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牽住企業項目建設「牛鼻子」

2021-01-21 澎湃新聞
威海:牽住企業項目建設「牛鼻子」

2021-01-17 22: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威海市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以更大力度抓好七大產業集群培育、十條優勢產業鏈升級、企業衝擊新目標「雙百工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三鏈」協同,促進企業做優主業、做大規模、做強實力。要以更大力度抓好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有效投資增長,突出「三個力保」,在交通、水利、能源、新基建等領域統籌謀劃和推進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堅持產業為王、項目為王、企業為王,今年,威海市發改委將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建設、基礎設施推進、企業衝擊新目標等方面展開工作,統籌抓好全市經濟建設、改革開放、民生改善等各篇文章,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推進292個市級重大項目 塑強全面發展新優勢

  眼下,來到寶威科技智能工廠,機器的轟鳴反映出這裡的忙碌;從剛剛來到威海時的「10天審批四個證」,到2020年11月底最後一批設備調試完成,這項2020年全市關注的「重頭戲」已經圓滿暫告一段落,再過5個月,3條生產線就將全部投入生產。

  項目是拉動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是推動產業升級的「發動機」。威海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高度關注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對照全市七大產業集群和十條優勢產業鏈,2021年,威海市發改委將全力推進24個省級重大項目、292個市級重大項目、165個市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等項目的建設,力爭全年投產(用)項目150個左右。

  保項目內容充實,更要保過程有序推進。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綜合保障機制,今年,威海將進一步挖掘盤活土地、能耗等要素資源,把優質要素向優質項目聚集,持續擴大有效投資;並聚焦國家九大投向領域加強項目策劃和儲備,力爭100個以上項目納入省重點。

  眾多項目中,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事關全局、事關長遠、事關民生,是破解長期以來制約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短板的關鍵領域。

  眼下正值寒冬,可來到萊榮高鐵文登制梁場,眼前大型機械穿梭,這裡的工作早已馬力全開:「進場兩個月來,已完成場地建設的50%,本月底將達到產梁條件。」中建八局文登制梁場專業工程師張國偉說。

  圍繞鐵路、公路、機場、港口等交通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威海將全力推進萊榮高鐵建設,全年完成投資40億元;桃威鐵路爭取2022年通車,新機場力爭年內取得總體規劃和預可研批覆,啟動威海灣港區10萬噸航道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威海國際物流多式聯運中心、國際物流園等鐵路專用線立項,力爭開工建設。

  2021年,威海還將全力推進一批重大能源項目、新能源產業和水利工程的建設,力爭文登抽水蓄能電站進入機電設備安裝高峰期,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保有量達到1700臺,支持黃壘河、母豬河地下水庫等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推進水庫連通工程獲批立項並開工,編制綠色發展「十四五」規劃,打造智慧能源系統,持續優化生態環境。

  開展企業衝擊新目標「雙百工程」 推動城市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往出口市場佔主要地位,但近年來,國內經濟基礎逐漸強大,內循環條件逐漸成熟。」回顧2020年,光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鄧向陽信心滿滿:企業成功突破內需市場,2021年將向50億元的新目標展開衝擊。

  2020年,全市開展企業衝擊新目標行動,支持廣大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堅定發展信心,加快創新發展。2021年,威海將繼續開展企業衝擊新目標「雙百工程」,推出支持企業發展「政策包」,重點抓好100個左右優質項目建設,爭取入庫企業營業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

  以企業衝擊新目標為抓手,威海一手抓存量變革,一手抓增量崛起,紮實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實施,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2021年,威海將出臺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和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突破行動計劃,大力培育七大產業集群,再爭取1-2個產業集群和企業納入省「雁陣形」產業集群及領軍企業名單。並將圍繞服務型製造業發展,制定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指導意見,爭創國家「兩業」發展國家試點。

  深入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目的是實現全面發展、全域發展。融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總體布局,深度融入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威海將落實省規劃實施意見,制定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做好聯席會議、宣傳推介、招商引資等各項工作,推進省「十百千」示範工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我市全面實施。

