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並不會像童話裡那樣把果子扎在刺上,原因可從這三個方面分析

2020-12-18 溫晨動物園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看過那種童話故事兒童繪本,就是翻開裡面左邊是畫,右邊是帶拼音的文字,我小時候沒少看這些東西,當年很喜歡森林裡面發生的故事。要說童話可真是美好啊,森林裡面的小兔子、小鹿、小狐狸、小老虎都是好朋友,小蝌蚪在水裡遊著找媽媽,小老虎跟貓咪老師學本領,大灰狼暗搓搓尋找小白兔的蹤跡,醜小鴨也終將變成美麗的白天鵝。在眾多活潑可愛的森林小動物形象中,有一個角色出鏡率也很高,它擁有一身尖刺,刺上還經常扎著一顆果子。沒錯兒,它的名字叫刺蝟。

刺蝟大家都很熟悉,相信有不少朋友小時候在老家看到過刺蝟。而且刺蝟也是眾多能夠適應人類城市的動物之一,很多中小型城市和大城市的郊外地區都能看到刺蝟的身影,它們白天一般躲在灌木叢和綠化帶裡,夜晚出來活動和覓食。從分類學上來說,刺蝟的歸屬問題可謂是一波三折。以前刺蝟被劃分到食蟲目Insectivora下,直到現在國內很多科普網站上還把刺蝟放在食蟲目中,但是早在2005年食蟲目這個分類單元就被廢棄了,其下多種動物都單獨成立了目,刺蝟也不例外,在食蟲目被廢棄後,廣義上的刺蝟分為了兩支,一支被分到了勞亞獸總目的蝟形目下,另一支被分到了非洲獸總目的非洲蝟目(區別於蝟科的非洲蝟屬)。

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後來經過學術界技術更新,蝟形目也被取消了,與原來的鼩形目等分類單元下的物種一起成立了新的目——真盲缺目Eulipotyphla,刺蝟屬於蝟科,但是非洲蝟目沒有進行變動,仍然是目級的分類單元。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平時在野外看到的野生本土刺蝟,和被當成寵物飼養的、著名的「非洲迷你刺蝟(四趾刺蝟)」,都是勞亞獸總目、真盲缺目、蝟科的物種。確實,聽到非洲迷你刺蝟這個名字總感覺它應該是非洲蝟目的,但實際上並不是,非洲蝟目無論是外觀還是習性都與我們熟知的刺蝟大相逕庭,所以非洲蝟目又叫非洲鼩目。

言歸正傳,今天我們來講一下童話故事中刺蝟把果子扎在後背上到處跑這件事,到底合不合理。想寫這麼一篇文章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相信刺蝟會把果子扎在刺上,可能是這個形象太經典、太深入人心了,才導致那麼多人信以為真,認為現實中的刺蝟也會把果子扎在刺上進行攜帶。大家不要笑,因為這種事情其實也不算少見,很多我們平時聽習慣了的東西其實是假的,涉及到動物類的更是如此,比如斑羚飛渡、旅鼠跳海、鷹的重生、鴕鳥埋頭,這些都是文學或玄幻作品(鷹的重生屬實很玄幻),並不是真的存在。至於刺蝟扎果子這件事,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分析。

1.刺蝟的食性

從刺蝟以前被分到食蟲目這件事中大家就能得知,刺蝟是以蟲類為主食的。事實也是如此,但不僅限於此。刺蝟是標準的雜食動物,也是自然界的一名機會主義者,它們的嗅覺相當靈敏,可以嗅到潛藏於草叢間和淺層土壤中的蟲類,並將其挖掘出來吃掉。刺蝟的食譜包括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小型兩棲和爬行動物、腐肉、鳥蛋、漿果、菌類等,具體食物因季節和地域不同而有所變動,生活在人類居住區的刺蝟還會在垃圾堆中尋找食物。值得一提的是,刺蝟體內的菸鹼乙醯膽鹼受體經過了突變,可以阻止α-神經毒素的合成,這就導致它們能在一定程度上抵禦某些神經性毒蛇的攻擊,並且可以進食這些種類的毒蛇。剛才說過,刺蝟是自然界的機會主義者,它們代謝快、體型小,夜間需要持續行動尋找食物,找到什麼就吃什麼,背一顆或者幾顆果子在身上,一是會增加負重消耗體力,二是會延遲能量的攝取,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刺蝟不會把果子扎在刺上到處逛街。

