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蘇網訊 記者/黃路瑩 奚欣晨 席雨薇(實習) 攝像/張晉寧 王紫軒 視頻/宋夢真
三寸粉筆,三尺講臺;一顆丹心,一生秉燭。今晚(12月9日),音樂話劇《春風》在紫金大戲院真情上演,全劇在伊犁的早市場景中,一段歡快的異域歌舞聲裡拉開了故事的章節。今天,也是該劇全國巡演的首場演出。
音樂話劇《春風》現場劇照
故事梗概:
新中國的成立給伊犁各民族群眾帶來了希望和光明。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各族人民積極投入到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之中。
在這樣一個百廢待興的建設之中,教育的建設成為其中的重點。以王忠同志為代表的教育界領導和各民族老師,走鄉入戶積極動員各民族孩子上學,在克服一切自然條件困難的同時,也與一些有著頑固守舊思想的人進行著正面的鬥爭,批駁著他們的拗論,老師們的行動得到了各族群眾的支持。各族群眾不但踴躍送孩子上學還主動捐款幫助學校。伊犁商會會員們更是慷慨解囊,解決了辦學中的燃眉之急。
伊犁的教育事業在黨和國家投入中,在各民族群眾的支持下得以迅速地發展。
音樂話劇《春風》現場劇照
音樂話劇《春風》是一部來自伊犁州歌舞劇院的作品,該劇依託伊犁本土的真實故事為原型,歌頌黨的教育事業、展現伊犁特色音樂文化藝術和反映民族團結大愛,集歷史性、教育性、藝術性和時代性為一體的一部近現代題材劇目。
音樂話劇《春風》現場劇照
「我們首場演出選擇在南京,是為了感謝江蘇人民一直以來對新疆的支持。10批援疆幹部,一次就是3年,這麼多年的援疆事業,讓伊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疆伊犁州歌舞劇院副院長周雄彪在採訪中流露出對江蘇人民的深厚感情,他說:「江蘇人民舍小家顧大家,三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確確實實為我們當地的經濟、文化、社會的發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他也十分熱情地邀請江蘇人民能夠到新疆去看一看,感受一下塞外江南、美麗伊犁的壯麗風景。
新疆伊犁州歌舞劇院副院長 周雄彪
劇中扮演教育局長王忠的張建江,在接受採訪時向我蘇網記者坦言:上一次回江蘇的時候,才6歲。「當年我的父母親就是從江蘇來支援新疆、建設新疆,最後紮根新疆的,作為他們的子女,這次回到家鄉,心情非常激動。」
音樂話劇《春風》主演 張建江
與以往觀看到的話劇不同,《春風》以音樂歌舞的形式,充分展示邊疆伊犁獨具特色的多彩民族(民俗)文化,劇中有來自漢族、哈薩克族、維吾爾族、回族、錫伯族等多個民族的演員,伴有手鼓、熱瓦甫、納格爾鼓、彈撥爾等新疆特有的樂器。
音樂話劇《春風》現場劇照
「新疆的各族人民都是能歌善舞的,我們選擇了一些伊犁當地好聽的比如《解放的時代》等民歌融入到《春風》裡面,使這部劇看起來更富有動感,讓音樂和話劇產生共鳴。希望我們能把新疆各民族的文化底蘊、文化情懷、音樂形式和音樂特色帶給江蘇人民。」周雄彪說,這種新疆風味的音樂話劇十分别致,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有特色的結合,向江蘇的觀眾們展現出新疆音樂話劇的魅力所在。
音樂話劇《春風》現場劇照
教師是平凡又偉大的,他們默默耕耘、無私奉獻,把浩瀚如海的知識灑向下一代,使他們內心綠草如茵,繁花似錦。「在解放初期,當地人們受舊思想的影響,大多家庭不讓孩子上學,男孩子做個小生意養家餬口,女孩子則早早嫁人。」張建江說:「在劇中,我們各族老師在教育局的帶領下,每家每戶做思想工作,讓孩子們接受教育,走上不一樣的人生。」
音樂話劇《春風》現場劇照
據悉,在今晚的南京首演之後,音樂話劇《春風》還將繼續趕赴揚中、儀徵、宿遷、淮安、常熟、鹽城、徐州、連雲港、蘇州、揚州、高港、泰州、常州、啟東、南通、張家港等城市進行為期一個月35場次的演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