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離職後使壞,老闆知道卻不追究: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算大帳

2020-12-06 劍心職場

01

我有個初中同學小王,在老家某服裝廠上班。這個服裝廠的老闆張總,是我的客戶之一。

有一天,小王在群裡讓同學們幫忙介紹工作。

「你不是在某某服裝廠嗎?」

「早不幹了。」

「為啥?」

「管理太亂,還總是罰錢。我都辭職了,還想扣我1個月工資。」

「哦,最後扣你錢了嗎?」

「沒有。他敢嗎?我辭職當天,要求他們結工資。他不給,我就偷偷去會議室,用刀片在沙發上劃了兩道子。真皮沙發,怎麼也得值幾萬吧?沒過幾天,他就乖乖把錢給我結了。」

看到這個消息,有人回了個「牛」,但其他人都不說話了。

以我對這個同學的了解,我知道事情沒那麼簡單。

沒多過久,我去張總公司開會。會議結束,我沒忍不住多嘴提了句同學的事情。當然,我沒說他弄壞了公司沙發。

張總呵呵一笑:「那小子,我有印象。他遲到早退也就算了,手腳還有點不乾淨。屢教不改,公司辭退他,還來我辦公室鬧了一頓,非得當天結清工資。

你也知道,車間裡六百多號人,幾乎每天都有辭職的。我從沒無故扣過任何人工資,但都是發薪日統一結算。

那小子還把會議室沙發給劃了。辦公室主任想報警,我攔著沒讓,就尋思這種人趕緊打發走就得了。」

原來人家張總都知道,只是選擇不跟我同學計較。

他為什麼不計較?是因為大度嗎?也許有這方面的原因,但肯定不全是。

電視劇《天道》中,除了主角丁元英,還有一個很厲害的人,就是樂聖公司老闆林雨峰的大哥周劍華。

樂聖敗訴後,林雨峰想去會會丁元英。出發之前,他找到周劍華。周劍華曾經是混社會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林雨峰的用意,當時就勸林雨峰算了。

林雨峰過不了心裡的那道坎,「難道中國音響的餐桌上就真的多我林雨峰一把椅子?」

周劍華說了3個觀點:

第一,除掉丁元英不難,但不留隱患不容易,不留心病更不容易。

第二,除掉丁元英,公司社會形象和公眾評價全垮掉,也救不了樂聖。

第三,丁元英的朋友都很有能量,人家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無論是張總,還是周劍華,都是真正聰明的人。聰明人與愚人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他們看得更長遠。

張總,祖上幾代農民,從一個小裁縫成為擁有近千名員工的大老闆,什麼事沒經歷過。在一個四線小縣城,能把企業做到這種程度,意味著什麼,懂的人自然懂。

你覺得他會害怕小王嗎?

他之所以不跟小王計較,就是因為比起將來可能的麻煩,沙發的損失就是個小錢。

02

知乎上,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熱門話題。

有一個4歲的小女孩,剛入幼兒園。她平時很乖很懂事,和其他小朋友關係很好,但最近卻被整個幼兒園孤立了。

原來,有一天,小女孩和同學一起玩耍,另外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扯壞了她的新裙子。

這個小女孩的家長,只有這麼一個寶貝女兒,因此特別寵她。平時吃的穿的用的,都儘可能選擇最好的。小女孩的一條裙子,都價值三四千元。

小女孩回到家,家長知道事情原委後,找到幼兒園老師,要求老師做主,讓對方家長原價賠償。對方家長也算通情達理,照價賠償了3799元。

但是,沒過幾天,幼兒園裡就沒有小朋友和這個小女孩玩耍了。整個幼兒園裡,只有老師們願意和這個小女孩說話。

這個話題下,網友的討論異常激烈。有人說,「小女孩家長的做法沒問題。弄壞了人家東西,就應該賠償。」

有人說,「就算賠也不應該原價賠償。穿過的衣服,怎麼能原價呢?再說了,小朋友在一起玩,很難說就是一個人的責任。」

也有人說,「你讓小孩子穿那麼貴的裙子去上學,就應該做好被弄壞的心理準備。」

很多人的爭論焦點,都是「該不該賠」以及「應該怎麼賠」上。但我認為,這是錢的事情,也不是錢的事情。

反正,如果我的孩子也在那所幼兒園,我也會叮囑孩子,不要和這個小女孩一起玩。

小朋友們在一起玩耍,難免拉拉扯扯、磕磕碰碰的。今天弄壞一條裙子,我可以照價賠償。如果哪天孩子碰到了,比如腿上磕破點皮,難道我也得讓自己的孩子同樣磕一下嗎?

