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弄」李詠,爆紅後拒絕趙本山,東北笑星孫小寶到底有何本事?

2020-12-17 百味娛人

文丨左小菜

東北二人轉裡有三寶:魏三、孫小寶和郭旺。

之所以將其列為三大代表,是因為他們有三個共同點:一是草根出身,二是天賦異稟,三是敢拒絕趙本山的邀請。

其中,魏三曾經四次拒絕了趙本山的好意,不願做他的徒弟,當年三人中就屬他最豪橫,只不過獨木難成林,最終還是被自己給折騰到名聲掃地。

直到2017年,潘長江60大壽之際,魏三迫於無奈拜他為師,當時很多人深表質疑。

魏三卻說:「藝術是學無止境的,此次拜潘長江為師也是給自己的藝術人生將來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所謂的給自己劃上句號,其實也是在後悔當年的所作所為,也許當初答應趙本山,就不會落到如此地步,可終究還是敗給了現實。

然而,三人中的孫小寶,卻是個例外。

春晚舞臺上「戲弄」李詠,爆紅之後拒絕趙本山的邀請,一生淡薄名利,至今都只想好好做一個「二人轉演員」。

儘管生活不是特別寬裕,可是他卻怡然自得,樂在其中。

這樣的孫小寶,到底是什麼讓他如此的堅持與執著?

草根的逆襲人生

1977年出生孫小寶,和魏三一樣,在吉林省的某個貧困小山村裡長大,但幸運的是,孫小寶比魏三的家庭條件要好太多。

魏三出生時,已有三個姐姐和兩個哥哥,一家八口人生活過的是相當拮据。

這樣一比較,孫小寶的童年可謂是幸福的多。

值得一提的是他七八歲的時候,家裡就擁有一臺當時極為罕見的單卡錄音機,還配備了大量二人轉磁帶。這在當時,算得上是普通家庭中最奢侈的電器。

不過也正因為這臺單卡錄音機,讓孫小寶與二人轉有了不解之緣。

原本閒暇之餘聽聽二人轉是其父親的愛好,沒想到年僅七八歲的孫小寶,對此也頗為感興趣,讓父親更意外的是,這孩子基本上一聽就會,不多時即可跟著磁帶的板眼,從頭唱到尾。

這讓父親既驚訝又興奮,心裡打著鼓想:「這孩子備不住將來能幹這行。」

16歲那年,孫小寶初中畢業,父親決心發揮他的長處讓其拜師學二人轉,當時正好趕上德惠評劇團招學員,於是父親便帶他報了名,結果遭遇了老師的無情拒絕。

給出的理由是,孫小寶長得太磕磣了,矮冬瓜式的身材,還有點賊眉鼠眼,關鍵是嘴角邊還有一顆痣,簡直難登大雅之堂,前途也是相當渺茫。

可父親並不這麼認為,他覺得兒子是個人才,不應該被埋沒,於是好說歹說的找老師周旋,沒想到最後同意議價就讀。

所謂的議價,不是討價還價,而是別人給100塊的學費,你得多給50,簡單來說,收下你不是因為你的才藝,而是看在錢的份上。

就這樣,在父親的艱難抉擇下,孫小寶上了這「貴族」劇團,然而,僅僅半年的時間,雜七雜八的費用就掏空了家裡的全部積蓄,隨後,孫小寶就捲鋪蓋走了人。

本以為這輩子只有回家種地的命,沒想到機會再次降臨,姐夫給孫小寶找了一個新師傅王志敏,那個年代裡,誰家有紅白喜事都會找人唱二人轉,就像現在家裡辦喜事請樂隊一樣,講究個熱鬧場面。

而王志敏就是這個戲班子的臺柱子,就這樣孫小寶開始了自己的二人轉之路。

之後的幾年,他跟著王志敏到處演出,雖然都沒有出過吉林省,但是他卻憑藉天賦和勤奮練就了一身的本領。

『說』、『唱』、『扮』、『舞』、『絕』這五門功夫,孫小寶玩的是樣樣精通,以至於孫小寶深受當地人喜歡,名氣也越來越大。

「眉毛短、嘴角翹,脖子PK老闆的腰,個頭比不上嗓門高。」這就是當時別人對他的評價。

為此,孫小寶還特意留起了小辮,以詮釋他的喜劇效果。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孫小寶前途無量,然而他卻沒有急於求成的出名,一直在長春的和平大戲院唱二人轉,當了多年的臺柱子。