2.刺的用途

刺蝟的刺,本質上是背部的被毛通過特化形成的,是極端角質化的空心毛髮。雖然豪豬也有一身棘刺,但是豪豬刺跟刺蝟刺有很多區別,比如豪豬的刺末端具有倒鉤微觀結構,且容易脫落(但是不會發射出去);而刺蝟的刺就只是單純的尖刺,沒有倒鉤,也不會脫落下來。至於刺蝟這一身棘刺的用途,很簡單,就是它們的防禦手段,而且是帶有攻擊性的防禦機制。遇到危險時,刺蝟會把自己蜷縮起來成為形狀不太規則的球體,用外部的尖刺來保護柔軟的腹部。刺蝟的背部有兩大塊控制尖刺方向的肌肉群,所以它們在遇到非致命危險時也會只選擇豎起尖刺,而不是整個蜷縮起來。這就是刺蝟身上尖刺的作用,而不是當牙籤用來扎果子。

3.扎果子的可操作性

從刺蝟的食性和尖刺的用途說完了,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扎果子這個行為的可操作性。好,現在桌子上有一顆櫻桃,假如你是刺蝟,你將如何把面前的櫻桃扎到自己的背上呢?首先刺蝟是四肢著地行走的,沒有靈長動物那樣極端的前肢特化,它想觸碰自己的背部,只能扭頭用舌頭去舔。所以刺蝟如果想把面前的櫻桃扎在自己背上,理論上只有兩個方法:一,用嘴叼起來拼命扭頭,把它扎到自己背上;二,就地一滾,在不壓爛櫻桃的前提下把它扎在自己的背上。第一種並不合理,刺蝟的腦化指數沒那麼高,沒什麼利用工具的概念;第二種就更奇幻了,刺蝟就算團起來也是個鬆散的不規則軟球,翻滾的話腹部還會有一段時間朝上,這更是刺蝟不可能去做的,畢竟蜷縮起來就是為了保護柔軟的腹部。

而且,刺蝟並不會爬樹,它們能吃的漿果只有從樹上掉下來的,或低矮灌木叢中靠近地面很近的果實。果子熟透後從樹上掉下來,有很多其實都已經是接近腐爛的狀態了,完整而口味剛好的果子很難得,刺蝟作為忙碌的覓食者,遇到這樣的果子只有可能會就地吃掉。大家回想一下,兒童繪本中刺蝟身上扎的果子大都是蘋果,這就更不現實了,蘋果又重又大,無論是靠叼還靠滾都不可能做到把它們扎在自己的身上,大家在網上看到的現實中刺蝟身上扎果子的畫面,都是人為給它紮上去的,就這麼簡單。

