外包管理價格費率臺規使用,商戶資金清算執行、受理終端認證等。

  第八條相關評價指標根據監菅政策及業務、市場情況每年調整一次。

  第四章評價結果

  第九條評價得分採取百分制,業管委秘書處根據支付機構評價得分情況,將支付機構分為I、II、III、IV、V共五類

  I類機構的評分標準為:85分≤評價得分≤100分。

  Ⅱ類機構的評分標準為:70分≤評價得分<85分。

  Ⅲ類機構的評分標淮為:60分≤評價得分<70分。

  IV類機構的評分標準為:50分≤評價得分<60分。

  V類機構的評分標準為:評價得分<50分。

  第十條支付機構在評價期內存在下列任一情形的,直接評定為IV類:

  (一)加入銀聯網絡後,支付機構獲準的支付業務連續停止展業1年以上的。

  (二)在首次收到針對一類違規行為1的警告函之日起12個月內再次發生該類違規行為並造成嚴重影響的。

  (三)支付機構未遵守與中國銀聯的相關協議約定及中國銀聯相關業務規則,將銀聯卡交易信息直接發送給發卡銀行的。

  (四)支付機構存在將銀聯卡收單業務交易處理,資金結算、受理終端主密鑰生成和管理等核心業務外包行為的。

  (五)通過偽造、變造、隱匿數據等手段規避銀聯規則要求,或拒絕、阻礙現場檢查的。

  第十一條支付機構在評價期內存在下列任一情形的直接評定為V類:

  (一)出現本辦法第十條所列情形,且情節嚴重的。

  (二)被監管機構取消支付業務許可證的。

  (三)出現本辦法第十條第三,四款所列情形,且未在限期內整改或再次出現該情形的。

  (四)發生其他重大違規及風險事件,對銀聯網絡及社會造成惡劣影響的。

  第十二條業管委秘書處不向除被評價支付機構以外的其它單位透露評價結果。

  第十三條支付機構不對外公布評價結果,不向任何機構及個人探尋其它支付機構評價結果,不將評價結果用於商業目的。

  第五章評價結果運用

  第十四條中國銀聯總分公司根據支付機構評價結果從市場合作、創新產品開放、風險防控、數據服務等方面為不同類別支付機構提供差異化的服務和支持。

  第十五條對於I類機構,給予各項業務的開通和調整較大靈活性;全面開展產品合作、市場合作以及數據服務;執行風險防控基本要求。

  第十六條對於II類機構,給予各項業務的開通和調整適當靈活性;發揮支付機構的業務特長與行業背景,在特定領域開展產品合作、市場合作和數據服務;從嚴執行風險防控基本要求。

  第十七條對於Ⅲ類機構,視情況限制部分業務的開通和調整;慎重開展產品合作、市場合作;提高風險防控要求。

  第十八條對於IV類機構,限制部分業務的開通和調整;實施部分業務退出;提高風險防控要求並從嚴執行。

  第十九條對於V類機構,終止全部業務,要求限期退出銀聯網絡;向監管機構建議取消支付業務許可證。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條本辦法由業管委秘書處制定並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二十一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責任編輯:Rachel

