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成立雄安航空 北京新機場資源爭奪由暗轉明

2020-12-21 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瀟雨 黃興利 北京報導

還有一年多就將啟用的北京新機場被很多航空公司視為重構北京乃至中國航空市場格局的一次難得機遇,因此圍繞其展開的資源爭奪就顯得格外激烈。

如果說在兩年前兩場分配方案初步確定之時航司之間還都將這種爭奪隱於臺面之下,那麼隨著這個總投資近800億元的龐大基礎設施逐漸成型,對未來有所期待的各方開始不再隱藏對獲得更多資源的渴望。

南航新「馬甲」

中國規模最大的航空運輸企業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航」)於6月底發布公告宣布將在雄安新區成立一家新的子公司中國南方航空雄安航空有限公司(下稱「雄安航空」)。

南航稱將投資高達100億元人民幣的資本建立這家新的全資子公司,其中以貨幣方式出資25億元,以注入飛機等實物方式出資75億元。

雄安航空的命名顯然參考了目前正在北京西南部建設的雄安新區。根據南航發布的公告顯示,雄安航空註冊地址將在河北保定容城縣奧威路,雄安新區管委會的駐地也在同一條路。

在關於正處在最後建設階段的北京新機場如何命名的討論中,雄安是一個經常被提及的選項。這兩個大型項目之間直線距離只有約60公裡,並且已經有規劃將通過軌道交通相連接。

南航方面表示,雄安航空的業務範圍將包括國內、地區和國際定期及不定期航空客、貨、郵、行李運輸服務,同時還可以提供航空器維修服務;經營國內外航空公司的代理業務;進行其他航空業務及相關業務。

對於設立這家新航空公司的目的,南航也在公告中明確指出將「有利於公司更好地建設和運營北京樞紐,進一步推進廣州—北京『雙樞紐』戰略布局。」

根據此前公布的北京兩機場分配方案,南航已經被確立為新機場的主基地航空公司之一,並且將按照承擔新機場航空旅客業務量40%的目標進行建設。這一結果對於多年來一直期望在北京市場獲得更多資源的南航而言也算初步得償所願。

但目前對於南航而言有一個最大的障礙在於,中國民用航空局(下稱「民航局」)近年來多次通過收緊審批的手段調控新航空公司成立的規模和節奏,特別是近3年來新的幹線航空公司航空經營許可證(AOC)基本處於停滯狀態,儘管如此,目前中國境內正在運營的客運航空公司數量也已經達到50家左右,更不用說還有諸多迅即進入的新勢力在觀望之中。

但一個積極的跡象是經過長期「凍結」之後,新航空公司的審批有重開的跡象,比如今年4月民航局公布了一個新的籌建公示,由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航」)控股的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京航空」)擬批准籌建,從而由一家經營公務航空運輸業務的企業轉型成為公共客貨運輸的企業。

但通過這種經營業務轉換式的獲批並不能直接表明新設立航空公司的籌建就此將逐漸放開,因此南航方面也在公告中表示:雄安航空的設立尚需行業主管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等有關部門的批准。

競爭明面化

實際上,無論是北京航空的轉型,還是雄安航空的建立,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提升對國內兩大航空樞紐之一的北京航空樞紐市場佔有率。

如果說目前首都機場因為格局已經基本固定,且現有的資源面臨飽和也沒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那麼新機場起步階段4500萬人次吞吐量以及2025年達到7200萬人次吞吐量的新增市場將是有意擴大在北京市場份額航司的絕佳機遇。

和其他航空公司早期主要靠規劃並被動等待資源分配方案的局面不同,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東航」)實際上早就開始通過有計劃地布局來為自己在北京新機場獲得更有利地位而行動。

東航在2012年完成對基地位於北京南苑機場的中國聯合航空公司(下稱「中聯航」)的收購,使之變為全資子公司,隨後又在新機場建設計劃基本明朗,南苑機場註定將停用的情況下仍然斥資擴建了南苑機場的地面設施,並將中聯航轉型成為低成本的航空公司。