相關焦點

  • 刺蝟的刺是不是「無敵」的?什麼動物能夠對付它?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刺蝟的「鎧甲」印象中,刺蝟總是以一種萌萌的形象出現在我們面前,而且在許多動畫作品中,刺蝟會用自己的刺刺中果子,然後帶走。從理論上說,這些特點都沒毛病,但是,從科學的角度看,就不同了。首先,刺蝟並不是一種草食性動物,而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並且是一種雜食偏肉食的動物。
  • 冷知識:全身布滿刺的刺蝟如何「親熱」,生小刺蝟會不會扎到自己
    ,片刻便會將對方紮成會「移動仙人掌」。刺蝟和其他動物不同,求偶過程中的主動權完全是由雌性刺蝟掌握的,雄性刺蝟想要霸王硬上弓是完全不可能的。,有時還會互相交流一下這些尖刺會不會豎立起來。經過再三確認後,雄性刺蝟會用嘴咬住雌性刺蝟背上的某根刺固定住自己的身體身體,然後將身體緊貼在雌性刺蝟後背,使這些尖刺可以平貼在自己腹部,一分鐘後交配便會結束。
  • 小刺蝟真的會背果子?動物專家表示: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文寫錯了!
    你猜怎麼著,歸攏的那堆紅棗,全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他的身子「長」大了一圈,也許是怕被人發現吧,它馱著滿背的紅棗,向著牆角的水溝眼兒,急火火地跑去了……」這段有關刺蝟的描述,來自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第23課《帶刺的朋友》,作者為科普作家宗介華。網名為「瘦駝」的一名廣州爸爸在給兒子默寫時,讀到這樣的描述卻著實吃了一驚。
  • 可愛的小刺蝟 三年級作文
    去年,媽媽給我買了一隻小刺蝟,它是淺灰色的,短短的四肢、胖胖的身子,像一個扎滿刺的小皮球。它吃果子、吃蟲子。每天完成作業後,我就讓爸爸幫忙把小刺蝟從籠子裡取出來,放在陽臺上和我一起玩耍。小刺蝟睜著一雙圓溜溜的小眼睛,盯著我手裡拎著的半根香腸,我慷慨大方地分給它一半,我倆一起美滋滋地享用美味的香腸。小刺蝟還喜歡吃蘋果,連蘋果核一起吃進肚子裡。第二天我上學之前,總要給小刺蝟放幾個它愛玩的玩具——小木塊啦,玻璃瓶啦,小紙盒啦……我想,有了玩具小刺蝟就不會不覺得孤單了。一晃半年過去了,小刺蝟背上的刺從灰色變成了灰黑色。
  • 幼兒園小班教案:《小刺蝟背果子》
    幼兒園小班手指點畫教案:小刺蝟背果子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由於才開始接觸美術,他們更多是利用畫筆來表現他們的感受。因此我選擇了幼兒的身體器官---手指來作為繪畫工具,設計了這節手指畫---《小刺蝟背果子》的美術活動,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掌握手指點畫的方法,以點的形式讓小刺蝟背果子。 2、用顏料時,能保持衣服的整潔。
  • 爺爺家的一棵果樹,果子像「刺蝟」一樣,搶著吃卻不知道叫什麼!
    現在已經入秋了,也有不少水果都已經成熟了,在我們村裡有一位爺爺的家裡種了一棵果樹,但是大家都不知道這棵果樹叫什麼名字,每次這顆果樹都會結很多的果子,這些果子大小就跟山楂一樣。但是顏色是黃色的,這個果子就像刺蝟一樣,身上還長著許多刺,我們村裡的人都叫它「刺蝟果」。
  • 【食物戀】那個長得像刺蝟的果子
    作者:寶寶知道 小培媽咪那個長得像刺蝟的果子,滿身都長滿了刺,是我童年時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那時很喜歡吃這東西,很香,很粉,很喜歡它的味道,可以這東西也不能吃太多,不容易消化,引起腹脹,好像小時候也會吃很多,都沒事丫,可能是個人的身體問題板慄,每家每戶都種得有,雖然種的不多
  • 故事:沒刺的刺蝟會有什麼下場
    從前,森林裡有兩隻刺蝟,啊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挺大的森林裡好像只有這麼兩隻刺蝟,於是,兩隻刺蝟就成了好朋友,他們不管是吃飯還是玩耍都喜歡在一起。冬天到了,寒風瑟瑟,兩隻刺蝟呆在樹洞裡也覺得很冷,於是他們不自覺的互相接近想更暖和一點,但是他們似乎忘記了那一身的利刺。「啊,好疼,你的刺怎麼這麼多!」一直刺蝟嚷道。另一隻刺蝟不好意思的笑笑:「哎呀,對不起啦,我也被你扎到了呢,現在太冷了,等到了春天就好啦!」
  • 刺蝟滿身刺,它媽怎麼生它?還有人更關心刺蝟咋親熱
    對刺蝟來說這事兒很簡單,這就一生理反應,但被人一總結就不得了,還整了個概念叫「刺蝟法則」,主要是指人際交往中的「心理距離效應」。………………………………………………一說到刺蝟,很多人腦子裡最快出現的一個字是「扎」,一些好奇心重又愛好生物學的同志頗有疑問:渾身那麼多刺,刺蝟它媽怎麼生它?還有人酒喝多了,一本正經地瞎說。
  • 小學生優秀作文賞析——《 沒有刺的刺蝟》
