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被稱為無煙工業,但進入21世紀以來,旅遊環境、經濟問題層出不窮。由於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廣泛實施,生態旅遊「走向自然、親近自然、回歸自然」的主題已經成為構建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實踐形式之一。在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與保護環境並重的基本國情下,以生態優先原則指導大型湖泊旅遊發展,對全面建設生態城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巢湖作為我國第五大淡水湖,坐落於擁有「大湖名城、創新高地」之稱的合肥,與其它大型湖泊相比,旅遊發展稍顯遜色。2015年,國家旅遊局正式授予其「環巢湖國家旅遊休閒區」稱號,雖經過多輪規劃,但由於生態保護等多重限制性要求,巢湖仍處於以觀光為主的旅遊開發初級階段。與此同時,受地形、降水、人類活動等影響,巢湖流域的水質汙染、生態衰退等問題日益嚴重。
姥山島景區正處於環湖1公裡保護區控制紅線範圍內,作為800裡巢湖水域唯一島嶼,作為中華大湖休閒核心區,在遵循生態化旅遊開發前提下,將如何激活巢湖旅遊、引爆市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奇創旅遊集團在《姥山島景區及文旅綜合項目創意性策劃報告和概念性規劃方案》中的規劃策劃,探索湖泊型生態旅遊開發創新思路,探討湖泊旅遊地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並存的開發模式。
( 峔山島現狀 )
我國湖泊旅遊發展概況
中國是一個湖泊旅遊資源大國,現有湖泊20000多個,總面積約91000km2,佔國土面積將近1%,面積在1km2以上的湖泊有2800多個,隨著旅遊的發展,以觀光旅遊、水上運動、休閒垂釣、餐飲美食、遊船休閒、湖濱度假為代表的湖泊旅遊,越來越受旅遊者的歡迎。如杭州西湖、淳安千島湖、無錫太湖,都已成為重要旅遊地,更是當地旅遊發展的重要依託。但與此同時,湖泊旅遊的生態脆弱性和環境敏感性,使得對湖泊景區生態環境的保護深受重視。現狀湖泊旅遊開發中,為追求短期內最大經濟利益,對湖泊的核心圈層進行高強度的開發,對湖泊的生態保護及水陸文化傳承造成了不利影響,妨害了湖泊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 我國五大淡水湖發展現狀簡介 )
湖泊型旅遊開發趨勢
1.湖泊度假將成為重點項目
湖泊旅遊目的地有其天然的資源特點,使其具備開發度假產品的天然優勢。湖泊度假主要將水體各圈層作為載體,打造各種垂釣平臺、休閒山莊、主題民宿等度假項目;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下,與濱水旅遊地產項目有機結合,全方位打造度假旅遊的良好氛圍,最典型的有漁人碼頭、休閒水鎮等。在度假項目基礎上,優質、健康的生活追求已經成為人們的剛需,如水上零排放運動和濱湖溼地等項目,無論是旅遊度假還是湖泊開發,圍繞健康主題,才可能更好更快實現可持續發展。
( 湖泊度假住宿產品 )
2.體驗式旅遊產品將成主流
作為滿足人類較高需求的旅遊活動,旅遊者期望在旅遊過程中體現自我。隨著旅遊者的成熟,簡單原始的觀光遊覽已不能滿足大眾需求,因此漁俗漁風手工藝品製作、水上演藝秀、沉浸式體驗館、環湖賽事等項目滿足了年輕遊客注重「強體驗、追網紅、愛學習」的消費特點。提高參與性,因地制宜地創造旅遊者與旅遊地環境、文化交流的旅遊產品成為開發重點。
( 水上實景演藝秀 )
3.生態環境將成為競爭焦點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是國家領導人對大河大江流域保護與發展提出的新思想,是新時代新任務對湖泊生態旅遊開發明確的新要求。湖泊旅遊的核心資源是湖泊,其魅力在於良好的生態環境, 湖泊的整體生態環境直接決定了湖泊區域旅遊業及整個經濟可持續性發展的能力。湖泊生態環境的複雜和脆弱性,使生態保護成為湖泊之間、湖泊與其他旅遊資源之間進行競爭的焦點。
4.文化IP將成為重要賣點