這一系列舉措帶來的回報是中聯航開始加速發展,運量、營收、利潤和運力規模開始持續增長,重新盤活了北京南部在民航領域幾成死局的資源。

正是這一步棋使得東航在北京市場的資源爭奪中處於一個較為有利的地位,不僅有東航自身40%旅客業務量的基礎打底,更可以在新機場運營初期就直接將一個機隊規模超過40架的低成本航空子公司迅速在新機場鋪開運營。

一方面坐鎮中國最好的航空樞紐上海,另一方面在北京新機場尋求到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這也使得東航在中國國內市場的競爭中處於有利的位置,同時因為上海本身在國際業務和航空貨運業務上的地位,使得東航目前「牌面」優勢明顯。

而新機場建成後國航將在首都機場獲得絕對的主導權,並能夠得到更多釋放的資源,同時航權分配方案實質上並未對其核心的國際市場構成太大挑戰,同時以「國內國際均衡發展,以國內支撐國際」的市場布局思路打造的北京超級樞紐、成都國際樞紐、上海和深圳門戶為核心的四角菱形結構基本成型,也註定其在北京新機場運營之後仍然將居於市場主導地位。

更何況北京航空的轉型也意味著國航顯然並不甘心於完全放棄北京新機場,雖然並不一定能夠左右格局,但至少可以讓其主要競爭對手感到時刻如鯁在喉。

反觀南航,其主基地廣州本身在航空樞紐地位上就無法與北京和上海相比,又有鄰近深圳和香港機場的直接競爭,多年來在歐美航線的發展速度上始終要落後於京滬,因此一直以來才堅定了將北京作為另一個主要樞紐發展的戰略。

但在新機場資源的激烈競爭下,南航雖然坐擁40%的旅客業務量,目前看來卻因為受制於航權分配方案將北京新機場作為其發展洲際航線的核心樞紐恐怕很難如願。

因為雖然行業主管部門為鼓勵航空公司進駐新機場提出會適度傾斜國際航線資源,但在去年發布的《關於徵求<國際航權資源配置和使用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中,則明確提出將首都機場與新機場視為一個航點,即從兩家出發至同一城市的航線視為同一航線。同時還提出在新機場投運後6年內,北京市場二類國際遠程航線的重疊度需控制在15%以內,6年後重疊度需控制在30%以內。

按照前述的「通知」,國際航權資源將分為一類國際航線和二類國際航線,分別採取不同的準入管理政策,雖然明確提出將逐漸打破一條航線只有一個承運人的模式,但在諸多限制條件的約束下,「此前關於新機場投入使用之後將新增大量歐美航權資源的構想顯然並不現實,好的國際航線仍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成為緊俏資源。」一位國有航空公司市場部門的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這也不難理解目前三大航都在想盡辦法尋求獲得更多的資源和份額,不僅僅包括投放「馬甲」兩頭「下注」的方式,可能還會包括一些特殊航線設置過渡經營期限等方式來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南航設立雄安航空背後的深意。

