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重慶長江岸線治理修復仍有薄弱環節

2020-12-12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5月9日電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網站消息,9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公布了對重慶的督察通報。督察指出,近年來,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顯著成效,但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相比,與其所處特殊重要區位和群眾期盼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門在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認識不夠到位,行動不夠自覺。對貫徹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決策認識不深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理念樹立還不夠牢固。重慶市及巫山縣兩級經信部門明知重慶礦業開發有限公司JT窯水泥生產線應於2012年年底前淘汰,卻始終未將其列入淘汰計劃。巫山縣長期放任該企業違法生產,甚至在該企業生產許可證到期後,還出面協調有關方面為該企業換發生產許可證,導致該企業長期違法排汙、破壞生態,對長江保護帶來威脅。

  潼南區先後在潼南工業園(北區)引進20個規劃明令禁止的工業項目,導致園區環境問題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特別是臭氣擾民問題,2017年以來群眾舉報多達625件。墊江縣60多家榨菜加工企業廢水集中處理設施普遍運行不規範,大足區龍水鎮1900餘家「小五金」加工企業產業整合升級推進緩慢,區域環境問題長期得不到有效解決。還有一些區縣對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重視不夠,督察組現場抽查29件群眾舉報,發現有7件辦理不到位。如,墊江縣未經深入調查,就反饋稱群眾舉報的重慶拓凱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汙染擾民問題不屬實。

  市水利局對河長制督促指導不夠,有的河長不知道自己是哪條河的河長;有些河流「一河一策」方案不嚴不實,部分區縣巡河不查河現象突出。市林業局2018年6月以來先後11次發文要求區縣清理上報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問題,但部署多、檢查少,導致一些違建項目未能納入整治範圍。

  二是第一輪督察整改存在薄弱環節。重慶市大足區玉灘湖2013年納入國家重點支持保護的水質較好湖泊,獲得中央治理資金支持,要求2015年起水質應優於Ⅲ類。但由於在保護治理工作中打折扣,水質從2017年起總體下降為Ⅳ類,部分時段甚至惡化為Ⅴ類或劣Ⅴ類。重慶市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底前實現60個市級及以上工業聚集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全覆蓋,但合川工業園區渭沱組團、江津硌璜工業園區均未按要求建成汙水處理廠。

  第一輪督察反饋指出,秀山縣18家電解錳企業錳渣場均無防滲系統。重慶市整改方案要求秀山縣2017年年底前完成整改。但督察發現,整改工作敷衍應對,歷史渣場整治僅以簡單表層覆蓋代替防滲系統建設,部分在用渣場擅自改變建設規模,甚至偷排直排廢水;使用1456萬元中央財政資金建設的孝溪錳渣場長期閒置,基本喪失使用功能。巴南區明知黃溪口汙水泵站存在標高過低導致大量已收集汙水又經泵站漏排入江情況,卻任由其長期存在,使建設的汙水管網成為「面子工程」。

  重慶市整改方案要求,2017年年底前完成小水電生態基流問題整改。但督察發現,巴南區在制定整改方案時隻字不提小水電生態基流整改工作,其境內五步河和一品河29座小水電站,僅4座建成生態基流洩放設施,部分河段減水甚至斷流問題依然突出。為應付督察,巴南區水利局甚至編造虛假文件。重慶江津白沙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2019年6月才建成投運。督察進駐之後,重慶白沙建設有限公司為掩蓋汙水溢流問題,先是埋設暗管分流汙水,後又臨時封堵偷排口,期間大量工業廢水通過暗管直排長江。

  三是長江岸線治理修復仍有薄弱環節。部分地方違規建設港口碼頭,侵佔破壞岸線。如長江、烏江涪陵段共有7個違規碼頭,累計侵佔破壞岸線約2.9公裡。萬州區華歌生物化學有限公司2萬噸四氯吡啶項目選址位於長江幹流1公裡範圍,違反國家有關要求,但萬州區政府及萬州經開區管委會默許項目建設,區生態環境局還於2019年4月批准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直到督察組發現後才叫停項目。

  督察還發現,市交通局對全市港口碼頭建設情況掌握不全面,對紅獅巖灣、寂靜港、金盆貨運等非法碼頭,市、區(縣)兩級交通運輸部門既未依法查處,也未督促整改。市經信委對沿江化工企業底數不清、情況不明,對沿江1公裡範圍內的重慶建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新濤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化工企業沒有納入監管清單。

  長壽區重慶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擅自改變環評指定固體廢物堆存地點,在距長江岸線不足800米的山坡上,違規堆存約30萬噸混入其他固體廢物的鋼渣,且未採取防淋防滲措施,超標淋溶液直排長江。緊臨該渣場的重鋼固體廢物綜合利用處置場及重慶鈺宏再生資源有限公司廠區內,也分別堆存大量鋼渣等工業固體廢物,未採取防淋防滲措施,淋溶液直排環境。

