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推進早期語言教學

2020-12-12 中國教育新聞網

本報訊(徐平)「掌握多種語言是未來最重要的技能。兒童具有學習新語言的卓越能力。芬蘭有1/4的地區政府正在組織實驗,在小學一年級或學前教育中引入外語教學。長期目標是使芬蘭每個孩子都可以在入學第一年學習外語。」芬蘭教育與文化部長薩妮·葛朗-拉瑟寧(Sanni Grahn-Laasonen)近日表示。

據統計,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已向基礎教育供應方提供401.4萬歐元的特別援助,鼓勵在兒童早期教育、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階段開發、增加和引進語言教學,還用於支持教育提供方創新教育教學,在早期教育或學前教育中引入不同的語種和語言教學方式。此外,援助還可用於尋求語言教學的全面發展,使語言教育成為學校整體文化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提高教師和整個學校在幼兒教育中的能力,以便在兒童早期語言學習中提供更好的語言教學和支持。

其中,促進早期語言教學是芬蘭政府改革綜合學校項目的重要部分。同時,芬蘭政府希望通過語言多樣化來擴展提供教育的語言範圍,鼓勵不同性別、地區、種族、社會經濟背景的學生選擇和學習不同的語言。

《中國教育報》2017年04月07日第5版 

相關焦點

  • 芬蘭是否將廢除分科教學?10萬+誤讀背後的真相!
    編者按:近日,一篇《芬蘭將顛覆學校教育,成為世界第一個擺脫學校科目的國家》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讓國內很多教育人熱血沸騰。但有學者指出:負責芬蘭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學的官方機構Opetushalitus Utbildningsstyrelsen(國家教育委員會)專門發布信息稱「芬蘭學校不會廢除分科教育」。
  • 芬蘭教育大改 棄用學科教學
    芬蘭學生將不再按學科學習。很快,學生們的課堂就會變得像開會一樣進行話題討論。芬蘭的教育體制在全球首屈一指,然而這個體制卻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芬蘭國家教育局已經決定廢棄「分科教學」這一亙古未變的教育方法。他們將會讓學生們通過「話題學習」的方式來學習和提問。負責赫爾辛基地區(教育體制改革一線城市)青年和成人教育的Liisa Pohjolainen表示:「這對芬蘭的教育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改變,而我們也只是剛剛邁出第一步」。
  • 芬蘭中小學正式廢除學科教學?揭開真實的謊言!
    2016年11月14日,將成為芬蘭教育歷史上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芬蘭赫爾辛基教育局正式下發通知:從現在開始到2020年之前,正式廢除小學和中學階段的課程式教育,轉而採取實際場景主題教學。芬蘭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擺脫學校科目的國家。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赫爾辛基的孩子們就不用再上單獨的數學課、物理課、化學課,地理課。
  • 芬蘭: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落地(上)
    芬蘭教育被公認為全世界最優質的教育之一,其在OECD組織的PISA測試中整體表現一直名列前茅。芬蘭自2014年發布新一輪基礎教育核心課程改革,並於2016年8月開始在全國實施新的《國家核心課程大綱》,其中「基於現象的教學」吸引了全球關注,甚至有報導稱芬蘭將取消學科教學。那麼,什麼是「基於現象的教學」?芬蘭到底如何實施現象教學?
  • 他山之石:取消「學科」的芬蘭基礎教育什麼樣?
    日前,英國《獨立報》稱,芬蘭基礎教育將取消學科教學,是有史以來「最激進」的改革。那麼,這輪新課改到底怎樣?筆者在芬蘭訪學期間,有幸從查閱媒體報導、梳理政策文獻、聆聽芬蘭教育行政官員和中小學校長專題講座、對話芬蘭中小學校長和教師、觀摩芬蘭中小學課堂等多個側面,更加真實、客觀、全面地認識和了解芬蘭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
  • 被吹爆的芬蘭現象式教學,我來手把手教你怎麼設計它……
    今天分享的主題也是圍繞教學法,而且是芬蘭這幾年被全球熱捧的現象式教學。理論層面的介紹,你可以看這兩篇文章《全球熱捧的芬蘭"現象式教學"大起底》《芬蘭廢除分科教學?假新聞背後對教改的渴望和焦慮》。
  • 同心協力推進澳大利亞漢語教學
    徐孝公參在發言中指出,當前,中澳關係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中文的教學和學習應該得到進一步的推廣。他對全澳的漢語教學工作者表示感謝,並表達了對澳大利亞中文教育未來的美好祝願。 在兩天的大會上,來自亞太地區的38位與會代表向大會做了34專場報告,研討的主題包括國際漢語教學、語言評估與課程開發,語言、文化與多媒體,語言教學中的新技術應用等。
  • 芬蘭取消中小學分科教學,亞洲國家可以效仿嗎?
    這段時間看到芬蘭赫爾辛基教育局已經正式下發通知,廢除小學和中學階段的課程式教育,轉而採取實際場景主題教學。由此,芬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擺脫歷時200多年的學校科目教學的國家。而且,這樣會更有助於理解這個世界運作規律的"主題式教學」。其實,早在 2013年,芬蘭赫爾辛基即開始了所謂「現象教學法"試驗。這種新教學法徹底顛覆了原有的分科教學方式,把學生的認知作為教育核心,而非傳授的教學內容,強調幫助學生形成自己的主見。
  • 詹姆斯芬來森是芬蘭早期工業家中主要人物
    在芬蘭早期的英國工業家中的主要人物是一個格拉斯哥出生的蘇格蘭人詹姆斯芬來森。他生於1771年,長大後成了一個心靈手巧的人。在他的發明中有一種改良的毛紡機。1811年,由於同外的機會,他應聘在當時俄國的首都聖彼得經擔任機器製造師,在那裡有好幾年之久領導一個工程公司。