責任編輯:黃興利 主編:寒豐

相關焦點

  • 出資百億新建雄安航空 南航京廣雙樞紐再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南航旗下已經有一家北京分公司,2019年將進入北京新機場運營,而新設立的雄安航空預計主運營基地也在北京二機場,不過相比於分公司,子公司在航權時刻申請,相關補貼和土地分配上都更有優勢。早在2016年由國務院批覆的《關於北京新機場航空公司基地建設方案有關事項的通知》顯示,中國航空集團公司(國航)等星空聯盟成員保留在首都機場運營,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東航)、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南航)等天合聯盟成員整體搬遷至北京新機場運營。
  • 「雄安航空」成立,哪些新航線「帶你飛」?
    南航在公告中稱,南航在雄安新區投資設立雄安航空,有利於公司更好地建設和運營北京樞紐,進一步推進廣州—北京「雙樞紐」戰略布局。「雄安航空」成立,雄安是有機場建設的規劃嗎?知道君了解到,目前是沒有的。也就是說,「雄安航空」並不會從雄安起飛。
  • 雄安航空初審通過 南航百億出資競爭北京市場
    Pingstone歡迎下載網易新聞客戶端訂閱查看雄安航空成立工作又有新進展。在南航股份公司北京分公司整體搬遷至大興國際機場四年過渡期滿後,南航北京分公司將予以註銷,並整體注入南航雄安航空有限公司。關於大興機場對南航的意義,我們在幾天前的《大興機場「三國殺」:國航入局,南航要怕嗎?》一文中有簡單提過。南航或試圖在北京打造一個新的航空樞紐,發力國際和中轉業務,而確保其在大興機場的份額第一更是重中之重。
  • 國航籌建新「馬甲」 ,劍指北京新機場
    國航在北京又多了一個新「馬甲」。今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關於擬批准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籌建的公示》,稱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京航空」)申請籌建已經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初審同意。北京航空成立於2003 年11月,此前是國航旗下負責公務機運營和託管的公務機公司。
  • 三大航暗戰北京新機場
    國航突降大興根據《稜鏡》獲得的一份資料,依據時刻資源劃分,目前國航系(包括深圳航空等)在首都機場的市場份額佔到40.9%,東航系(包括上海航空等)和南航(包括廈門航空等)的市場佔有率合計約為30%。2016年7月,民航局和發改委聯合印發《關於北京新機場航空公司基地建設方案有關事項的通知》,東航集團和南航集團各自擁有新機場40%的時刻資源。而4月底的那份最新文件則表明,隨著京滬航線的留守,東航在新機場的時刻佔比降至30%,與之相對,中航集團將會把一部分航班航線從首都機場遷至新機場。
  • 北京南航東航用4年搬到新機場
    2019年,北京將「飛」入雙機場時代。面對一南一北兩大國際樞紐機場,市民該如何搭乘飛機?記者昨日從首都機場和天合航空聯盟獲悉,與國航坐鎮老機場相對應,新機場將成為南航和東航的主運營基地。而在2019年新機場建成通航後,搬遷至新機場的航空公司將有4年的過渡期。
  • 北京航空重組為客運公司 國航或藉此進駐新機場
    4月24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官網公告,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初審同意籌建北京航空有限責任公司。原北京航空成立於2011年,註冊資本為10億元。執飛機型變更為波音B737-800,由國航在其飛機引進指標中統一調配,飛行、機務、籤派、乘務、運輸、安保等專業技術人員從國航劃撥。此外,北京航空的航線航班、時刻和停機位等資源在國航資源內統一調配,不新增資源需求。一直以來,國航都是首都機場最大的承運人,而首都航空的航線時刻資源已經極度緊張,多家航空公司想要進入北京市場而不得,因此紛紛寄希望於北京新機場的建成。
  • 南航等天合聯盟成員將整體搬遷北京新機場
    這份名為《關於北京新機場航空公司基地建設方案有關事項的通知》的文件規定:作為新機場的主基地航空,東航、南航將分別按照承擔北京新機場航空旅客業務量40%的目標進行基地建設,兩家公司獲準自建部分生產保障設施。
  • 北京新機場2019年投入運營 專家:將影響中國和世界
    新機場臨空經濟區,還要與雄安新區規划進行對接。「新機場將在服務雄安新區這個『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中扮演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姚亞波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特別是為雄安新區「發展高端高新產業」和「擴大開放新高地」等定位提供強有力支撐。「北京新機場和雄安新區,未來是相輔相成的。」
  • 南航退出天合聯盟,全球航空競合格局將如何變
    作為首個加入三大航空聯盟的國內航司,南方航空(600029)今日宣布了退出天合聯盟的消息。南航表示,基於自身發展戰略的需要,為更好地順應全球航空運輸業合作模式新趨勢,公司決定自2019年1月1日起不再續籤天合聯盟成員協議,並在2019 年內完成各項過渡工作。
