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滋旅行者,這是一款前蘇聯時代的「新車」,最近開始在國內發售並限量發售300輛。
這是一款可以越野的小貨車,看起來有點像T1大眾。在五菱宏光的基礎上,再加上軍車、救護車、校車等民用車輛,再加上與BJ212同時代的車型,再加上 Uryanofski汽車製造廠於1966年開始生產,再加上「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再加上車型歷史的悠久。
儘管官方稱之為「全新一代」,但實際上旅行者也只有這一代,幾十年來,從未進行過真正意義上的更新換代。
稱其為硬核,一個原因是旅行者的車身結構,採用了非承載式車身和整體橋非獨立懸架,原廠狀態下最小離地間隙為205 mm,最大涉水深度為500 mm,加上30°的接近角和27°的離去角,使旅行者的行駛速度要比市面上任何一輛麵包車都要快,三菱得利卡也不得不「甘拜下風」。旅行者還配備了高通過性底盤結構下的分時四驅系統,並支持三種駕駛模式,即手動轉換後驅、低速四驅和高速四驅,同時,旅行者還可以使用越野所需的後橋差速鎖。簡而言之,傳統硬派越野車具備的機械性能,瓦滋旅行者不會掉下來。
根據官方介紹,這位旅行者的耐寒能力極強,能夠到達西伯利亞奧伊米亞康,零下71.2° C。其次,在21世紀這個講究「文明」的時代之下,旅行者們不加修飾地展現出他們最純真、最樸素的一面。簡單地說,「瓦滋旅行者」是一塊能走路的鐵皮,還是幾十年前的那一種,除了座椅柔軟以外,其他都很硬。
全系車型都是手動擋,檔把的長度和結構和老式大巴差不多,連轉速表都沒有,時速表也是設計在主副駕行駛的正中,換擋時機只能憑感覺判斷,如果你不是開手動擋的老手,真的開不了這輛車。另外,旅行者的內部布局基本上也沒有「中間控制臺」的說法,因為這輛車壓根就不具備什麼可控制的功能,只是把燈的開關設在這裡而已。我查了新車的配置單,發現海外版車型的座椅加熱沒有與中規版同步,唯一的舒適配置就是空調,而且據朋友們網上反映,空調系統的製冷能力很弱。
此外,除了強大的越野性,我們不要忘記旅行者也是一輛真正意義上的貨車。
儘管瓦滋旅行者的長度僅為4390mm,軸距也僅為2300mm,但其高度卻達到了1940mm,在這一小塊三維空間中,旅行者充分利用空間,最大限度地塞下11個座位,這比4.8米以上的豐田海獅車還要誇張。
然而,這次官方推出的版本只有7個座位,畢竟旅行者在國內的目標客戶並沒有載客需求,甚至連普通貨車都不需要拉貨。至於座椅的布局,官方暫未公布該細節,以9座版本2+2+3+2+2的布局來看,7座版本或者直接砍掉了4排2個座椅。值得注意的是,瓦滋旅行者的開門方式很獨特,只在右邊有中排車門,這次並不是很常見的側滑門,而是作為側拉門的主副駕駛座車門,但好在車門可開啟角度接近90°,尾部採用了對開式的「菩薩門」,否則旅行者的實用性就會大打折扣。
在動力方面,旅行者搭載了一臺排量2.4 L的汽油機,其最大輸出功率為147馬力,峰值扭矩230牛·米,發動機可加92標號汽油。與5 MT變速箱配合使用,整車最大時速可達130 km/h,在勻速80 km/h的情況下,百公裡油耗可達9.8 L,同時,為了保證續航裡程足夠長,旅行者也配有50 L和27 L的主副油箱。另外,這款產品來自半個世紀前,為了在國內獲得上牌資格,還獲得了3C認證和國家6排放標準。對一款小眾程度堪比法拉利的車型來說,這個戰鬥民族汽車品牌還願意這麼大費周章,實在令人欣慰。
正如 BJ 2121這款國產越野車的老款車型,即使現在年銷量還不到3千輛,但仍「顧及」了這少部分消費者的需求,為其推出了第六版。當然,這裡也不排除北汽自己製造BJ212來「榨乾」BJ212。不過反觀兩家日系車企,面對國六標準和雙積分政策下的「緊箍咒」,一汽豐田普拉多選擇了「避重就輕」,已於今年中旬正式停產,結束了自己17年的銷售生涯。換句話說,在陸巡退出中國市場數年後,普拉多也退出了中國市場,這也意味著豐田汽車不再有硬派越野車在國內銷售,而是只剩下賺錢的產品。
看看三菱帕傑羅,自2006年上市以來,在第三代車型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小的改變,到了第四代,三門短軸車型已經在去年停產,帕傑羅在日本本土市場也隨之進入了停售狀態,五門版本僅供日本本土以外的銷售市場。的確,這一代車型已經賣了十幾年的帕傑羅,與全球市場上其他SUV相比,已經顯得陳舊過時了,而且它還沒有在中國市場上推出國六版車型。
更為有趣的是,今年6月份上市的勁暢新款帕傑羅,其全系列車型都是國家5排放標準版本。這就是說,在2021年1月1日中國全面實施國家6排放標準之前,如果這款新車還沒有發布,它在中國市場的壽命也不到半年,那就太可笑了。但是好消息是,前不久國內媒體披露,全新帕傑羅勁暢已獲得國家六排放證書,由此看來,新車有望推出到國外六版,能成功續命。然而,今天已到2020年最後一個月,留給三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如果國家六排放標準跳票的話,那麼這個日本重工品牌,還是專注於「賣空調」吧。
最後
在下筆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和同事討論了Watton旅行者:還限制300輛,這個「工業垃圾」能賣出300輛嗎?
但我們還是被打了。據微博大 V透露,旅客們現在是以1588萬元的價格平價出售,300套的首批配額很快就被搶購一空,主要銷往北京和廣州兩個一線城市。那就是說,旅行者不僅銷路不錯,而且其消費者群體還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關於旅行者的熱銷將持續多久,沒人能準確預測,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今天的汽車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已經嚴重缺乏「有趣的車」,除了奢侈品牌以外,其他車企都在忙於賺錢,搞電動化。所以造成了一個「死循環」,沒有企業會造出好玩的車,也就沒有人會造出好玩的車。
而且現在還有人為旅行者和 BJ212一連串老骨頭付錢,也許是因為不能買數百萬輛越野房車,「只能」買越野麵包車過癮;不能買幾十萬輛 JEEP牧馬人,「只能」把目光轉向 BJ 212這款硬核越野車。因此,依靠海外品牌來滿足我們的「樂趣」顯然是不現實的。不過好消息是我們看到了自主品牌向好的趨勢,領克03+自主性能車,高端皮卡長城大炮,以及首款豪華越野車WEYModel300等車型都紛紛問世。
他們的誕生可以說明這一點:中國製造的玩具,都是中國品牌製造的,親民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