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現形記?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被質疑,網友:他有個好爸爸

2020-12-12 夢卡拉

不知從何時起,「別人家的孩子」這個詞語開始流行起來。「別人家的孩子」,常被用來指那些成績優秀或小有所成的孩子。而在這些「別人家的孩子」中,常常又會有一些非常出色的,就被人們稱之為「神童」。

因為「別人家的孩子」一般都很優秀,所以很多家長都會羨慕「別人家的孩子」。那麼,在羨慕這些「別人家的孩子」的時候,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一些「別人家的孩子」之所以那麼優秀,是因為他們站在了父母的肩膀上呢?

比如說最近,一名「神童」級別的「別人家的孩子」,就受到了網友們的質疑。網友們質疑他藉助了父母的力量,所以才獲得了一個就連大學生、碩士、乃至博士都難以獲得的成就—獲得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那麼,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神童」的現形記吧!

六年級小學生因研究癌症基因獲獎被廣為傳播

7月13日,一則雲南省昆明市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某石通過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獎的信息,在社交媒體中廣為傳播。

因為該研究頗為困難和複雜,有網友質疑小學生並不能完成該項研究,因為該項研究可能就算是大學生、碩士、乃至博士都難以研究明白。另據專業人士分析, 「縱觀整個獲獎項目,不論是項目的立意,還是後期具體的實驗設計,都和一個碩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一般無二。」

小「神童」被網友質疑

「假如這名小學生擁有碩士、乃至博士般的科研水平,他應該被科技大學破格錄取。」有網友說。

「不談實驗難度,他英文過關嗎?」 「他是如何完成這項大學生都難以完成的研究的?」但也有更多的網友,對這名小學生的研究產生了質疑。

小「神童」試驗記錄露馬腳

為了驗證這名小學生是否是一名小「神童」,有網友找到了他獲獎研究的相關材料。這些材料中,包含一份該小學生的實驗記錄。在那份小學生的實驗記錄中,人們看到了一名「從對基因零了解,到成才獲得研究成果」的小「神童」。

因為在2018年1月9日的實驗記錄中,該小學生寫到,「老師們給我了一個基因,叫做C10orf67,我上網搜了一下什麼叫基因。」2018年1月10日,他又寫到,「還是不太了解基因,老師又教我生命的中心法則:從DNA—RNA—蛋白。」然而三天之後的2019年1月13日,該小學生就稱 「了解PCR的技術原理,知道PCR引物的設計」。

如果一名小學生汲取知識真能夠達到如此速度,那他肯定是小「神童」了。但是,正是該小學生如此快的進展,讓更多的網友產生了質疑:先不談這個實驗起碼有碩士、甚至博士級別的難度,就說實驗所需要用到的實驗室與實驗器材,就不是一般人或者一般單位能用得起的。

小「神童」父母身份曝光

因為該小學生的研究項目以及速度太過匪夷所思,所以有人懷疑該小學生的研究項目,可能與他實驗記錄中提到的陳老師和楊老師有關,因為他在實驗記錄中曾提到「指導老師呂冬梅曾帶其前往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和陳老師還有楊老師商量參與開展研究工作。」所以有網友懷疑其提到的陳老師和楊老師就是他的至親。

隨後,相關機構(昆明某動物研究所)迅速展開調查並作出回應,這名小學生的父親,正是該所研究員。後經多方證實,陳某某父母均系該機構研究員,其母親還曾進行C10orf67相關課題研究。