  • 從10月25日起完成轉場 大興南航如何實現南航大興?
    回答1:轉場邏輯是:先轉盈利較差的「瘦航線」,再轉盈利較好的,最後一批轉往返北京盈利最好的「肥航線」。從商業角度看,航班轉場新機場,需要打破旅客既有在原機場出行慣性並要快速養成在新機場出行習慣。出行習慣切換勢必會對南航往返北京航線的短期盈利能力一定構成巨大壓力。
  • 三大航爭奪首都新機場資源 中聯航謀整體遷入
    去年5月,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Souther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簡稱「南航」)與北京市大興區政府籤署合作協議,將在大興投資建設北京航空運營總部和顧客服務中心。南航計劃在首都二機場設立基地,未來十年投放超過200架飛機。   這符合南航的擴張策略。截止去年年底,南航共擁有運輸飛機440架左右。
  • 南航雲南分公司成立 昆明航空市場爭奪戰升級
    北京商報訊(記者 徐慧 許偉)南航雲南分公司落地,意味著在昆明這一航企爭奪要地,競爭將進一步加劇。3月6日,南航雲南分公司在昆明正式掛牌成立。據悉,雲南分公司是南航旗下第23家航空運輸分公司。
  • 北京新機場搬遷:按航空聯盟劃分 東航 南航遷往京南新機場,國航獨佔首都機場.誰是贏家 誰在哭 三大航心情各不同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簡稱國航)等星空聯盟成員保留在首都機場運營,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簡稱東航)、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簡稱南航)等天合聯盟成員整體搬遷至北京新機場運營。東航、南航作為北京新機場主基地航空公司,分別按照承擔北京新機場航空旅客業務量40%的目標進行基地建設,允許自建部分生產保障設施;河北航空公司、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等非主基地航空公司,將按照「統一徵用、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管理」原則進駐北京新機場,其生產保障設施由首都機場集團公司統籌建設。東航、南航等遷出首都機場後,騰出的空間優先滿足國航發展需求。
  • 東航南航將整體搬至北京新機場 國航留在首都機場
    記者昨天獲悉,北京新機場航空公司基地建設方案已獲批准,根據這一方案,按照航空公司聯盟劃分,中國航空集團公司(國航)等星空聯盟成員保留在首都機場運營,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東航)、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南航)等天合聯盟成員整體搬遷至位於大興的新機場運營。  2019年,北京新機場投入運營後,北京將有兩大國際樞紐機場。
  • 南航擬在雄安新區設立雄安航空,出資100億元
    今日記者獲悉,中國南方航空公告擬在雄安新區設立中國南方航空雄安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雄安航空」)。資料圖公告稱,南航擬以貨幣方式出資人民幣25億元、實物方式出資人民幣75億元,分階段出資共計人民幣100億元,在雄安新區設立全資子公司中國南方航空雄安航空有限公司。
  • 天合聯盟成員將整體搬至北京新機場 東航、南航業務量均佔40%
    「通知」顯示,北京新機場航空公司基地建設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事項如下:1.中國航空集團公司(簡稱國航)等星空聯盟成員保留在首都機場運營,中國東方航空集團公司(簡稱東航)、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簡稱南航)等天合聯盟成員整體搬遷至北京新機場運營。
  • 雄安航空完成經營許可初審,從南航引進3架A320客機
    雄安航空完成經營許可初審,從南航引進3架A320客機 2019-05-02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航局擬批准南航雄安航空公司籌建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吳丹 報導:記者近日從民航局獲悉,中國南方航空雄安航空有限公司申請籌建已經民航華北地區管理局初審同意。該公司的基地機場正式敲定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主要經營國內航空客貨運輸業務。業內專家分析,這意味著南航持續推進的北京廣州「雙樞紐」戰略再進一步。
  • 雄安至北京將建新機場快線 霸州新樞紐價值企穩
    交通 區域價值增長的源動力2017年4月1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雄安設立國家級新區,雄安新區更被譽為「千年大計」,要用最先進的理念和國際一流的水準進行城市設計,建設標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設的典範。 北京新機場作為「十三五」時期的國家重點項目,更是被寄予厚望。