但是在長春乃至整個吉林,再加上北邊的黑龍江,很多人都知道孫小寶,大家都覺得這個胖小子二人轉唱得好,講段子搞笑,而且一點兒架子都沒有。

上春晚「戲弄」李詠,爆紅後拒絕趙本山

孫小寶在東北越來越紅的那幾年,還有一個二人轉演員,名氣也是水漲船高,他就是魏三。

2002年,他的《傻男人與壞女人》一經播出,就轟動了整個東北,那時候北方的長途客車上幾乎全部放的是魏三這張專輯。

就連洗浴中心都特別鍾愛他,因為很搞笑,更因為葷段子多。

魏三和孫小寶不同,本身沒有讀過什麼書,也沒有拜過師,身上有太多的低俗氣息,以至於他雖擅長搞笑和說唱,拿手活卻是個「怪」和「傻」,搞笑有餘,但正能量不足。

可是在那個年代,普通老百姓還沒有那麼深的文化造詣,誰能帶來快樂,就買誰的碟片。

當然在更多有文化的人心中,覺得魏三的二人轉就是一個低俗,難登大雅之堂,也正因如此,很多人對東北二人轉有了偏見。

對此,曾有人詢問孫小寶二人轉的雅俗問題,他卻說:

「我承認,我孫小寶很俗,但我不低。在劇場演出,沒有小孩、婦女的情況下,我就稍稍往出放一放,有小孩、婦女,我就稍微往回收一收。我也錄碟,因為碟不一定在什麼場合放,有時候在大客車上,有時候在家庭,我能保證,我出的光碟,再俗也不至於看完臉紅。」

在孫小寶眼裡,二人轉是一門藝術,不是賺錢和博取眼球的東西,觀眾喜歡什麼就講什麼,但一定會注意場合,有的放矢進而收放自如。

所以,儘管外界的風氣有所變味,但喜歡孫小寶的人依然很喜歡他。

而面對二人轉被誤解為傷風敗俗的低質文化,這個時候,老大哥的趙本山終於出手了。

2003年創立本山傳媒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倡導「綠色二人轉」,並創立了以演出「綠色二人轉」為主的「劉老根大舞臺」。

從這個時候開始,二人轉才稍微收斂了許多,在魏三之後的作品也可以看出。

繼續說孫小寶的發展,他原本只想在和平大戲院唱上一輩子的二人轉,可幾次的進京表演讓他被演出商給盯上了。

不久之後,他便被確定上春晚舞臺表演小品,當時所有人都覺得孫小寶的機會來了,可是沒想到他把這一切看得很淡。

2005年的春晚,孫小寶與李詠,魏三一起合作了《明日之星》,整個小品中,孫小寶和魏三各自展示了自己的拿手絕活,看得觀眾拍手叫好。

特別是李詠幫孫小寶打快板的時候,他居然幾次「戲耍」李詠,場面尤為經典。

因此,那一次的春晚表演,讓孫小寶從東北走向了全國。可他自己並不那麼覺得:

「有多少演員一輩子瞅著那舞臺都沒上去,我就那麼幸運,那麼大雨點砸我頭上。我覺得春晚舞臺不適合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別人問你幹啥的,就是一二人轉演員。」

演出完畢之後,孫小寶又回到了和平大戲院的舞臺上。

此時的魏三,火的不得了,本身在東北就很有名氣的他,春晚的一次曝光,熱度直接超過了趙本山。

相反,趙本山在那兩年,正處於轉型階段,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本山傳媒上,完全沒抵擋得住來勢洶洶的魏三。