    沒有刺的刺蝟上周五,森林裡舉行了一場選美大賽,而刺蝟麗麗落選了。她趴在窗臺上,百思不得其解,皺著眉頭,鬱悶極了,「我打扮得這麼美,怎麼就會落選呢?」就在她冥思苦想的時候,一頭大獅子鬼鬼祟祟地走來,它眼珠滴溜一轉,想出了一條詭計,奸笑著又故弄玄虛地說道:「刺蝟妹妹,你不要太傷心了,那是因為你渾身長滿了刺,大家都不願意親近你,更別說與你交朋友了,怎麼可能會選你呢?」刺蝟麗麗覺得獅子說得實在,太有道理了!於是,她便去理髮店,讓理髮師把自己的刺一根一根、仔仔細細地拔光了,這下成了一隻沒有刺的刺蝟了。
  • 連刺蝟都禿了,掉在地上的刺就像扎在心裡的針
    現在連野生動物們也開始有這些困擾,禿頭的危機真是連誰也不放過,刺蝟居然也禿了頭!就像這隻刺蝟脫刺的狀況比較嚴重,令所有人都非常擔心!這隻刺蝟在野生動物園裡面生活著,也有飼養員照顧著它,生活也算是很滋潤了!
  • 像一隻刺蝟哪怕被拔光了渾身的刺
    日子,在指縫間流逝,曾經的思念也從記憶的長河裡慢慢的淡去,淡去。今夜,吞咽著苦苦澀澀的藥汁,麻木已久的神經竟然有些許酸楚,仿佛好久好久了,我竟然沒有為你,為你的背棄,流淚。是的,在這種無痛無欲無念的日子裡,生活得太久了,人前歡笑背後冷漠。
  • 這笑容別的不說,比橘子甜!愛笑的刺蝟註定運氣不會差!
    這笑容別的不說,比橘子甜!愛笑的刺蝟註定運氣不會差!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喜歡養刺蝟呢?最近在社交平臺上第一次見到原來刺蝟也會笑!愛笑的刺蝟註定運氣不會差這是一隻叫瑞克的小刺蝟,仿佛天生擁有一張可愛的相貌和甜美的微笑。瑞克原本是主人撿來的,是一隻寵物刺蝟。
  • 夢見小路不好走都是刺是什麼意思
    談婚論嫁的人夢見路不好走,說明掌握時機求婚必有結果,婚姻可成。準備考試的人夢見路不好走,意味著理科成績較差,影響錄取。一直想去實踐的計劃,這兩天不妨拿出來試一試。尤其是在課本上或實驗室裡得到的知識,這兩天拿到現實生活中來應用的話,會發現不錯的效果哦!不過,成功對你來說固然重要,過程中是否一步步按照程序來做也是你在乎的呢,思維有點傾向保守哦!
  • 沙雕網友為野生刺蝟搞個超有儀式感的水果盛宴
    說到刺蝟,相信很多小夥伴首先想到的就是童話書裡滿身背滿果子的形象吧。如果你偶遇一隻可愛的小刺蝟,你會對它做什麼呢?下面這位男子就幹了這麼一件沙雕的事兒,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一位男子晚飯後外出散步途中,無意間發現了一隻可愛的小刺蝟。
  • 那如果我們要養一隻非洲迷你刺蝟,有什麼攻略呢?
    不知道大家知道刺蝟嗎?一聽我這麼問你肯定會說,刺蝟誰不知道啊。小刺蝟不就是在小朋友畫冊裡那個渾身長滿了刺,背上還要刺兩個蘋果的小可愛嗎?但是出了這些畫冊書,童話故事還有動物世界裡,我們接觸刺蝟的機會其實幾乎是沒有的。但是最近卻颳起了一陣養刺蝟的熱潮。
  • 山上一種常見的果子,外形像小西瓜,身上有刺價值高
    山上一種常見的果子,外形像小西瓜,身上有刺價值高 在農村或者是在一些山上,可以發現平常我們看不見的很多的植物,這些植物可能長得特別的奇特,但是因為不是很漂亮的原因,所以我們平時都注意不到,但是有一些植物,雖然說在顏值上面可能沒有一些花朵來的好看,但是在使用方面確實具有很高的價值的。
  • 養一隻刺蝟寵物
    網上有人在曬刺蝟寵物,灰白色,小小的個頭,短短的刺,可以放在手心上。我疑心這個刺是不是一點也不扎手,要不然怎麼可以直接放在手上。有一隻網紅刺蝟被主人帶到各地旅行,刺蝟躺在主人的掌心裡,對著鏡頭沒心沒肺地咧著嘴笑,成功俘獲了130多萬粉絲。老實說,這跟我印象裡的刺蝟完全不一樣!刺蝟不是那種跟足球差不多大小,背上長著尖尖長長堅硬的刺嗎?
  • 沒刺的刺蝟、帶刺的豬,大自然果真無奇不有…
    相信大部分人的腦海中都會想到刺蝟。確實,這是一種比較容易認識到的帶刺動物,那除了刺蝟之外,無奇不有的自然界中還有哪些「帶刺動物」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 外表上看,刺蝟一身尖刺,令人生畏,其實它們膽子非常小,主食昆蟲、蠕蟲和樹葉、草葉等,很少主動用身上的刺攻擊其他動物。 刺蝟的刺並非一出生就有,如果是那樣的話,刺蝟的媽媽如何消受得起。剛出生的刺蝟身上沒有刺,長有類似鱗片的角質物,這些「鱗片」就是刺的原型。隨著刺蝟的生長,「鱗片」從皮膚下萌出,不斷長長、變硬就形成了刺。
  • 有沒有人說過:你像一隻刺蝟?
    要強不是一件好事……跨年的時候,朋友說我就像一個刺蝟,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了這個世界。很巧的是,不久另一個朋友就寄養了一隻刺蝟在我這裡。一開始我覺得刺蝟好兇,它的刺真的很扎人!它的名字叫「鋼炮」,脾氣和名字一樣兇,即使我帶上厚厚的手套還是不敢去觸碰它。每次給它清理小窩,都是用工具把它挑出來。我們的關係就一直這樣小心翼翼。我想這就是刺蝟吧!身上的刺不僅將自己保護了起來,也拒絕了外部的世界。就像我的性格,那些極端自我的觀念就是我的保護牆,做一個獨立堅強的女孩成了我拒絕和外界交流的「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