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理性經濟人」,意思是作為經濟決策的主體充滿理性,追求的目標永遠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

小女孩的家長選擇理性,所以希望對方家長原價賠償。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也選擇了理性,所以不讓孩子和這個小女孩玩。

但絕對理性,真的是聰明的做法嗎?

人是社會性動物,除了生理需求,還有自我認同和他人認同的需求。但認同是一種情感,怎麼做到絕對理性的呢?

一個絕對理性、什麼都跟你算得清清楚楚的人,你會跟他做朋友嗎?你會願意和他做戀人嗎?你願意和他做同事嗎?反正我不會。

真是可憐了這個小女孩。

03

「玻璃大王」曹德旺,早年做白木耳生意,因為「投機倒把」,被扣了3000多元的貨物。這些木耳都是曹德旺賒購村民的,因此,他欠了村民很多錢,不得不去工地做工。

到工地第三天,工地上就發生了意外。一場大火,將200來民工的吃的住的用的全都燒沒了。

在其他人吵著要賠償時,曹德旺主動承擔起了修理板車的工作。沒有板車,工人就沒法開工,也掙不了錢。

整整28天,曹德旺沒有離開過修車棚。吃的喝的,都是來修車的民工順手帶的。最可貴的是,曹德旺是義務修車,沒收過一分錢。

直到有一天,領導盤點物資及賠償金,發現少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曹德旺。領導馬上派人,把曹德旺叫了過來。聽了曹德旺的事跡,領導十分感動,把剩下的賠償物資全給了他,還補了一個月的工資。

後來,曹德旺把物資變賣了1000多元。要知道,其他吵著要賠償的人,最多也就得到幾十元的賠償款。而且,通過這個關係,曹德旺還要回了被扣的木耳款。

一個沒爭著要賠償的人,反而得到了最多的賠償。一個秉承著吃虧是福的信念的人,總會有人讓他「佔到大便宜」。

曹德旺在其自傳《心若菩提》中說道:「做生意,就是你幫我我幫你。企業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上下遊都過得滋潤,自己才能過得更好。」

如今,曹德旺已經把福耀玻璃做到了全球行業第一,這與他的格局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謂格局,就是不算小帳。

04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算大帳。

算大帳,是不計較眼前小利,才能看得更清,走得更遠;算大帳,是保持理性的同時,也要有一份感性,「得饒人處且饒人」;算大帳是不怕吃虧,你贏我也贏,才能做到真正的大贏。

