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廣州市區九成咪錶停車位正式停止收費,一時間,5千多個免費停車位處於一場空前的爭奪戰中。就在免費咪錶車位實施滿一年之際,廣東省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批准《廣州市停車場條例》的決定,廣州將恢復路邊泊位收費。此外,路邊臨時泊位以月保方式進行出租的行為將被禁止。南都記者從廣州市停車協會了解到,由於一系列的配套工作需要跟進,撤銷現有免費咪錶車位相關標識工作將持續進行,預計全市所有免費咪錶停車位恢復收費,還需要半年時間。
咪錶車位預計半年內恢復收費
《廣州市停車場條例》雖然確定將恢復路邊泊位收費,但是,清明假期內,南都記者看到合群路、東華東路、較場西路等路段的咪錶車位,仍然處於免費停放狀態。其中,不乏一些罩著車衣、沾滿灰塵的車輛,顯然停放天數已經相當長。
對此,廣州市停車場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潘國璠向南都記者透露,恢復咪錶車位收費並不會在短期內實施,因為還有眾多配套工作需要跟進。他介紹,目前各個路段的免費咪錶位劃線及相關標識,也正在由專業人員重新處理。由於條例對路內劃車位有更高的要求,預計半年內全部恢復收費(按照行政收費模式)。
廣州市停車場行業協會一名內部人士告訴南都記者,去年之所以決定停止路邊停車收費,部分原因是回應公共輿論對於路邊停車收費亂象的批評。作為一種公共資源,道路不應用來過多滿足停車泊位的需求。可以說,路邊停車已經對交通造成了影響,也是對公共資源的非正常佔用,而且還對多數車主的臨時停車製造了困難。但是,如果任由目前這種免費「霸佔」車位的現象持續下去,將對城市交通造成嚴重影響。
咪錶車位免費一年,亂象叢生
自從2017年4月1日起,廣州實施對中心城區城市道路邊的5295個收費咪錶泊位暫停收費後,一時間路邊免費停車位處於無序管理狀態,甚至出現各種霸佔這些車位的亂象,同時催生了眾多「殭屍車」及部分泊位涉及非法經營的問題。尤其是商業旺地中華廣場、天河城廣場及越秀區、海珠區眾多醫院附近的路邊咪錶車位,在宣布「暫停收費」後,車主們反映平時很難找到車位。南都記者注意到,靠近一些酒樓、批發城的免費咪錶車位,就時時被部分商戶霸佔,甚至用作非法收費。
去年下半年開始,「免費咪錶車位」更在其它方面成為廣州市車主們吐槽的對象。一方面,真假免費咪錶,讓部分車主傻傻分不清楚,一不小心就停了假車位,慘被抄牌。另一方面,老城區部分路段的免費咪錶車位也在不斷被撒銷,在平時車位難尋的同時,交警處罰亂停車的力度卻在加大,使不少居民停車更添苦惱。
劉先生介紹,他去年曾經在天河區某路段的「免費咪錶車位」停車。當他取車時,竟然收到了違法停車的罰單。他注意到,前後幾輛車都不幸中招。但是,在同一條道路的另一端,仍然有眾多供正常停放的免費咪錶車位。劉先生不解,在咪錶車位開始正式停止收費後,自己曾多次在該路段的免費咪錶車位停放。經過劉先生仔細觀察,才發現地上的咪錶車位線有被人為抹掉的痕跡。像這種免費咪錶車位忽然被取消,有關部門也沒有作出公示,因此,他感到這樣的違章很冤。
家住老城區的張小姐則指出,由於在自己樓下街道停車夜間頻頻被抄牌,附近的停車場卻找不到「月保」車位,她平時只能到附近的免費咪錶車位碰碰運氣。有時候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空位,就乾脆停放幾天,等到抄牌沒有那麼嚴重再把車挪回家。可是,最近她發現家附近的免費咪錶位全部撤銷了,停在自家樓下之後,一周之內已經收到三張罰單,這讓她很苦惱。
增設夜間臨停車位收效甚微
自從去年四月廣州市九成咪錶停車位停止收費後,隨後部分路段也先後增設了夜間臨時停車位。比如,越秀區淘金東路18:00至次日8:00及法定節假日全天;越秀區北京南路20:00至次日7:00允許車輛臨時停車;越秀區福今路、天河區華旭街、海珠區翠寶路、海珠區濱江橫路、海珠區金菊路,增加了不到200個停車位。後來,二沙島也新增了上百臨時停車位,允許車輛在星期六、日和法定節假日早上10時至晚上23時臨時停車。然而,很多車主反映,這些「零星」的車位對目前龐大的車位缺口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
車位本來就越來越緊缺,但以前在路邊收費的咪錶車位,卻在停止收費後不斷減少。尤其是在越秀區、海珠區的一些醫院附近,路邊車位已經被「改善交通」的名義取消,與此同時,建設停車場的用地並不見增多。廣州市停車場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潘國璠認為,公共停車場的用地在市區規劃中沒有預留,是因為根本沒有考慮外來車以及公共停車的需求,現在設置的都是建築物配的停車場,只能滿足住宅、寫字樓、商鋪的需要。
數據顯示,廣州每年新增小汽車數量達到了12萬輛,但新增停車位只有5萬個左右,這樣的停車位缺口還在逐年擴大。與此同時,國土部門並沒有大量規劃停車用地,一些路邊車位甚至不斷被壓縮減少。在路邊車位緊缺的情況下,有部分住宅小區已經開始嘗試採取互助、共享車位的靈活方式,為車主臨時停車提供便利。南都記者在大沙頭一馬路某樓盤看到,前年他們已經開始嘗試互助停車方式。據了解,該樓盤地下車庫平時白天有六成以上的停車位都處於空置狀態,小區管理方就通過略低於同路段的時租收費,開放給外來車輛停放。
省人大立法常委會立法專家李緒進表示,除了建設新停車場,還應該充分挖掘現有停車場的潛力,比如對一些老城區以及繁華區域的舊停車場進行改造,建立多功能、智能化、科技化的停車管理系統,同時倡導共享停車等新的停車形式。
採寫:南都記者 梁羅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