  四是督察還發現一些其他突出問題。近年來,重慶市一些地方違反自然保護地管理規定,擅自侵佔破壞生態資源開發建設房地產。開州區對在鐵峰山國家森林公園內違規建房問題長期放任不管,甚至支持。重慶市通報有關問題後,開州區黨委、政府仍未引起足夠重視,截至2019年7月,已建成10個房地產項目,總計建築面積21.6萬平方米,造成嚴重生態破壞和安全隱患。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將黑山縣級自然保護區43.9平方公裡緩衝區和核心區納入旅遊景區規劃範圍,導致部分房產項目、鄉村酒店、旅遊設施等違法侵佔保護區。城口大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州澎溪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彭水茂雲山縣級自然保護區等也不同程度存在違規建設等問題。

  部分區縣排水管網雨汙分流不徹底,汙水處理廠進水濃度偏低,部分區域汙水管網缺口較大,生活汙水溢流問題比較普遍,部分區縣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緩慢。如,兩江新區悅來汙水處理廠、秀山縣汙水處理廠進水COD濃度長期在100毫克/升以下,北碚區、城口縣、忠縣等城市汙水處理廠超負荷達到30%左右。

  另外,全市農業面源汙染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成為影響次級河流水環境的重要因素。2018年,重慶市水產養殖面積83024公頃,每年大約10770萬噸尾水未經處理直接外排。化肥農藥減量工作不嚴不實,全市單位播種面積化肥實際使用量不降反升。危險廢物環境監管有待加強。如,重慶天志環保有限公司長期委託他人非法處置危險廢物問題,相關犯罪嫌疑人逍遙法外。

  督察強調,重慶市委、市政府應根據督察報告,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黨中央、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有關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已按有關規定移交重慶市委、市政府處理。

(責編:馬昌、嶽弘彬)