  經濟的持續發展,將實現全市市場活力的持續迸發,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今年,統籌謀劃全市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重點任務,威海還將出臺「十四五」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持續推進「信用五進」工程,全面普及應用「海貝分」,爭取獲批全國第一批應對人口老齡化綜合創新試點城市,打造一批城企聯動普惠養老試點項目,持續改善民生。(Hi威海客戶端記者 匙亮/文 資料圖)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邳州大蒜牽住食品安全"牛鼻子" 打造高質量種植示範區
    徐州想出了新點子:打造食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牽住食品安全的「牛鼻子」。  「通過聚集大蒜生產加工等方面優秀企業,打造高質量大蒜種植基地,示範區的建設勢在必行。」徐州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伊仰東說,2007年檢驗檢疫部門積極開展邳州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並以省級示範種植基地為依託,在江蘇省率先試行出口食品種植基地備案管理。
  • 汾西礦業牽住契約化「牛鼻子」 助力改革增動能
    「我們堅定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不動搖,堅決打贏國資國企深化改革攻堅戰,通過『一企一策』確定指標,提供充分的政策支持,召開溝通會平等協商等措施,落實目標責任,充分發揮好契約化管理的激勵效應,確保圓滿完成年度生產經營目標,助推企業在高質量的發展軌道上不斷前進。」汾西礦業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範新民說。
  • 淮安洪澤:牽牢項目「牛鼻子」跑出發展加速度
    本報訊 日前,記者在逸臣鋼管項目建設現場看到,150餘名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挖掘機、推土機來回穿梭,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項目去年8月18日籤約,在區裡關心下進展順利,一期工程計劃10月份竣工投產。」該項目負責人陳彬對記者說。
  • 兩「牛」產業並肩前行,牽住孟連經濟騰飛的「牛鼻子」
    抓緊兩「牛」產業,就牽住了經濟騰飛的「牛鼻子」。孟連與緬甸山水相連,被譽為「邊地綠寶石」。如今,在鞏固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隨著牛油果、肉牛等綠色生態新產業的崛起,孟連這顆「綠寶石」越來越璀璨奪目。在今天的孟連縣,鄉鄉有網絡,村村通公路,家家住新屋,適齡兒童到縣城就學,農戶收入連年增長。
  • 牽住項目「牛鼻子」,按下快鍵進!河口縣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3月11日,記者在河口縣濱河路沿線的城鎮棚戶區改造項目和外立面提升改造項目施工現場看到,這裡機聲隆隆,施工繁忙,挖掘機不停作業,工程運輸車來回行駛,工人施工繁忙而有序,一派熱氣騰騰的建設景象。河口縣(圖片來源天天看河口)「2019年城鎮棚戶區改造項目和濱河路沿線外立面提升改造項目,是河口縣的重點工程建設項目。」
  • 林口項目建設上演「加速度」
    在各個項目建設現場,平場地、立塔吊、做地勘、運沙石,工程車輛穿梭往來,一派緊張繁忙的場景,演繹著項目建設的「速度與激情」。去冬今春以來,林口縣牽住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搶先抓早,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破解項目謀劃難、推介難、落地難、集聚難等「瓶頸」,促進項目建設大提速。
  • 山西:牢牢牽住重點工程項目這個「牛鼻子」
    對山西而言,下大氣力抓項目,尤其是全省重點工程項目成為重要的抓手。開局良好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項目工作,把項目工作特別是全省重點工程項目的推進工作擺到突出位置,納入日常經濟工作,加大硬考核力度。有關部門堅持疫情防控和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兩手抓、兩不誤,及早部署、狠抓落實。
  • 破難而上,威海項目建設穩中向好
    ,夜與寒依,但難掩全市「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的一片火熱。一年來,浦項集團、臻迪科技等眾多世界500強、行業獨角獸企業落地,捷普集團、賽科國際等龍頭企業帶來的大項目「拔節」生長……愈發完善的產業生態和「娘家人」般的優質服務,為威海市在新起點上掀起「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高潮鼓起強勁動力。   保持敏銳:提前布局「熱力圖」「項目庫」   抓項目就是抓發展。
  • 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加速邁向現代化產業新城
    臨港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於文江表示:「新發展理念為我們『二次創業』指明方向,臨港區將牢牢牽住『新舊動能轉換』這個牛鼻子,以更高的標準、更大的力度推進產城互動、三生共融,加快建設一座產業強、城市興、社會和、生態美的現代化新城。」
  • 牽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 北京新「兩翼」漸次展開
