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讀過冰心文集裡贈葛洛的一段話:「愛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得穿花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揮,不覺悲涼。」
冰心美文裡的這段話,沒想到在鼓山山腰間摩巖石刻上看見,至此才知道她是福建人,鼓山把她這段語言留在了石刻上,供來到山上的遊客欣賞,沒去過的朋友不妨跟我一起圖文一遊—「福州鼓山」。
⑴ 鼓山簡介:
鼓山風景名勝區位於福建省會所在地福州市東大門,主峰海拔969米,總面積48平方公裡,分為鼓山、鼓嶺、鱔溪、磨溪、鳳池白雲洞五大景區。自宋朝至今皆為遊覽勝地,是福建省「十佳」風景區之一。
鼓山風景名勝區地處亞熱帶,四季常青、蒼松滴翠、奇葩流紅、巖秀谷幽,名勝古蹟遍布全山。
相傳山顛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每當風雨之際,便發出隆隆的聲音,象鼓聲綿綿不絕地在山間迴蕩,故名鼓山,聲滿天地由此而來。
景區峰、峽、巖、洞260餘處,久負盛名有白雲峰、獅子峰、喝水巖、蟠桃林、八仙巖、忘歸石、仙跡石、白雲洞、靈源洞、達摩洞等。
還有溪澗瀑布山泉50餘處,著名的有鱔溪、鼓山溪、磨溪、小磨溪,這些溪流有的溪水奔瀉,也有常年細水長流,其中鱔溪瀑布和東山溪瀑布最為壯觀。
峽谷中最典型的有喝水巖、靈源洞,稱為「谷中之谷」。
眺望臺、玉石雲梯、翠竹園、知足常樂園、松濤樓根藝藏珍館等更為景區錦上添花。
又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山上千年古剎湧泉寺面貌莊嚴、規模宏偉、工藝精巧、殿宇輝煌,素有「閩剎之冠」稱譽。
寺中千年鐵樹、雞絲木供桌及血經書稱為鎮山「三寶」,觀後令人叫絕。寺前千佛陶塔系宋代用陶土燒制而成,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是研究宋代建築和制陶工藝的實物資料。
⑵摩巖石刻:
歷代名人在山中留下700多幅摩崖石刻,真、草、隸、楷、篆各種書法俱全,其中有宋代蔡襄、李綱、趙汝愚、朱熹及現代朱德、郭沫若、羅瑞卿等人的手跡,這些自然「碑林」琳琅滿目,相映成趣,成為罕見的書法藝術長廊。豐富多姿的古樹名木,亦是鼓山風景名勝區的一大特色。
⑶ 登山景點
古徑七亭
這是古時登鼓山之道。從山麓閩山第一亭登上2000多級臺階,經過「七亭七裡路」就可到達湧泉寺山門(「七亭」不包含閩山第一亭,該亭位於山腳)。
第一亭:「東際亭」。過閩山第一亭即是東際橋,橋上過亭就開始登山。上99級石階至「仰止亭」。此後途中巖石上有諸多字刻可觀。
第二亭:「石門亭」,古名「聽濤觀瀑亭」。距第一亭367級臺階。水淙淙不絕於耳。
第三亭:「乘雲亭」,與前亭之間有271級,沿道有石刻「乘雲」、「仰濤」、「小鼓」、「天風吹夢」、「風怒濤飛」等。
第四亭:「半山亭」。由第三亭至此,共有494級臺階。亭在半嶺,故名。
過此亭百餘階,有石刻「路通
仙苑」,轉小徑可達「十八洞景」。
「半山亭」後近300階有石刻「桃巖洞口」,往東可到桃巖洞,桃花精舍。
第五亭:「茶亭」。過半山亭約520臺階即可達此。因亭附近有茶園而得名。
道邊有石刻「欲罷不能」、「宜勉力」等。據說清乾隆時福州知府李撥登山至此,氣喘籲籲。往上走,力有不逮;往回走,心不甘願。遂題 「欲罷不能」於亭旁大石上。
第六亭:「松關亭」。距「荷亭」有300多級臺階,附近有石刻一筆「壽」、 一筆「龍」、一筆「虎」,還有文天祥所書的「忠、孝、廉、節」等。
第七亭:「更衣亭」。過「松關亭」幾十步即是。傳說閩王當年上山入寺,便在此更衣。有聯曰:開門曾仰前王節,入寺還更此地衣。登山至此,汗流浹背,而高處生寒,正需更衣、添衣。附近石刻有「毋息半途」、「眼底浮雲」、「心路須平」等。
⑷ 湧泉寺
湧泉寺位於鼓山之上,佔地約1.7公頃,仍保持著明清的建築風格。寺依山偎谷,檻廊連綴,25座大小殿堂簇擁著大雄寶殿。大雄寶殿巨柱聳立,飛簷凌空,雄偉輝煌。殿內釋迎牟尼三世佛不著梵服,只披漢裝,端坐其中;兩旁十八羅漢神態各異,「法相莊嚴」。在大殿後側,有尊重約1.15噸的「三聖像」。像前有一張桑絲木製成的長桌,據說歷經多次火劫,至今仍完好如初,被稱為鎮寺之寶。
大殿內外有許多橡聯佳句,如:「座上白雲多,正丹風浴時,蒼龍臥後;眼中滄海小,看七鯤東去,五虎南來。」等,皆為古寺歷史和環境的生動寫照。
大雄寶殿和圓通寶殿的天花板上彩繪豔麗奪目。其中,大雄寶殿有清光緒十三年(1882年)繪製的各種樣龍圖案129塊,丹頂鶴圖案86塊,另有麒麟、白馬、象、猿等圖案27塊。圓通寶殿有清光緒十三年(1882年)繪製的故事彩繪75幅。此外,還有清臺灣知府慶保和福州將軍慶霖兩兄弟同獻的巨匾「寶珞尊嚴」。
殿中還保藏著幾十部明版錦裝的《大方廣佛華嚴經》及明清的佛像、花瓶等。在大雄寶殿前兩側的鐘、鼓樓上懸掛有古鐘、鼓,其中重約2噸的金剛般若鐘上鑄有6372字金剛經,至今有300多年了。
⑸十八景
清朝道光年間詩人魏傑,根據這裡的自然景物和民間傳說,整理編寫成十八景,刻於達摩洞外的一面巖壁上:
達摩面壁、南極升天、仙猿守峽、古鶴巢雲、仙人巨跡、福壽全圖、蟠桃滿塢、玉筍成林、蟻蜓渡潮、漁燈普照、獅子戲球、金蟾出洞、伏虎馱經、神龍聽法、鎧甲卸巖、慈航架壑、八仙巖洞、千佛梵宮
⑹觀景臺:
倚靠著木質欄杆極目遠眺,華燈初上的榕城夜景盡收眼底,陣陣涼風吹來,令人仿佛置身仙境。這是遊客在鼓山十八景新建的觀景臺的切身感受。這座由省登山協會修建的觀景臺,建在鼓山海拔400米處,與姐妹樓毗鄰,採用進口鐵杉經防腐處理搭建而成,古色古香,結實美觀。
遊客可以在這裡納涼、休閒、品茗,也可以品嘗到真正的農家菜。這座觀景臺建成以來,每天都吸引大量的遊客和登山者來此休憩納涼,為鼓山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圖文一起看世界真精彩原創,關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