文化IP特指一種文化產品之間的連接融合,是有著高辨識度、自帶流量、強變現穿透能力、長變現周期的文化符號。湖泊的形成往往伴隨著水文化的氤氳而生,在湖泊旅遊開發過程中挖掘在地文化,實現個性保護,再將本地文化融入吃、住、行、遊、購、娛的全過程旅遊體驗中,打造自身特色的超級文化IP。中國的IP時代已經來臨,以IP為核心吸引打造非標準化的旅遊文創產品,不僅符合旅遊定製化和個性化的趨勢,也可以增強遊客對景區的情感黏度。
( 溱湖旅遊度假區IP-「一鹿有喜」CP )
湖泊型生態旅遊創新實踐
奇創旅遊集團在《姥山島景區及文旅綜合項目創意性策劃報告和概念性規劃方案》中實現了針對湖泊旅遊景區從戰略到產品的創新。針對島上、岸邊、周邊鄉村等資源特點,以及地處「合、巢雙城中心,離塵不離城」的區位條件,確立了「環巢湖國家旅遊休閒區的引爆區、皖中美好生活潮流休閒體驗地」的雙定位,結合當前湖泊發展「健康度假、體驗式產品、生態環境、文化IP」的開發趨勢,打造「聚產業、聚人氣、聚潮流、聚文化」的創新主線。
1.聚產業——文化+農業+大健康的複合型度假業態
項目採用產業聯動戰略,目標實現從單產到多產的多元業態融合,將文化旅遊、教育培訓、休閒農業、生態養生等業態融入到旅遊度假體系中,旅遊產品結構由單一的觀光遊向多元複合型度假轉變。
項目依託巢湖周邊村落資源,聚集不同類型業態,打造多種氛圍度假產品。如三份童皖美村,在村內老街的基礎上,結合皖中古村的農耕文化,以生態飲食、田園情趣、互動體驗於一體的個性化、定製化、多元化服務的度假聚落。以原鄉為氛圍,以鄉村度假產品為核心,以體驗活動產品為特色,以生態美食為亮點,打造首座皖中民宿村。
( 三戶梅村度假產品策劃 )
2.聚人氣——文化演藝+戶外探險的沉浸式體驗產品
湖泊型景區因其獨特的場地資源,可提供完美的沉浸體驗場景,如在遊船、島嶼中打造封閉式的體驗空間,利用多媒體、虛擬實境、三維實境等高科技手段與傳統演出相結合,視聽體驗更震撼、觀演互動更充分,讓遊客獲得全新的觀演方式,強烈吸引年輕遊客參與體驗。
項目改造島上廢棄酒店,打造成巢文化標誌性體驗地,依託有巢文化、焦姥傳說、淮軍文化和現代漁家文化,設計「有巢創世紀——大愛焦姥——淮軍奮戰——現代漁家」等四大主題,讓遊客體驗巢湖萬年歷史文化。除此之外島上還有大面積山林地,以林地保護為前提,結合小型演藝、奇特樹屋、無動力裝置等,打造日夜不同島嶼森林探險體驗之旅。
( 《巢湖萬年》沉浸式演藝秀意向圖 )
3.聚潮流——零碳排放+零塵汙染的生態景觀體系
零碳排放和零塵汙染是指無限地減少汙染物排放直至零的活動,不是沒有二氧化碳排放,而是使用植樹等自然方式補充等量的氧氣與人們排放的二氧化碳相抵達到平衡。根據《巢湖流域水汙染防治條例》和生態保護紅線劃分技術要求提出的禁建區、限制區、控制區範圍,與項目規劃範圍進行疊加,得出項目範圍內的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內和控制建設區,嚴格控制建設和汙染排放。
項目以「巢有形」為主題,設置9大生態景觀,在最大限度保護好原有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使用原生材料,如枯木、漁網等,打造兼具文化與生態功能的景觀小品,更是匯聚潮流的網紅打卡點;並利用原生樹種營造豐富的植物群落景觀,也為當地生物提供原始生態的生存環境。
( 親蜜溼地公園景觀效果圖 )
4.聚文化——以巢文化為核心的文化IP矩陣
項目確立「從皖美到玩美」的文化IP戰略,以「湖、島、巢、鄉」構建「潮」湖超級IP矩陣,創建國內首個IP化打造的景區名片。奇創提取姥山島文化符號,構建姥山島品牌形象「潮玩家族」——一個千年文化歷史的傳奇世家,成員有兩位,分別是「潮小綠」和「潮小紅」,依次代表自然生態和熱情勇敢;同時將IP運用到文藝飾品、創意手工藝品、休閒零食、生活日用品和旅遊戶外用品等方方面面,打造產品豐富、創意十足的姥山島文創商品店。
結 語
湖泊型旅遊開發屬於資源依賴性很強的旅遊開發類型, 湖泊旅遊地的環境容量及其環境影響與周邊城鎮的協調發展,都影響著湖泊旅遊地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將湖泊型旅遊以生態化開發的理念為核心,以「聚產業、聚人氣、聚潮流、聚文化」為創新主線,將生態產品市場化,建立人與自然、遊客與景區、產品與市場的和諧共贏的局面,最終同步實現湖泊旅遊生態化、高效益、可持續的發展。
| 本文為奇創旅遊集團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來源;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圖片版權歸屬原作者,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