張總懂得算大帳,不計較眼前的小損失,由小裁縫成為當地聞名的企業家。

曹德旺懂得算大帳,做到了「吃虧是福」,才有了逆境中東山再起的資本。

那個小女孩的家長不懂算大帳,雖得到了原價賠償,經濟上沒受損失,但卻讓自己的孩子失去了友誼。

老子云: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做人如此,做事亦如此。

相關焦點

  • 最傻的六種員工離職,最聰明的一種員工離職!
    春節後,今年的中國員工離職率應該是最低的。但是職場上,還是會有很多員工提離職。離職原因各種各樣, 不開心,不舒服,工資少,學不到東西等等。那麼,最傻的六種員工離職是哪些呢?一、新領導到來有些員工習慣了以前的領導的工作方式,怕自己不適應新領導的管理方式,就辭職了。可是,在這種情況下離職,真是傻。新領導剛到公司,不熟悉業務和人員情況,部門的所有人都在同一起跑線上。
  • 為什麼新招的員工離職,老員工也離職?老闆自己要心裡有數
    為什麼新招的員工離職,老員工也離職?老闆自己要心裡有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這樣的公司,新員工源源不斷地進來,但是留下來的人很少。那麼,這家公司就永遠無法擴大規模,甚至遲早在時代的洪流中消逝,並且不留下一點痕跡。老闆最需要做的就是時常自省,只有自省,才能夠知道自己哪裡出錯了。新招的員工離職,老員工也離職。那肯定是公司的原因,老闆自己心裡要有數呀!一、工資上的差別待遇第一個就是工資上的差別待遇。
  • 真正聰明的人,懂得把嘴藏在心裡
    因為,只有走過漫漫的長路,你才知道,人要擺準自己的位置,你並沒有那麼重要。 不該擠進的關係,不再去擠,不用維繫的感情,不再去費心。 曾經,我們總是把自己擺在一個重要的不行的位置上,總以為若是自己少說了哪句話,別人便會面臨著巨大的波折。
  • 真正的聰明,是懂得裝傻!
    因為有時候,你如果不學會裝傻,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裝傻,並不是做作,也不是虛偽,而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避免尷尬,避免發生矛盾,不與人計較,給別人留面子,給自己留餘地,這才是真正的聰明。裝傻不是真傻,而是看透不說透,看穿不拆穿,給別人臺階下,給自己留退路,避免了不必要的紛爭,還贏得了別人的尊重,這何嘗不是一種智慧。懂得裝傻的人,其實心裡很通透,誰對他好,誰對他不好,他心裡都清楚,都明白,只是沒有說破而已,只是為了避免尷尬,為了日後好想見而已。
  • 真正「聰明」的孕婦,休完產假就離職
    有一個主管分享了自己的經歷,說是隱瞞懷孕的員工在被約談後反咬一口公司說公司導致了她有先兆流產的情況: 「有個下屬來了七八個月,突然說自己懷孕六個月了。 作為主管找她談了談,說懷孕是好事兒,不應該瞞著公司。 她理直氣壯地說,告不告訴是我的權利。
  • 一家公司的格局大不大?看離職員工就知道
    格局大不大、小不小,不只是看發展規模。關鍵還是要看,公司對待離職員工的態度。對格局小的公司來說,既然你都想離職了,那就恨不得讓你早點走。而格局大的公司,會把離職員工看做是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畢竟共事一場。也就是說,我們找工作,儘量找格局大的公司,能夠避免離職時的各種麻煩。
  • 人生必須算的七筆帳,每一筆都至關重要,你算好了嗎?
    其實,人生也是如此,每個人都有必須要算的帳,每一筆都至關重要,這話說著可能不太好聽,但卻是實實在在的人生大智慧。假如你精於算帳,那你的人生就會明朗清晰,一片開闊;假如你不會算帳,那你的人生就會混亂繁雜,如一團亂麻。說到這裡,有人或許會問:「那跟誰算帳呀?」當然是跟人算帳了。想想人生一世,打交道最多的不正是人嗎。那麼,人生都需要跟哪些人算好哪些帳呢?
  • 越聰明的人,越懂得「順其自然」
    你早晚會發現,越聰明的人,越懂得「順其自然」,因為順其自然,從來都不是對生活的消極態度,而是明白,如何走下去,才能走的更穩,更遠。順其自然,並非無所作為,得過且過有人錯誤的以為,所謂順其自然,便是隨波逐流,接受命運的設定,該發生什麼的時候,絕對不加以改變。
  • 真正懂得怎樣為自己的人,應該就是人中上品了(美文)
    就算真的一時得利,但是人家明白過來後要追究,追究之後吃一塹長一智,再也不與此人來往了。此人吃進去的可能要被迫吐出來,還成了沒人理睬的孤家寡人。這樣的為自己,也是害自己。麵館老闆懂得,開麵館肯定是為了自己掙錢,但是為了自己掙錢,得給顧客實惠,得給顧客「伺候」好,給顧客「伺候」好了,顧客才願意不斷把票子遞給你。真正懂得為自己的人,明白要想自己贏得利益,得讓別人也有利益,實現「雙贏」。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比如,我們這裡的一家超市,生意非常紅火。
  • 被單位辭退後,員工想要經濟補償,老闆:你離職證明不想要了?