至此,這名小「神童」的「光榮事跡」就成為了一則「神童」現形記。

而對於這名小「神童」獲獎的事情,也有網友表示:其實這個事情很好判斷,搞一個「答辯」就能驗證真偽了。所以不妨給這名小學生來一個答辯試試。

另外還有網友表示:這是《我有一個好爸爸》系列,而且他不僅有一個好爸爸,還有一個好媽媽。當別人都還在蹣跚學步的時候,他已經站到了父母的肩膀上。

所以,你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是有神童還是有「神通」?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是有神童還是有「神通」?「老師們給了我一個基因,叫C10orf67。我上網搜了一下什麼叫基因。」雲南昆明,一位一年多以前連基因是什麼都不清楚的六年級小學生陳某某,在短短十幾個月內登堂入室研究生物醫學,並發表高質量研究成果《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獲評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這是醫學奇才嗎?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聲明,陳某某系該所研究員之子,其父母研究內容與該獲獎成果有重合,雲南省科協已介入調查。
  •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獲獎的背後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獲獎的背後 2020-07-15 10:09:26 參與互動   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獲獎的背後
  • 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網友質疑:這麼小就敢取小鼠心肝脾肺腎?
    涉及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獲獎研究「爆料」還在繼續……繼「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重慶高中生獲獎論文與某碩士論文撞圖」後,湖北武漢一項獲獎作品也陷入被質疑風波。至此,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遭質疑獲獎作品已涉及至少三地。
  • 小學生「研究」基因獲獎,調查不可蜻蜓點水
    但是,這位小學生獲獎的課題和過程,可以說是神奇到了詭異的地步。首先,這個課題,相信很多才疏學淺的成年網友看了都會一愣,基因研究已經是高精尖科技了,還要與癌症研究相結合,門檻高出了大家的天花板。有985本科化學系畢業生表示,標題都看不懂,也有相關專業研究生質疑:「光是PCR一做就能做一天,小學生有能力有體力進行這種強度的工作?」
  • 又有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網友質疑:這麼小就敢取小鼠的心肝...
    【又有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近日,繼昆明六年級學生研究結直腸癌獲全國獎項,武漢又有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網友稱這些實驗要求邏輯性強且嚴謹,質疑這麼小就敢取小鼠的心肝脾肺腎。15日,負責項目審核的武漢科學技術館表示,此事正在核實調查。延伸閱讀雲南「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其父親發表聲明近日,2019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一項獲獎作品引發人們關注。
  • 變味的神童:小學生攻克癌症難題的背後,是瘋狂的精己主義者
    橫空出世的「陳同學」最近大家一定被「小學生攻克癌症難題」刷了屏,昆明市盤龍小學的陳同學憑藉研究突變基因「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在全國出名。他的父親解釋這全是因為「家學淵源」,自己從事該方面的研究,孩子對此非常感有興趣,並對攻克癌症醫學難題充滿熱情。然而陳同學在提交的科研過程中卻表示「2018年1月9日,老師們給了我一個基因,叫C10orf67。我上網搜了一下什麼叫基因。」
  • 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得全國大獎!人民網評:青創賽,該徹底反思了!
    近日,雲南省昆明市六年級小學生陳某石研究直腸癌項目,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的事情,受到大家的廣泛關注。這位小學生獲獎的項目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這樣的項目看著就高大上,相信大部分網友連什麼是C10orf67都不懂,筆者也僅知道C10orf67是一種基因,還是通過這個事件才知道有這樣一個基因。一位小學生能掌握普通人都無法了解的高端學術研究,不得不讓人懷疑有學術造假的成分在內。許多網友對此都存在著質疑,而網友們質疑也是有一定的依據的。
  • 「小學生神童」鬧劇尷尬收場,這個過度崇拜「神童」的社會還會好嗎?
    教育總是繞不開一群特殊的群體,那就是—神童。 神童之所以「神」,是因為罕有,但在全民抓教育的如今,「神童」開始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 今年,雲南省昆明市一名六年級小學生以「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項目,參加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並獲獎,引發了社會關注。
  • 小學生姐妹研究茶多酚抗癌獲獎,院長父親曾被質疑學術造假
    但也有「天才小學生」,小小年紀就憑藉醫學研究項目,在青創賽拿了獎。前段時間,有人爆料兩名小學生憑藉項目《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獲得了青創賽小學組的三等獎。獲獎時,兩名小學生分別上三年級和五年級。只聽這個名字,都能感覺研究內容很高深,不少網友對項目提出質疑,認為這個研究已經超過小學生的能力範圍。
  • 又有2名小學生研究喝茶抗癌獲獎?武漢科學技術館回應