當得知魏三和孫小寶紅了之後,趙本山第一件事就是想將兩位納入旗下,更是親自找上了門,但沒想到的是,趙本山連吃了幾回閉門羹。

魏三覺得自己生性散漫,不習慣被人約束,加上自己已經非常有名,沒有必要再去拜趙本山為師,所以儘管趙本山幾次光顧說服,魏三也沒有動心。

而孫小寶也是一樣,因為對名利不感興趣,他只想有一個表演舞臺即可,所以也拒絕了趙本山的好意。

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時魏三和孫小寶都入了趙本山旗下,或許兩人有更高的成就,更或者說因為他倆的存在,就不會有後來的小瀋陽和宋小寶。

可有些事,人算不如天算。

魏三春晚爆紅後,開始驕傲跋扈,目中無人,直到2005年11月25日,毆打警察一事被曝光,直接讓他聲名掃地,至此一蹶不振,事業一路下滑。

而孫小寶就不同了,雖然拒絕了趙本山,失去了很好的發展機會,但是他依然自得其樂,他說的最多的一句就是「我只是一名二人轉演員」。

不忘初心,堅持自我

很多人把「成名」作為評價一個藝人的標準,如果說沒有做到紅遍全國,那就是失敗,事實上還有一些人,淡薄名利,只是將舞臺當做興趣愛好。

成名之後,很多人都建議他離開德惠,去外面發展發展,他卻說:

「對不起,我不需要。我只想憑自己的實力,拼到哪一步算哪一步,決不會動半點投機取巧的念頭。另外我不想離開我的家鄉,不想離開和平大戲院,我的根在這裡,我在這裡最有價值。」

不忘初心,堅持自我,這就是孫小寶的快意人生。

不光是孫小寶自己是這樣想,就連他的媳婦金玲都說:「當名人太累,又是炒作,又是緋聞的,事太多,我們不願意摻和進去。」

可能有人會覺得他浪費機會,是思想古板,其實也不對,這些年裡,孫小寶很懂得與時俱進。

他會通過網絡學習新鮮的東西,再把這些新鮮的東西融入二人轉裡,以至於相聲段子、笑話、故事,都是孫小寶即興撥揮的源泉。

所以說他不是真的過氣和沒有能力,而是看淡了看清了生活的真理。

名人光鮮亮麗的背後,沒有哪一個可以活的輕輕鬆鬆,內心的心酸故事往往也只能一個人咽下去,很顯然,這一點不是孫小寶想要的生活。

之前有人看到孫小寶在搞網絡直播,就說他已經是過氣藝人,過得不好,事實上人家在乎的並不是這些。

就像成名的大衣哥,這些年雖然賺了不少錢,可是他吃的住的穿的,哪一樣和以前有區別?

如果要說孫小寶到底有何本事,我想他最大的本事就是看懂了人生的真理。

也就是老祖宗說過的那句話:「金錢名利並不等於快樂」

—END—

原創作者:左小菜

一個假裝文藝的偽青年

(不點讚關注是你的損失,本地的瓜又大又甜,就差你來細品!)