    很多公司在裁員的時候,都會委婉地向員工闡述目前公司碰到的困境,然後希望員工能主動提出辭職,這樣做的目的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就是為了不支付裁員的經濟補償。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員工以「個人原因」為由主動辭職的情況下,公司是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的。
  • 離職員工告訴你,為什麼自助餐一吃就飽,原來其中大有「貓膩」!
    離職員工告訴你,為什麼自助餐一吃就飽,原來其中大有「貓膩」!也正是如此大家平時家庭聚會,朋友聚餐,請客吃飯都會選擇這裡,自助餐廳裡具有適合各種年齡段吃的食品,經常吃自助餐人們都知道到,自己在吃自助餐的時候,還沒有甩開放開吃,就已經有吃不下了,離職員工告訴你,為什麼自助餐一吃就飽,原來其中大有「貓膩」!
  • 員工與離職同事吃散夥飯,老闆:聚餐者全辭退
    蒙圈...員工與離職同事吃散夥飯,老闆:聚餐者全辭退7月1日,杭州一網友曬出微信對話截圖,爆料了一件「奇葩事」。網友@沒什麼大不了101,得知公司的一同事要離職,並且要離開杭州。他就和另一個同事跟已經離職了的小夥伴聚在一起吃了個散夥飯,順手發了個朋友圈。沒想到,被老闆看見後直接被解僱。什麼鬼???上個班連和前同事吃飯的權利都沒有了嗎?
  • 自助餐廳48元一位隨便吃,老闆不虧錢嗎?離職員工說出實情
    導語:自助餐廳48元一位隨便吃,老闆不虧錢嗎?離職員工說出實情隨著我們的生活不斷變好,各種新的名詞開始出現,就像自助餐。自助餐可以說受現代人所追捧,而且不僅僅是年輕人喜歡吃,不少年紀稍大點的大叔,大姨們也十分鐘愛。
  • 老闆過年沒發福利,員工想要離職,年後接到老闆1個電話傻了
    ,每一年春節過後,想要離職重新找工作的人並不在少數。,只是說自己明年可能會換一份工作,可是這個話一說出來以後,老闆過年的時候,竟然什麼福利也沒有發,當然自己心裡也非常生氣,這樣的老闆不僅摳門,而且覺得不值得追隨,這不,年後,果斷不去上班,老闆最後看到他沒有來上班,而公司此時又缺人,老闆便給他打電話說,公司福利是有的,因為年前時間比較緊,來不及準備,福利在年後上班發,想想也醉了。。。
  • 兩次辭職,老闆都不讓。員工如何體面離職?
    2.從員工的角度看:在職場上,先解決自己的生存為上。任何人考慮事情幾乎都從自己的利益為先,不需要覺得這很不顧全大局。因為你的領導也是先考慮自己的利益為先,所以首先認清人往高處走的想法是人之常情。切勿因為顧及情面而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 老闆請離職員工吃燭光晚餐,還送萬元紅包…
    這場「家宴」開席後,80餘名離職員工坐在一起敘舊拉家常,還有人幸運抽中1萬元大紅包。這不禁讓人羨慕嫉妒,感嘆又是別人家的公司!重溫當年奮鬥歷史「中秋節是家人團圓的日子,公司裡的員工,不管是在職還是離職,都是我們的家人。」
  • 疫情期間飯店老闆跑路,14名員工被欠薪十多萬,私人物品也被拿走
    然後,果不其然,隨著隔離期限的一天天加長,很多企業的復工通知都從具體到幾月幾號變成了待定、變成了就地解散。有些老闆尚算良心,還知道提前結清工資,可有些老闆就……3月27日,瀋陽于洪區一家名叫年記老菜館的門前,忽然聚集了十幾名群眾,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個個看上去面色十分凝重,像是發生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 離職證明不規範,員工要求單位重開後,老闆:寫的是事實有錯嗎?
    眾所周知,根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4條規定,一份合格的離職證明應該具備勞動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日期、員工的工作崗位,還有在公司工作的年限,因此有的人會認為,除了這些外,公司不得在離職證明上寫其他東西。
  • 老來苦才是真的苦,70後女人想避免老來苦,要算清這三筆帳
    等到老了,身體不行了,生活再沒有保障,那才是真正的悽慘。不幸的是,在現實生活裡,老年悽慘的人不在少數。有的年輕時拼命賺錢養家,透支健康,落下一身病痛,一直處於跟病痛作鬥爭的狀態中。有的為了提高孩子婚後生活質量,買房買車,傾囊資助,等到老了,孩子們都在外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她們,只能孤苦無依,艱難度日。
  • 離職員工爆出,自助餐幾種「隱形貴菜」,很多人都不知道
    離職員工爆出,自助餐幾種「隱形貴菜」,很多人都不知道!說起自助餐,相信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因為近幾年自助餐在國內也是非常流行的,不管男女老少都特別的喜歡,特別是一些胃口比較好的人,因為自助餐的話只要交了門票進裡邊都可以隨便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