    近日,繼昆明六年級學生研究結直腸癌獲全國獎項,武漢又有2名小學生研究茶多酚抗腫瘤獲獎。爆料稱,兩人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和五年級的學生,她們主要探索茶多酚主要成分EGCG抗腫瘤效果。網友稱這些實驗要求邏輯性強且嚴謹,質疑這麼小就敢取小鼠的心肝脾肺腎。15日,負責項目審核的武漢科學技術館表示,此事正在核實調查。延伸閱讀雲南「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其父親發表聲明近日,2019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一項獲獎作品引發人們關注。
  •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回應「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系研究員之子
    此前,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等機構主辦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展示的一項名為《C10orf67 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獲獎作品引發人們關注和質疑。公示資料顯示,該項目部分工作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進行。有網友質疑,這項研究工作的水平已經達到了醫學或生命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甚至博士研究生水準。
  • 小學生研究抗癌獲科研論文獎,虛榮讓教育公平又一次被打破
    小學生獲科研項目比賽一等獎,是學術界的悲哀近日,昆明小學生研究癌症獲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遭網友質疑。7月15日,該論文一等獎被撤銷,獲獎者父親其父道歉承認過度參與撰寫。其實「神童」獲獎並非個例,此前武漢也有兩名小學生憑藉《茶多酚的抗腫瘤實驗研究》項目獲得小學組三等獎,參賽時分別在上小學三年級和五年級,專家指出「小鼠成果沒有幾年不可能完成」,研究真實性再次遭到懷疑。如果說小學生獲得唱歌,寫作,音樂等各種才藝大賽獲得一等獎,並不會引起多大關注。
  • 從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獲獎說起
    雲南一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不僅獲2019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還獲得第34屆雲南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競賽項目一等獎。消息一出,即引發網友質疑。
  • 12歲小學生研究癌症拿大獎,是神童還是「我的區長父親」現實版?
    雖然總有一些奇怪的「屬性」和「表達方式」,但都符合人類的認知界限,還沒有到「超神」的地步。但一個中國小學生陳靈石,似乎打破了「天才」成長的路數,以碾壓式的智商優勢,讓「巨人」汗顏。近日,有網友發現「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的獲獎研究是——一篇名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的作品。該課題獲獎者是昆明市盤龍區盤龍小學六年級學生陳靈石,指導老師為呂冬梅、馬清。
  • ...研究結直腸癌治療新靶點獲獎引質疑:「先不談實驗難度,他英文...
    小學生研究基因抗癌獲獎據大賽官網顯示,該小學生來自雲南昆明市盤龍區盤龍小學,發表實驗作品時,才小學六年級。研究的項目名為《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在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官網在線展示欄目中,被定為2019年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三等獎。
  • 教言熱點:「小學生研究癌症獲獎」調查最新進展、上海玻璃博物館熊...
    館方透露,目前和藝術家已經在研究修復事宜,後續事宜將由專業團隊有序妥善處理。這件被「熊孩子」損壞的玻璃城堡在網上引起了廣大關注,不少網友表示十分心痛。一些網友認為應該「禁止小朋友參觀」;有人覺得之所以有「熊孩子」就是因為有「熊家長」。
  • 餘鵬鯤:小學生研究癌症 究竟壞在哪裡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餘鵬鯤】近期昆明6年級小學生陳某某參加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作品《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引起了廣泛質疑,人們懷疑主要原因是小學生完成這樣的研究不太可能。該作品曾經獲得了雲南省小學組一等獎以及全國三等獎。
  • 又見小神童:12歲南京大學畢業生,爸爸比孩子更為矚目
    從小學生陳靈石研究基因與癌症的關係獲獎,到神童岑怡諾日寫2000首詩16000字小說,一個又一個的神童不斷地刷新我們對人類的能力認知。而最近,又一個神童橫空出世,和他比起來,前面的兩位天才也不過爾爾。他就是「裸跑弟」何宜德。
  • 小學生科技論文賽博士,被撤銷榮譽的背後是更常見的科研夫妻檔
    小學生科技論文被質疑2020年第34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小學組三等獎獲獎項目「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遭受網絡質疑,該篇科技論文具有較高的專業性和學術性,遠遠超過了一名普通小學生應該擁有的水準
  • 小學生論文獲獎令眾多高材生「震驚」,水平能進中科院?官方回應
    7月13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發表聲明,因研究結直腸癌基因敲除獲獎的昆明小學生,其父母系本所研究員。該研究所已對此事展開調查。在2019年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有1名昆明小學生憑《C10orf67在結直腸癌發生發展中的功能與機制研究》,獲大賽3等獎。該研究項目還曾在省級大賽上獲1等獎。而在公示的研究者1欄,只有該學生陳某石1人的姓名。獲獎名單一經公布,引起網友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