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東
近年來,國內的電子商務的發展,給許多企業帶來了許多機遇。其中快遞行業可謂是收益最大的行業之一。得益於郵政體制改革釋放快遞市場活力、電商和快遞的聯動發展以及行業的不斷創新,中國快遞業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16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超700億件,超過去年全年。
近3個月,快遞業務量實現從500億件到600億件再到700億件的連續躍升。而2020年雖然受疫情影響,全國快遞業務量1月份低位運行,但隨著無接觸寄取件等一系列措施的推進,2月份快速恢復、轉為正增長。進入第二季度,隨著復工復產復市持續推進,快遞業務增速明顯加快。
說到快遞,大家首先會想到什麼快遞呢?
估計大家首先會想到順豐,因為順豐的速度真的很快,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現在中通,圓通,韻達,申通等一系列快遞的速度也在逐步上趕, 基本大家都能在三天左右收到貨,近日,中通快遞公布了今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中通快遞第三季度實現營收66.4億元,同比增長26.1%。
可以說中通速遞是「四通一達」中,目前增長最快的一家。與此同時,中通快遞的市場份額首次超過20%,達到20.8%,成為第一大快遞公司。在這三個月來,中通快遞業務量達到了46.2億。今年第三季度,韻達公司共交付包裹40億件,圓通 33.65億件,申通24.34億件,順豐速運20.7億件。
由此可見,中通快遞在市場份額和業務量上均位居行業第一,成功「擊敗」了順豐和「通達」老將。作為快遞行業最年輕的快遞公司,中通快遞成立於2002年,比韻達、圓通都晚,更是比申通、順豐晚9年。但現在它的業務量是SF的2.3倍!官方估計,中通今年的業務量在115.1億至119.3億之間。
中通快遞發展如此之快,有兩個關鍵因素。首先,它加入了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物流,並從天貓等電子商務巨頭那裡獲得了大量訂單。其次,中通快遞的發展離不開自身的能力、優質的服務和低廉的價格,這贏得了眾多商家的心。此外,根據中通快遞官方網站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中通快遞已擁有近3萬個服務點、90個運營中心、9900多輛幹線運輸車輛。
網絡覆蓋全國98%以上的縣鄉,鄉鎮覆蓋率達91.3%以上。同時,中通快遞還有用10100多幹線車輛等等。在第三季度,中通自有車隊、長尾甩掛車比例進一步提升。先進技術與高效自動化設備的加入,更是讓中通的效率大大提升,並且也減少了誤差等,提升了服務質量。中通快遞擁有次日達、次晨達等高效運輸服務,並且還將業務擴展至海外,滿足了消費者的需要。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中通快遞能穩坐新「快遞之王」寶座嗎?
事實上,中通快遞雖然能在快遞業務量和市場份額上取勝,但其成本並不小。中通快遞的財報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其收入成本達到5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3%。但是淨利潤僅為12.1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13.1億元下降約8.15%。從這個角度看,雖然今年中通快遞收入有所增加,但淨利潤不如去年。
中通快遞與順豐速運16.6億元的淨利潤相差4.5億元。公開資料顯示,今年10月,韻達票單價為2.18元/張,圓通票單價為2.14元/張,申通票單價為3.11元/張,中通票最低為1.29元。但是成交額最低的順豐票單價高達17.5元/張。低於正常快遞公司近兩倍,更是低於順豐近15倍。
「薄利多銷」的政策讓眾多淘寶商家們更願意選擇中通,畢竟更便宜的快遞價格能讓商家們更好地控制成本,而使用快遞最多的也正是這些淘寶商家。別看中通是最便宜的就以為他的服務也差,在今年年初發布的2019年中國快遞服務滿意度調查排名中,中通排在第六名,雖然沒進前五。
但是在如此之多的物流企業中能爭得第六,也是一個不俗的成績,也能證明低價策略並沒有對中通的快遞服務有影響。但是中通的淨利潤還是給中通拖了後腿,究其主要原因,大概率是因為較低的單票價導致的。因為今年上半年的特殊公共事件,成本提升,單票價卻在降低,因此,即使業務量增長了,但其總營業額增長卻跟不上業務量的增速。
所以業務量最大的中通快遞的收入低於業務量最低的順豐,不難看來,這個新的「快遞大王」的席位難免不能「服眾」。中通作為我國快遞行業的「霸主」,其目前佔據了我國快遞行業20.8%的市場份額,且各項數據都很良好。但其的「薄利多銷」政策也為其埋下了不小的隱患,並且直接地影響到了他的盈利,及時發現問題並尋求解決方法才是中通目前要做的。大家對於中通有什麼看法呢?歡迎進行評論。
本文由不凡智庫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