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策劃:聶坤
光影貴州:貴州紅色文化系列報導
總執行:李柱江 周興蘭
紅色民宿內景
去金鼎山看日出,賞雲海;看蓮池花開花謝,靜坐發呆;入住紅色民宿,享受深秋色彩濃烈的美……過完了一個國慶中秋長假,周末兩天去哪玩?去體驗遵義的紅色民宿,這個周末來一場說走就走的休閒2日遊。
1 蓮池·雲水間紅宿
1935年,在遵義戰役前,中央紅軍紅三軍團部隊在1935年1月20、21、22日先後從蓮池、牛蹄場等出遵義縣境,為遵義戰役的打響做足前期準備。紅軍的足跡在這裡留下了難以抹滅的紅色記憶,近年來,金鼎山鎮開啟了自己新時代的長徵路,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10月的蓮池新天地,微風帶來陣陣秋意,入眼處卻依然是綠樹掩映、鳥語花香。國慶期間,金鼎山鎮紅色民宿旅遊持續升溫,遊客紛至沓來,體驗休閒旅遊、追尋紅色印記、傳承革命精神。
據了解,當地依託中共紅花崗區委黨校金鼎山鎮分校、紅軍禮堂、國家3A級景區——蓮池新天地等資源,按照接待處、尖刀班、連部辦公室、通訊班、紅一連、紅二連等紅軍長徵班組主題,將蓮池雲水間原有的農家樂改造成為紅色民宿,並進行推廣。
記者看到,6間民宿分別有不同主題,全部按照遵義會議會址陳列布展內容來仿製家具、洗臉架、擺件及陳列品。高度還原紅軍長徵途中的用品及陳設。院落採用馬燈照明,用仿紅軍時期宣傳大字報來裝飾,並設計了紅軍茶展示等等。
民宿周圍也營造出了濃濃的紅色情懷,當地利用中共紅花崗區委黨校金鼎山鎮分校到雲水間旅遊步道進行了二萬五千裡腳印、赤色工會、紅軍之家等外部氛圍營造,讓遊客仿佛身臨其境。
2 深溪紅色康養小鎮紅宿
1935年1月6日,紅二師在劉伯承指揮下,乘勝向遵義城前進,紅一連和團偵察排進至敵前哨陣地深溪水。在劉伯承的指示下,紅六團團長朱水秋,代政委王集成在距離遵義城30公裡處的深溪水小鎮,殲滅了敵前哨陣地「九響團」一個多營。營長被擊斃,200餘人成了紅六團的俘虜。
1935年1月,中央紅軍佔領遵義後,得知城南南關鎮桑木埡一帶雞窩寒(傷寒)肆虐,窮人們沒錢看病,許多村民因病死去。紅軍派出一位不到20歲的衛生員龍思泉到村裡巡診,為了救治百姓,龍思泉千方百計採來草藥,走村串寨為當地百姓治病,治癒了許多窮人的病痛。「村裡來了神醫」,這個消息被村民傳開了。慢慢地,方圓幾十裡的村民都來找他看病,還稱他為「紅軍菩薩」。在返回尋找大部隊時,孤身一人的龍思泉被窮兇極惡的國民黨地方武裝所殺害。
紅軍衛生員是遵義人永遠不會忘記的英雄,至今,紅軍山上還有根據這個故事為原型塑造的紅軍衛生員的銅像供人們瞻仰。按照遵義市紅色旅遊民宿建設與服務規範團體標準,紅宿選擇應靠近紅色文化資源,因此,紅花崗區在苟園民宿群中選擇了三至四棟獨戶民宿進行紅宿改造。依託紅軍在深溪經過及龍思泉故事的紅色文化背景、國家3A級景區——深溪溼地公園、貴州省優品級民宿——苟園、遵義市重點鄉村旅遊村寨——龍江村、紅花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苟氏盆景等文化旅遊資源及符號,打造紅色康養小鎮,作為紅花崗區紅宿提升版進行推廣。
在這裡,所有民宿都進行了紅色文化主題裝飾,客房名稱以紅色文化元素創意命名,床上棉織品、水壺、茶具,牆上掛件、燈飾等均體現紅色文化內涵。院落擺設具有紅色符號的擺件、具有當地特色的紅軍木雕工藝品、盆景藝術品。這裡非常符合喜歡簡約風的旅遊人士,懷舊風格、木質紋理等等,顯露出了歲月的痕跡。一處民宿,承載著一段紅色的記憶。你可以在房間裡煮茶,在山間看葉落,遙想當年紅色衛生員在這裡的英雄事跡。
在苟園的外圍,則在牆壁上設計了紅色場景文化牆、戲臺上演紅色劇目和紅色文化論壇等活動,通過各種紅色系列活動營造氛圍,吸引遊客。
3 紅培中心紅宿酒店
紅培中心紅宿酒店位於老鴉山山腳。1935年2月27日,紅一、紅三軍團乘勝追擊,在遵義以北擊潰黔敵3個團的阻擊,28日凌晨再戰遵義。接著於遵義以南忠莊鋪附近擊破吳奇偉縱隊兩個師的進攻。殲其第59師大部,重創第93師,戰役結束。遵義戰役取得中央紅軍長徵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當日黃昏,紅一、紅三軍團不顧疲勞,奮力發起攻城戰鬥,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佔領遵義新城。隨後,又從東西兩側展開對老城的進攻。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率紅十一團政委張愛萍、參謀長藍國清,到老城外湘江東岸匯川壩查看攻城路線,不幸被流彈擊中頭部,壯烈犧牲。2月28日凌晨,紅三軍團攻佔遵義全城,控制了城南的戰略要點紅花崗、老鴉山一線高地。
紅培中心紅宿酒店圍繞老鴉山、紅花崗紅軍戰鬥故事,結合長徵文物文化資源分布、自然生態和人居環境、空間規劃和配套設施建設等情況,將建設長徵精神展示、紅色文旅融合、名城風貌呈現三大板塊,作為紅花崗區的高端紅色民宿進行推廣。 (遵義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文娟)
編輯:顏麗 聶祥順
來源:遵義網
出品:尚自然文化產業融媒體中心
支持:尚自然教育、文都網校考研貴陽分校、尚自然教育網校www.szrwh.vip 、尚自然教育微信公眾號、尚自然農旅品牌扶持項目、夾巖.系列產品、尚自然文化產業辦公室、尚自然文化產業融媒體中心
聲明:部分信息摘自網絡、及相關關聯信息官方網站,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貴州尚自然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繫刪除,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