    北京舉全市之力推進城市副中心建設,目前已經基本完成了城市設計方案,城市副中心255項重大工程在施145項、完工20項;《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明確提出,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推動非首都功能和人口向河北雄安新區疏解集聚今年年底,北京首批政府部門即將「移居」城市副中心。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北京正不斷把京津冀協同發展推向縱深。
  • 牽住「牛鼻子」 持續提升「健康長沙」核心競爭力
    牽住「牛鼻子」,持續提升「健康長沙」核心競爭力 ——長沙市19個醫學重點建設學科巡禮 應對這些挑戰,不斷加強醫學學科建設,持續提高衛生健康事業的核心競爭力,無疑是重中之重。 「學科是醫療衛生單位的基本組成單位,是醫學人才、醫學技術、醫學創新的孵化器,只有不斷加強學科建設才能為『健康長沙』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技術、創新保障。」長沙市政府有關負責人坦言。 以點帶面,牽住學科建設「牛鼻子」。
  • 呼中區呼源鎮場加速推進蒼山自駕車旅居車營地項目建設
    呼中區呼源鎮場加速推進蒼山自駕車旅居車營地項目建設 2020-05-28 0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威海高新區核發首個《工業項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11月30日,威海興海源網具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先生從威海高新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工作人員手中接到威海市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他高興地說:「太感謝你們了!現在辦事真是太便利了,在家門口就可以辦好工程規劃證,確實享受到了就近辦、馬上辦的便利。」
  • 威海精緻城市建設攻堅突破行動第三階段暨「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
    原標題:「面子」「裡子」都要靚,威海積蓄優勢開啟全新徵程12月11日,威海精緻城市建設攻堅突破行動第三階段暨「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推進會議現場觀摩的最後一天,看點頻頻、精彩不斷。分三期建設的國際一流的防護用品應急保障基地,是迪尚集團這棵「老樹」今年疫情期間發出的一個「新枝」。該項目不僅展現出傳統企業化危為機的轉型魄力,疫情期間威海企業家的擔當作為精神,更訴說著威海政企合力攻堅的佳話。諸多「新面孔」裡,億達(威海)新材料應用創新中心項目令人印象深刻,這裡將成為一流的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及新興產業研發平臺。
  • 威海高新區交優秀答卷:項目建設威海市第一,連續五年蟬聯冠軍...
    12月15日,威海市委市政府發布關於威海市精緻城市建設攻堅突破行動第三階段暨「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推進會議有關情況的通報,經過威海市觀摩團實地觀摩、實名評價、集中開會、打票等方式,威海高新區在「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工作中名列威海市第一,精緻城市建設工作半年前進了兩個位次,取得顯著進步,威海高新區在歲末年終交上了一份優秀答卷
  • 扭住「一號工程」「牛鼻子」 五大湖區建設「不降溫」
    扭住「一號工程」「牛鼻子」 五大湖區建設「不降溫」 2020-08-08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威海海關國際快件區塊鏈項目首批企業「上鏈」試運行
    為了實現更加科學、精準地監管,威海海關藉助區塊鏈不可篡改、數據可靠的特點,試運行了國際海運快件區塊鏈項目,目的就是要在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的同時,實現海運快件業務的平穩、規範、健康發展。威海盛欣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是威海海關國際海運快件區塊鏈項目的首批「上鏈」企業。企業相關負責人周雲琳表示,「上鏈」後的便利措施讓企業獲益頗多。
  • 媒體採風聚焦威海蔄山鎮:「三聯三共」 破解企業發展難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苗潤鵬 田佳玉 近年來,山東威海蔄山鎮堅持以「威海要向精緻城市發展」為總目標總方向總遵循,立足「產城蔄山·精緻新城」發展定位,牢牢牽住「產業化、城市化」兩大主線,精緻產業格局,精緻城市內涵,力爭與中心區同標同質、一體打造
  • 威海慈善領域最高獎項揭曉,51個單位、個人和項目獲頒「威海慈善獎」
    威海慈善總會堅持依靠社會辦慈善,辦好慈善為社會的宗旨,團結社會各界力量,依法依規募集款物,規範實施項目,捐贈總量持續增長,在脫貧攻堅、弘揚德行善舉、維護社會穩定和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推動「精緻城市·幸福威海」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 「「雙招雙引」和項目建設觀摩」威海南海新區建築科技項目
    而這裡也將被打造成建築裝備智能化加工基地,這個項目從今年的7月份開始投產,預計到今年年底的產值能達到2億元。」這個總投資8億元的項目是由河北盛卓建築設備製造有限公司建設的。因為產品能將傳統工作效率提高十倍以上,即便是在疫情期間,盛卓的訂單也不斷,其中大部分都來自「中字號」建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