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悠久的歷史遺留了眾多文化遺產,這些遺產也隨著旅遊業的興盛漸漸顯露出來。其實除了很多人文古蹟,很多古老村莊也逐漸被人們發現,尤其是一些地理位置偏遠的古村落。就像今天跟大家介紹的一個坐落在懸崖絕壁上的村莊,被人們稱為「懸崖上的村莊」,它就是古路村。
古路村位於四川大渡河大峽谷入口的絕壁之上,是一個有著500多人的黎族村落。四川大渡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巨大的落差、豐沛的水量、狹窄的河谷,形成了大渡河富饒的旅遊資源。在2005年,《中國國家地理》還將大渡河大峽谷評為中國十大最美的峽谷之一。誰能想到,在這樣一個險峻的峽谷中,隱藏了這樣一個與世隔絕的古村落。一直以來,這些村民僅依靠雙手,順著幾乎垂直的陡巖和樹藤與外界保持著往來,被外界發現後,人們稱其為「懸崖上的村莊」。
關於古路村名字的來歷,有一種說法是&34;,這是石頭滾下山的聲音,&34;便逐漸演化成了古路。那古路村的居民是從哪裡而來,又是為何要在如此險要的地方生活居住呢?據資料記載,在數百年前,因為部落爭鬥,他們的祖先受到他族追殺,一路逃亡至此,發現此地偏僻,敵人難以發現,便隱居於此,繁衍生息,形成了村落。
這些黎族村民在此一住就是數百年,這百年間,他們僅憑藉細軟的藤蔓連接外界。他們要想出去,只能從懸崖下到大渡河邊。而且很大一部分是不成路的,在陡峭之處,用數根木棍結成梯子,有些地方連木梯也不能搭建,便用最原始的方法——藤繩,將藤蔓連接,人們順著藤蔓逐漸向下滑落,腳下就是萬丈深淵。直到2003年,從石壁上鑿出一條長約3公裡,寬度不到40釐米,垂直高度近1000米的騾馬道,這成了通往彝寨村落的絕壁上僅有的一條「路」。
這樣艱險的下山路,為古路村的出行造成極大不便。很多村民下山時,身上要背上幾十、百把斤的山貨,背到山下用於換鹽、布的,而細細軟軟的藤蔓,木梯如何能承受如此重量,而且人們既要兼顧背上的貨物,還要小心腳下,因為稍不留神,就會墜入懸崖。而且村中有很多豬、牛、馬等牲畜,它們是在小時候被背上山,等養肥後只能自己吃,因為誰也不能把它們背下山換取貨物。
雖然曾經的古路村被懸崖峭壁隔絕,但也正因為如此,這裡保留了最原始的自然景觀,尤其是大渡河峽谷,是我國十大美麗峽谷之一,曾有有專家評價其:「她是一個曠世深峽,堪與長江三峽雄峻風光相媲美的絕塵幽谷,兩側壁立千仞,千姿百態,如畫如雕。她的曠世之美,還養在深閨中,鮮為世人所知,在第一時間,你就被她震住——就像一顆子彈打穿你的心臟。」如此高的評價,足以證明大渡河峽谷的絕世魅力。
值得開心的是,如今的古路村有了一條寬約40釐米的騾馬道,很多到此參觀遊覽的旅客也可以通過這條狹窄的道路到古路村中參觀一番,體驗與世隔絕的鄉村田園生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尤其可以站在村子中,俯瞰大渡河全景,這一壯闊雄渾的景象,可不是在哪裡都能體驗到的。(圖片來源於攜程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