相關焦點

  • 「戲弄」李詠,爆紅後拒絕趙本山,東北笑星孫小寶究竟有何本事?
    「戲弄」李詠,爆紅後拒絕趙本山,東北笑星孫小寶究竟有何本事?東北二人轉,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根植於東北民間文化的曲藝表演風,典型的東北大秧歌,曾一度火遍全國。《大西廂》《馬前潑水》《包公斷太后》等一些著名的二人轉還被很多人奉為經典。
  • 從紅遍東北到無人問津,東北三寶孫小寶,到底得罪了誰?
    如果熟悉東北的網友都知道,在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和烏拉草。而今天我們要聊的主人公,也是東北三寶,只不過是其二人轉裡的三寶:魏三,孫小寶和郭旺。之所以稱他們為三寶,其原因有三:一是因為3人皆為草根出身,二是3人天賦很高,三是都敢拒絕東北喜劇王趙本山的邀請。
  • 魏三、郭旺、孫小寶,為啥沒拜趙本山為師?各有各的理!
    很多東北人把魏三、郭旺、孫小寶稱為東北三寶,風趣幽默的表演,逗得人們哈哈大笑,一點也不比趙本山差。甚至有人認為,如果三人拜趙本山為師,哪裡還有小瀋陽、宋小寶!那麼,魏三、郭旺、孫小寶,為啥沒拜趙本山為師?各有各的理!
  • 二人轉藝人孫小寶為什麼沒有投奔趙本山呢?
    孫小寶曾經說過:「名氣、金錢、地位對我不重要,我要靠自己的實力打拼,不會投機取巧,我的根在和平大劇院,我在這裡最有價值。」也許這就是孫小寶沒有投奔趙本山的主要原因。憑藉自己的實力孫小寶參與拍攝了電視劇《美麗的田野》,還應邀參加了「中央電視臺·農業頻道」的綜藝節目《鄉村大世界》。★特別值得驕傲的是2005年很榮幸地參加了「央視春晚」,並與當時央視的著名主持人李詠和東北二人轉「三寶」之一的魏三,一起同臺表演了小品《明日之星》,至此孫小寶的二人轉演出事業達到巔峰狀態。
  • 「東北三寶」魏三、孫小寶、郭旺為何不拜師趙本山?寧給潘長江磕頭...
    趙本山演出後臺 提到趙本山各位都很熟習,我們的「小品王」,現在退居二線,廣收門徒並全力捧紅他們,而趙本山收門徒,更多是幫他們成名,並非教他們什麼才藝,趙本山是一個成名的平臺而已,他的門徒中最多的是二人轉演員
  • 為什麼閆學晶、魏三、孫小寶沒有拜趙本山為師?
    說起東北二人轉,大多數人第一印象都是趙本山,以及他的那些弟子們。不過在東北還有不少民間二人轉的高手,最出名的應該就是「東北三寶」魏三、孫小寶、郭旺,以及女演員閆學晶。當年趙本山憑藉個人的影響力,擔起了振興東北二人轉的責任,倡導綠色二人轉。
  • 曾經紅遍東北的孫小寶如今在幹啥?生活慘澹,靠走穴為生!
    在東北,孫小寶絕對是一個名人。提到他,人們就會想到他在春晚的精彩表演,也會哼哼幾句他唱的《美觀》。然而,歲月總是捉弄人,如今的孫小寶已經消失在公眾的視線多年。那麼,如今的孫小寶在幹什麼呢?生活慘澹,靠走穴為生!
  • 二人轉演員——孫小寶
    「二人轉演員」,是孫小寶常規的、也是全部的自我介紹,儘管在央視春晚上「無情戲弄」了著名主持人 李詠之後,孫小寶已具有驚雷般響亮的名頭。孫小寶說:「第一,我是地道的二人轉演員,學『譜子戲』出身的;第二,我表演的二人轉老少皆喜,我以此為榮。」兒時 的小寶,就已展露了極佳的文藝天分。
  • 趙本山最得意的人是誰你知道嗎?是小瀋陽還是宋小寶?
    ,有一位算是舉足輕重的人物,本山大叔也一直想收他為弟子,但是他卻一次又一次的拒絕本山大叔,這個人就是——孫小寶。也不是沒有原因,孫小寶這個人,在很早的時候,就在二人轉行業裡非常的出名了,在東北一帶,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二人轉這個行當裡,幾乎沒有孫小寶不會的東西,他會的東西非常多,比如二胡、嗩吶、吹拉彈唱幾乎是樣樣拿的出手,那麼孫小寶為什麼卻一次次的拒絕本山大叔的邀請呢?
  • 東北往事丨趙本山在春晚的21年裡,那些數不清的恩恩怨怨
    即使有姜昆的推薦,趙本山也四次被央視拒絕,彼時的他只是沒文化的農民,類似於小丑的演員,所以不入央視法眼。 而範偉角色不出彩,連著三年都不紅,有腳本的原因,也受限於他的演技。當時的他出門很希望被人認出來,就連在機場,都說自己是趙本山拍檔,結果沒人搭理。
  • 閆學晶、魏三和孫小寶都是很優秀的東北二人轉演員,為什麼沒拜趙...
