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過半,美周叔一路北上,來到常州。
7月17日,由「中國最美書店周」歷年總顧問、資深書評人、「綠茶書情」創始人、北京金牌閱讀推廣人、國內各大好書榜評委綠茶老師,資深書店人、書萌(中小書店聯盟)發起人孫謙老師及美周叔組成的探訪團來到了「Gap Month最美書店行」的第五站——常州半山書局。
在常州,半山書局可以說是文藝青年的靈魂渡口,奇趣而高級空間構造,獨特的選書風格,複合的多元業態,開業僅三年就成為當地讀者心中不可替代的閱讀聖地。
半山 · 初印象
步入半山書局,暖暖的後工業LOFT風格融進了濃濃的書香氣息,紅磚鐵藝、落地玻璃、躍層空間,完美詮釋了複合業態書店的全新定義。
高低錯落的鋼結構廊道,豐富了空間的層次感,移步換景,賦予了更多的探索與想像;大小兩個景觀閱讀區,滿足了隨性閱讀的需求;橫跨兩層的半山書牆是書店的最佳取景地,仿佛隔著書架都能聞到墨香。
書牆背面的藝文空間,攝影展、旅行分享、讀書沙龍、小會議庭,是名符其實的多功能間;36間,可聽可閱,可憩可聊,花香鳥語、走獸蟲鳴、人聲笑語都在各自的空間裡編織,混合著油墨書香與清咖暖茶,互相瀰漫……
14樓的半山是生活美學的課堂,在這裡,可以學到飲食健康、美容護理、萌寵園藝,享受旅行生活的私人定製,可以在微醺的午後捧一杯咖啡發呆,還可以走到室外的屋頂花園呼吸新鮮的空氣……
15樓是人文社交的客廳,在這裡,可以看到最新最尖銳的經濟分析,拜讀中外大師的文學著作,購買時下流行的文創禮品,學一學傳統紙藝的新作法,你可以在微暖的晨曦中執一本佳作臨窗閱讀,還可以在華燈初上約三五好友一起品嘗果蔬美味……
16樓是藝術的殿堂,在這裡,可以聽到最純正的黑膠音樂,欣賞各國建築設計,培養陶藝繪畫的藝術修養,欣賞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設計名作,可以在茶寮裡喝一杯花茶,聊一聊理想,還可以約三五好友,一起侍花弄草,吃個蛋糕,拍個照……
而對於整體書店的定位,半山書局有屬於自己的選書原則:以內容為核心,精選文字高質量,封面有設計感的圖書,努力為讀者提供更具人文氣息、時尚多元化的閱讀體驗。
活動現場精彩放送
7月19日下午,「Gap Month最美書店行」主題活動在常州半山書局舉行。活動中,綠茶、孫謙與半山圖書經理沈書健作了對談與話題分享。
今年是新文化運動104周年,活動伊始,綠茶從手邊的《青年變革者》一書出發,帶著大家一起回顧新文化歷史,傳揚五四精神,分享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如何通過閱讀改變命運。
綠茶認為,青少年的早期閱讀階段,需要有大量閱讀的基礎建設,才能知道自己喜歡哪一類書,就像成長過程一樣,需要在實踐後才能得到答案。閱讀不是一項技能,而是一種成長需求,是獲取知識的一種途徑,是內心的底色和精神的成長史,不要太功利地去閱讀,要當成一種生活方式,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由。
孫謙則以《到底是「書店+」還是「+書店」?》為題做了話題分享。孫謙認為,半山書局背後以商業綜合體作為支撐,實際在做書店+的業務,把文化引入商業中心,打造自己的文化名片。作為一個愛書店或者開書店的人,我們應該去做「+書店」而不是去做「書店+」,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經驗、知識、財富輸入出去,讓政府、圖書館、商場去採購我們的服務,或許會找到更加正確的方向。
活動末尾,現場讀者們還就自己在閱讀中碰到的問題,向兩位嘉賓老師求解。一位讀者說,自己家書太多,看完的書放在家實在浪費,於是他想在市區租一個場地,將自己看過的書,免費放在那裡供大家借閱,但他不知道這樣的做法可不可行。
孫謙給出的回答是,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我們可以藉助群體,目前已經有團隊在做這樣的事情。整場活動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完成。
對話書店主理人
半山圖書經理
沈書健
Q&A
Q:半山書局的空間構造很有趣,能跟我們簡單介紹一下嗎?
