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大豐區旅遊經濟發展近來亮點頻現:2020年12月10日,荷蘭花海通過文化和旅遊部組織的5A級景區景觀質量評審,為當年省內唯一一家;12月17日,大豐區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十三五」末,預計全區景區遊客接待達1300萬人次,旅遊業總收入突破120億元。
「建強旅遊產業一根『線』來支撐全域旅遊經濟整個『面』,突破景區景點、功能項目每個『點』來做精『五大集聚區』這個『塊』。」大豐區委書記薛盛堂表示,圍繞全域旅遊,統籌「面塊線點」同步發展,擦亮「大豐好玩呢」金字招牌,力爭建成全國知名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新業態增強旅遊產業引領力
寒風凜冽,大豐荷蘭花海景區內,遊客熱度依舊不減。「溫室裡的花朵很美,《只有愛戲劇幻城》更好看。」南京遊客王晨笑著說。
《只有愛戲劇幻城》是2020年大豐區重點旅遊項目。總投資7.6億元的《只有愛戲劇幻城》6月15日雲上首演直播,610萬人同時在線觀看,被評為「2020年度消費者最青睞的文旅融合標杆項目」。「我們從普通的農業觀光向幸福產業轉型,發展婚博會、旅拍、彩妝、婚紗、花藝等新業態。」荷蘭花海管委會主任繆勇峰說。
大豐區不斷拓寬產業面、拉長產業鏈、打造產業群,增強旅遊產業引領力。夢幻迷宮以玫瑰種植、綠化造型為切入點,打造出麋鹿主題植物迷宮,創造「世界最大的永久性樹籬迷宮」和「最大的永久性樹籬迷宮路徑網」兩項金氏世界紀錄;海洋世界差異化發展情境互動體驗項目,獲江蘇省「親子旅遊優秀產品獎」;東方桃花洲、豐收大地從賞花到住民宿,從採摘到「泡泉」,從品農家菜到暢飲手工精釀啤酒,各類新業態層出不窮。
「大豐做足『旅遊+』和『+旅遊』文章,聚力打造『黃海溼地、鬥龍港、串場河文化、城市商貿休閒、美麗鄉村』五大旅遊產業集聚區,創成國家5A級景區1個、4A級景區6個,高等級景區數量居全省前列。」大豐區區長李志軍說,富民效應也在旅遊產業發展中得到釋放。荷蘭花海成立花卉種植銷售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3000多農戶發展花卉苗木種植,每戶年均增收近兩萬元。旅遊產業帶動全區3萬多人就業,人均年收入4.8萬元。
新理念夯實旅遊服務支撐力
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管理模式、全方位提升旅遊體驗。
「做到『旅遊配套人性化、管理服務精細化』,建成『賓至如歸』的大豐旅遊服務窗口,持續提升『大豐好玩呢』品牌影響力和遠程號召力。」大豐區政協主席石根美說,該區強化「全域旅遊」新理念,有效整合旅遊服務功能,夯實旅遊服務支撐力。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向全國推廣全域旅遊發展的「大豐模式」。
緊扣「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大豐區高標準完善旅遊交通、遊客服務、智慧旅遊、安全應急、市場管理、購物消費等公共服務網絡:實施「三通三千」工程,規劃建設黃海海堤風景道,構築全域旅遊交通網,實現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與景區無縫對接;創新設立全國首個全域旅遊訴調中心,建成全域旅遊集散中心和大數據中心;組建大豐文旅集團、鬥龍港旅遊度假區集團,整合資源、激發活力;深入開展「廁所革命」,推行物業化管理,確保所有景區、城市社區和交通要道廁所達標;推進「明廚亮灶」,構建餐飲業食品安全管理標準化體系,假日旅遊安全應急工作領導小組常態化駐點景區。
大豐區在改善景區硬體環境的同時,不斷加強景區人員的文明禮儀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開展「微笑服務」「服務技能大比武」活動,以自身文明帶動遊客文明,同時建立景區文明督導制度,設立文明監督崗,引導遊客文明遊覽。
新格局增強旅遊經濟內生力
在新一輪接軌上海、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大潮中,大豐充分發揮「長壽之鄉」優勢,加強與長三角地區以及高鐵沿線城市的旅遊合作,建立資源共享、線路互推、客源互送的合作新機制,全力打造旅遊康養新格局,努力將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增強旅遊經濟內生力。
積極接軌上海建設康養基地,大豐區利用上海農場場部西側資源、資產,建立護理養老中心,同時籌劃建設光明康養特色小鎮,發揮農場醫療、休閒、農旅等資源優勢,為上海老人提供旅遊、養老、度假、休閒、娛樂、住宿、餐飲等系列化服務。大豐人民醫院與上海中山醫院成立醫療技術服務中心,建成15個名醫工作室,累計派遣79名醫生赴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進修學習,實現了滬豐醫保異地就診結算。
上海旅遊康養基地的建設,帶動了一批康養基地破土而出。鬥龍港旅遊度假區、恆北原鄉溫泉度假村、桃花洲溫泉度假村、荷蘭花海旅遊康養基地,正成為康養旅遊的推進器和加速器。
大豐區文廣旅局局長陶聳表示,大豐將不斷放大「人無我有」的核心資源,全力打造高品質全域旅遊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