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西桂林雁山區一棟用於出租的自建房突發大火,其中5名遇難者及24名傷者為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學生。這起火災造成數十個家庭的傷痛難以癒合。前事之鑑,後事之師,火災事件敲響了警鐘,重視高校周邊出租房安全刻不容緩。
泉州也有多家高校。連日來,記者走訪了華僑大學、泉州師範學院、黎明大學周邊,發現校外租房市場火熱,但存在一定的消防和治安問題。針對學生在外租住,我市各大高校都有相應的管理辦法。消防部門表示,將加大排查力度,確保區域內的高校周邊住宅消防安全。□泉州晚報記者 魏婧琳/文 林勁峰/圖 (除署名外)
走訪篇
高校周邊出租房生意火熱
「日租房、月租房、公寓出租……」在華僑大學、泉州師範學院、黎明大學周邊,招租廣告隨處可見。
記者了解到,華大學生街隸屬華大街道法花美社區,社區有居民230戶左右,幾乎每家都有房屋出租,一間普通房間的價格每月400元至500元。社區居民自建房一般有三至五層,除了一層自住需要,其他每層都隔成多間用來出租,每月的房租收入不少。
泉州師院對面東梅社區居民柯女士告訴記者:「我們家的房子有租給學生和外來務工人員,比起東海大街1000多元的單身公寓,我們這邊四五百元的價格更加實惠。每到開學時,我們的出租率就非常高。」記者走訪發現,不止是東梅社區,學校附近的社區民宅和小區都有房屋出租。
在黎明大學附近的錦井路,電線桿上、公告欄裡、圍牆上……窄窄的一條小路兩旁貼滿了出租房的小廣告,看上去雜亂無章。這裡,幾十棟民宅緊密相連,電線繞過屋簷,在出租房之間縱橫交錯,像蜘蛛網一樣。記者發現,很多門口都掛著招租的牌子,格外醒目。
一些民宅改成公寓和酒店
記者在法花美社區的宣傳欄上看到,除了居民自己發布的招租廣告外,還有一些公寓、酒店的廣告,這些大多是由民宅改造而來。
法花美社區居民魏先生告訴記者:「有些居民把整棟樓承包給經營者,再由他們改造成公寓、酒店,這樣居民就免去了招租和管理的麻煩,而出租價格也因為改造後水漲船高,經營者也有不少利潤。」
法花美社區就有幾家由民宅改造的公寓,記者發現,這些房間比起普通出租房更加重視裝修,硬體條件和衛生情況也相對較好,但租金也相對較高,一天的價格在100元至200元不等。
學生需求催生租房市場
記者採訪得知,在外租房的花費大多數要高於在校住宿的費用,有的房間條件甚至還比不上學校宿舍,但是學生的需求催生了火熱的出租市場。
大學生租客出現的緣由很多,想要自由和安靜的學習生活環境,是他們的主要想法。「我在一家廣告公司實習,這家公司經常要加班加點,我回到宿舍的時間通常比較晚,住在外面比較方便。」大四學生陳晶晶告訴記者,「有的同學因為要考研,所以選擇租房住,環境相對比較安靜。也有個別同學在大學談戀愛,在外面租房,周末可以過二人世界。」她還舉例說:「有一位廣東的同學家境很好,學校規定不能在宿舍養寵物,她為了養狗特地在外租了一間房。」
警示篇
桂林校外出租房起火引反思
5月5日破曉時分,廣西師範大學灕江學院對面,一棟6層民房起火,其中3至6層是出租房,租客大多是附近大學的學生,事故導致5名被困人員不幸死亡,38人受傷。其中5名遇難者及24名傷者為灕江學院學生。消防部門初步判定,著火點是位於該樓棟電動車停放的樓面,著火主要物質是電動車。這起火災的發生,暴露出學校周邊出租房存在的安全隱患。
在校大學生到校外租住,由此引發的安全問題並不鮮見。2016年8月10日,北京一名女大學生在出租屋不幸墜樓身亡。2018年11月16日,江西一所學校2016級幼教專業的女大學生因一氧化碳中毒不幸在校外出租屋身亡。
2月21日凌晨2時許,泉州市豐澤區華大街道水木春天小區2號樓1601室發生火災,6名被困女子被及時救出。該小區位於華僑大學附近。
記者在華大學生街附近,看到了不少關於水木春天小區的招租廣告。學生小陳說:「如今,大家除了去租住民宅,也有不少同學租住在附近小區。」
去年以來,水木春天小區多次被舉報存在消防安全隱患。豐澤消防大隊經現場核查,對該小區室內消火栓無水等問題依據《消防法》對物業管理公司處罰款,並責令限期改正,該小區室內消火栓系統目前已修復。同時,由豐澤區住建局和街道牽頭集中開展住宅小區消防安全整治工作,重點整治住宅小區消防通道、疏散通道堵塞、佔用,消防設施癱瘓、故障,電氣線路敷設不規範等問題,切實加強小區消防安全管理。
問題篇
部分租房存在安全隱患
在黎明大學附近的錦井路,記者撥打了一個租房廣告上的電話,以考研的名義實地考察了一家民宅。這家民宅的院子裡,停著10輛電動車,其中有幾輛在充電,地上的電線拉得橫七豎八,附近的樓梯下囤滿了等待回收的飲料瓶和紙皮。
院子裡還有一排沒有進行外牆裝修的房屋,繞過臨時搭建的鐵樓梯,記者發現,整棟樓找不到任何安全出口的標識。在一樓客廳,有工人正在施工。房東介紹,這個客廳將用木板隔成兩間用於出租。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商店老闆告訴記者,每逢寒暑假就有不少業主將水泥、河沙運回家,添磚砌牆,有的則是直接用木板,把套房隔成一個個小房間,出租給附近的大學生。該老闆稱,分隔牆所使用的材料大多並非阻燃性材料,加上這些房子很密集,路又很窄,如果不慎發生火災,後果不堪設想。
記者在錦井路詢問租房相關事宜時,遇見一名青年前來租房,他很快就以每月300元的價格租下一間房子。在此過程中,房東並沒有讓該青年出示任何身份證件。
記者了解到,有些高校周邊的出租房,不需要任何證件登記,只要跟房東見個面就可以達成交易。