相關焦點

  • 央行公布「雙十一」成績單:網聯、銀聯共處理網絡支付業務金額同比...
    每經記者:邊萬莉 每經編輯:易啟江11月12日晚,人民銀行公布了「雙十一」當日網聯、銀聯處理網絡支付業務的數據。數據顯示,網聯、銀聯共處理網絡支付業務17.79億筆、金額14820.7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49%、162.60%。
  • 中國銀聯在韓國開通跨境行動支付業務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9日訊(記者 吳菁)據韓聯社報導,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遊客光顧韓國,本周三,總部位於中國上海的銀聯國際在韓國開通了跨境行動支付業務。  10月8日,銀聯國際與韓國最大免稅店之一的新羅免稅店籤署了開通銀聯卡跨境行動支付業務的合作協議,新羅成為境外第一家開通此業務的商戶。持卡人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下載新羅免稅店APP即能選購商品並用銀聯卡完成支付。但協議的財務條款並未透露。
  • 銀聯、網聯和信聯: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未來在哪裡?
    12月27日,人民銀行網站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印發<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的通知》等通知,央行明確規定,自2018年4月1日起,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支付業務涉及跨行交易時,必須通過人民銀行清算系統或者合法清算機構處理。
  • 境外支付機構邁入內地市場 微信搭銀聯海外攬客
    據《財經》記者了解,在中國人民銀行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支持下,本次合作將由財付通、微信香港錢包、中國銀聯以及銀聯國際四方共同完成,此次合作具體的合作模式為:中國銀聯和銀聯國際將通過系統升級改造,完成與財付通、微信香港錢包之間的資金結算。
  • 中國銀聯上海分公司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優質高效支付清算服務
    新華財經上海2月17日電  銀行卡跨行清算系統是國家金融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中國銀聯上海分公司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以及上海市委、市政府,中國銀聯總公司關於疫情防控決策部署,積極落實人民銀行等五部門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要求,第一時間啟動應急機制,成立應急工作小組,與轄內銀行、非銀行支付機構密切溝通
  • 中國銀聯之後 第二家銀行卡清算機構來了
    原標題:中國銀聯之後 第二家銀行卡清算機構來了   8月28日,美國運通
  • 銀行卡收單業務違規!中付支付、銀聯商務旗下支付機構合計領9萬元...
    近日,央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公布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深圳市銀聯金融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聯金融」)與中付支付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付支付」)合計領央行9萬元罰單。具體來看,銀聯金融因存在超出核准範圍開展銀行卡收單業務、未按規定辦理高級管理人員變更事項的違法行為,被央行深圳中心支行罰款6萬元。
  • 聯手兩家臺灣銀行 中國銀聯拓展網上支付業務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藍彬珍 中國銀聯正加緊臺灣市場拓展步伐。4月,中國銀聯分別與臺灣兩家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以下簡稱「中國信託」)和臺新銀行籤署了合作備忘錄。除了擴大銀聯卡受理面外,銀聯欲與臺灣金融機構合作開展網上支付等創新業務。
  • 中國銀聯間接控股 中金公司「護航」 銀聯商務科創板IPO已完成上市...
    原標題:中國銀聯間接控股,中金公司「護航」,銀聯商務科創板IPO已完成上市輔導   12月16日,
  • 銀聯發文:嚴格整頓違規MPOS、手刷、無卡支付軟體!
    》(業管委秘〔2016〕13號),中國銀聯業務管理委員會秘書處(以下簡稱「秘書處」)在總結前期工作情況基礎上,對行動支付終端的業務管理、報備管理提出如下要求,請各成員機構認真落實執行。一、合規開展行動支付終端相關業務(一)嚴禁開展法律法規、監管規定及銀聯業務規則禁入業務收單機構要合法合規開展行動支付終端業務,嚴格落實關於商戶真實性管理的相關規定,在商戶入網、巡檢、交易、退出等各環節做好監控。
