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店不僅提供洗衣服務,還提供「以舊換新」服務。
溫州市區的陳女士就「被服務」了一次:一件名牌限量版襯衫送去洗,拿回來的卻是仿製品。
陳女士找店家討說法,店家的回答令她目瞪口呆,「舊的換新的有錯嗎?」
遭遇:拿去乾洗的衣服變樣了
陳女士是做化妝品生意的,家住溫州市區南匯錦園小區。
今年1月份,她花6800元港幣,在香港買了某知名女裝品牌的襯衫。專賣店說,這款襯衫為限量版,國內只有2件。
衣服帶回家後,陳女士感覺腋下有點緊,找人修了一下。後來她只在朋友的訂婚宴上穿了一次。
2月1日,陳女士把襯衫送到自己小區門口的「歐依派」洗衣店乾洗。4天後,她按照約定時間去拿衣服,發現粘有睫毛膏的一處汙漬沒洗乾淨,於是讓店方重洗。
2月8日,她發現衣服越洗越差,不僅汙漬沒洗掉,反而局部褪色了。
店家答應想辦法修復。但一個星期過去了,店家說工人沒上班;一個月過去了,店家說再等等。
直到3月12日,衣服總算洗好了。展現在陳女士眼前的是一件全新的衣服,汙漬不見了,褪色沒了!
陳女士拿在手裡一摸,手感不對,「面料怎麼這麼軟?」陳女士說,她的襯衫是牛仔水洗布面料,這件衣服像是全棉的。
於是她仔細打量了下整件衣服,顏色變鮮豔了。她又看原先修改過的腋下位置,發現這件衣服沒有修改痕跡。
取證:飛去香港借衣服作證
陳女士認定,這件衣服被人調包了。但店家的語氣同樣堅決,這就是之前送過來的那件襯衫,他們到哪去弄一件一模一樣的衣服?
口說無憑,陳女士有種有理說不清的感覺。為了證明自己的判斷,4月15日,她飛到香港,特意到那家專賣店核實自己買的襯衫是否限量版。營業員告訴她,這款襯衫確實只有2件,另一件的買主是香港人。
通過顧客留下的聯繫方式,營業員聯繫上了那位香港買主。這位買主聽完這段「奇聞」後,也表示氣憤,當即表示,願意把她的襯衫借給陳女士當「證據」。
回到溫州後,陳女士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給乾洗店店主。「我拿到另一件衣服了,你拿來對比下。」陳女士說,店主一聽語氣軟了,在電話裡承認衣服是換掉了。但店主強調,衣服是「歐依派」總部調包的。
交涉:難道是店主好心「以舊換新」?
「歐依派」是一個全國洗衣連鎖品牌,號稱全球領先,在溫州開有多家加盟店。
關於賠償問題,雙方幾次交涉不歡而散。4月24日左右,鹿城工商局介入協調。
店家對此事的解釋是,他們把襯衫寄送上海重新處理,但總部說弄不好。於是他們參照這件衣服的布料、樣式,花了千把塊錢專門選購材料進行仿製。「我們想,原來舊衣服,現在給你新的,肯定會同意的嘍!」
按照店家的觀點,他們這麼做是出於誠信,是盡其所能讓顧客滿意。
協調中,對於陳女士的「不領情」行為,該店的一名負責人異常氣憤,「她(陳女士)就是訛我,我有做錯嗎?舊的換新的有錯嗎?一般的客戶都會同意的,她就是刁難我。」
在工商部門的協調下,雙方後來達成了一致,由乾洗店一次性賠償陳女士3500元。
疑問:店家是怎麼做出這麼像的衣服的?
昨天下午,陳女士說,至今她仍沒有拿到這筆賠償款。「店主一直耍賴,先說沒錢,後來說曝光了就不賠了。」
而店主李女士則告訴記者,「不是不賠錢,是她(陳女士)一直不在家。如果回來了,事情早解決了。」對此,陳女士表示她這幾天一直在溫州。
陳女士說,她已經沒精力去折騰了,只想給其他消費者提個醒。
她說,現在她有兩個疑問:
其一,店家說衣服是歐依派總部洗的,總部說是加盟店自己洗的。這到底是誰洗的?歐依派的內部管理是否太混亂了?
其二,她之前也聽人說衣服乾洗後拿回來感覺不一樣了,但當時沒在意,現在回想起來覺得有貓膩。乾洗店怎麼能做出這麼像的衣服呢,是什麼人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