大學生張宇告訴記者:「出租房裡的人進進出出,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如果房東的管理意識不強,加上學生自己疏忽大意,就很容易造成盜竊事件發生。」張宇的一名同學曾在校外租住,房東沒有及時更換門鎖,結果此前的租戶回來翻過東西,幸運的是沒有丟失貴重物品。
法花美社區居民魏女士告訴記者:「最近治安比較好,但是有些出租房管理不到位,人員自由出入,偶爾也會聽到有學生手機丟失的事情發生。」
外宿學生難以有效監管
出租房不僅存在消防、治安等安全隱患,衛生問題也不容忽視,如日租房人員流動量大,被褥、毛巾等由於跟人親密接觸,如果更換清洗不及時,容易傳染皮膚病。
同時,學生外宿也可能造成學校無法管理到位。據媒體報導,2014年,晉江西濱鎮梧埭村的王女士接到兒子小陳大學輔導員的電話。輔導員稱,小陳暑假後經常請病假,國慶放假後又以身體不適為由請假一周,結果民警發現,小陳躲出租房吸毒。
記者發現,泉州高校對學生外宿均有嚴格申請制度,一般情況下,學生不得外宿。確有特殊情況需要校外住宿的學生,由本人寫出書面申請,經學校逐級審批同意後方可。學生在外住宿期間所發生的一切問題,根據承諾書的規定,一律由學生本人及其家長負責。
在採訪中,有高校老師告訴記者,「禁租令」在實際施行上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大部分學生選擇周末到外面租房,這個時間段歸學生自由支配,是學校管理上的空白。
記者了解到,為規範宿舍秩序,加強宿舍管理,一些高校會定期對學生社區進行安全排查,重點檢查學生晚歸、不歸、私自外宿,努力營造更加和諧文明的生活、學習環境。
管理篇
消防部門加強查處
對於高校周邊出租房存在的安全隱患,去年前11個月,全市共排查出租屋14.7萬餘家,整治違法行為及火災隱患7.9萬處,責令停止使用135家,查封125家,拘留2人,發放消防安全告知書15萬餘份。
泉州市豐澤區消防救援大隊工作人員介紹,消防部門對高校周邊住宅消防安全一直都比較重視。根據相關規定,每套獨立的出租屋單位應設置隨時可從室內開啟的應急逃生出口,若套間內無法設置應急逃生出口,必須在各樓層(首層除外)公共區域設置應急逃生出口。未設置室內消火栓或消防卷盤的出租樓宇,每套獨立的出租屋單位應至少配備1具滅火器。若套間內未配備滅火器,必須在各樓層公共區域設置滅火器材點,每個滅火器材點至少應配備2具滅火器,滅火器材必須保持有效。
該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消防監督檢查規定》及其他相關規定,進行監督抽查工作,督查消防安全制度、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是否制定;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車通道是否暢通,防火防煙分區、防火間距是否符合規定;消防設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標誌是否定期組織維護保養並完好有效等方面,也會加強區域內的高校周邊住宅消防安全管理。對存在火災隱患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單位和個人,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嚴肅處理。消防部門提醒,社會各界對發現的火災隱患可通過96119進行舉報、投訴。
記者了解到,泉州高校所在社區對校外租房市場也加強了監管。以法華美社區為例,他們要求業主到社區登記備案租房信息,便於社區掌握租住人口的相關情況,並進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另外,他們還會聯合基層公安人員上門走訪,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業主整改。
注意自我安全防範
對於高校出租房現象,華僑大學學生社區教育管理服務中心萬裡行老師認為,雖然大學生大部分都是成年人,但社會生活經驗比較少,對在校外租房所遇到的風險缺少足夠的認識。為了安全起見,若要找合租者,在網絡上發布信息時別將自己的真實信息暴露太多。
萬老師認為,房東是房屋安全的第一責任人,要做好相應的安全保障和提醒。同時,政府各部門應該對較為集中住宿的出租房逐一進行排查,對信息採集率較低、治安秩序混亂、事故多發的地區,開展整治、重點督辦。
創新舉措可以借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去年,江蘇崑山蓬朗派出所針對轄區出租房的治安、消防、環境衛生等問題,探索管理創新舉措。派出所根據不同的使用性質,把轄區內的房屋分為自住房、自行整改房、聯合整改房和未安置房四類,這些信息全部錄入系統、形成臺帳,並做到及時更新,確保數據完整、信息準確。通過整改,確保每套出租房的廚房、衛生間、陽臺等區域之間的隔斷全部拆除,房與房之間的牆體為磚砌牆,每間房門均為防火防盜門,走廊等公共區域安裝高清攝像頭,每套房均設有逃生出口、滅火器、黃沙、逃生繩等消防應急設施和裝備,廚房內以電磁爐取代液化氣灶等明火設施。每套出租房都設有「警民同心防範欄」,開展信息發布、安防宣傳、鄰裡互助等。社區民警也會定期上門走訪、辦理居住證、發布安防信息並對房屋的租住、用火、用電、衛生等情況進行檢查通報,適時組織隱患自查、消防演練等活動。
【編輯:黃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