    當年趙本山憑藉個人的影響力,擔起了振興東北二人轉的責任,倡導綠色二人轉。並且通過收徒,發展壯大旗下的本山傳媒公司,使得二人轉在近些年逐漸走向全國,為觀眾所熟知。
  • 沒了趙本山 轉不出山海關 讓東北人又愛又恨的本山傳媒只剩下回憶
    說到東北,就一定會說到二人轉,而說到二人轉就不能不提趙本山和他旗下的本山傳媒。從出名的那一天開始,趙本山就和東北有著割不開的脈搏,二者共存,一衣帶水。在成了家喻戶曉的笑星後,趙本山投資了公司,做起了集團。參與電影拍攝,導演了電視劇,也開啟了大戲院。
  • 作為東北人,是如何評價趙本山的?
    其實有一個很淺顯的道理不知道大家發現沒,在我們身邊,絕大多數人沒有自己的判斷,總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某人說「趙本山是小品王,救活了二人轉」,大家覺得他是個藝術家。又有人說「趙本山是個低俗的小品演員,通過戲弄殘疾人來製造笑料」,這時大家便覺得趙本山很噁心。這些年因為一些原因,趙本山被黑的體無完膚,從小品王一落千丈。
  • 趙本山第38位弟子,演小品總是「吟詩一首」,模樣憨厚卻招人待見
    趙本山的《鄉村愛情10》已經在春節檔播出了,收視率也非常可觀。趙家班的原班人馬,每個人都極具特色,這次除了王小蒙和趙四人員有所變動,其他的繼續精彩出演。這部劇由本山傳媒贊助,趙本山為了徒弟們的前途也是操碎了心,看這幾年都發展的不錯,尤其是小瀋陽和宋小寶,可以說是一夜爆紅。
  • 趙本山在東北吃完飯可以不給錢?東北黑道都沒幾個敢動他
    先送大家一名話,出了山海關,全是趙本山,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當年成龍大哥去東北做客本山傳媒的時候說的。那麼趙本山在東北為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呢?第一、自己本身就是小品王,連續十多年上春晚給千家萬戶送來的歡樂,趙本山出身東北農村,自己說是從土地裡長出來的藝術,所以東北的廣大百姓都以趙本山是東北人而驕傲。
  • 趙本山閨女,在東北到底有多狂?
    在東北,如果你說趙珈萱可能沒幾個人知道,但如果你說「球姐」,那很多人一定不陌生。 對!沒錯!就是趙本山的閨女「社會你球姐」
  • 趙本山在東北人心目中到底是什麼位置?
    在你們東北人心中趙本山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存在,他為什麼在東北那麼有影響力呢,在聊這個話題之前,墨文先送你一句話,進了山海關,都是趙本山,我們這個進呀是指從外往裡走,當然了可能對關外的人來講,指的是出了山海關,因為我們的老家是在東北麼,所以我們認為是進了山海關,就是到了東北了,都是趙本山
  • 叱吒風雲的趙本山,在東北到底有多厲害?這幾張足以震撼你!
    趙本山是大家十分敬重的老藝術家,而他在小品上的藝術見解最高,所以還有不少人稱他為小品之王,當初本山大叔退出春晚的舞臺也是引起了一陣的轟動,很多網友表示沒有本山叔的春晚失去了很多笑點。其實本山大叔本身的出身並不是特別好,也不是出自演藝世家,他本是來自農民家庭的普通小孩,但是憑藉著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不放棄不拋棄的態度,讓他在事業上獲得了不小的成功,當初本山大叔在東北的農村就有很高的地位,也有不少人把趙本山奉為偶像,有一年趙本山在出演完春晚的節目之後,還有很多弟子排著隊給他拜年,這樣的陣勢還是非常少有的。
  • 巴蜀笑星劉沛洋開個唱 爆紅單曲被稱大媽殺手
    原標題:巴蜀笑星劉沛洋開個唱 爆紅單曲被稱大媽殺手 巴蜀笑星劉沛洋霸氣開唱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9日訊(記者 張進春)巴蜀笑星其實是種文化,不是光會逗哈觀眾講哈笑話……」在勁舞女孩簇擁下,一首《巴蜀笑星》說唱引出了劉沛洋的霸氣登場,其明快演唱風格瞬間點爆了全場觀眾的激情。說起劉沛洋這個名字,就不能不提到他創作的《姐姐我愛你》這首神曲。這首劉沛洋的經典原創歌曲推出後迅速風靡,僅廣場舞的改編版本就多達四五百種,劉沛洋因此也被譽為廣場舞大媽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