  • 取代芬蘭語 阿拉伯語或成瑞典第二大語言
    隨著講芬蘭語人口的老齡化以及阿拉伯國家移民的湧入,阿拉伯語將首次取代芬蘭語成為瑞典第二大語言。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1000多年來,芬蘭語在瑞典一直是繼瑞典語之後使用最普遍的語言。它的語言地位與芬蘭、瑞典兩國的歷史有深刻關聯。
  • 借鑑芬蘭現象教學 北京呼家樓小學創新教育模式
    把芬蘭教育移植到呼家樓  北京市呼家樓中心小學的「項目教學」是一個創新教育舉措。  在推行PDC教育時,馬駿也借鑑了芬蘭的現象教學。2017年7月,她請了芬蘭的教師來呼小做了20天的培訓。由於過去芬蘭學生在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測試中的不俗表現,芬蘭教育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的教育」。而芬蘭最近幾年強推的現象教學,與美國的項目教學有很多的共同之處,二者都強調學科融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 iPhone拼寫方式是錯滴 芬蘭語言專家說
    近期,芬蘭官方語言研究所指出,iPhone的拼寫方式實際上應該是Iphone或是I-phone,同時,芬蘭官方語言研究所的出版副主編Raija Moilanen還指出,除了蘋果外,其實不少公司也存在著這樣的拼寫錯誤,諸如PowerPoints應該拼寫為Powerpoints、LEGO應該是Lego等。
  • 這次芬蘭遊學,我們「偷師」了12點適合全球各地的教學措施
    芬蘭也許有世界上最好的學校,儘管它們還沒有那麼完美。但是忽視芬蘭的教育觀是一個錯誤而危險的決策。在芬蘭,我們沒有聽到任何改革圈常見的陳詞濫調,比如「嚴密性教學」「基於標準的教育問責制」「數據驅動型教學」「通過增值評估法對教師進行評估」或者「讓孩子從幼兒園開始為大學和職業作準備」。相反,芬蘭教育工作者和官員不斷向我們強調,他們的使命是幫助每個孩子充分發揮潛力,讓所有孩子獲益。「學校應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
  • 芬蘭人和愛沙尼亞人能互相理解對方的語言嗎?
    他們兩國語言相差有多遠? 這也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語言問題。此後,芬蘭人和愛沙尼亞人在同一個國家生活了一段時間,首先是瑞典帝國,然後是沙俄和蘇聯。 在愛沙尼亞語和芬蘭語中,由於它們的歷史淵源,所以二者語法,詞彙和通用語都非常相似。而且,如果您精通愛沙尼亞語,那麼您在芬蘭的演講或寫作中可能會學到很多。
  • 芬蘭中小學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落地
    ­  在當今世界劇烈變革的大背景下,芬蘭社會也正在發生多方面的變革。如社會產業結構發生顯著變化,高素質人才日益緊缺;國際流動性元素增多、移民顯著增加、新技術新媒體催生新的社會活動模式,芬蘭社會日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為應對這些變化,芬蘭國家教育委員會於2016年8月開始在中小學全面實施新課程,而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是此次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
  • 北京語言大學第二屆(2020)教學質量周開幕
    推進新文科建設,培養高質量人才11月30日上午,北京語言大學第二屆(2020)教學質量周在逸夫報告廳隆重開幕。教學質量是條件質量、過程質量、結果質量的有機統一,提高教學質量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要有全局眼光,關注教學條件和教學過程的質量,通過高質量的教學條件和教學運行來促進學生個體發展,並最終通過學生的發展檢視教學條件和教學過程,不斷進行優化和提升,提高教學質量。二,新時代國家對教學質量的新要求。
  • 芬蘭教育理念如何在中國落地?迪比狗圍繞IP構建線上線下全鏈產品
    芬蘭赫爾辛基大學教育科學學系教育心理學教授基爾斯蒂·朗卡(Kirsti Lonka)將芬蘭教育的核心特點概括為圍繞七大能力目標的現象式教學。具體來說,現象式教學(Phenomenon Based Learning)主要有兩大特點:一是關注事物的整體面貌,因此通常以跨學科教學的形式呈現;一是需要結合學生所處的環境來制定具體教學主題與內容。
  • 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
    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可見教學方法對教師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師招聘考試中,教學方法是一個重要和重要的考點。教學方法的種類有很多,主要分成四大類:以語言傳遞為主、以直觀感知為主、以實際訓練為主、以情感陶冶為主,今天我們來系統學習一下以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學方法有哪些:(一)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方法。通過定義我們可以分析出講授法的主體為教師,關鍵詞為口頭語言,當我們在做定義型單選題時就要牢牢抓住這個關鍵詞。
  • 駐芬蘭大使出席多元語言溝通研討會並發表講話
    馬克卿大使在語言研討會上作演講    2007年10月25日,馬克卿大使應邀出席在科沃拉市舉行的多元語言溝通研討會並發表講話來自芬蘭各地100多名企業界人士、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和翻譯名家與會,歐盟委員會翻譯司司長倫羅斯到會致辭。
  • 探訪芬蘭留學市場
    芬蘭的國際碩士研究生課程達到271個。芬蘭的官方語言是芬蘭語和瑞典語,但一般國際研究生課程都有英語授課。讀研留學生中中國學生數量最多。  為保證教育質量,芬蘭重視對教育師資的選拔和培養,老師必須有碩士以上學歷,每年只有10%-15%的申請者可以成為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