A:在整體布局方面,半山書局總共有三個樓層,分為三個主題,14樓是生活美學課堂,15樓是人文社交客廳,16樓是半山藝術殿堂,每個主題都配有不同的圖書、餐飲、文創和一系列手作體驗,提供給讀者多維度的閱讀享受。風格方面,全店採用了暖色調,以高貴品質為主,特別是在藝術區;人文和生活區是以平臺為主,高貴為輔,平臺作為展出,高櫃作為陳列的這樣一種布局。
Q:半山書局號稱是「離天空最近的書店」,12米高的書牆也成為網紅打卡地,除了這些身份和標籤以外,您對半山的期待是什麼?
A:我們希望通過半山建立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和窗口,吸引到更多的讀者和愛好閱讀的人們,能夠在這種複合業態的書店裡一起分享,一起閱讀。
探訪團獨家手記
圖:綠茶 繪
常州有一座書城,名「半山書局」,取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之號「半山」,又因書局位於常州市區最高商業體內的最高處,地處之高,故名「半山」,又或許因其藏書之多,可與山林茂密相匹,可曰「半山」?
這座經營面積近一萬平方米的書城中,有近7萬種圖書,近20萬冊,在我有限的書店認知中,這裡經營的圖書無論從品種還是數量上,在中國的民營書店體系中,應列前三。雖然開業不足三年,但在常州愛書人和文化人的圈子裡,半山書局已經是常州無可替代的文化名片。去年,我曾為了半山來到常州,今年,我再訪常州,竟也是只因為半山。一年時間,半山在經營方面做了許多調整,增加了各類文創商品和體驗類的業態,同時不斷地在豐富著自身的文化活動。這次「最美書店」行來到常州,看到了此行最別出心裁的書單陳列,小夥伴們高興壞了,連連對接待我們的沈書健老師和晁凡老師豎起大拇指。
我們有幸遇到一家四口,父母陪著兩個女兒來參加活動,兩個小姑娘,一個十二歲,一個十五歲,在提問環節,姐姐問了綠茶一個問題:「在書店裡看上一本書,很喜歡,是該在店裡看完,還是應該買回去?」綠茶笑了,說:「應該買回去。因為買回去了,這本書就是你生活的一部分,你會在家裡看到這本書,從而能夠有機會不斷地觸摸和再一次閱讀它。同時,這本書還可能影響你的家人和朋友。你的書櫃就是你未來的模樣。」
看著這對姐妹,我想起綠茶這一路來講到的五四運動時8歲的蕭紅和12歲的蕭軍。文學的啟蒙和種子的播種往往在於我們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如果說我們熱愛閱讀和推廣閱讀的努力能影響到這兩位小姑娘,那也真的是不虛此行。
——孫謙
彩蛋
「Gap Month最美書店行」第五站 · 半山書局探訪Vlog
第五站完美收官↓↓↓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最美書店周」 , 作者 美周叔
下站預告
蘇州·初見書房
初見書房於2014年秋創立,致力於書店場景、人文旅行、知旅社交、美學生活的創新整合,以網際網路思維,重塑讀書與旅行、文旅生活與知識資產的交互關係,為每一個「時間旅行者」創造精彩的閱讀感受和生命體驗。
書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
作為本屆書店周的主題活動單元
最美書店行將以「書店接龍」的方式打造
「閱讀城市+讀書人+書店」接力式文化旅程
7月12日-7月25日
最美書店行探訪團將走進
八座不同城市的「最美書店」
與書業大咖、書店創始人深度對話
挖掘當地書店特色與書店人故事
主題活動單元「Gap Month書店行」鳴謝夥伴
組辦方
主題活動單元聯合組辦方
戰略合作夥伴
戰略合作媒體
書店合作方
關注書萌,關注最美書店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