  • 聯手2家臺灣銀行 中國銀聯拓展網上支付業務
    4月,中國銀聯分別與臺灣兩家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以下簡稱「中國信託」)和臺新銀行籤署了合作備忘錄。除了擴大銀聯卡受理面外,銀聯欲與臺灣金融機構合作開展網上支付等創新業務。  根據銀聯方面介紹,臺新銀行是臺灣首家可從事銀聯卡網絡收單業務的銀行,即將為銀聯卡持卡人提供網上跨境支付服務,提升用卡便利性。
  • 中國銀聯「銀聯雲」正式發布,助力打造金融級雲服務
    12月9日,中國銀聯在上海金融科技國際論壇上正式發布金融級雲服務「銀聯雲」,為產業各方提供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金融級雲平臺產品和服務。銀聯雲四大優勢作為新基建進程中的數位化金融基礎設施,銀聯雲在技術上走在了雲服務的前列,能夠全方面滿足銀行機構和支付公司的技術需求。
  • 人民幣支付業務:用銀聯還是用VISA?
    7月16日,世貿組織發布了「美國訴中國電子支付世貿爭端案」專家組報告。報告中,專家組駁回了美方有關中國銀聯在所有人民幣支付領域壟斷的指控,但指出銀聯的確在某些特定領域,存在壟斷行為。
  • 中國銀聯與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移動內測發布區塊鏈服務網絡
    WEMONEY訊 10月15日,國家信息中心、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銀聯等在北京共同宣布,由六家具體單位共同設計並建設的區塊鏈服務網絡(BSN)正式內測發布。據介紹,區塊鏈服務網絡的內測發布,是中國銀聯聯合各方打造行業一致認可並共同使用的區塊鏈底層技術服務平臺的一次探索,將推動區塊鏈行業創新研究成果的技術轉化、成果應用及產業布局,服務新型智慧城市、數字經濟的建設發展。
  • 【這一周】銀聯、Visa、萬事達動作不斷 支付寶和微信首次被罰
    該標準將作為泰國中央銀行向當地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和商戶推薦使用的二維碼標準,有利於快速提升泰國電子支付水平,這一標準將在今年三季度發布。京東Apple Pay支付選項反覆失效原因為何?近期,京東Apple Pay支付選項的反覆失效引起了小編的注意。
  • 銀聯掃碼支付攪動了支付圈 收費標準懸而未決
    聚合支付趨勢下 銀聯二維碼怎麼玩  12月12日,中國銀聯正式宣布推出「二維碼支付標準」,攪動了支付圈。  作為二維碼支付的後來者,從一開始以風險為由對二維碼欲迎還拒到後來表示在研究二維碼制定標準,再到8月央行發布《條碼支付業務規範(徵求意見稿)》承認二維碼支付合規性之後,中國銀聯終於攜眾銀行以「標準」之名強勢入局線下掃碼市場。一路以來,銀聯的姿態是保守而強勢的。  消息一經公布,銀聯商務、快錢、匯付天下、通聯支付、拉卡拉支付、杉德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機構紛紛表態支持。
  • 中國銀聯發布數字銀行卡「銀聯無界卡」
    8月31日,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手機廠商、重點合作商戶及支付機構,發布數字銀行卡「銀聯無界卡」,實現全流程數位化申卡、領卡,為持卡人提供新一代支付體驗。銀聯無界卡四大特點「銀聯無界卡」是中國銀聯正式發布的首款數字銀行卡,分借記卡和信用卡兩類卡種。
  • 銀聯插手第三方支付 通道費用或成隱形購物成本
    不過,7月上旬,央行發布了《銀行卡收單業務管理辦法》,直接激化了銀聯和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衝突。《辦法》中規定,「收單機構將交易信息直接發送銀行卡的,應當在卡銀行遵守與相關銀行卡清算機構的協議約定下,與其籤訂合作協議,明確交易信息和資金安全、持卡人和商戶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對於第三方支付機構而言,這意味著自己可以繞過銀聯,直接與銀行合作,「直聯」模式得到央行認可。
  • 銀聯,POS機與支付寶之間的秘密
    根據2004年施行的《中國銀聯入網機構銀行卡跨行交易收益分配辦法》,對於ATM跨行取款,銀聯向發卡行收取每筆0.6元的網絡服務費,對於POS跨行交易,銀聯則依據商戶類別按交易金額的0.1%或0.2%收取。
  • 銀聯與微信支付合作掃碼互聯互通 中小支付機構機會來了?
    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正在加速「跑通」。近日有消息稱,騰訊旗下財付通公司與中國銀聯已於近日就條碼支付互聯互通達成合作,雙方正共同研究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方案,率先建立全面互掃互認的條碼支付服務網絡。2020年1月5日,騰訊財付通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證實,「經內部核實,該消息基本屬實,財付通公司與銀聯正在開展相關合作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