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區陳女士從香港買了一件名牌限量版襯衫,僅穿了一次,放在市區一家「歐依派」連鎖洗衣店乾洗,被洗花了。剛開始,陳女士要求店家重新洗,之後催了幾次,店家都說還在處理;一個多月後,店家竟拿出一條「一模一樣」的仿製品,堅稱就是陳女士送過來那條。此後的交涉經歷,如同上演一出小品,令人啼笑皆非。
名牌襯衫遭調包
市區陳女士是做化妝品生意的。昨日,她向記者講述事情的來龍去脈:
今年1月份,她在香港買了一件歐洲知名女裝品牌「redhome」的女士襯衫,價格為6800元人民幣。店方稱,這款襯衫屬於限量版,國內僅有2條。
衣服帶回家試穿後,陳女士感覺腋下有點緊,找人加工修改了一下,後來,陳女士參加了朋友的訂婚宴,穿了一次。
2月1日,陳女士把襯衫送到了自己所住的南匯錦園小區門口的「歐依派」洗衣店進行乾洗。
2月5日,她去拿衣服,發現在襯衫一處有睫毛膏粘起來的汙漬沒洗乾淨,要求店方進行清洗。
2月8日,她發現衣服越洗越差,汙漬沒有洗掉,反而造成局部色差。店方說,一定會想辦法修復。
2月14日(正月初五),店方說,工人還沒開始上班,到時候一定會令陳女士滿意。
3月5日,店方說,快了。
3月10日,店方說,後天一定有。
3月12日,衣服總算洗好了,原先的汙漬沒了,看起來「煥然一新」。但陳女士摸了下衣服,感覺不對勁:面料質地較為柔軟、顏色較為豔麗,她又看原先修改過的腋下位置,發現這件衣服沒有修改痕跡。陳女士認定,這條衣服不是自己的。可店方一口咬定,就是陳女士先前送過來的那條!
飛去香港借「證據」
陳女士感到憋屈,好好的襯衫被調包了。4月15日,她飛到香港,到那家專賣店核實自己買的襯衣是否是限量版。
該店營業員說,該款襯衫確實只有2條且全都賣出去了,該店留有另一條襯衫買主的聯繫方式。
之後,營業員幫忙聯繫了那名香港買主。該買主聽完這段「奇聞」後,也表示氣憤,當即表示,願意借她的襯衫給陳女士當「證據」。
於是,陳女士帶著借來的「證據」回到溫州,再次來到那家「歐依派」理論。
陳女士說,該店老闆娘對照了原版襯衫,發現兩者差異明顯,這才承認衣服被調包了。但至於怎麼賠償處理,該店沒有明確的態度,之後的幾次協商同樣是不歡而散。
4月底,陳女士向溫州電視臺「閒事婆和事佬」欄目組求助。
該欄目記者介入採訪時,該店一名負責人對於此事仍然振振有詞:「她(陳女士)就是訛我,我有做錯嗎?舊的換新的有錯嗎?這樣弄也不行,那樣弄也不行,做個新的就行了,就按照原本的布料、領子、包括鑽飾。按照一般的客戶都會同意的,她就是刁難我。」
對此,現場人員哭笑不得,有人提出,「人家名牌的工藝、品牌價值,是隨便找個加工廠能比的嗎?」
後來,工商人員介入協調,雙方達成一致。由乾洗店一次性賠償陳女士3500元,但有一個前提:「電視臺要是曝光,我就不賠了。」
曝光了,就不賠錢了?
5月2日,「閒事婆和事佬」播放了這則新聞。昨日,陳女士稱,不知道對方還給不給賠錢,反正至今她沒有拿到那筆賠償款。
曝光了,就不賠錢了?溫州日報記者昨日也前去「歐依派」洗衣店進行核實。
據悉,「歐依派」是一個全國洗衣連鎖品牌,在溫開有多家加盟店。與陳女士發生糾紛的這家店,位於市區匯車橋路南匯錦園3棟一樓。
該店負責人李女士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曝光就不賠償」是當時說的氣話,她前天也按照約定去了鹿城工商局準備要給錢,是陳女士沒有出現。
至於為什麼要「移花接木」?李女士辯稱,「這經過她(陳女士)同意的,是她讓我搞起來讓她滿意為止。」記者追問,你認為這種做法正確嗎?如果陳女士是同意的,那她為什麼會去香港找證據?李女士一時語塞,最後說了句,「這個我就不知道了,現在工商局也已經介入了,我也認賠認栽了,這事情已經了結了。」
後來,記者從工商部門了解到,「歐依派」承認在乾洗過程中出現了褪色的問題,為了進行挽救,該店老闆比照這件衣服的衣料、樣式,花費了千餘元專門選購材料進行仿製。
工商部門表示,他們還會對事件進行調解處理。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