相關焦點

  • 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重慶市反饋督察情況_中央生態環保...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重慶市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青海鹽湖集團等企業長期違規取水
    來源:生態環境部原標題: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青海省反饋督察情況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根據《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以下簡稱督察組)對青海省開展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並對青海湖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統籌開展專項督察。
  •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反饋督察情況:海洋生態環境汙染依然突出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近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省反饋督察情況。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組長吳新雄在通報督察意見時指出,浙江省海洋生態保護不力,對海洋開發利用統籌不夠,違法圍填海、違規養殖、入海排汙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部分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惡化。吳新雄說,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近年來雖取得顯著成績,但一些領域和區域環境問題依然突出。
  • 安徽省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 及長江和巢湖水汙染...
    >2018年10月31日至11月30日,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安徽省第一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對長江和巢湖水汙染治理開展專項督察,2019年5月11,以全面開展長江安徽段生態環境大保護大治理大修復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落實專項攻堅行動(簡稱「三大一強」專項攻堅行動)為重要抓手,按照「四確保、四不放過」的工作要求,組織開展第二輪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大力推進生態環境突出問題整改,全省生態環境質量呈現不斷向好態勢。
  • 從嚴整改生態環保問題 築牢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
    重慶日報訊 (記者 羅靜雯)7月25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前往兩江新區、江北區、渝中區,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聽取有關區配合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情況匯報,推進督察交辦問題整改落實工作。
  • 中央環保督察組批上海:敷衍整改,多個黑加油站硫含量超標63.8倍
    (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浦東新區某垃圾填埋點旁側積水進行採樣 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5月12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簡稱「督察組」)向上海市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門對生態環保的要求落實不力,存在「事不關己」的思想,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的部門存在畏難情緒,在執法過程中患得患失,不敢動真碰硬,有時甚至「睜隻眼
  • 中央環保督察組批青海:「有鹽湖就有開發」 部分企業長期違規大量...
    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在青海省現場檢查餐飲賓館等汙水直排情況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詩萌 北京報導5月9日,《華夏時報》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近日向青海省委、省政府反饋了第二輪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情況。
  • 中央環保督察:房地產綁架海南 鼓了錢包毀了生態
    中青在線北京12月23日消息,中央環保督察組今天在向海南省反饋督察時狠批當地房地產行業對當地生態的破壞:「財政過分依賴房地產,房地產企業指到哪兒,政府規劃跟到哪兒,鼓了錢袋,毀了生態」。 督察組說,海南一些地市輕視環境保護,熱衷搞「短平快」的速效政績,導致當地自然保護區、優質自然岸線、生態脆弱山體遭受破壞,成了當地生態環境難以撫平的傷痛。
  • 湖北舉行上半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
    香港商報記者:  近年來,武漢市持續加大攻堅力度,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整改工作全面深入推進,取得積極進展。其中南湖水環境問題是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的重要內容,請問目前南湖水環境治理工作取得了哪些進展?成效如何?
  • 湖北高標準整改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
    武漢市已拆除侵佔長江岸線的10個修造船廠,清挖中東磷業堆場填埋磷石膏廢渣2.8萬方。宜昌市圍繞船舶汙染防治、非法碼頭治理、港口岸線資源清理整頓等重點難點問題開展整改。鹹寧市加快推進斧頭湖淦河入湖口疏浚等工程建設。孝感市組織開展沿江重化工及造紙行業企業專項集中整治行動「回頭看」。
  • 不遠萬裡,是為長江
    人員配置個個都是精兵強將:組內成員除了化學專家、水資源管理專家、註冊環保工程師,更有在基層摸爬滾打了二三十年的老環保、老專家。他們來自不同的城市,分布在不同的工作崗位,千裡萬裡逐水而上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保衛長江。中央第四生態環保督察組進駐重慶,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對長江岸線生態保護與修複方面的問題進行專項督察。精銳小分隊由此而生。
  • 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長江部分支流水環境形勢嚴峻
    中央第五環境保護督察組22日向四川省反饋的督察情況顯示,長江部分支流水環境形勢嚴峻。2016年,長江幹流四川段、金沙江、沱江、岷江、嘉陵江等五大流域約30%的監測斷面水質不達標。 督察指出,四川省是長江上遊重要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發展與保護任務繁重。全省生態環境質量雖然有所改善,但與中央要求和群眾期盼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反饋情況顯示,沱江是長江重要的一級支流,但流域內38個省控以上斷面Ⅳ和Ⅴ類水質斷面比例從2013年29.0%上升至2016年66.7%,水環境質量持續惡化。
  • 環保立體聲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改推進情況如何?湖北交出這份答卷
    7月23日,湖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2020年上半年全省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武漢市已拆除侵佔長江岸線的10個修造船廠,清挖中東磷業堆場填埋磷石膏廢渣2.8萬方。宜昌市圍繞船舶汙染防治、非法碼頭治理、港口岸線資源清理整頓等重點難點問題開展整改。鹹寧市加快推進斧頭湖淦河入湖口疏浚等工程建設。孝感市組織開展沿江重化工及造紙行業企業專項集中整治行動「回頭看」。
  • 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安徽有部門為違法行為打掩護、通風報信
    去年10月31日至11月30日,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安徽省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情況開展「回頭看」,重點督察各單位對環保問題的具體整改落實情況,並針對長江及巢湖水汙染治理問題安排專項督察。昨天,「督察意見」發布。
  • 湖北出硬招整治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
    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問題,湖北如何整改,效果怎麼樣?7月23日,在上半年全省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武漢、宜昌、襄陽、荊州、荊門等5市政府相關負責人詳細介紹了各地整改舉措。武漢南湖水質從劣Ⅴ類變為Ⅴ類武漢南湖水環境治理是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反饋的重點問題,也是事關武漢人民幸福指數的重大民生問題。2018年,武漢市成立以市長任指揮長的攻堅指揮部,統籌推進整治工作。
  • 區縣書記說環保|忠縣:持續開展河湖水域岸線專項整治
    近日,忠縣縣委書記江夏參加2020年第四季度長江忠縣段巡河,督查河湖「清四亂」和「三亂」專項整治及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發現問題整改情況。他強調,全縣各級河長、有關部門單位要進一步抓細落實好河長制各項工作,加大汙水偷排、直排、亂排和長江入河排汙口排查力度,持續開展河湖水域岸線專項整治,確保江、河、庫、湖清水長流、美景常在。
  • 上海市貫徹落實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
    出臺我市《關於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走出一條符合超大城市特點和規律的生態環境治理新路。  3. 健全完善生態環保督察機制。制定《上海市實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辦法》,組織開展市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推進例行督察,加強專項督察,嚴格督察整改。
  • 呵護碧水青山 推進綠色發展——甘南州強力推進中央環保督察整改...
    呵護碧水青山 推進綠色發展——甘南州強力推進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工作綜述治理前治理後夏河縣阿木去乎鎮加甘灘堆場南坡治理前後對比圖。  開展環境保護督察工作,是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一項重大制度安排,也是一項重要創新舉措。
  • 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第三十四批信訪件21宗
    7月9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我省交辦第三十四批信訪件21宗,至此全省已累計收到交辦件共6060宗。截至7月8日,全省已辦結4077件,已責令4716家企業整改,問責473人。交辦件辦理具體信息詳見省、市政府及環保部門網站專欄。
  • 吉林省通報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遼河生態環境治理專項...
    2018年11月15日至12月5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我省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和遼河生態環境治理專項督察。2019年5月14日,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我省反饋了督察意見。2019年5月16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向我省移交了督察發現的5個責任追究問題,要求依法依規調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